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縣:小小花椒樹 結出致富果

2020-12-01 四川新聞網南充頻道

四川新聞網南充7月2日訊(衡歡 文/圖)時下正值花椒採收季,走進南充市西充縣廣袤農村,但見各花椒基地內,顆顆飽滿的花椒掛滿枝頭。眾多工人穿梭林間忙著採收,伴著電動剪刀的嗡嗡聲,一曲豐收交響樂在花椒林間奏響。

近年來,西充縣因地制宜,規模發展青花椒2.6萬畝,其中貧困村8千多畝。重點發展義興鎮、鳴龍鎮等多個鄉鎮為花椒種植重點鄉鎮,建立種植專合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讓利返包」等發展模式,帶動全縣2萬餘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增收致富。2020年,該縣1.7萬畝花椒已投產,預計產值將達5000餘萬元。

三分栽七分管 產業發展有實招

「青花椒三分靠栽,七分靠管。」日前,筆者在該縣槐樹鎮姚氏祠村青花椒產業基地看到,工人們正忙著對青花椒樹進行除草、施肥、噴藥等管護作業。

「目前,我們正在對未掛果的青花椒樹進行常規管護工作。」西充縣機關事務管理局下派該村第一書記李建勳說,現在每天都有80餘名村民到基地管護花椒樹。

村民馮永年一邊向枝條噴藥一邊介紹說:「我現在噴的藥不是殺蟲劑和除草劑,而是『收老藥』。」他說,這是為了讓花椒枝快速生長、老化,為多掛果作準備。

「如果青花椒管護到位,進入豐產期後,每株能產花椒5到9公斤。」馮永年說,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每年的定期管護必不可少。同時,要讓青花椒提質增效,還要做到生態環保,在整個生長周期遠離農藥侵害。

「今年預計產值10萬餘元,只要管護到位,明年的收益將是今年的兩倍。」李建勳信心十足地說。

姚氏祠村青花椒產業的蓬勃發展,只是該縣青花椒產業日益壯大的一個縮影。為了發展壯大花椒產業,讓花椒產業成為帶動群眾脫貧增收的致富產業,西充縣農業農村局加強對基地負責人、務工村民的技術培訓,近年來共開展實地培訓和技術指導260場次,培訓人員1.5萬人次

探索多種模式 切實助農增收

位於金源鄉的殘疾人脫貧奔康產業示範園,成千上萬株花椒樹整齊排列,一串串寄託著眾多殘疾人致富夢的青花椒已經掛滿枝頭。這是四川飛沃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產業基地。

「我和老伴在公司打工,每年工資有3萬多元,返包的20畝花椒樹已經掛果,除去農資等成本,今年的返包分紅收入預計4.2萬元……」60多歲的謝永江正樂呵呵地掰著指頭算他今年的收入帳。視力殘疾的謝永江曾是貧困戶,近年來,靠著在基地務工、返包管護花椒樹,他不僅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日子還越過越紅火。而在該花椒產業園區,像謝永江這樣受益於讓利返包模式的殘疾人有39戶。

公司負責人唐雄告訴筆者,他在縣殘聯的支持下探索出「讓利返包」模式,建立西充豐創助殘青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困難群眾發展花椒產業。目前,公司已在古樓鎮李橋社區、席家廟村、賈家灣村、新龍寺村,義興鎮廟子嘴村種植「九葉青」花椒和雲南青花椒累計3000畝,帶動400餘名群眾就近務工,人均增收1萬餘元。

而在鳴龍鎮涼快埡村,採用「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村民工資按天發放,贏得群眾一致好評。在槐樹鎮姚氏祠村,則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吸引86戶群眾入股,帶動100餘名村民增收……通過探索多種模式,近年來,西充縣因地制宜,規模發展青花椒2.6萬畝,其中貧困村8000多畝,帶動全縣2萬餘名村民就近就業增收。

