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事件再現,11600噸三文魚受災死亡,或影響全球價格上漲

2021-01-08 騰訊網

譯/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最新消息:約11600噸三文魚受災,受災三文魚規格從700g至5.5Kg不等。

當地時間5月22日(周三),挪威漁業局官方通報稱,挪威諾德蘭郡(Nordland)北部和特羅姆斯郡(Troms)以南因藻類繁殖的赤潮現象已造成約11600噸養殖三文魚受災死亡,受災三文魚規格從700g至5.5Kg不等。

如按照每公斤6.2歐元來計算,此次受災三文魚已導致損失約7200萬歐元(約7.2億挪威克朗)。

截止到5月22日,諾德蘭的三文魚產量損失約4800噸,特羅姆斯損失6800噸。諾德蘭的BallangenSj?farm、Ellingsen Seafood和Mortenlaks公司受到影響;特羅姆斯的S?rrollnesfisk、Northern Lights Salmon、Kleiva Fiskefarm、Gratanglaks、Nordlaks和Salaks公司受到影響。

據了解,Ofotfjord峽灣內的三文魚死亡率已終止,峽灣中部Mortality的影響正在放緩。「Norwegian Gannet」號大型捕撈加工船正在協助捕撈未受影響的三文魚以轉移到其他安全區域。

受災三文魚

當地時間5月16日,挪威漁業局收到來自挪威特羅姆斯(Troms)的Astafjorden地區和諾爾蘭島(Nordland)的Ofotfjorden地區出現因赤潮導致的三文魚死亡情況。藻類的大量繁殖正在影響諾爾蘭島和特羅姆斯南部之間的海域,該海岸線長約450公裡。外媒稱,這是特羅姆斯地區自1991年以來爆發最嚴重的赤潮。

事發之時,挪威漁業局已與赤潮所到地區養殖場進行調研以找出所涉及的藻類類型。

赤潮爆發影響下半年挪威三文魚供應量,或影響全球價格上漲

照片來自挪威海洋研究所

赤潮的危害

5月21日,來自挪威海洋研究所的消息顯示:「在來自兩個縣的水樣中,已經在Chrysochromulina屬中檢測到藻類。這是挪威水域中常見的藻類,但在對藻類特別有益的條件下,它可以大量擴散並且對魚類是致命的。」

目前已經被證實,名為Chrysochromulina leadbeaterii的藻類已經造成了挪威北部的三文魚死亡。據悉,這並不是Chrysochromulina leadbeaterii在挪威北部大規模爆發,此前的1991年5月、6月以及2008年5月都出現過。

赤潮,也稱水華、潮華(Algae bloom),是一種藻類,微藻對海洋生物基本無害,但一旦大量繁殖,極有可能導致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死亡。藻類分泌溶血化合物與魚鰓接觸導致魚體內氧氣不足並最終死亡。

赤潮的爆發令挪威部分三文魚產量減少,預計下半年供應量將減少,2019年下半年價格或上漲。來自Nordea Markets的分析師Kolbj?rn說:「我們估計,到目前為止,未來捕撈量將至少減少3萬噸,將明顯對挪威供應量產生影響。」

Nordea Markets估計今年挪威三文魚產量增長率為5%,相當於約70000噸。如果損失30000噸,供應量將大大減少。「現在的問題是它現在是否停止,或者它是否會進一步升級,這對相關的養殖場來說是悲慘的,但對整個市場而言,它可能在下半年實現更高的價格。」

