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最新消息:約11600噸三文魚受災,受災三文魚規格從700g至5.5Kg不等。
當地時間5月22日(周三),挪威漁業局官方通報稱,挪威諾德蘭郡(Nordland)北部和特羅姆斯郡(Troms)以南因藻類繁殖的赤潮現象已造成約11600噸養殖三文魚受災死亡,受災三文魚規格從700g至5.5Kg不等。
如按照每公斤6.2歐元來計算,此次受災三文魚已導致損失約7200萬歐元(約7.2億挪威克朗)。
截止到5月22日,諾德蘭的三文魚產量損失約4800噸,特羅姆斯損失6800噸。諾德蘭的BallangenSj?farm、Ellingsen Seafood和Mortenlaks公司受到影響;特羅姆斯的S?rrollnesfisk、Northern Lights Salmon、Kleiva Fiskefarm、Gratanglaks、Nordlaks和Salaks公司受到影響。
據了解,Ofotfjord峽灣內的三文魚死亡率已終止,峽灣中部Mortality的影響正在放緩。「Norwegian Gannet」號大型捕撈加工船正在協助捕撈未受影響的三文魚以轉移到其他安全區域。
受災三文魚
當地時間5月16日,挪威漁業局收到來自挪威特羅姆斯(Troms)的Astafjorden地區和諾爾蘭島(Nordland)的Ofotfjorden地區出現因赤潮導致的三文魚死亡情況。藻類的大量繁殖正在影響諾爾蘭島和特羅姆斯南部之間的海域,該海岸線長約450公裡。外媒稱,這是特羅姆斯地區自1991年以來爆發最嚴重的赤潮。
事發之時,挪威漁業局已與赤潮所到地區養殖場進行調研以找出所涉及的藻類類型。
赤潮爆發影響下半年挪威三文魚供應量,或影響全球價格上漲
照片來自挪威海洋研究所
赤潮的危害
5月21日,來自挪威海洋研究所的消息顯示:「在來自兩個縣的水樣中,已經在Chrysochromulina屬中檢測到藻類。這是挪威水域中常見的藻類,但在對藻類特別有益的條件下,它可以大量擴散並且對魚類是致命的。」
目前已經被證實,名為Chrysochromulina leadbeaterii的藻類已經造成了挪威北部的三文魚死亡。據悉,這並不是Chrysochromulina leadbeaterii在挪威北部大規模爆發,此前的1991年5月、6月以及2008年5月都出現過。
赤潮,也稱水華、潮華(Algae bloom),是一種藻類,微藻對海洋生物基本無害,但一旦大量繁殖,極有可能導致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死亡。藻類分泌溶血化合物與魚鰓接觸導致魚體內氧氣不足並最終死亡。
赤潮的爆發令挪威部分三文魚產量減少,預計下半年供應量將減少,2019年下半年價格或上漲。來自Nordea Markets的分析師Kolbj?rn說:「我們估計,到目前為止,未來捕撈量將至少減少3萬噸,將明顯對挪威供應量產生影響。」
Nordea Markets估計今年挪威三文魚產量增長率為5%,相當於約70000噸。如果損失30000噸,供應量將大大減少。「現在的問題是它現在是否停止,或者它是否會進一步升級,這對相關的養殖場來說是悲慘的,但對整個市場而言,它可能在下半年實現更高的價格。」
轉載聲明
海鮮指南翻譯稿件,如需轉載須於發布24小時後取得授權並於文首註明來源:海鮮指南(ID:seafood-guide),否則按侵權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