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縣東太鄉魚池寺村有機農業產業園區
我國有機產業正方興未艾。5月30日,記者從在西充縣召開的西充亞洲有機產業創新發展(首屆)峰會上了解到。自2008年正式啟動「中國西部有機食品基地縣」建設,到2015年「國際有機農業區域產業發展(西充)論壇」從2017年「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第二屆亞洲大會暨中國有機農業(西充)峰會」,到今天的西充亞洲有機產業創新發展(首屆)峰會。十多年來,西充的有機農業的發展正領跑西部、享譽全國、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全縣有機產業總產值已突破35億元。
西充亞洲有機產業創新發展(首屆)峰會代表深入現場參觀
西充各類有機農產品展區
峰會代表及外國友人現場品鑑有機食品
十年磨一劍:有機產業規模西部領先
原鄉原味原生態,好山好水「好充食」。這是專家們對西充有機產業的評價。十幾年來,西充縣的幹部群眾用鍥而不捨,做大做強有機產業的精神、在助力鄉村振興中不懈地探索和實踐。
雨後的天格外晴朗,藍藍的天空在朵朵白雲的襯託下紛外美麗。5月30日下午,記者隨參加西充亞洲有機產業創新發展(首屆)峰會的代表們,興致地來到位於四川省西充縣東太鄉魚池寺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生機,成片的柑橘樹錯落有至,與村莊白色的房屋相互照應,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如詩如畫。
東太鄉魚池寺村第一書記文江琴告訴記者,生態有機柑橘是由四川天馬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負責的項目,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柑橘種植技術推廣的農業公司,公司主要種植「春見」「愛媛38號」等優質柑橘品種,聘請柑橘專業專家團隊作為技術指導,嚴格按照生態、綠色、優質的標準進行產業管護。所產柑橘經嚴格篩選、精心包裝,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各大城市,深受廣大消費者認同和喜愛,年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目前,5個鄉鎮的9個村打造生態有機柑橘產業園3000餘畝,帶動周邊300餘戶農民工就業。
該公司負責人向參加峰會的代表介紹說,全園柑橘栽植規範,路、池、渠及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設施配套齊全,全程施用有機肥進行改良土壤。採用生物農藥、黃板、太陽能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防控病蟲害,使用機械與人工除草。園區種植三葉草等控制草害,栽植馬甲子作隔離帶。基地標準化程度較高,並於2019年獲得有機認證。
記者在西充縣東太鄉的四川廣綠有機農業園採訪時看到,在大棚裡,園區幾名工人正忙著為火龍果樹修枝,看上去一排排火龍果樹長勢良好。
「有機農業絕不是貼個商標、喊個口號那麼簡單。」該園區技術員介紹說,火龍果的種植需要特別優良的土壤、水源、空氣等。該火龍果基地的土壤經過嚴格的篩檢,並通過生物手段將土壤重金屬含量降到最低值後,才能進行種植,其澆灌用水則通過生石灰消毒後才能進入滴灌系統。
廣綠有機農業產業園已擁有了自己的有機肥生產中心。走進該園區的有機肥生產車間,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車間正在生產的有機肥是把黃豆磨成豆漿後調以紅糖,加入有益菌類發酵做成的。廣綠有機農業產業園火龍果的種植方式,只是西充有機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
質量監管:西充成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推行有機農產品「二維碼」質量追溯管理,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控。為保障有機農產品質量,西充成立了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鄉鎮質檢站、企業檢測室三級聯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實行「企業自檢、部門抽檢、上市必檢」制度,重點加強對基地農業生產環境、上市產品等進行強制性檢測,實現了農產品的全程監控。守住了有機農產品質量「生命線」。
從充國香桃到西鳳臍橙,再到航粒香大米……如今,借力電子商務、「農超」——全縣已建成有機生產基地105個、面積達18.5萬畝。12萬畝基地、100個品種獲得有機認證,基地規模穩居西部第一。
如今,西充縣已發布有機生產地方標準40個,質量監管體系實現全覆蓋,產品上市抽檢合格率達到99.8%,是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培育有機農業企業83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5家,聯合組建了有機產業協會,形成了大、中、小企業集群。
培育有機產品商標63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4個,成功創建「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有機產品成為向世界推介西充的「靚麗名片」。
依託12家一線城市有機旗艦店和西充農業電商產業園,全面建成線上、線下營銷體系,有機農業總產值突破35億元,西充有機產品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人們舌尖上的美味。