轉載聲明

海鮮指南翻譯稿件,如需轉載須於發布24小時後取得授權並於文首註明來源:海鮮指南(ID:seafood-guide),否則按侵權追究

相關焦點

  • 智利三文魚再次遭遇水華爆發危機!已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
    編譯/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 張昊智利近日藻華成災,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中新網據外媒10日報導,智利第十二區藻類水華成災,導致17萬條三文魚死亡。相關企業在8日曾經接到有關水華爆發的警告但是有專家稱馬嘎拉尼斯所在的第十二區遠離其他主產區而不必恐慌。
  • 深圳灣再現赤潮 暫未發現魚群死亡
    記者5月17日從深圳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獲悉,近日,深圳灣海域再現赤潮。經該中心監測,此次引發赤潮的是該海域常見藻類,無毒,暫未發現魚群死亡。監測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該海域海水呈淺棕褐色,初步判斷可能發生赤潮。經實驗室分析,此次深圳灣海水異常是由中肋骨條藻引起的赤潮,與今年「五一」期間引發赤潮的種類相同,為深圳灣常見藻類,無毒。未來幾天,深圳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國家海洋局深圳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將持續對本次赤潮開展跟蹤監測,直至赤潮完全消退。
  • 從過度捕撈到可持續發展,「三文魚強國」挪威的漁業轉型之路
    不過,就在他履新前後,專門報導全球水產新聞的暗流新聞(Undercurrent News)9月援引市場數據報導稱,挪威水產養殖的三文魚價格已連續40周下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網站介紹,挪威商業水產養殖的發展開始於約1970年,如今已是世界最主要的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國之一。
  • 中國科學家改良後的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在現代社會,受到赤潮爆發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養殖業。每年由於赤潮導致缺氧或中毒而死的魚、蝦、貝類不計其數。而赤潮中所含有的毒素更是會在一些海產體內富集,最終危害人類健康。智利是全球第二大三文魚出口國,2016年由鏈狀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等引起的大規模赤潮,導致全國12%的養殖三文魚死亡,造成智利近海養殖業超過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中國科學家改良後的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在現代社會,受到赤潮爆發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養殖業。每年由於赤潮導致缺氧或中毒而死的魚、蝦、貝類不計其數。而赤潮中所含有的毒素更是會在一些海產體內富集,最終危害人類健康。智利是全球第二大三文魚出口國,2016年由鏈狀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等引起的大規模赤潮,導致全國12%的養殖三文魚死亡,造成智利近海養殖業超過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美國遭遇十年來最嚴重赤潮,海龜海牛大量死亡
    早在2018年年初,有海洋學家就對北大西洋墨西哥灣的異常情況提出了警告:2018年夏季,因為異常天氣和洋流的影響,墨西哥灣的「海洋死亡區」會再度擴大,藻類異常繁殖帶來的水華和赤潮問題問題會非常嚴重。這一情況最後還是在夏季的炎熱天氣中爆發,超過100噸的海洋生物屍體被衝上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海岸,被稱為十多年來最嚴重的赤潮。墨西哥灣近年來赤潮和「海洋死亡區」問題日漸加重,它的本質是海水中異常的藻類植物大量爆發,在藻類植物爆發並死亡後,會導致海水缺氧和水中的毒素濃度升高。在2018年,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的海洋生物正遭遇著有害藻類。
  • 三文魚業界噩夢:海蝨
    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三文魚養殖場的海蝨含量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業界暫停從相關養殖場進貨。 海蝨寄生在三文魚身上會給其造成嚴重傷害,並能導致小三文魚死亡。01.海蝨是什麼?
  • 如何避免赤潮反覆成災?福建赤潮導致群眾中毒事件追蹤
    新華社福州6月13日電 題:如何避免赤潮反覆成災?——福建沿海赤潮導致群眾中毒事件追蹤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沈汝發  「嘴麻、手麻、腳麻,喘不過氣來,感覺快要撐不過去了。」說起8日發生的食物中毒,福建漳州漳浦縣佛曇鎮村民陳藝賓仍心有餘悸。當日,漳浦縣先後有30多名村民因食用貝類產品中毒住院。
  • 2.5萬噸三文魚「漂洋過海」,挪威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無論是養殖還是捕撈,挪威在國際水產市場的都有一席之地,在三文魚的進出口貿易上更是有不小的話語權。挪威地形圖在挪威的漁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沒有什麼比把三文魚運到指定地點更重要的了。」而對挪威來說,想要在2020年把三文魚銷往中國顯然是一件非常緊急的大事——然而世事難料,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下,挪威海鮮的「出海」過程明顯充滿了阻力。
