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最大校企被申請重整,4家上市公司或將易主

2021-01-11 騰訊網

文 | 侯龍飛

去年12月,方正集團債務違約,引發市場一片譁然。而今,該事項迎來了新的進展。

昨晚,方正科技、方正證券、北大醫藥、中國高科接連發布公告稱,方正集團於近日收到北京一中院送達的通知,北京銀行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值得關注的是,4份公告中均提到,如果債權人對方正集團的重整申請被北京一中院受理,方正集團進入重整程序,將可能對本公司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

作為曾經最優質的校辦企業之一,方正集團卻走到了重整這一步,著實令人嘆息。藉助重整,方正集團能「涅槃重生」嗎?旗下上市公司又將走向何方?

去年12月2日,方正集團發布公告稱,旗下20億規模的「19方正SCP002」債券違約,一時間輿論譁然。隨後,聯合資信將北大方正長期信用等級由AAA下調至A。

2019年12月23日,上清所發布公告稱,23位北大方正債券持有人同意延期支付「19方正SCP002」本金,將債券兌付日變更為2020年2月21日。此外,北大方正提供其持有的重慶銀行股權為「19方正SCP002」延期提供增信。

延期期間,方正集團多方籌措資金,但遠水難解近渴。目前,距離「19方正SCP002」展期兌付日僅剩2天;而恰在此時,北京銀行申請重整的消息突然傳來,方正集團即將迎來「生死大考」。

方正集團的財務狀況如何?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方正集團總資產規模為3657億,負債約3030億,資產負債率約83%。2016年-2018年,方正集團營收從978億增長至1333億,但淨利潤卻從32億下滑至2018年的15億。2019年前三季度,方正集團營收917.7億,淨虧損24.7億,虧損創歷史記錄。

債務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北大方正債券存量規模為365.4億,存量只數為24隻,一年內到期規模為73億。本周五,「19方正SCP002」將到期,若再次違約,方正集團將面臨其他債券的交叉違約。

來源:企查查

那麼,如果方正集團被實施重整,對旗下上市公司將產生哪些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重整不同於破產清算。對於方正集團,此舉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幫助方正集團甩掉歷史遺留問題,達到「涅槃重生」的目的。對於旗下上市公司來說,最大的看點在於,後續,旗下上市公司「易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此前,市場上不時流出方正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消息,一時間,中交、保利、珠海國資委、中國信達等紛紛成為方正集團的「緋聞對象」。現在,隨著北京銀行申請重整,戰略投資者的神秘面紗或將徐徐揭開。

對於方正集團來說,引入戰略投資者無疑是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徑;對於眾多「緋聞對象」來說,方正集團旗下的優質資產也頗為誘人,一旦引入戰投導致上市公司易主,無疑將引爆二級市場的炒作熱情。

目前,方正集團旗下產業包括信息技術、金融、地產、醫療等,其中,A股最優質的資產非方正證券莫屬。

從利潤構成來看,2018年,方正集團實現淨利潤15億元,金融證券板塊佔比為32.85%,為方正集團的主要盈利點。根據財報顯示,截止2019年3季度,方正集團貨幣資金有450多億,其中300多億為方正證券所有。

作為一家老牌券商,方正證券目前的地位略顯尷尬,目前總市值僅656億,在同行業中屬第二梯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後市若引入新「東家」,或將在二級市場引發熱炒。

近年來,債券市場爆雷此起彼伏,「剛兌」一去不返,最大的校企被重整,無疑是一樁標誌性事件。

不過,站在市場的角度,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改革雖有陣痛,但唯有改革,方能激發市場活力。若能改革弊端激活資源,數千億的「方正系」也有望再次崛起。