精粗加工相結合 促進效益最大化

在鳴龍鎮涼快埡村,一座面積達700平方米,高度15米的烘乾房矗立在穿村而過的小河邊。烘乾房內,節能熱泵烘乾機、花椒清選機等先進設備一應俱全。「在烘乾機上設置好時間,36小時後,再啟動航吊機將裝花椒的椒筐取出就行了。」該村貧困戶趙國才熟悉地操作著機器,將一捆捆剛採摘下來的青花椒放到傳送帶上,隨著傳送帶不停運作,成噸的鮮椒送入烘房。

在花椒脫粒區域,筆者看到,剛脫粒的花椒還夾雜著許多枝葉、花椒刺等雜質,接下來,便輪到了「花椒清選機」的上場,在花椒清選機裡「走一遭」之後,雜質被分離出來,花椒就變得乾乾淨淨了。

「科技改變生活啊,以前花椒烘乾、篩選都全靠人工,費時費力不說,效果還不好。你看現在,幾乎都是自動化,方便多了!」該村花椒基地負責人馬攀捧起一把剛清選完的花椒,深有感觸,「目前共投入300萬元建成烘乾房,現共有4組花椒烘乾機,每組烘乾機一次可烘乾3到4噸。明年,隨著花椒產量的提高,我們將增加烘乾機至12組。」

在烘乾房的一旁,一座容量達100噸的冷庫吸引了筆者的注意。

「修建這個冷庫是為了確保我們的花椒能不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保證最大收益。」馬攀介紹說,「如果市場價低,不適合出售,我們就可以把花椒放到冷庫裡,等到價格上漲再賣出。而且這個冷庫不僅可以冷藏花椒,還可以幫村民冷藏一時賣不完的柑橘等農產品,延長保鮮時間,幫助村民增收。」

據了解,目前,西充縣各花椒產業基地已建有花椒烘乾房30餘座,均初步掌握花椒粗加工技術,走上了「栽種—採摘—烘乾—銷售」一體化的道路。

「把花椒產業做大做強,靠銷售原材料還遠遠不夠。」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花椒全身都是寶,葉、果、籽樣樣好,只有不斷開發精深加工產品,最大化延伸花椒產業鏈,提升花椒價值,才能讓花椒真正成為椒農致富的搖錢樹、金豆豆。」為此,西充縣不斷推陳出新,努力開發花椒油、花椒粉、青花椒精油等精深加工產品,以提高花椒產品的附加值,促進效益最大化,助力老百姓穩定脫貧。

 

