「文化+科技」講好廣東故事

2020-11-28 信息時報

  □本版統籌 信息時報記者 孫小鵬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孫小鵬 李丹 何小敏 王智汛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陸明傑

  昨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廣州團舉行團組開放活動,代表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並就相關問題接受記者採訪,建言獻策。省人大代表在文化產業、垃圾分類、夜間經濟和志願服務等方面,均提出相關建議。其中有代表建議,加大對遊戲產業的引導和支持;通過「文化+科技」打造文化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文化產業基地,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廣州、廣東好故事。

  關注文化產業

  建議加大對遊戲產業的引導和支持

  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對廣東的文化產業發展比較關注。他認為廣東在發展4K/8K影視、數字出版、動漫網遊、網絡視聽新媒體等文化新業態方面在全國是領先的,這些產業在廣東具有相當的聚集度,產業配套和上下遊產業鏈銜接也比較好。

  不過,金城通過對遊戲行業情況的調查發現,目前遊戲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尷尬。「遊戲在內容方面有很多限制,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手機的普及,上網變得隨時隨地,其中發展最快的就是網路遊戲。目前廣州的網路遊戲產業大多聚集在天河軟體園,動漫產業主要在越秀區黃花崗科技園。廣州網遊行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有近千家,其中有四五百家在全國做得比較好。」金城介紹道。

  金城認為,以海南省大力支持新業態產業為例,通過政府的協調支持和指導企業開展內容方面的研發,廣州在這方面值得借鑑。「我們要藉助良好的產業基礎、市場和消費環境,引導網遊產業在本地的發展能有更好的健康發展空間。網易、騰訊這些中國網遊的標誌性企業都在廣東,廣東絕對是全國遊戲行業的龍頭,在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廣東好故事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和5G時代的來臨,現代傳播更高效,覆蓋面廣;80、90、00後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網際網路應用的主要群體,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更注重精神文化的交流;如今網際網路傳播誕生了多種創新模式,包括數位音樂傳播、短視頻傳播、在線直播、網絡動漫遊戲等。來自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的省人大代表江明秦認為,網際網路時代需要藉助科技手段傳播文化,講好廣東故事。

  江明秦提到了李子柒用短視頻的方式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引發國內外關注的現象,闡明中華傳統文化可利用網際網路的傳播渠道,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打造成文化傳播精品,即「文化+科技」引發新國潮。為此,她建議:一方面,廣東網際網路龍頭企業聚集,騰訊、酷狗、UC等都是廣東土生土長的網際網路企業,擁有數十億的用戶流量,這些企業可以合作推薦傳播廣東好故事、好音樂;另一方面成立「廣東好故事」專項小組,打造年輕創意團隊的建設,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廣東好故事,擁抱創新,高效傳播。

  對於廣州如何用好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手段,助力綜合文化實力出新出彩,江明秦認為,廣州在文化發展上具有優勢,尤其是有豐饒的音樂文化土壤。隨著網際網路+音樂多種創新渠道的出現和國家對音樂版權的保護,數位音樂產業的春天已來臨。文化的線下繁榮離不開線上的反哺,科技+文化才能打造廣州文化的核心競爭力。

  江明秦提議,政府相關部門應配套出臺相關對音樂人、音樂作品、場地設施等配套支持政策,讓音樂人和文化企業有歸屬感,形成音樂產業鏈的生態聚集,建設高水平文化產業基地。從而助推嶺南音樂、傳統音樂產業完成轉型升級,助力廣州打造成為全球音樂中心。

  關注垃圾分類

  廣州新一輪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已全面鋪開

  對於目前垃圾分類的實施問題,省人大代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表示,2012年廣州面臨著垃圾圍城的困局,當時廣州對此有過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三化四分類」(即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等;經過了多年時間的努力,基本破解了垃圾圍城的難題。如今,垃圾分類成為一種新時尚,這對於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一個基礎性的作用。

  據透露,廣州新一輪的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鋪開。這一輪設施建設完成之後,「將可以解決未來20年、50年甚至更長時間廣州垃圾分類的處理需求」,這對於廣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方向是對的,路子是對的,尤其是喚醒全民的環保意識,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陳建華表示,廣州目前基本上做到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分類工作已經走在全國前列。

  關注夜間經濟

  博物館文創開發,讓夜間經濟與文化發生互動

  對於記者提到的如何將夜間經濟與城市歷史、文化融合的問題,省人大代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副館長謝瑩說道:「博物館夜間開放,通過文化活動吸引市民走出家門,只要走出家門就會產生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在謝瑩看來,從博物館本身來說,文創開發是行業發展大趨勢,雖然博物館現在是免費參觀,但其推出的文創產品具有創意設計,參觀的市民就會把「文物」帶回家,促進夜間經濟發展,使得夜間經濟不局限於餐飲行業,而是與文化發生了互動。

  謝瑩表示,陳家祠也是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不能從事經營性活動,國家出臺了文化文物IP授權的政策後,陳家祠與公司合作進行文物的創意設計,2019年文創產業營業額達到600多萬元,還有進一步開發的空間。

