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被什麼刷屏了?
小編今早躺在床上,就被北京的大媽們嚇到了。
大媽們,這種天氣就不要粗來跳舞了,怪嚇人的!
朋友圈滿屏的這張圖片,小編快被嚇尿了……
所以今天在北京,能出來見面的都是生死之交;能出來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能出來約會的都是真愛;聽說今天出門就算聚眾吸毒……
北京廣播電臺,有個司機打電話和主持人交流。都快哭了,說北京霧霾太大了,開車到交通燈下面才看見是紅燈,都連闖了8個紅燈了。這可怎麼辦?主持人安慰說沒事的,霧霾太大它也拍不清你的車。
推開窗,嗯,今天深圳豔陽高照,閉上眼睛似乎還能聞到花香。(小編不是在炫耀,小編不是在炫耀,小編不是在炫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難怪那首歌這麼唱到:你在南方的豔陽裡花香四季,我在北京的霧霾裡找不著北……
聽說深圳自稱為「堅果兄弟」小夥,使用工業吸塵器在北京吸霧霾100天,11月30日帶著這些灰塵在唐山一家制磚廠,將其做成了一塊板磚。
記者:大媽,北京霧霾對您影響大嗎? 大媽: 影響能不大麼,首先你得看清楚我是你大爺……
聽說PM2.5的中文名字叫做:為人民服霧。小編頓時明白了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吸,厚德載霧。
聽一40好幾的北京人說,二十歲站在德勝門能看見西山,三十歲站在德勝門能看見西直門,四十歲站在德勝門,連德勝門也特麼看不見了!!!
德勝門看不見還不算什麼,最苦逼的莫過於帝都結婚的青年們,來看看他們的婚紗照:
對於中國的霧霾,想知道美國網友們怎麼說嗎?小編節選了一些:
@Openeyes:這可能要比計劃生育減少的人口還要多。
@WoodyCPM:上帝啊,人怎麼能活在那樣的地方?(有一位網友回覆:這樣看你怎麼定義活著)
@zquad:一個有趣的事實:實際上的汙染要比圖片更加嚴重。為了拍這些照片,攝影師們不得不吹進乾淨的空氣,使用高功率攝影燈,還PS了其中幾張照片。
@zquad:讓我們感謝上帝,我們的國家環保局和政府把人民放在企業之上,同時無論如何把人民放在利潤之上。
@Gus DiZerega:看,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天堂。不用怕煩人的法律規定增加經營費用。
@gaydood:我們給中國送去了67000家工廠1000萬個工作崗位,但是沒有把控制汙染的工具送過去!!!67000家工廠7天24小時不停地生產東西,他們只給工人每個月29美元!
@SueEll 1354: 最讓我震驚的是,人們戴上口罩去對抗汙染,而不是去堅持要求更乾淨的空氣。他們真的戴上了口罩。
聽說今天,美國總統歐巴馬有一次憤怒了,因為北京又一次從衛星地圖上消失了。他咆哮道:「到底是什麼先進的武器,這麼大的城市可以說不見就不見。北京霧霾究竟多可怕?連你們也不敢去?」鋼鐵俠、綠巨人、蝙蝠俠、美國隊長、超人等紛紛羞愧的低下頭。忽然,金剛狼提議:「擎天柱可以,他不需要呼吸。」擎天柱默默的說:「我特麼到那堵車……」
其實,北京並不孤單。1937年12月,切爾西主場迎戰查爾頓,比賽因霧霾提前終止,查爾頓門將巴特拉姆毫不知情,一直留在場上守門,直到工作人員鎖門時發現了他……#論一個門將的職業修養#
好了,調侃完北京的霧霾,我們還是期望,帝都空氣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帝都的朋友們可以盡情在戶外玩耍。
最後,來看看今天的市場,
菲達環保是這樣的:
元力股份是這樣的:
……
環保股值不值得投資?該怎麼挑?最後送上星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陳曉虎的《環保行業投資心得》.
作者:陳曉虎
因為身邊有太多的人看好環保行業了,而我一直不感冒,所以一直想寫一下關於這個行業我的一些看法,恰好最近在研究港股(深港通標的的篩選),看到了一個比較「優質」的環保股,就以此為例,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中滔環保(01363)首先他的成長性引起了我的關注,但打開他的資產負債表,不得不感嘆:什麼叫高投入高產出、長期價值毀滅。這張資產負債表基本代表了大部分的環保或者說工程類企業。比如碧水源、銀江股份、金螳螂、東方園林、大華股份等這類不同行業的熱門高成長工程類公司均是如此。這種極度誇張的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遊戲能玩多久取決於現金流還剩多少。所以,這類企業想要獲得持續的發展或高成長,必定需要源源不斷的現金投入,它的成長是建立在高投入(擴張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的。這類企業的ROE往往很高,但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可能極低,而我更喜歡依靠內生性增長的企業,即低投入高產出(我非常喜歡ROIC高的企業).
當然,港股的命可沒有A股那麼好,港股融一次資,市場就給你打一次折,A股融一次,股價反而上一臺階,所以只有港股上市的中滔環保才有那麼高的短期長期借款,而A股的公司基本沒有什麼借款(A股公司的借款一欄我沒列,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因為增發來錢容易,也不要利息,只要能忽悠散戶拉高股價高位圈錢就行。
1。中滔環保報表:
大幅負債+大幅應收款
中滔環保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他的經營現金流在2014年資產負債表擴張最厲害的時候仍在大幅增長。
2。銀江的業績已經開始下滑,未來需要再次向資本市場吸血,才能「重新」高增長:
3。曾經的大牛股東方園林現金流大幅下滑後,業績自然也跟隨大幅下滑:
4。超級白馬金螳螂亦然,下遊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加速了高投入高產出模式的弊端:
5。大華股份依靠A股上市的優勢,以及行業的大發展,曾經是超級牛股,但隨著行業降為一般增速,公司的體量擴大,現金流的大幅下滑,他也遭遇大困境。
不過,以上A股公司,只要行業沒有大幅的衰退,只要能繼續圈到錢,就不太會有什麼大困境,甚至還能有一段好日子可以過(A股的投資者對分紅也不敏感,對價值毀滅就更不敏感了,短期擊鼓傳花誰管他長期價值是否毀滅呀).
除了行業的前景判斷外,我認為投資這類公司最大的技巧可以用索羅斯的一句話:在大眾認清假象前退出。即,需要在資產負債表擴張的初期(應收款+存貨對比營收比例大概在50%以下),現金流較好(剛完成上市或再融資)之時下手買入,然後等待其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帶來的高成長,最後賣給看PE的「價值投資者」和看PEG的「成長投資者」。當然,風險還是有的,畢竟比不上那些優質有高護城河能內生性增長的公司。比如地方政府資金鍊斷裂,比如債務危機爆發,比如下遊行業不景氣(大規模產能出清就不需要環保了).
總之我不是很喜歡工程類公司,特別我認為環保對企業來說本來就是負擔,不帶來任何利潤。一定要說的話,我個人還是相對看好垃圾處理、垃圾發電這類剛需的環保 (所以我關注中國光大國際、東江環保),而不看好化工、冶煉、鋼鐵等行業的環保公司(化工汙水、空氣處理).從美國的環保行業發展經驗看,美股環保行業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固廢處理行業相關的,其他的還有金屬回收、害蟲處理、特種行業危廢處理(如核電)的細分行業公司,最大的兩家超級巨頭(收入過百億美元)均是生活固廢處理行業的公司,在前20大環保公司中只有一家空氣汙染治理公司,甚至沒有水汙染處理的公司。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