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時代,如何規劃建設城市大腦IOC?

2021-01-09 DAV數字音視工程網

全球都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設,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處於技術領先地位,而中國也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形成了多個智慧城市群,中國的智慧城市試點項目超過歐洲、印度和美國之和。未來城市IOC智能運行中心是如何規劃構建的,本文給您答案。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誕生和發展,推動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成長,並將城市帶入了資訊時代。在充分運用數據資源,搭載高速網絡公路的今天,又形成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和移動互聯全面發展的新局面。城市的規劃、管理、運行和服務,藉助新一代創新技術也步入了「智慧城市」的嶄新時代。

  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最早源於美國IBM提出的「智慧地球」這一理念,智慧城市是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於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城市的科技感越來越強,「城市大腦」應運而生。城市大腦是整個城市的智能中樞,可以對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利用城市的數據資源優化調配公共資源。而城市大腦IOC (IOC-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智能運行中心)則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未來城市大腦的核心基礎設施,已成為現階段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核心載體。

  目前,全球都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設,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處於技術領先地位,而中國也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形成了多個智慧城市群,中國的智慧城市試點項目超過歐洲、印度和美國之和。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未來城市IOC智能運行中心是如何規劃構建的。

01

  建設「四個中心」,實現多元功能

  城市大腦IOC可設計定位成城市管理的「四個中心」,即城市運行監測中心、聯動調度指揮中心、智能分析決策中心和城市大腦體驗中心 。實現城市運行監測動態實時,領導輔助決策智能高效,應急指揮聯動協同順暢,城市管理亮點精彩紛呈,數據運營服務融合創新。有效提升跨部門決策和資源協調指揮效率。

  02

  遵循政策標準,實現有標可依

  城市大腦IOC的規劃設計,要著力參考和遵循以下各類相關政策和標準規範。首先,國家相繼出臺相關的政策和實施方案與細則,全力推進創新技術、數字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落地。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

  數字中國與智慧城市相關政策

  大數據、網際網路等創新技術應用相關政策

  數據資源應用與管控相關政策

  其次,城市大腦的規劃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到對相關標準規範的遵從和運用。首先參照國家級、自治區級在數字城市、智慧城市領域的相關標準規範,以及部分行業標準規範,實現有標可依。

  03

  「5場景+3屏幕」,實現功能覆蓋

  城市大腦IOC是城市大腦建設和運行的物理載體,主要功能要涵蓋有運行監測、聯動指揮、事件分撥、綜合研判、決策分析、可視化展示等。中心場館要接入網際網路、電子政務外網及各委辦局專網等網絡資源,還要建立大屏顯示系統、信號處理系統、坐席操作臺、中央控制系統等智能硬體系統。

  主要功能要實現5場景和3屏幕聯動:

  日常運營 ,可提供城市日常運行監測、輔助決策支持和城市事件管理。

  專項工作 ,可召開專項會議和重要活動。

  移動數字助手聯動 ,可與移動APP聯動,實現數據訂閱、接收事件通報、熱點關注、視頻會商、協同指揮等。

  應急指揮 ,可實現突發狀態下多部門聯動指揮、突發事件快速處置;支撐簡單場景下的融合指揮,以及專題應急方案下的聯合指揮。

  城市窗口 ,可作為城市窗口,針對不同訪客,進行城市和政府數位化成果展示。

  04

  智能指揮大廳,實現智慧連接

  指揮大廳是城市大腦IOC實施作戰指揮的物理場所,整體設計風格應該面向未來,以科技、智慧連接的設計理念為主,並且輔以智慧坐席管理系統。功能區域劃分為指揮大廳、決策室、指揮作戰會議室、聯動中心、體驗中心、值班室幾個區域。指揮大廳坐席的規劃是按照平時和戰時的使用需求,將大廳的後方一個墊高的區域作為指揮和參觀區域。大廳的中間是城市運行和檢測和各委辦局進駐的坐席設置。場館接入網際網路、電子政務外網及部門專網等網絡資源,建立大屏顯示系統、信號處理系統、坐席操作臺、中央控制系統等智能硬體系統。