  • 爆發赤潮≠海鮮有毒,福建海鮮表示:這鍋我不背!
    這次事件也告訴我們,公眾對於赤潮的認識比較模糊,甚至存在一些誤區。赤潮不是漂浮在海面上的「紅色垃圾」,它的出現、爆發、消亡都與海域生物的生存息息相關。 赤潮是什麼?
  • 洪澇影響農作物生產及運輸 部分地方鮮菜價格翻番
    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造成的損失還在繼續擴大:按照截至昨日9時的最新統計,蘇皖雲貴等11個省區市有超過2900萬人受災,160人死亡,28人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242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78.5億元。嚴酷的災情會不會更加拖累下行中的宏觀經濟,會不會抬高老百姓家中菜籃子的價格?
  • 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新冠病毒 對A股影響幾何?
    5、交易制度改變:對創業板股票競價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後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獵豹點評:此處跟科創板基本一致,沒意外。6、創業板增設*ST與ST制度,豐富了退市標準。
  • 赤潮肆虐 中國海域疾病纏身
    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人為因素引起的。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是一個歷史沿用名,它並不一定都是紅色,實際上是許多赤潮的統稱。赤潮發生的原因、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水體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有紅顏色或磚紅顏色、綠色、黃色、棕色等。
  • 赤潮再襲香港海域
    新華網香港8月22日電 由罕見藻類形成的赤潮再襲香港海域。繼早前港島南區多個海灘發現赤潮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1日宣布,淺水灣等南區6個泳灘發現疑似赤潮,並已懸掛紅旗,警告遊客不宜下水。截至21日晚,全港仍有22個泳灘因赤潮而懸掛紅旗,原定21日舉行的鐵人賽被迫延至28日舉行。
  • 浙江海域出現7000多平方公裡大面積赤潮(附圖)
    據有關人士介紹,5月30日發生的此次赤潮是浙江省有記載以來範圍分布較廣的一次,且是以國際上認為具毒性的米氏凱倫藻為優勢種的赤潮。按照國家海洋局發布的《中國近海赤潮生物圖譜》介紹,米氏凱倫藻會分泌溶血性毒素。此次赤潮主要是近期天氣比較炎熱,同時長江口水域的海水富營養化嚴重,使藻類得到了充足的養分而引起的。  浙江海域出現的大面積赤潮。
  • 福建這片海域發生赤潮,已致大量魚類死亡!買海鮮要謹慎!
    5月24日,我局接到區海洋與漁業部門通報,受米氏凱倫藻影響,蘇澳龍頭海域出現魚類死亡現象,該海域進入臨近赤潮重點監測預警狀態。赤潮將造成海水汙染、進而影響魚類產品質量,食用受赤潮汙染之魚類產品極易引發人體食物不良反應。目前,蘇澳當地政府已及時組織無害化處理。
  • 原油價格如打雞血般上漲,2天後國內油價調整將大概率實現上調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1月17日,國內參考原油綜合變化率為4.38%,對應汽柴油預測上調幅度為140元/噸。受原油價格像打雞血一般重新開始大幅上漲影響,今日漲幅較昨日拉寬25元/噸。批發市場方面,國內主營油價整體走勢偏穩定為主,個別地區油價有下跌,市場主營方面對於油價的操控熱情不高,山東地煉油價上漲導致主營與地煉之間價差縮小,帶動部分主營出貨有所好轉。
  • PC硬體價格為什麼上漲?全球矽晶圓價格上漲
    2017年年初,魅族宣布旗下Note5中的16GB和32GB版本手機價格上漲100元, 漲價原因來自BOM成本上漲。這場漲價風波的元兇,就是全球矽晶圓價格上漲。漲價元兇:全球矽晶圓價格上漲無論是PC也好,智慧型手機也罷,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的原材料:矽晶圓。矽晶圓是指矽半導體集成電路製作所用的矽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CPU,FLash和DRAM都是使用晶圓切割而成(不同晶圓用途不同)。
  • 凍蝦中招「慘過三文魚」,一大型進口商:南美凍品都不敢進了
    談起在白蝦外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的影響,穆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對於進口海產品行業的打擊,不會小於之前在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新冠病毒的影響。他解釋說,在此前三文魚「染疫」風波中,消息首先是由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對外公布的,此後海關檢驗檢疫部門至今也沒有在三文魚及其外包裝上檢出過新冠病毒。而此次凍蝦事件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 養殖鮭魚體內寄生海蝨超標 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
    原標題: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養殖鮭魚體內的海蝨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各大超市暫停從相關鮭魚養殖場進貨。說起鮭魚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它的另一個名字想必家喻戶曉——三文魚。這種魚肉質細嫩,還富含DHA,不僅大人愛吃,還是公認的適合嬰幼兒食用的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