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級工程深藍一號,三文魚年產量1500噸,每年產生千億利益

2020-12-04 FGO每日要聞

說起三文魚,幾乎是小夥伴們去日料店必點的一種食材吧,它不僅口感鮮美,還含有高海洋蛋白,不飽和脂肪酸,能幫助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營養價值很高,野生三文魚一般產自挪威。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等冰冷的海域,對於水文的要求比較嚴格,而我們國內目前來講還沒有野生的三文魚,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連、煙臺和其他一些地區,開始嘗試人工養殖三文魚,但是當地的海域水文過高,最終導致養殖失敗,但是大家不用灰心。

這不,科學家在黃海的中央發現一片五千億立方米的冷水團,面積相當於一個山東省,即使在夏季,底層水溫也是4°C到9°C之間,這樣的水溫對於三文魚來說剛剛好,然而這片海域距離陸地較遠,天氣、環境不穩定,深海還常常有鯊魚出沒,一不小心辛辛苦苦樣的三文魚就成了它們的盤中餐。

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建造了一個巨大的超級養殖網箱——深藍一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潛式網箱,整個養殖水體越五萬立方米,容量相當於40個標準遊泳池,同時養殖30萬尾三文魚不成問題,一年的產量高達1500噸,可以看到,深藍一號的幾根大柱子都是中空的,裡面既可以注水也可以防水,實現上浮下潛,遇到風浪他就可以潛到海面底下躲避,到了溫度較高的夏季還可以沉到20米以下的買水避暑。