  05

  合理坐席設計,實現高效互通

  城市大腦IOC大廳坐席共分為四個區域:後方墊高區域為指揮/參觀區;正中間區域為城市運行監測區,座席工作人員為城市大腦值守人員;大廳南側座席為聯動指揮區,座席工作人員為各委辦局進駐人員;大廳北側區域為大腦運行檢測區,座席人員為大腦運行維護人員。進駐的委辦局座席設置:應急、消防、水務、公安(含交警)、交通、城管、急救、綜治等部門進駐人員和遠程座席。

  設計特色

  l 利用場地特點打造智慧連接空間

  通過巧妙設計將空間局限點轉化為空間特點,用隔音玻璃保留與其他功能區域的通道,在解決採光問題的同時,打造出指揮中心特色的透明公開的工作環境。

  l 科學合理的布局與人流動線

  以人的體驗為中心,依據現有的環境,打造最佳的工作和參觀路線,並充分考慮與周邊功能區域的相互交流,創造科學的舒適的工作環境。

  l 智慧坐席管理系統

  通過光纖技術,將主機集中託管,坐席終端可以根據客戶業務和部門需求自動設置和匹配,可劃分成不同的組或分區。

  l 功能分區

  除指揮中心人員常駐維護區外其它區域均可自由劃分組成。

  建設新一代城市大腦IOC,應在充分保護已有建設投資的基礎上,著重關注可維護性、可擴展性,滿足用戶不斷演化的使用需求,避免大量的重複建設工作,充分保護用戶的已有投資。