相關焦點

  • 湖北明創農業明守安:把花椒樹種成「致富樹」,讓荒山變「金山」
    當天,《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片片土地上一棵棵花椒樹排列成行,迎風生長。四周圍欄沿著山溝蜿蜒伸展,一眼望不到盡頭。作為「能人回鄉」的明守安打造的花椒田園綜合體項目於2018年落戶,一期建設已完成,共投入資金 3000餘萬元,流轉土地3000餘畝,涉及5個村14個組近500農戶,其中大部分都是拋荒山地。
  • 花椒樹栽培技術|青花椒實用栽培技術之蟲害防治
    一、花椒天牛天牛的種類較多,危害花椒的主要是虎天牛,星天牛、桔褐天牛、紅頸天牛等。成蟲咬食花椒枝葉,為害較輕,幼蟲鑽蛀樹幹,上下蛀食,引起樹木枯死,造成花椒減產,為害慘重,每年有12%的椒樹受危害,花椒產量一般損失達35%以上。防治方法:1、捕捉成蟲。
  • 花椒樹黃葉是什麼病?怎麼解決
    一般情況下,花椒樹出現黃葉的現象有這麼幾種1,花椒樹缺少肥料。花椒樹雖然耐旱,耐瘠薄能力以及耐寒等比較強,仍然喜歡土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花椒一般在4月中旬進入萌芽期,至7月下旬就可成熟採收果實,在中期青椒正是需要肥料生長果實的時候,一邊生長果實一邊生長枝葉,根系吸收到營養,大部分分配給果實,葉片的營養相對減少,於是葉片就出現黃化,特別是缺氮的花椒樹更明顯。
  • 西充縣人民醫院成功舉辦西充縣愛滋病治療管理培訓班
    為進一步規範愛滋病抗病毒治療管理工作,確保全面完成治療覆蓋率、治療成功率等目標任務,2020年12月31日,由西充縣愛滋病治療管理辦公室(西充縣人民醫院)主辦的西充縣愛滋病治療管理培訓班,在西充縣鳳凰大酒店成功舉辦。
  • 猴麵包樹的果實並不能烤著吃,能烤著吃的是麵包果!
    猴麵包樹這種樹木大家肯定都聽說過,我小時候天真的以為猴麵包樹上真的會結出麵包果實,然後我們吃的麵包就是用這種果實烤出來的,往事不堪回事,今天我要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猴麵包樹!,猴麵包樹這個名字就由此產生了。
  • 渾身是寶的花椒樹,不僅能調味還有更多作用,簡單好養有土就能活
    渾身是寶的花椒樹,不僅能調味還有更多作用,簡單好養有土就能活花椒樹,見過它的人有很多,也有很多花友去養殖它,還有一部分人說花椒樹不適合種在家裡,理由就是不吉利,反正小花是不信的,花椒樹的價值很高,而且花椒樹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其實花椒樹的藥用價值也很高,你們知道哪些呢
  • 花椒樹常見病蟲害防治
    花椒病蟲害包括:花椒根腐病、花椒銹病、花椒蚧殼蟲、花椒天牛、花椒鳳蝶等。1、花椒根腐病是由腐皮鐮孢菌引起的土壤傳染病。6-8月病情最為嚴重,不及時防治會引發花椒樹大面積死亡。2、花椒蚧殼蟲,蚧殼蟲雖小,不在特定時間用藥物卻很難殺死。花椒蚧殼蟲吸食花椒芽、葉、嫩枝的汁液,輕則落葉落果,重則部分枝條或全株枯萎,誘發煤汙病。蚧殼蟲應在若蟲期防治,因其成蟲時體表覆蓋蠟質或介殼,藥劑難以滲入,防治效果不佳。在5月下旬到月底期間,是初孵幼蟲的活動期可以實施化學藥劑滅蟲。用40%速撲殺800-1000倍液噴施。
  • 醜醜不老莓 美美致富果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柳條溝村,小小的不老莓結出了致富果。金秋時節,該村淑芹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黑果腺肋花楸種植基地一派豐收景象,一簇簇花楸果掛滿枝頭,十幾名工人正動作嫻熟地採摘果實。   「你看,這些就是黑果腺肋花楸的果實,俗稱不老莓。
  • 鄉下常見1種「麻瘋樹」,以往不識貨,砍掉1大片,如今成了致富樹
    但是,這種鄉下常見的「麻瘋樹」,以往人們卻不識貨,砍掉1大片,哪知道如今成了致富樹。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特殊的麻瘋樹,看看大家生活環境的周邊還能不能見到這種麻瘋樹,現在就來看看這種麻瘋樹,究竟是怎麼從人見人怕的「毒樹」,變成如今的致富樹吧!
  • 巧家紅山:小小蠟蟲「引客入鄉」鋪就致富路
    今年,紅山鄉蠟蟲產業又喜獲豐收,來自湖南、四川、貴州的「蟲客」都不約而同地來紅山收購蠟蟲,小小蠟蟲「引客入鄉」,大大提高了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為當地老百姓鋪就了致富路。該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在海拔2300米至3300米高山草甸片區,以發展牛、羊養殖業為主;在海拔800米至2300米片區,以發展核桃、花椒、蠟蟲、豆類產業為主;在海拔800米以下,以發展熱區蔬菜、水果及水體養殖為主。產業布局合理,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 寧縣 小花椒成就大產業
