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八點,鑼鼓聲打破了天元鄉新華村的寧靜,田間地頭的樹枝上掛滿了百香果,村民們在地裡施肥除蟲,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巫溪天元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由於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的制約,從前的百姓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如今村民轉換思路種上了經濟果,效益大大提升。
▲地裡的百香果
「百香果是熱帶水果,但如今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它成了村民的『致富果』。」巫溪縣鼎順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洪燈指著眼前的「金果果」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新華村所選用的百香果品種為高山百香果,農業專家在各類百香果品種中經過甄選後,於2018年引進。
▲王洪燈介紹百香果情況
據悉,天元鄉高山地區空氣溼度在50%-60%之間,全年光照充足,土壤酸鹼度適中,滿足百香果的生長條件。「雖然天元鄉全年平均氣溫不高,但高山百香果的品種優勢彌補了這一缺陷,基地裡長出來的果子飽滿多汁、果味濃厚。」
去年,新華村百香果種植基地年收入達40萬元,今年新華村百香果種植基地擴大到了100畝,畝產700-800斤,畝產值約8000元,將按專業合作社、股東、村集體5:4:1的比例進行分紅。以土地流轉方式入股的村民,除了可以參與分紅之外,每畝土地還能享受到500元的政策補貼。目前,新華村百香果種植基地已有25戶村民入股,其中貧困戶為12戶。
百香果為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財富,成了老百姓致富的新希望。
「以前只曉得種『三大坨』(玉米、紅苕、洋芋),現在田裡到處都種著百香果,一年下來有2萬元的收入,再也不愁吃穿了!」村民李相明笑著說到,「想都沒想過,我們這裡還能種出這樣的好水果。」
再過一個月,新華村的百香果就進入成熟期。王洪燈表示,他們在「扶貧832」、京東、快手等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不愁銷路。「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技術改良進一步提升百香果的品質,力求年收入比去年增加10%,帶領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增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陳竹 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