  通過城市大腦IOC的應用,整合城市管理要素和資源,輔助管理者全面感知城市運行態勢,切實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決策效力。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啟明信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繫或有侵權行為聯繫本站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城市擁有更強大的智慧大腦?
    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城市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5G、AI、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正前所未有的刷新著城市的未來。 如今,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方興未艾。統計數據顯示,全國657個城市中,探索開展以社會為主體推動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城市數量達到433個,佔比達65.91%¹。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智慧城市再次成為兩會熱議話題。在今年眾多代表委員的提案中,如何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成為焦點,不少代表委員圍繞交通、政務、社區、物聯網等相關領域積極獻言獻策。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智慧城市建設面臨重大考驗。
  • IEEE論文:城市大腦,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智慧城市建設
    [導讀]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2015年2月在csdn第一次發布文章
  • 成都出臺智慧城市建設行動方案 加快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日前,《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提出建設並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時監督信息系統,提升自然資源綜合監管能力。《方案》明確,到2022年成都智慧城市架構體系基本完善,「城市大腦」全面提能,數據要素高效流轉,智能設施廣泛覆蓋,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區域合作取得實質成效,打造「數字政府、智慧社會」建設的典範城市。《方案》強調,要加強多維度經濟運行要素指標監測,建立全市重點企業數據評估模型,實時掌握經濟運行態勢。
  • 專訪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鄭志彬:建設古羅馬式智慧...
    ,引領智慧城市發展新趨勢》的主題分享,華為提出了1+1+N的智慧城市建設思路,即一個數字平臺+一個智慧大腦+N個應用。華為希望通過中樞大腦真正把割裂的各行各業的數據和應用有機的整合到一起,可以展示出數據匯聚和融合的價值,並展示協調指揮的作用。現場鄭志彬重點介紹了城市數字平臺,華為希望重新定義智慧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能力原來在不同的行業中單獨建設,相互之間是孤立的,建設成本很高。
  • 建設智慧城市的十大反思
    城市的效率來源於分工合作的精細,信息化是促進社會精細化分工合作的手段,從組織化視角理解信息化可以幫助人們看到業已存在的城市智慧,看到大量存在的組織資源,看到組織資源對於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敬畏已有的城市智慧是智慧城市規劃者應有的態度,也是智慧城市規劃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 讓城市大腦「思考」起來 數字政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摘要 【讓城市大腦「思考」起來 數字政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成立於2001年,多年來,公司始終專注於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城市治理和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和實踐,致力於推動社會治理數位化能力的不斷提升。
  • 佛山市應急管理局:持續建設運營城市安全「智慧大腦」
    我有機會跟大家相聚首都北京,並代表廣東省佛山市就城市安全發展創新實踐探索作簡單的陳述,感到很榮幸。我的發言主題是:打通城市『神經脈絡』,構築安全『智慧大腦』。」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魏鈺應邀在「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發言。據悉,該論壇年會於11月20日—21日在北京召開,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
  • 騰訊雲中標長沙城市超級大腦項目 助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中新網7月2日電 近日,騰訊雲以5.2億元成功中標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根據長沙政府採購網公示內容,未來,騰訊將運用自身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和強大的運營能力,攜手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長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神經中樞」,加快推動長沙的數位化發展進程。
  • 智慧城市萬裡行 | 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
    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信息資源。自2012年啟動試點以來,全國已有59個城市申請成為自然資源部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試點,其中20個通過驗收。中國自然資源報將陸續推出《智慧城市萬裡行》系列報導,總結試點經驗,帶您走進這些智慧城市。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2020年11月25日,天氣寒冷,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人民醫院門診樓裡卻暖流湧動。
  • 雙循環經濟體系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智慧城市的數據感知不夠、決策水平偏弱、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足等問題,表明智慧城市的建設必須以解決城市實際問題為導向,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城市的管理能力。長三角產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盧文軍認為,數字基建與人工智慧已成為頂層設計要素,數字發展如何催生城市發展,提升城市高質量建設演變成國內各大科研機構關注課題。中國已在試行的智慧城市體量大約為290家左右,如何定義智慧城市?
  • 佳都科技:聯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城市大腦研究報告 新一輪智慧城市...
    來源:發布易11月17日,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於上海白玉蘭廣場隆重開幕。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佳都科技(600728)聯袂發布《城市大腦建設目標選擇、方法與路徑——城市大腦規劃建設與應用研究報告》。
  • 智慧城市萬裡行 | 看四川遂寧如何運用基礎測繪數據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萬裡行 | 看四川遂寧如何運用基礎測繪數據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2021-01-0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進化「城市大腦」,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治理更聰明、更智慧,我們的生活才能更便捷、更輕鬆。近日,《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9-2025年)》正式出爐,標誌著我市智慧城市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迎來新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市會同國家信息中心歷經1年時間,編制了《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旨在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服務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培育城市在數字時代的吸引力、競爭力和創造力。
  • 從中樞大腦到基層系統,智慧城市是否需要重新定義?
    一、智能城市「看山不是山」「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於1992年由IBM提出,這一概念的關鍵導向在於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優化城市管理與服務,最終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目標。國內很多企業也成為「智能城市」。但是,即便有了概念,對於智慧城市的落地依舊眾說紛壇,始終沒有統一的定義或路徑來予以理解和實踐。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來源:澎湃新聞)「智慧合肥」將亮相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將於2018年8月21日至2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合肥主展區將環繞大數據生命之樹分布展示內容規劃,包括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產品。
  • 長沙城市建設再添「超級大腦」
    這一技術的應用是長沙成立城市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建立院士專家諮詢機制,助推長沙城建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後,長沙城市建設將再添「超級大腦」。16日,長沙舉行城市建設專家顧問組聘任儀式,並與院士們進行座談,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任南琪、孟建民、陳湘生、莊惟敏被聘任為長沙市城市建設專家顧問組專家。
  • 杭州城市大腦翻篇歸零再出發 周江勇: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
    周江勇在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上強調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努力實現市民滿意聰明管用劉忻主持 佟桂莉出席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今天下午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統籌方法,翻篇歸零再出發,按照「市民滿意、聰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推進黨政系統數位化轉型,率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城市大腦成為數智杭州的最強支撐、宜居天堂的幸福體驗。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主持,佟桂莉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 思想碰撞 共謀立體城市規劃建設邏輯
    本次論壇重磅邀請到國內外建築設計專家學者,以國際視野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切入點,全方位深入交流立體宜居城市的規劃設計與實踐經驗。  現場,嘉賓觀點鮮明、金句頻出,為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立體宜居、空間整合城市理論與實踐水平的提高積極貢獻智慧。  一起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什麼?
  • 數字孿生 智慧園區智能運營中心IOC
    產品概述 數字時代,以5G通訊、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深入影響著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於數字城管、智慧社區、應急管理、智慧環保等領域,推動城市管理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