另外這個網箱還配備了雙層高分子漁網,可以有效應對鯊魚的攻擊,它外部的鋼結構可以抗14級的颱風,去年5月,深藍一號在青島建成交付,10月已經投用到40米下的深海當中,以後批量的國產三文魚將會走上老百姓的餐桌,聽到這個消息各位是不是很期待呢?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 「深藍1號」青島下水
    齊魯網日照5月4日訊5月4日上午,世界最大的、我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 「深藍1號」在青島武船重工建成、下水。網箱可在高溫的夏季沉到黃海冷水團中進行養魚生產,可同時養殖三文魚5萬尾。記者了解到,黃海冷水團深遠海生態牧場是實施三文魚綠色養殖的裝備型海洋牧場,具有建成千億元產值的深遠海生態牧場產業的潛力,已列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海洋工程示範項目。該項工作始於2015年,經過養殖模式、養殖裝備和體制機制創新,現已成功完成技術路線驗證,進入規模化示範階段。
  • 探訪世界最大深海魚場「深藍1號」 自主技術有哪些?
    11個月後,國產化的「深藍1號」由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出資委託、中國海洋大學與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設計,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成下水。「深藍1號」網箱周長180米,高38米,重約1400噸,養殖水體5萬多立方米,設計年養魚產量1500噸,是世界最大、我國首個全潛式大型網箱,夏季可沉入黃海冷水團中。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東臺徐志偉講述他與「深藍一號」的不解之緣
    我給大家帶來了我的一位「朋友」,這是我國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場——「深藍一號」的模型。2012年開始,時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董雙林教授,主導設計研發新型深海養殖裝備,要在黃海冷水團為深海養殖打開一個突破口,經過六年潛心鑽研、反覆試驗,「深藍一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終於在今年夏天建造完成。讓「深藍一號」投入黃海的懷抱,成為我國第一座深海漁場——這是山東的壯舉、更是中國的驕傲。
  • Atlantic Sapphire美國RAS基地收穫166噸三文魚,計劃明年赴美上市...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2020年第四季度,Atlantic Sapphire美國RAS基地收穫166噸三文魚,計劃明年第二季度赴美上市。  作者/Neil Ramsden  編譯/胡路怡  據陸基三文魚生產商Atlantic Sapphire發布的最新報告,公司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的RAS養殖基地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目前準備著手第二階段的開發。
  • 中國成功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
    張育林說,這臺計算機的名字暗示著天津與「銀河一號」計算機誕生地之間的合作。    2010年年底之前,這臺由103個機櫃組成、佔地面積近千平方米、總重量155噸的龐大計算機將安裝到中國兩個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之一的天津中心,向國內外用戶提供超級計算服務。    「在現代科學發展中,計算已經成為與理論和實驗並行的第3大引擎。」
  • 2.5萬噸三文魚「漂洋過海」,挪威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挪威三文魚產業精打細算,為什麼非要認定中國市場?對挪威三文魚產業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塊「大蛋糕」。在去年,挪威海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量達到了16.8萬噸(其中三文魚就有2.5萬噸),出口總額更是達到了52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41.4億元),這個出口額在2018年的基礎上足足增長了40%。在整個2019年,中國是挪威海產品的最大消費市場。
  • 佛羅裡達陸基三文魚項目進展順利,年底養殖生物量達到1,000噸
    佛羅裡達陸基三文魚項目進展順利,年底養殖生物量達到1,000噸2019-03-15 09: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1457 次 我要評論
  •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深水重器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顆葡萄樹,年產量就有5噸,可卻每年都在倒貼錢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顆葡萄樹,年產量就有5噸,可卻每年都在倒貼錢,水果在我們日常中生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給我們人體提供多種維生素,所以多吃水果對我們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都知道,吃水果容易,可種水果卻非常難,每一棵果樹都是果農們用了很長時間培育出來的。
  • 美國轉基因三文魚上市在即,還要來中國建養殖場
    AquaBounty公司經過篩選的轉基因三文魚卵2012年,FDA完成轉基因三文魚的環境安全性評估,認為其不會產生基因擴散。挪威阿爾塔養殖場裡的三文魚海蝨肆虐於挪威、美國、加拿大、智利以及蘇格蘭等區域,每年給全球三文魚養殖業造成至少十億美元的損失。
  • 中國又一超級能源工程,195公里海底管道現身南海,每年輸氣4億方
    為了能改善這種局面,我國在南海進行了多項能源工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一超級能源工程,195公里海底管道現身南海,每年輸氣4億方。南海海底長達195公裡的天然氣「長龍」,即位於南海東方13-2氣田海域的天然氣管道,是中國展開的能源調配工程,其距離相當於北京至天津的近兩倍,這條超遠距離的跨海天然氣調配,打破了中國海底油氣輸送管道的長度紀錄,將為南部沿海地區提供強有力的能源供應。
  • 我國自主研發「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
    摘要 【我國自主研發「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14日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用於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 上海去年產生約1500噸廢舊燈管 回收率尚不足1成
    據《勞動報》報導,去年本市產生約1500噸廢舊燈管,僅有10噸被回收。本市部分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率不足10%。對此,市政協委員提出,對於這類有害垃圾,若不加強回收管理,將可能造成災難性的環境汙染。而記者昨日了解到,申城將在長寧和寶山開展試點,由企業實行專項回收。
  • 塔斯馬尼亞三文魚—澳洲海鮮頭牌
    大海的禮物提起三文魚,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挪威三文魚,確實,挪威等北歐的三文魚已經成為了大西洋魚類的代名詞,但是其實並不是只有挪威的三文魚彩椒三文魚,塔斯馬尼亞島周圍的海水中,也同樣存在著優質的三文魚。塔斯馬尼亞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端,書一塊與大陸隔絕的小島。
  • 挪威有3個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總量都超過7000噸,你還敢吃嗎?
    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的首席專家判斷,這次北京的突發病例很有可能就是由於批發市場裡的海產品或者肉類被新冠病毒給汙染了!因此,「三文魚」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挪威數家農場已確認,往中國出口三文魚被暫時叫停!
  • ...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中國網1月14日訊 今天,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2018年,挪威海產品出口將破千億
    挪威海產局預計,今年全年的出口額將破千億挪威克朗,創歷史之最。 文:UCN譯:胡路怡今年前三季度,挪威已出口海產品200餘萬噸,創匯710億挪威克朗(87億美元),挪威海產局預計,今年全年的出口額將破千億挪威克朗,創歷史之最。
  • 三文魚為毀滅人類而來?奇幻的劇情反轉再反轉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想法」報導 2020年的後半年竟然是由三文魚開啟了一場魔幻大秀。6月11日,在中國北京,「進口三文魚」化身「零號嫌疑病人」,復甦了一波到現在都還沒消停的「新」新冠疫潮。生長環境幸福且天然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長輩就告訴我三文魚是一種生長在大西洋裡的鮭魚,每年都會回流到淡水河中產卵,會在河裡待幾年,然後才回歸大海,這些魚為了生孩子,從鹽水遊到淡水,是為了家庭、為了種族甘願奔波,偉大付出著的魚種!
  • 三文魚或成為「挪威的森林"可怕的噩夢?
    2019年中國進口了約1.5萬噸的三文魚。 專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將超過 20萬噸,甚至達到40萬噸! 而三文魚最大進口國就是——挪威。 今年4月,挪威向中國出口了3141噸三文魚,數量同比增長97%
  • 赤潮事件再現,11600噸三文魚受災死亡,或影響全球價格上漲
    譯/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最新消息:約11600噸三文魚受災,受災三文魚規格從700g至5.5Kg不等。 當地時間5月22日(周三),挪威漁業局官方通報稱,挪威諾德蘭郡(Nordland)北部和特羅姆斯郡(Troms)以南因藻類繁殖的赤潮現象已造成約11600噸養殖三文魚受災死亡,受災三文魚規格從700g至5.5Kg不等。 如按照每公斤6.2歐元來計算,此次受災三文魚已導致損失約7200萬歐元(約7.2億挪威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