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似乎與馬雲有著微妙的聯繫。
馬雲先前對房地產發表的公開評論中大多都是什麼「房價如蔥」、「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就是房子」,這種對樓市來說不是十分「友好」的言論。
然而退休後閒不住的馬雲,日前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上,再次發表了對房地產的看法,不同於以往,此次馬雲認為「國家應該重視房地產」。
馬雲在談到電子商務的影響時提到,電子商務的出現也降低了副中心商鋪的價格,這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影響。希望國家重視房地產,這是推動整個經濟鏈條的重要因素。
馬雲的話,讓外界懷疑馬雲變了。
曾經有一些人期待房價會下跌,並把馬雲的「房價如蔥」視為神預言,難道他們要失望了?
整個演講過程大概有3700個字,但是有一段話是關於房地產的:電子商務也極大地改變了房地產行業。過去,市中心的商鋪很貴。電子商務出現後,商鋪的價格下降,房地產通過市場的手段降低。我們希望國家重視房地產業的發展,因為它是帶動整個經濟鏈條,通過市場手段加以完善的重要因素。
其實馬雲的意思很好理解,因為現在房地產行業跟經濟發展關係密切,建材、裝修、家具等產業就跟房地產行業有緊密聯繫,所以必須要重視房地產行業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之前房地產急速膨脹的泡沫,嚴重擠壓了體經濟發展空間。任正非、曹德旺等企業家都痛批過房地產加重企業成本這個問題,而作為企業員工基本保障的住房,卻因過高的房價而背上巨大的生存壓力。
所以這裡說的要重視房地產行業,更多的是指要重視房地產行業對實體經濟的擠壓效應,給企業發展更大空間。畢竟「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已經提出多時,「去地產化」很難,但是總體的步調方向不會轉變。
房地產在經歷了過去二十年的「跑步」發展之後,現在也到了緩下步調的時候。過去人口、金融與經濟,這三大原因的「共振」,造成了過去這些年房地產價格罕見的不斷上漲。尤其是15、16年,國家公開支持民眾買房,且金融政策完全放開,給樓市書寫了「輝煌」一頁。
經濟日報指出了當下實情:當下人口、金融和經濟都決定了房價上漲空間狹窄。摩根大通經濟學首席更分析認為,從2020年以後,房地產周期會進入下行周期,可能會給宏觀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人口方面:巨大的人口紅利在逐漸消逝,出生率下跌和老齡化加劇是主因,且直接對樓市有重要影響的25-45歲青壯年購房群體數量在逐年遞減;
金融方面:去槓桿一直在進行,尤其是去房地產槓桿。且國人的口袋被掏空了:從全民儲蓄到全民負債,我們只用了不到20年時間,就走完了美國40年的路程。更值得一提的是國人超過70%的資產都壓在房子上;
經濟方面:構建房地產與宏觀經濟的新型關係,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說白了就是不再用房地產拉動經濟。經濟增速能保持嗎?很難,但是長痛不如短痛。
所以說這一次,馬雲再次談到房地產,也給了我們一個警告:房地產熱潮已經退去,再想通過炒房賺錢已經不太現實。雖然房價不能像大蔥價一樣,但至少發展方向是好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購房者,我們必須看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