  「老百姓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到博物館不僅要看展覽,還需要休閒場所、文創產品等,這也是博物館文化功能傳播的途徑。」謝瑩建議,出臺激發文化創新的政策,允許公益文化事業單位開展相應的經營性活動,為群眾提供更多樣的公共服務,長遠考慮可以對文創開發進行適當激勵。目前廣東省也設立了文創開發的試點單位,希望有更多的廣州文博領域的文創產品推出,傳播歷史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促進消費增長。

  關注志願服務

  在不斷升級的志願服務中享受快樂

  在回答記者提問環節,信息時報記者針對廣東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志願服務相關問題,提問省人大代表、廣州市海珠區江南中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趙廣軍。

  趙廣軍告訴記者,廣東現在有一個很好的系統平臺叫做「i志願」,它可以讓學生、社會青年還有老人等一起參與到志願服務當中,而參與者不僅可以為社會做貢獻,還可以在「i志願」平臺上得到時間累計。「不但可以幫助他人,將來需要幫助的時候也可以得到幫助。」

  據透露,針對當前垃圾分類工作如火如荼開展的情況,將嘗試志願服務與垃圾分類以及創文工作等結合起來,今年會設置現實生活志願服務的遊戲。「我們玩的不是網路遊戲,而是現實遊戲。現在的孩子需要給他們遊戲的趣味性和獎勵性,不如在遊戲裡面讓孩子繼續學習。」對此,趙廣軍表示,將在這個遊戲中,讓每個志願者,特別是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己不僅可以成為網紅,還可以在不斷升級的志願服務過程中享受到快樂」。

  對於趙廣軍提到的遊戲方式,陳建華表示,看能否嘗試將這種形式,延伸至教學當中。例如,將網路遊戲與教學大綱相結合,教學大綱的內容變成遊戲的內容,讓孩子在玩遊戲過程中掌握一個又一個知識。「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包括動漫等都可以和教學大綱結合起來。」

相關焦點

  • 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09-12 10:58:38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在與其他文明交流的過程中,既不可妄自尊大,也無需妄自菲薄,應該積極通過互學互鑑實現取長補短,與此同時充分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文化遺產具有鮮活的生命性,這是文化敬畏之源。
  • 全國政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赴桂魯調研
    3月27日至4月1日,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的率領下,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專題調研組奔赴廣西山東兩省區開展調研,六天時間,星夜兼程,從八桂大地到孔孟之鄉,看駱越文化,尋諸子百家,在行走中感受文化自信,在調研裡體會中國故事。
  • 河口區舉辦領略泰山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山水交融大型文化藝術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日訊 為深入挖掘、傳承和弘揚泰山文化在黃河流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增進溝通交流,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明。日前,「領略泰山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大型文化藝術展在黃河口美術館開幕。
  • 盧展工率隊到桂魯調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3月27日至4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率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調研組,就「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在廣西山東開展專題調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鮮明提出了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鄭永強/圖文】襄陽大頭菜是襄陽的名片,凝聚襄陽兩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中華老字號」、「中國一絕」、「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
  •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
    同時,在實踐中又該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對社會輿論起到積極引領作用呢?由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的「第二屆科學文化論壇:抗疫與科學文化建設」,特邀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任福君教授,就抗疫背景下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做報告。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
  • 講好文化傳承創新故事!順德樂從文化導賞員開啟古建遊學之旅
    1月8日,「光陰的故事·觸摸古建,品味鄉愁」樂從古建遺蹟探源暨文化導賞員培訓項目正式啟動。  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一,該項目將推動產生第一批經過專業訓練的本土文化導賞員,推動歷史文化教育、社區文化保育、公益志願服務相結合,進一步講好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故事。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外中國留學人員作為「民間大使」,在中外人文交流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在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中具有獨特優勢,應責無旁貸承擔使命發揮作用。留學人員普遍熟練掌握外語,在跨文化溝通方面有不少體驗和感受。留學人員與外國老師和同學,以及外國民眾有更多交流機會,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更易於讓對方接受。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周建平博士在廣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演講 宣講文化自信與文化使命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梁鑫報導:電視節目如何利用現有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出具有傳媒特色的文化產業名片?7月18日,廣東省委宣傳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宣講團成員、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聘參事、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顧問周建平博士到廣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作了「文化自信與文化使命」的專題講座,就上述問題與公共頻道黨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30餘人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
    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 2021-01-08 19:56 來源:澎湃新聞
  • 用微電影講新疆好故事
    2013年初,新疆達雅風尚文化傳播公司出品了一部微電影――《雷鋒俠2:熱血雷鋒俠》,該片在網絡熱播,點擊率超過2000萬,創造了新疆本土微電影創作對外傳播的點播神話。隨著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網民規模持續增長。客觀上也促進了微電影的傳播。
  • 走出兩個誤區,講好漢字故事
    因此,有必要從學理上澄清有關漢字認知的這兩個怪論,在漢語國際傳播中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江蘇南通崇川區唐閘鎮街道組織青少年體驗活字印刷,感受中國漢字之美。新華社發 樹立漢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其中以消除「漢字繁難論」和「漢字落後論」的影響尤為重要和緊迫。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孩子們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開始從外國文化的角度反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英語老師說:「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將中外文化自然地交融到一起。這讓我們的小學英語教育有了更崇高的使命感。比賽中,孩子們不僅講好了英語,也講出了濃濃的中國味,他們的天真可愛、刻苦認真和精益求精讓我感動。」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