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城市問題研究專家喬爾·科特金曾在《全球城市發展史》一書中指出,人類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她所締造的城市。
在他看來,城市代表了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具有想像力的恢弘巨作,證實我們具有以深遠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城市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5G、AI、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正前所未有的刷新著城市的未來。
如今,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方興未艾。統計數據顯示,全國657個城市中,探索開展以社會為主體推動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城市數量達到433個,佔比達65.91%¹。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首次提到了「新基建」,基礎設施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將會深刻影響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尤其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也為重新思考智慧城市的建設思路和重點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機。
在此背景下,樓宇作為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其智慧化將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構成環節。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數量龐大的老舊小區往往有著幾十年的歷史,作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存在,它們是現代都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城市智慧升級的同時,如何讓這些老舊小區裡的人們也可以享受到智慧科技的便利,提升生活幸福指數,這也是人們開始思考的主要問題。
在這些社區裡,以往規劃失當的遺留問題根深蒂固,但大刀闊斧的改造重建意味著高昂的成本。
比如老舊小區一般沒有電梯,居民日常出入爬樓梯非常不便,加裝電梯的問題非常突出。
以廣府文化的發祥地羊城廣州為例,這裡的老舊社區和城中村一直以來容納了大量城市居民。
近年來,廣州舊樓加裝電梯需求量大增,但要如何滿足老舊小區各式「個性化」需求是個不小的難題。
由於不少老舊小區的居民樓在興建之初,並沒有預留安裝電梯的位置,同時這也受到了地下管網等的諸多限制。
為儘量滿足老舊小區居民對於電梯的「個性化」需求,長期專注於B2B業務的電梯製造服務商日立電梯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並開始積極調整思路,開始向服務商思維轉化。
以廣州荔灣區彩虹社區舊樓加裝電梯項目為例,前期日立電梯通過大量走訪勘察和深入溝通,並根據該棟樓居民的需求提供了針對性的設計,量身定製出一套適用性極高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面積十分狹小的老舊小區,日立電梯通過無焊接分段式組裝,這有效降低了對環境影響,同時也縮短了安裝周期,減少了對居民正常生活的幹擾。
尤其重要的是,淺底坑的設計也避免了加裝空間有限,地下管線結構複雜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傳統電梯的維保不透明、缺乏安全保障,該電梯加裝完成後,意味著智慧化服務才剛剛開始。
日立電梯的ELECLOUD®雲服務中心,可為有需求的電梯提供24小時管家式服務,無間斷監控電梯運作狀況。
在監測到問題後,日立電梯會及時調配工程師解決應急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這有效降低電梯發生故障的可能性。
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同時,日立讓智慧技術真正落地社區,讓老舊小區的居民實現了智慧電梯夢,讓智慧科技更接地氣。
這也顛覆了行業對於電梯的固有定位和認知,進一步激發了智慧城市的無限活力。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
可以看到,通過創新技術地持續賦能,讓「樓梯」變「電梯」,讓「電梯」變「智梯」,讓年久失修的老舊小區前所未有地沐浴在智慧科技的春風裡,這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老舊小區智慧升級的同時,不斷向上生長、突破天際的摩天大樓其實更需要智慧賦能。
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風第一次來上海,在他完成的作品《魔都》中稱呼上海為魔都。
他是第一個把上海稱為魔都的人,從此「魔都上海」這個稱謂不脛而走,一直以來這個洋氣的地方,也成為了中國現代城市的代表。
改革開放以來,在上海有數量眾多的摩天大樓不斷拔地而起,也無形中見證了上海的現代化發展與變遷。
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為例,作為上海的地標性建築之一,總建築面積381,600平方米,擁有地上101層、地下3層 ,樓高492米²。
自2008年建成以來,矗立在陸家嘴金融中心已有逾12年歷史²,為應對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和在智慧化時代不至於落伍,它也需要不斷的系統升級。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做法是,一棟大樓的升級首先需要一個更強大伺服器「大腦」,來帶動整個大廈的智慧運轉。
為此,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經過了長達2年時間³的選型、比較及測試後,打算用日立工業電腦替換原有的伺服器,成功的對應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智能樓宇系統。
為何選擇日立工業電腦,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著多方面的考量,對於一棟上百層的摩天大廈,雖然不是什麼精密儀器,但因為其規模足夠大,日常運營中涉及到消防監控、視頻監控、門禁、停車場管理、公共廣播、管道檢測、環境檢測等多個系統,包含的數據量也很大,因此系統運行的安全和可靠問題非常重要。
據了解,日立工業電腦相較於商用電腦的使用壽命更長,採用24小時連續運轉、使用期間為10年的強化硬體設計³,使用長壽命零件和高穩定性的電子部件,這樣的硬實力和好口碑讓日立脫穎而出。
同時,日立工業電腦的硬體是RAID(獨立磁碟冗餘陣列),即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的不同地方,多個硬碟在增加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的同時,儲存冗餘數據也增加了容錯空間,這相比商業電腦將為系統提供更好的保護。
此外,日立工業電腦還具備故障自動報警功能,支持從硬體到軟體的雙向故障因素分析,方便工作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
值得一提的是,日立工業電腦對自身部件的使用壽命有自動檢測功能,當發現故障可能性偏高時,它會及時通知用戶,從而進行有效的預防和維護。
日立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定製了六臺工業電腦,以滿足三備三用的設計方案,而為確保項目的萬無一失,日立又額外準備了兩臺同樣配置的日立工業電腦,以防在發生任何情況時都可在24小時內及時響應,真正做到了萬無一失。
由此可見,日立在安全和穩定性上的考慮十分周全,從強化的硬體設計,到冗餘的磁碟陣列,再到故障自動報警和自動檢測,以及三備三用的設計和額外的配置方案。
在摩天大樓高聳入雲的現代都市裡,智慧就圍繞在你我身邊,如何讓樓宇更加智慧、可靠,人們依然在不斷探索新的答案。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潮中,讓城市擁有更強大的智慧大腦,日立的大膽實踐與積極探索也給了我們更多新的啟發,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智慧範本。
智慧城市,一樓一梯都不能少。
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根本,智慧城市應始終著眼於更好地滿足居民具體需求上,這不僅體現在宏觀上的智慧服務和智慧交通,也體現在一樓一梯的變化與進步上。
在此過程中,社會創新至關重要,人們都希望在更加舒適·安心·健康的社會中生活。抱著這樣的憧憬,日立努力解決社會所面臨的各種難題,去實現人們所嚮往的「美好」。這就是日立與諸多合作夥伴協力共創的「社會創新」。
而如何讓世界充滿活力,日立將匯聚全球的智慧與創意,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升客戶的企業價值和改善人們的QoL(Quality of Life:生活質量)。這既能解決當下的課題,也將成為讓未來煥發活力的動力。
從為老舊小區加裝幸福之梯,到為城市創建更強的智慧大腦,創新技術將智慧科技曙光前所未有照進了現實生活,這正是實踐「日立社會創新 讓世界充滿活力」理念的有力證明。
後疫情時代,新基建浪潮之下,城市繼續承載著多元的社會功能,運用AI、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發展從數位化到智慧化,讓城市更智慧一點,讓社區更智慧一點,智慧城市建設將大有可為。
參考資料
[1] Sohu.com.2019.中國信通院發布《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2019年)》(附PPT解讀)_應用.
[2] 2013.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項目簡介.1st ed.[ebook]Shanghai森大廈 (上海)有限公司, p.15.
[3] www.hitachi.com.cn.2020.工業用電腦.
有關更多日立社會創新內容,可點擊此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