方正系能否重新崛起?戰略投資者花落誰家?一切,盡在本周五。

相關焦點

  • 總資產超3000億!中國最大校企北大方正被銀行申請破產重整
    來源: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 記者:喬麥 體量超3000億的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 日前,方正集團旗下6家上市公司齊發提示性公告表示,北京銀行申請對方正集團重整。若能順利進入重整程序,6家公司的股權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 這總資產超3000億元的校企,正面臨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資金危機隨去年末的第一比債務違約引爆。
  • 解局| 北大資源的方正重整陰影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期間,不少「龐然大物」面臨困境或雪上加霜。2月18日開始,海航被傳接管、滙豐業績報......方正集團也是其中之一。這家體量超3000億元的的中國最大校企,正式走上了重整之路。2月19日,北大資源、方正證券、北大醫藥、中國高科、方正科技聯合公告稱,方正集團收到民事裁定書,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北京銀行提出的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公告顯示,法院指定方正集團清算組擔任方正集團管理人,而方正集團清算組由人民銀行、教育部、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和北京市有關職能部門等組成。
  • 「最牛校企」方正集團瀕臨破產:經歷多輪內鬥 負債超3000億
    而在2月14日,北京銀行因方正集團未能清償債務,且明顯不具有償債能力,向法院申請對方正集團破產重整。2月21日,方正集團發布公告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北京銀行申請。 方正集團依託北大,被譽為中國「最牛校企」,旗下擁有方正證券、北大醫藥等6家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方正集團總資產超3600億元,總負債3029.51億元。
  • 迪瑞醫療上市6年擬18億易主華潤集團 華潤系A股公司增至7家
    公司主營醫療檢驗儀器及配套試紙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中國IVD(體外診斷)產業最早走向全球化的公司之一。近10年來,公司經營業績穩步增長。 截至目前(易主之前),宋勇家族合計持有公司65.47%。本次易主,宋勇家族將順利變現約25.20億元。
  • 又一行業巨頭申請破產!將關店1200家
    中國業務不受影響哈藥集團損失最多或超20億據多家媒體報導,美國最大的健康食品連鎖品牌GNC已申請破產,計劃關閉美國本土近1200家門店,並尋找買家。問及工作人員是否了解GNC公司破產會否影響貨品上架,員工表示還沒有收到通知,並不清楚情況。而作為GNC最大股東,哈藥股份也對媒體就此事進行回應。據報導,哈藥集團表示此次債務重組並不包括GNC中國。哈藥集團表示,GNC中國業務正在健康快速發展,不受此次債務重整影響。
  • 旗下4家上市公司
    近日,一條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將華晨汽車集團的窘境徹底公之於眾。11月13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格致汽車科技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編號為(2020)遼01破申27號。11月15日,華晨汽車集團披露公告稱該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仍具有不確定性。
  • 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 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
    (601579.SH)、精功科技(002006.SZ)、精工鋼構(600496.SH)三家上市公司的精功集團,如今陷入了司法重整的境地。   無獨有偶,截至8月22日,精功集團共持有精功科技1.4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31.16%,其所持有公司股份也全部被司法輪候凍結。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負債千億困局,旗下版圖涉百餘公司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兌付,引發關注。11月13日,一位債權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申請。
  • 估值不足30億民企,欲拿下百億級上市公司——80後商人「蛇吞象」
    作者:傑弗裡斯來源:印鈔基目前,*ST銀億(000981.SZ)正進行重整,如果重整失敗,公司將被法院宣布破產,股票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ST銀億是如果走到這一步的?為了維護股東和債權人利益,避免公司破產清算,*ST銀億提出提出重整申請。
  • 「禿鷲」變「鴿子」,25億投資款逾期,×ST銀億破產重整案爛尾
    2012年,熊續強借殼*ST蘭光上市成功,更名為銀億股份。 2019年6月,銀億集團及*ST銀億向寧波中院申請破產重整。財報顯示,*ST銀億2019年巨虧71.7億元。根據公司披露的重整計劃,截至2020年11月12日,上市公司債權總額達77.7億元,此次重整總投資為人民幣32億元。 接盤者是另一個寧波人葉驥。
