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曆上說的「西番蓮」 Passiflora edulis ,其實該叫雞蛋果(別和蛋黃果 Lucuma nervosa 弄混啦),平時在水果店or果汁店裡提到的時候則大家大多叫它們「百香果」,這種味酸微甜的水果原產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現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平時常見的雞蛋果就長這樣。圖片:annmariegianni.com
至於中文正式名叫西番蓮的,植物志中記錄的是P. coerulea ,花市上偶爾會看到販賣的「時鐘花」大都就是它了,它和雞蛋果同屬西番蓮屬,在外表上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不過這個種主要不是栽來食用的而是觀花。
雞蛋果外形獵奇的花和三深裂的葉。圖片:wikimedia commons
西番蓮的副花冠 [就是那些鬚鬚,花蕊是最上層的那紫色的3(雌蕊)+黃色的5(雄蕊)] 顏色排列和雞蛋果的不同,可以從這一點來分辨二者。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雞蛋果的別名「百香果」是由「passionfruit」音譯而來的(同時「百香」還指它的味道中含有檸檬、芭樂、菠蘿等等多種水果的風味)。廣義上,百香果能指所有西番蓮屬中果實可以當做水果食用的種類的果實,只是國內市場上基本只能提供由雞蛋果培育而來的品系,所以在這個環境之下,百香果就變成了專指雞蛋果的某些品種。如果把名稱按所涵蓋的範圍大小排個序,就是:
西番蓮(泛指所有西番蓮屬的物種)> 廣義的百香果(後文用passionfruit代表) > 雞蛋果 > 狹義的百香果。
各種各樣的雞蛋果。來自:scielo.org.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