    寧縣 小花椒成就大產業隴東報記者 李建強 近日,記者來到寧縣早勝鎮西頭村大地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花椒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樹上,一簇簇紅色的花椒綴滿枝頭。微風拂過,椒香撲鼻,花椒樹下,群眾正忙著採摘成熟的花椒,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我們合作社2017年栽植了1290畝花椒,花椒有大紅袍系列的5個品種,每畝可以生產300斤至400斤幹椒,每斤按照市場價50元,每畝可以收入2萬元。」合作社負責人張斌一邊採摘花椒一邊說。
  • 西充縣有機產業呈現勃勃生機
    西充縣東太鄉魚池寺村有機農業產業園區  我國有機產業正方興未艾。5月30日,記者從在西充縣召開的西充亞洲有機產業創新發展(首屆)峰會上了解到。十幾年來,西充縣的幹部群眾用鍥而不捨,做大做強有機產業的精神、在助力鄉村振興中不懈地探索和實踐。  雨後的天格外晴朗,藍藍的天空在朵朵白雲的襯託下紛外美麗。5月30日下午,記者隨參加西充亞洲有機產業創新發展(首屆)峰會的代表們,興致地來到位於四川省西充縣東太鄉魚池寺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生機,成片的柑橘樹錯落有至,與村莊白色的房屋相互照應,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如詩如畫。
  • 熱帶地區的百香果 成了高山貧困鄉鎮的致富果
    由於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的制約,從前的百姓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如今村民轉換思路種上了經濟果,效益大大提升。▲地裡的百香果「百香果是熱帶水果,但如今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它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 九葉青花椒1年栽種2年結果3年豐產栽培技術
    5~6年生樹,鮮果667 m 2 產量900 kg以上,產值10 000元以上,讓荒山變成金山銀山,取得了較好的示範效果,帶動了本地及周邊鎮街發展花椒666.67 hm 2 ,註冊了「嬌麻子」商標,實現產業興旺,農戶增收致富。從建園、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調節、病蟲害防治、採收貯存等方面介紹九葉青花椒的早結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 種植圖中的茄子樹跟番茄樹,一年結一次果,全家都吃不完的!
    種植圖中的茄子樹跟番茄樹,一年結一次果,全家都吃不完的!雖然這款茄子樹造型是比較少見,但是它樹上結出的茄子果實倒是很市面上的茄子一樣呀,可以說很難區分了,而且這款茄子樹結出的茄子也是可以吃的,無論是在味道還是在營養成分上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 你見過會結出雞蛋的樹嗎,現如今已經絕種了
    地上的植物千千萬,總有很多植物是你想像不到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種很奇怪的樹,你聽說過會結出香腸的樹嗎?那麼你聽說過會結出麵包的樹嗎?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這些樹。我們要說的是會結出雞蛋的樹,其實這種植物是人類人工培育出的新品種,它的果實看起來很像雞蛋,而且味道也十分鮮美
  • 地球上的神秘植物,會結出雞蛋的樹,現如今已經絕種
    地上的植物千千萬,總有很多植物是你想像不到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種很奇怪的樹,你聽說過會結出香腸的樹嗎?那麼你聽說過會結出麵包的樹嗎?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這些樹。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我們要說的是會結出雞蛋的樹
  • 兩年花椒樹下套種豔紅辣椒,地裡草多可以打除根的除草劑嗎?
    近幾年來我們鹹陽這裡,由於農民種植蘋果樹不掙錢,有不少人挖了蘋果樹改種花椒樹,形成了一股種植花椒樹熱。對於剛栽植沒有掛果的花椒樹,因樹小行間空地比較多,農民愛惜土地,會見縫插針套種些農作物,來增加自己的收益。我們這裡的果農也和題主一樣,都會在確保不影響花椒樹正常生長的前提下,在花椒樹的行間進行套種一些矮稈農作物的。
  • 這3種樹與眾不同,樹體自帶香氣,養在院子裡散發淡淡清香
    這3種樹與眾不同,樹體自帶香氣,養在院子裡散發淡淡清香人們總說因地制宜,養花最該如此。家中自帶庭院的朋友可以在寬敞的空間內大肆種植各種心儀的花卉,若是覺得花花草草看得太多沒有什麼新意,其實可以試著栽種幾棵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