如今,西充已具有健全的有機農業發展保障體系,規範的有機農業生產管理體系,嚴格的有機農業質量監管體系,完善的有機農產品營銷體系和有機農業效益共享體系。以有機農業為引領,打造「生態生產生活」三生相融、「有機+文化+旅遊+」等模式,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助推了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更加美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8%,空氣優良率達90%,水質常年達到Ⅲ類以上標準。
農民生活節節攀升。有機農業從業農民年人均收入5萬元,農民年收入增速連續8年位居全省同類縣前列。全縣80歲以上老人達2萬人、100歲以上老人70人,人均壽命78.5歲,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5歲。
鄉村人氣持續旺盛。培育職業農民3600人,吸引3.5萬戶農民參與有機產業。延鏈發展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400萬人次以上。
近年來,西充先後榮獲首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範區、首批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全國清潔能源生產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低碳經濟示範縣、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等殊榮,成功躋身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
逐夢揚帆:勇爭有機農業排頭兵
四川省雙龍農牧有限公司是西充縣2009年引進的集有機玫瑰、水果、蔬菜種植、休閒觀光旅遊、農產品初加工為一體的臺資現代農業企業。基地總面積2000畝,依託「中國有機循環第一村」——雙龍橋新農村綜合體,打造特色果蔬區、有機畜禽養殖區、景觀花卉觀賞區、鄉村旅遊度假區「四大板塊」,建成「十裡生態畫廊」「日月釣魚潭」「八卦花海」等旅遊景點;通過「產業互動」,促進有機循環農業、觀光農業和鄉村休閒旅遊業協調聯動發展;每年舉辦玫瑰花節、親子教育、夏令營等多項節慶活動,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
記者在現場看到,種植的成片的玫瑰花已被摘走,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清晨,公司專門組織員工採摘玫瑰花,並通過引進國際高端玫瑰精油提煉設備,採取超臨界萃取先進技術,加工玫瑰純露、玫瑰茶、玫瑰醬、玫瑰香皂等系列產品21個,產品銷往省內外及歐盟等地。
圍繞有機糧油、畜禽和充國香桃、西鳳臍橙、二荊條辣椒、西充黃心苕「2+4」特色主導產業,連片建設有機基地。力爭到2025年,認證有機農業基地20萬畝,有機農業總產值突破60億元。
位於西充縣中嶺鄉樓子寺村的四川廣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集有機農業技術研發、有機果蔬種植及銷售等獨具特色的臺資有機農業企業。公司以培育「名、特、優、新」果蔬產業為依託,已建成標準化有機果蔬種植基地2000畝,於2013年開始進行有機生產,並於2016年獲得CHTC有機認證。公司年經營總收入1800萬元,帶動周邊百餘農民就業。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引進的先進農業機械,從源頭上控制了食品生產安全。基地採取全程人工除草、機械碎草做綠肥。基地周邊拋撒米糠餵鳥、仿聲驅鳥、防鳥網防鳥,以及多種生物和物理防控措施。園區養殖蜜蜂進行授粉,以多項措施保持了生物多樣性和動植物平衡。
自製堆肥進行土壤改良。公司自2016年自主研發了微生物有機肥料生產設備,生產液態有機肥,擁有自製生物製劑工藝技術。該設備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公司主打產品紅心火龍果成功打入京、滬、成、渝等一線城市,並與四川長虹集團、四川外國語學校、北京正谷、北京蜀漢堂等客戶群體達成合作銷售協議,定期配送產品。公司還生產火龍果酒、火龍果乾等,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每年接待前來體驗有機生活的消費者和遊客達兩萬人次。
西充縣縣長張光全興奮地告訴記者,「目前,西充縣將抓住峰會契機,抓緊修訂完善有機農產品地方生產標準,健全有機農產品全過程質量監管和質量追溯體系。力爭到2025年,修訂完善地方生產標準50個,編制發布有機農產品地方生產(加工)標準20個。」
據了解,圍繞「中國有機農業第一縣」目標,西充縣還決定充分發揮「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市場影響力,藉助西充農業電商產業園,全力打造電子商務集群,實現有機產品從「端上」餐桌到「飛上」餐桌的轉變。力爭到2025年,建成全國重點城市有機農產品旗艦店10家、高檔社區配送店100家、知名超市有機農產品專櫃200家。
「產業融合」「四季有景」「有機產業+觀光體驗+農家休閒樂」。西充縣依託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和有機農業基地,發展精深加工、鄉村旅遊等產業,實現有機農業,讓園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力爭到2025年,實現鄉村旅遊綜合收入突破90億元。(莊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