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月,為了那「一小步」,三名太空人在熊熊烈焰中犧牲

2020-08-12 幽幽龍仔

1961年5月,美國總統甘迺迪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他表示美國將在未來十年把太空人送上月球。這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

浩大的美國載人登月工程——阿波羅計劃開始實施。在阿波羅計劃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而這項歷時十多年的龐大工程,耗資更是高達255億美元。


轟轟烈烈的載人登月計劃在NASA的主導下有條不紊地開展,四大輔助工程率先上馬。

1961年—1965年(「徘徊者」),萬事開頭難,NASA向月球軌道發射了多個探測器,屢次失敗。最終有9個進入月球軌道,它們目的是進行環繞月球觀測,以論證登陸月球的可能性。

1966年—1968年(「勘探者」),這一時期,NASA發射了5個自動探測器成功在月面軟著陸,並傳回8.6萬張照片。

1966年—1967年(「月球軌道環繞」),這兩年,NASA共發射了3個繞月探測器,對月球的預選著陸區進行高分辨拍攝,獲得上千張高清晰照片。


1965年—1966年(「雙子座」),在這一階段,先後發射了10艘各載2名太空人的飛船,進行醫學研究和飛船的操縱及艙外行走訓練。

時間來到了1967年,在1月27日,阿波羅1號開始模擬測試。這次測試是模擬阿波羅飛船進入太空後,與火箭分離,僅憑自身的內部供電來維持飛船的正常運作。這一次測試只在地面進行,火箭沒有加裝燃料。


三名太空人,維吉爾•格裡森、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他們如正式飛行一樣,穿著厚重的太空衣,進入飛船,躺臥在各自的座椅上,綁上安全帶,艙蓋關閉,測試開始。

下午6時30分,地面控制人員聽到對講機裡驚呼到:「飛船艙內發生火警」,隨後是一陣嘈雜聲,最後痛苦的喊叫聲傳出:「讓我們出去」!短短17秒,三名優秀的太空人在熊熊烈焰中犧牲。


地面人員用了5分鐘才成功打開艙蓋,控制住了火勢,飛船艙內慘不忍睹,管道、設備被大火燒至熔化。三位太空人遺體更是連同太空衣與他們的座椅被燒焦熔化成一團,難以分清。從遺蹟上判斷,懷特曾試圖開啟艙蓋,著手解除12個門栓。可是即使懷特解除了所有門栓,艙內氣壓也已高至根本不可能向內打開艙蓋。


NASA立即展開調查,最後發布的事故調查報告認為:

是因為飛船內的電線布局不合理,產生了點火花,加之艙內是純氧環境,助長火勢,熊熊大火迅速蔓延,飛船使用的設備都不是阻燃材料,一旦著火,難以控制。最後飛船的應急逃生準備嚴重不足。


經過這次慘痛的事故,NASA改進了阿波羅飛船,艙內走線更合理,純氧改成了我們平時呼吸的空氣——氮氧混合,不合格的材料全部替換,艙門重新設計,利於逃生。

「阿波羅1號飛船」這個榮譽稱號,也是因為這次事故才被追認的。它原本的代號為阿波羅—土星204(AS—204),而且此次事故的發射臺也改建為了一座紀念碑。


經此一役,「阿波羅」後續的飛船再也沒出現此類事故。

1969年7月21日,這一偉大的時刻終於來臨,人類終於在這一天踏上了月球。

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麥可•科林斯進入環月軌道。科林斯在指令艙留守。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駕駛「鷹號」登月艙徐徐逼近月球,在預選的著陸區找到一處平緩地帶後,穩穩降落在了月球上。阿姆斯特朗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休斯頓,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著陸成功。」