  • 「漢能系」又一家公司被破產重整,李河君從首富到「首負」
    作者| 小債看市來源| 小債看市(ID:little-bond)「漢能系」旗下多家公司被破產清算後,近日其三大主體之一的漢能移動能源也被申請破產重整討薪維權現場圖片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漢能旗下第一家被破產重整的公司,自2019年開始已有多家公司進入破產程序。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 邁瑞醫療淨賺超34億
    新京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發現,在73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回歸A股兩年的邁瑞醫療憑藉34.54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上半年最能賺錢的企業,而部分企業的業績上漲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對呼吸機、體外診斷產品等的需求量上升不無關係。
  • 申請上市公司需要哪些條件,申請上市公司的條件是什麼?
    很多企業的目的都是以公司上市為最終目標,不過要達成公司上市這個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司上市的硬性條件是非常多的。那麼申請上市公司需要哪些條件,申請上市公司的條件是什麼?
  • *ST天娛司法重整鳳凰涅槃 開創資本市場多項新紀錄
    《重整計劃(草案)》,從公司披露的各組表決情況來看,有財產擔保債權組、普通債權組均高票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管理人將依法向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批准重整計劃的裁定。同日召開的出資人組會議也表決通過了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意味著*ST天娛將順利進入重整執行階段。*ST天娛司法重整不僅讓上市公司擺脫困境、獲得重生,也最大程度保障了債權人利益,更創下多個市場記錄。  第一家進行重整的網際網路輕資產上市公司。
  • 「書訊」政府行為與利益平衡:上市公司破產重整計劃研究
    而其中破產重整程序的出現,更是使我國《破產法》的著眼點由單純的債務清算轉向了對債務人的拯救和社會整體利益的保護。對比相關國家的較低重整成功率,我國這十餘年的破產重整實踐呈現出兩個顯著的特色:一是有大量的困境上市公司選擇適用破產重整程序;二是在上市公司的破產重整實踐中,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一起失敗案例。
  • 東海租賃控股股東申請破產重整 遭風險提示
    東海租賃(835072)主辦券商天風證券發布關於其控股股東的母公司山東大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海集團」)向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的風險提示性公告。   11月29日,資本邦訊,東海租賃(835072)主辦券商天風證券發布關於其控股股東的母公司山東大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海集團」)向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的風險提示性公告。
  • 犀牛財經早報:青年汽車申請重整 光大證券研究所多人離職
    員工基本工資保障將在春節前發放到位。 廣州浪奇被駁回撤回仲裁申請 GPLP犀牛財經消息:廣州浪奇(000523)12月1日晚公告,11月30日,公司收到裁定書,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本公司的請求撤銷(2020)中國貿仲京裁字第0731號裁決的申請。本次仲裁結果的執行可能減少公司本期淨利潤7100.38萬元。
  • 今年已有70餘家上市公司更名
    據上海證券報統計,今年以來,除「戴帽」「摘帽」等被動更名外,選擇主動更換證券簡稱且已生效的上市公司已超過70家,另有多家公司更名運作尚在推進中。  更新名展新貌  「一些公司選擇更名的背後,體現的是管理層對公司發展戰略、未來願景的思考和態度。」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實際運作來看,這類更名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泛化」或「聚焦」。
  • 四年市值蒸發350億!永康農商行急了 向法院申請眾泰汽車預重整
    據悉,2019年8月,眾泰汽車曾在電話會議中透露,獲得了浙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以及永康農商銀行四家公司共30億資金貸款,該筆貸款將用於分階段恢復生產的紓困基金。幾年前,因山寨保時捷外觀而起家的眾泰汽車,市值曾一度達到386億。
  • 國資入局北大破產校企背後:實控人是如何搞垮北大未名的
    繼方正集團之後,北京大學校企未名集團也進入了最後的破產重組階段。近日,《企業觀察報》從北京大學一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未名集團)的破產重組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國資或將接管未名集團及其上市公司——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未名醫藥, 股票代碼:002581.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