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乘坐城際列車,30分鐘的時間就來到了另一座城市天津,天津毗鄰河北省、北京市,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一座因水而興,因海而盛的沿海城市,因漕運而興城的天津衛,身後就是火車站,身邊就是海河水,而周邊更是四通八達的公路,在交通方式更為豐富的今天,很多時候天津城裡仍然是鐵路、公路與河流相依而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座城市與河流密切的關係,有人說這是個太難形容的地方,因為河流為這裡注入了太多,多元豐富的文化。而在很多天津人看來,天津還是一座找不到「北」城市,這是為什麼呢?
天津位於海河下遊,地跨海河兩岸,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素有「河海要衝」之稱,攝製組來到的時候是冬末春初,正是海河水逐漸消融的季節,有些地方剛剛解凍,大家所公認的海河幹流,是指從天津市金剛橋下的三岔河口至大沽口一段,全長73公裡,三岔河口也成為海河流域的重要節點。
老天津人常說「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事實上海河主要又五大河流組成,其中包括南運河、北運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城市格局包括道路的方向是圍繞著海河,平行或垂直於海河,在天津問路,沒有東南西北的說法,即使這樣告訴你,你可能也找不到嚴格異議的「南」或者「北」,在這座城市,我們都習慣說,往左走多少米,往右走多少公裡,天津市內六區,像是和平區、河北區、河東區很多區域名稱都是由這個河流為坐標點,三岔河口這一帶曾是天津城區最早的居民點,水岸碼頭和商品集散地,時至今日這裡依然十分熱鬧。
全長800的估衣街,是天津一條有600多年歷史的商業街,在20世紀30年代,估衣街是整個華北地區綢緞、布匹、毛皮及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最早估衣街只賣估衣,就是舊衣服,到了清朝光緒年間,除了估衣鋪外,綢緞、棉布、皮貨等各商業店也發展起來,即便在今天,許多天津人依然保持來這裡買衣製衣的傳統習慣。比較有名的有謙祥益、瑞福祥、元隆、老茂生等都集中在這條街上,如今時過境遷,這些老店大多不再經營,但天津人把他們的原址都保留了下來。
夜幕降臨三岔河口的摩天輪亮了起來,南運河、北運河、海河在燈光的映襯下,都有著與白天完全不同的美感,在夜幕下,整條海河仿佛沉澱了下來,而在河岸邊的相聲茶園裡,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你是否也來過天津?京津冀一體化後,天津作為港口城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來到天津,你都對哪些景點印象深刻?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吃過了嗎?歡迎來和我分享你的天津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