大約六個半小時後,一切準備妥當,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階梯,踏上了月球,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的那三名太空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登上月球,是人類幾千年來追求不息的夢想,世界各民族為此創造了無數的登月神話故事,但是只有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三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神話才照進現實。大家都知道,登月第一人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說到登月第二人、第三人,知曉者可能就寥寥無幾了。當年美國人首次登月,一共有三名太空人達到月球,其中兩人出艙活動。第二位登月太空人叫奧爾德林,第三位是麥可·柯林斯。在冷戰時期,登月活動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且持久的,三位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不但被視位是美國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
  • 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美國登月的挫敗與希望
    1968年12月土星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阿波羅8號計劃中的三名太空人第一次飛離了地球,他們用了三天飛到了月球軌道,並繞月飛行了10圈!其實對於世界人民來說,阿波羅8號更多被看作是人類探月的先鋒隊。但對美國人來說,阿波羅8號還有另一重要的象徵意義,這也帶給動亂中的美國一絲安慰和希望。
  • 《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這部《登月第一人》用偏向於第三人稱視角的鏡頭為觀眾展現了人類中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傳奇故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想必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這一句話成為了人類徵服宇宙的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
  • 致敬人類登月50年: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就是在這一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成為人類登陸月球的第一人。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阿姆斯特朗"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名言,就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一樣變得家喻戶曉。當然,與仰望月亮相比,更多的人是守候在電視機旁,親眼見證登月的輝煌時刻。據估計,當時觀看登月的電視觀眾約有6億人,佔地球上人口總數的1/5。
  • 人類首次登月的三位太空人後來的命運如何?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自1957年開始,至1972年12月宣告完成,歷時15年,共耗資240億美元,共將12名太空人登上月球。不過,其中最著名的還是代表人類首次踏足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給人們的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他的那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永載史冊。
  • 揭秘登月真假!50年前美國人是否真登月,阿波羅計劃的血淚史!
    【甘迺迪總統宣布太空計劃】北京時間1969年7月21日凌晨1時44分,也就是距今51年前,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終於在上午10時51分身著太空衣走出飛船,並講出了那句不朽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人類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紀念這偉大的「一小步」
    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UTC),阿姆斯特朗的左腳踏上了月球,並說:「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兩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使用鑽探取得了標本,拍攝了一些照片。
  • 當初因「登月計劃」登上月球的12名美國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
    當初因「登月計劃」登上月球的12名美國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美蘇科技大競賽時,兩個超級大國都提出了登陸月球的想法,而美國則提前登月,並且成功的向月球前後共運送了12名太空人,直到現在也沒人能打破這項紀錄,在之後的半個世紀,也沒人再登陸過月球,登月計劃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了,那這12名登陸過月球的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呢?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
    四十年前,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的土地,並說出了「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那句名言。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回顧一下40年前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16日9點32分,巨大的「土星5」火箭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升空。「阿波羅11號」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麥可·柯林斯。
  • 人物:人類首位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曾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在執行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任務時成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類而聞名。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務是1966年執行的雙子星8號的指令長。在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太空飛行器的對接。
  • 首次登月真相曝光:無效逃生計劃,竟「坑慘」毫不知情的太空人!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美國三名太空人首次成功登陸月球,將人類登月變成現實。首位實現太空漫步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也成了永恆的經典。看起來順利進行成功的登月計劃,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驚天秘密。
  • 人類的第一次登月
    火箭的問題解決了,那剩下的就是登月飛船了。登月飛船被命名為阿波羅飛船。但是這個飛船在一開始研發就遇到了失敗。在1967年進行阿波羅1號飛船的例行測試中,還在發射臺上的飛船突然發生大火,三名太空人在15秒內被燒死。當時的火箭還沒有注入推進劑,所以火箭本身不會著火,沒有人想到飛船會著火。
  • 阿波羅登月計劃留下的名人妙語
    半個世紀前的美國載人登月計劃,將 12 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也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語錄。我們選擇在十年內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1961 年春天,首先發射人造衛星的蘇聯,又首先實現了載人航天。此時的美國,正在太空競賽中全面落後。
  • 人類第二次登月,飛船遭遇兩次雷劈,竟然還能奇蹟般地登月成功
    「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在現代人聽來,這句話可謂是如雷貫耳,它出自於一位首次登上月球表面的太空人口中。在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陸月球之後,阿波羅12號繼續向月球進發,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這艘飛船卻遇到了罕見的雷擊。阿波羅12號能否順利完成任務?飛船被雷擊中後,命運又會如何?
  • 世界首位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逝世 享年82歲
    據美聯社報導,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家人剛剛發表一份聲明宣布,阿姆斯特朗已經逝世,享年82歲。本月早些時候阿姆斯特朗曾接受心臟搭橋手術。1969年7月20號,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在月球著陸,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阿姆斯特朗當時用「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描述了自己的登月感受。法新社報導,阿姆斯特朗的家人稱,阿姆斯特朗死於心血管病併發症。家人的聲明中說,阿姆斯特朗為能服務於國家感到自豪。
  •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太空人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太空人們發現後用密封膠封住了,然後在地面配合下修復了,有驚無險。自從人類開展航天活動以來,一共有22為太空人為航天事業想出了生命。其中美國人有16名,前蘇聯人有5名,以色列人1名。因為在上天前就發現了飛船有兩百多處問題沒有解決,而當局為了與美國競爭,硬要發射。他知道自己有去無回,但為了不讓替補隊員犧牲,也為了政治壓力,硬著頭皮上去的。替補隊員就是首次上天的太空人加加林。這次事故後,加加林為了戰友的犧牲性情大變,不久也在一次戰鬥機飛行事故中喪生,事故原因成謎。
  • 美國登月悲劇: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
    一直以來,人們只記得美國的阿波羅11號,因為是這次任務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夢想。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波羅11號之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準備工作至少有十幾次,包括曾經的雙子座計劃。這些對於人類登月的艱苦鋪墊,已經被遺忘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 美國在1969年登月時,太空人插的那面國旗,現在還在嗎?
    美國在1969年登月時,太空人插的那面國旗,現在還在嗎?文/歷史解說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後,在人類完成了飛行夢之後,也逐漸有了航天夢,人們擁有更多的技術來實現航天夢,人類怎會放過這個機會?。在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可見在全世界人們心中都有一個登月夢。
  • 《登月第一人》:浩瀚星空,從此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登月但非科幻電影《登月第一人》。看到電影名,估計小夥伴們就想到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了。沒錯,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故事描述的是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過程。小編補充一下現實生活中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與妻子育有兩個兒子,但他們在1989年分居然後離婚。而導演真實生活中的另外一半這次在片中飾演一位太空人的妻子佩特。導演想以此讓觀眾了解到這些太空人的家庭生活在鎂光燈後的真實面貌。那習慣看商業大片的人可能會覺得這部電影有些沉悶悶,所以就比較推薦給喜歡看劇情片的小夥伴們。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人類探月亮點回顧 早在1960年代初期,由於受到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首次飛翔太空的激勵(1961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擔心在太空競賽中敗給蘇聯, 他立即開始建議美國宇航局(NASA)實施月球探測計劃,代號阿波羅工程,從1961年到1972年曆時約11年, 進行了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這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