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隨著大數據、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和應用場景變得更加聰明智能。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

「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開車去一趟人流量大的景區、醫院、商超,路程一刻鐘,找車位半小時;停一次車掃一個碼,繳費花時間不說,手機還關注了一堆公眾號。這樣的窘境,城市有車族並不陌生。

那麼,智慧城市如何智慧停車?

停車之前,就能在地圖軟體上看到附近停車場的具體泊位情況,並由系統自動引導到有車位的停車場,避免了徘徊找車位的尷尬。

一次綁定車牌和支付方式,全城停車都能通用,進出不再需要掃碼支付,開出停車場後自動結算,實現無感支付。

這是城市大數據企業城雲科技打造的智慧停車平臺在杭州的實踐應用。

「停車是一個城市成長的煩惱,杭州汽車保有量近300萬輛,只有130多萬個泊位,停車難問題顯著。」城雲科技首席架構師李聖權說,目前智慧停車平臺已經接入了全市120多萬個泊位,掌握了泊位的利用情況,可以有效改善停車資源利用不平衡的問題,引導車輛錯區域、錯時停車。

——給建築裝上作業系統,讓你待的空間也變「智慧」

我們工作、居住的一棟棟樓宇,就如同一部部手機,裝著很多個App,包括管線、消防、安防、電梯、停車、門禁……而少了最基礎的作業系統,這些App也無法實現智慧應用。

盈嘉互聯自主研發的智慧空間作業系統,能夠將這些建築空間大數據全部打通,實現在一個中臺協同、管理、復用,讓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都能共享空間大數據。

「我們用自主可控的技術把空間數據解放出來,建築業主或軟體開發商可以基於三維模型數據去開發智慧應用,對資產進行管理。」盈嘉互聯市場推广部總監邊璐說。

而這和我們個人又有什麼關係呢?舉例來說,當一棟建築的全部數據在一個平臺打通之後,若是某層樓發生火情,可以同時關聯到消防設備的數據、安防攝像頭的數據,消防員能知道最近的設備在哪,物業可以看到起火點情況。而基於3D建模數據,還可以自動為居民設計逃生路線。

——老師上課講什麼也有大數據支持

疫情促使在線教育廣泛普及,未來的「智慧教育」,僅僅是在家上網課、平板上寫作業這麼簡單嗎?記者到中科曙光為廣西貴港市打造的智慧教育雲平臺展臺逛了逛。

登錄一位小學老師的雲平臺帳號,記者看到,班級學生的線上考試、做題數據全部被系統分析,生成了圖表、柱狀圖等學習情況圖譜,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和易錯題一目了然,幫助老師進行精準輔導。

在學生端,除了老師日常布置的作業外,平臺會根據學生此前的答題記錄,智能生成和推送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私人定製」習題,作為查漏補缺的輔助訓練。同時,還有趣味性通關遊戲習題、「學校圈」「班級圈」等網絡學習社區等板塊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貴港市副市長楊紹麗在博覽會上介紹,目前貴港市智慧教育雲平臺註冊在線學校1227所,覆蓋4.3萬名教師和82萬名學生,基本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全覆蓋。

最後,聽聽行業專家怎麼說——

「智慧城市實際上是一個變遷的概念,最早提出的時候,更多是解決垂直行業智慧服務的能力,比如智慧環保、智慧旅遊。到了現在提出數字城市,如何用數字來解決原來垂直行業在智慧化過程中形成的壁壘,是發展的一個核心痛點。」中國電子旗下中國系統副總裁郭煒說。

郭煒認為,智慧城市的發展要從不同維度上破題。在技術層面,需要將AI、大數據等新技術與現有的技術和業務更有效地結合;在業務層面,我國在電子政務以及很多行業的信息化上,垂直性內容過多,協同性急需提升。這一方面需要組織機構的調整和推動,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如何在技術層面更高效地解決跨部門、跨行業、跨系統之間的聯動。(完)

相關焦點

  • 讓城市大腦「思考」起來 數字政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摘要 【讓城市大腦「思考」起來 數字政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成立於2001年,多年來,公司始終專注於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城市治理和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和實踐,致力於推動社會治理數位化能力的不斷提升。
  • 智慧城市應該「長」啥樣?看這裡,一睹為快!
    十分亮眼,吸引眾人目光▲ 深圳智慧城市展區此次參展的深圳智慧城市展區主題為「數字深圳 智慧賦能」通過「六個一」「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 02深智城全面布局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近幾年深圳在數字政府建設和政務服務改革方面屢獲大獎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設總體發展水平
  • 特別報導|打造「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守好「城市動脈」
    11月18日,2020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WSCA)正式公布獲獎名單,上海拿下「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城市。這個結果並不意外,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國際數字經濟網絡的重要樞紐;引領全國智慧社會、智慧政府發展的先行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創新城市。
  • 智慧時代,如何規劃建設城市大腦IOC?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城市的科技感越來越強,「城市大腦」應運而生。城市大腦是整個城市的智能中樞,可以對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利用城市的數據資源優化調配公共資源。而城市大腦IOC (IOC-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智能運行中心)則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未來城市大腦的核心基礎設施,已成為現階段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核心載體。
  • 智慧城市萬裡行 | 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
    智慧城市萬裡行 | 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 2021-01-07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海澱:「城市大腦」帶來了啥?新華社重磅發文!
    今天,新華社重磅發文《北京海澱:「城市大腦」帶來了啥?》,點讚海澱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探索實踐。文章剛一上線,瞬間刷屏,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讓人不禁感嘆:「未來已來!」以下為報導全文——「現在晚上基本看不到渣土車闖紅燈的現象了,我們覺得踏實多了。」住在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橋附近的居民陳常志說。
  • 鄭州城市大腦全國最「靈光」
    建城市大腦,鄭州有啥「秘籍」經過15個月的探索,鄭州已經逐步形成城市大腦建設特有的「鄭式經驗」。鄭州市成立了「數字鄭州」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全市數字城市各領域建設工作。鄭州城市大腦作為城市級統一平臺,實現了區縣同頻共振,為各委辦局、各區縣(市)提供標準化、集約化、一體化服務。
  • 城市有大腦,人民更幸福
    以人為核心,容納和助成幸福的達成,是城市存在的意義,也是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二之選。今天,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知與能力,已不同往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日新月異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內外部頻繁衝刷著生存與生活。時代在催問:如何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讓城市居民的生活更有品質,成就一座幸福之城?城市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為幸福作為一種感受、作為一種能力提供支撐?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一方面,健康碼、防疫地圖、政務服務「網上辦」等功能的推出為復工復產提供了便捷;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基層社區的很多防控措施仍然依賴於人力,智慧城市並不「智慧」也引發人們的反思。 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藉助數字解決方案和「新基建」來提升治理能力,補足智慧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薄弱、「數據孤島」等現實短板,既是兩會熱議的話題,也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 鄭州智慧島攜手華為以城市生命體理念踐行未來城市創新
    從去年至今,在新晉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華為以硬核技術實力,賦予城市「感、傳、知、用」各層次能力,激活城市的「眼、腦、手、脈」,聚合起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點亮了鄭州智慧島的數字生命。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有溫度、可進化城市,是人類文明最高成就的體現。
  • 數字帶來什麼變化?德清城市大腦2020報告發布
    數字建設正改變著中國,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近日,德清城市大腦2020報告發布,一份數字德清建設的最新答卷也讓我們看到數字給德清帶來的巨大變化。報告介紹,2018年承辦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期間,德清縣就率先在全市建成城市大腦平臺。自此以來,城市大腦在經濟調節、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環境監管、政府運行等方面升級加碼,不斷發揮作用,為我們繪製出更豐富、更生動的智慧城市生活圖景。
  • IEEE論文:城市大腦,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智慧城市建設
    [導讀]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2015年2月在csdn第一次發布文章
  • 如何讓城市擁有更強大的智慧大腦?
    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城市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5G、AI、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正前所未有的刷新著城市的未來。 如今,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方興未艾。統計數據顯示,全國657個城市中,探索開展以社會為主體推動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城市數量達到433個,佔比達65.91%¹。
  • 數字賦能城市智慧發展,2020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昨日召開
    楚天都市報11月27日訊(記者李月媛 通訊員韓爽)11月26日,2020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以下簡稱雙智論壇),於武漢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李元元、高文、謝先啟、王堅、丁烈雲等眾多院士專家齊聚武漢共繪數字城市發展藍圖。
  • 佳都科技:聯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城市大腦研究報告 新一輪智慧城市...
    來源:發布易11月17日,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於上海白玉蘭廣場隆重開幕。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佳都科技(600728)聯袂發布《城市大腦建設目標選擇、方法與路徑——城市大腦規劃建設與應用研究報告》。
  • 何為智慧城市 看城市如何展示智慧魅力
    但是現在,在智慧城市生活和工作絕對不是幻想。數字城市有時候會和智慧城市相聯繫,其實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還不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現在,在智慧城市生活和工作絕對不是幻想。   數字城市有時候會和智慧城市相聯繫,其實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還不是完全一樣的概念。數字城市系統其實是一個人地(地理環境)關係系統,它體現人與人、地與地、人與地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系統由政府、企業、市民、地理環境等,既相對獨立又密切相關的子系統構成。
  • "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全面升級 9城市首批試點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我國數字城市建設已開始向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升級。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向記者介紹,「智慧城市」是通過使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手段,調整並優化城市運行方式,能更好地解決諸如交通擁堵、醫療資源緊張、教育資源不均、環境汙染等「城市病」。
  • 從中樞大腦到基層系統,智慧城市是否需要重新定義?
    一、智能城市「看山不是山」「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於1992年由IBM提出,這一概念的關鍵導向在於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優化城市管理與服務,最終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目標。國內很多企業也成為「智能城市」。但是,即便有了概念,對於智慧城市的落地依舊眾說紛壇,始終沒有統一的定義或路徑來予以理解和實踐。
  • 騰訊雲中標長沙城市超級大腦項目 助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中新網7月2日電 近日,騰訊雲以5.2億元成功中標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根據長沙政府採購網公示內容,未來,騰訊將運用自身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和強大的運營能力,攜手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長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神經中樞」,加快推動長沙的數位化發展進程。
  • 未來之城長啥樣?英國這個「最智慧城市」給出了答案!
    未來的城市是什麼樣子?是科幻電影中天空中徘徊著各種飛行器的場景,還是充滿各種造型的未來建築,完全數位化的生活方式? 到2030年,全球預計將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裡,到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會上升至70%,而城市面積只佔地球陸地面積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