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起飛到現在停下來,身體特棒,心臟的跳動特別正常,我完全可以勝任藍天。」
你想像不到,說這句話的,不是一個年輕人,而是一個年邁的老太太。這位老人,名叫苗曉紅,今年83歲。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苗曉紅就生動詮釋了這句話。
去年5月28號,在北京平谷石佛寺機場,她通過一家通用航空公司的泰克南P2010飛機再次飛上藍天,完成了長達40分鐘的飛行。
而且,這是苗曉紅時隔30年後的第一次飛行,再次坐到飛機駕駛艙,重拾了她年輕時的飛行夢想。甚至堅定地對大眾說,「若祖國需要,我還能飛」。不得不說,老年人要是嗨起來,年輕人可能都要靠邊站了。
1937年,苗曉紅出生於山東臨朐的一個貧農家庭。在那個窮苦的年代,讀書是農村人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苗曉紅的父母也不想女兒一輩子只做個農民,所以夫妻倆省吃儉用,供著苗曉紅讀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苗曉紅也不負所望,自小便是成績優異。
但苗曉紅不是一個普通的女性,她有一個飛上藍天的夢想。而她的夢想,來源於小時候的偶像,蘇聯的第一個女領航員拉斯克瓦。在偶像的影響下,1956年,苗曉紅以成績全優高中畢業後,得知新中國招收第二批女飛行員,便毫不猶豫放棄高考轉而報名參軍。
而苗曉紅在報名參加前,同父母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論。那個年代,飛行員的招收標準非常高,一旦落選,苗曉紅就會失去高考的機會。這讓奮鬥了大半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將一家希望壓在苗曉紅身上的父母怎麼受得了。
他們當然是極為反對的,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依靠讀書才能出人頭地,當飛行員風險太大,遠沒有考上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來的靠譜。
&34;
但他們沒想到,苗曉紅比他們還要執拗,一心只想當飛行員。甚至不顧他們的反對,獨自一人 到空軍預備學校報到。不得不說,那一年的苗曉紅是幸運的。
由於男女體能以及生理等因素的差異,以前國家在招收飛行員的時候,一直以男性優先。所以在1951以前,我們國家是沒有女飛行員的。直到1951年初,主席做出了培養女飛行員的決策。當第一批女飛行員學有所成,奔赴崗位奮鬥,第二批女飛行員的培養也開始提上了日程。
苗曉紅進入預校後,就開始了艱苦的訓練。挑土時,肩膀磨出了血印子也不吭聲。為了練好打旋梯和固定滾輪,一練就是一百多次。以前從沒有做過重活的文靜女孩,為了自己的藍天夢,把經歷的苦都咬牙吞進了肚子裡,默默地堅持了下來。
最終,付出有了收穫。1958年,經過層層選拔和嚴格訓練,苗曉紅從同期的140多名女學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二批21名女飛行員中的一員。
苗曉紅還因為在訓練中的出色表現,被評為五號學員,立了三等功。而之前因為當兵鬧得不愉快的父親,知道了苗曉紅的立功喜報後,也原諒了女兒,接受了她當飛行員的決定。
畢業後的苗曉紅,成為了一名運輸機的專機飛行員。從1958年到1988年,30年的飛行生涯裡,苗曉紅曾多次執行任務進行戰備運輸、搶險救災,也經歷了不少出生入死的時刻。
有一次,苗曉紅剛開始起飛執行任務,一臺發動機就熄火了。好在苗曉紅臨危不亂,冷靜地聯繫地面指揮,按照緊急處理程序一條條處理。最終,憑藉著過硬的駕駛技術,成功返航。
還有比這更驚險的經歷,1963年,海河流域覆蓋的地區出現連續暴雨現象,造成了特大洪災。其中,河北地區處於暴雨的中心,災情極為嚴重,當地人們面臨著食物緊缺的風險。
對此,國家即刻命令空軍運輸機部隊為災區空投物資,臨危受命的苗曉紅立即駕機趕往災區。由於受災程度嚴重,苗曉紅連續工作了近一個月,每天要飛行近4到6小時。
在一次空投任務中,天氣突然變得十分惡劣,視野能見度降低。苗曉紅將飛機迫降到100米的高度還是看不清,這時該怎麼辦?繼續迫降還是就此返回?要知道飛機在100米以下屬於超低空飛行,而且當時飛行條件惡劣,要是沒有過硬的駕駛技術,飛行員本人也極為危險。
但苗曉紅想到人們還等著這批空投物資用以維持生命,她就只能繼續往下降,直至降到80米,才終於看到了空投場,投放了物資。不得不說,苗曉紅的精神氣魄值得人敬佩。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苗曉紅和她的戰友們接到命令,要在原子彈爆炸的半小時後穿過蘑菇雲,完成空中的取樣任務。
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女飛行員們憑藉著她們過硬的駕駛技術,成功完成了任務。這次行動已經不僅是為女飛行員增添了光彩,更是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贏得了無上的榮譽。
1989年,到了年紀的苗曉紅無奈退休。雖然她不能在行動上繼續飛行,但她還可以在文字裡飛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女飛行員這個職業。於是,苗曉紅創作了《我是藍天的女兒》、《共和國首批女飛行員》等多部紀實文學作品,來講述中國女飛行員的故事。
也正是在資料搜集和創作的過程中,苗曉紅髮現國外有不少高齡的女飛行員,八十多歲了還能飛,還能表演。看著她們那麼大年紀還能飛,苗曉紅覺得自己不能服輸,作為中國培養出來的女飛行員,她更應該能飛。
因此,苗曉紅萌發了重返藍天的念頭。隨後,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家人和朋友。出於對老太太身體和安全性的考慮,子女都極力反對她再次飛行的決定。只有老伴和戰友支持他,相信國外女飛行員能做的事,苗曉紅也能幹。
但真正要飛上藍天,苗曉紅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才能完成飛行任務。為此,她每天要走3000步,同時還要活動手臂等部位。經過3個月的恢復訓練後,苗曉紅的身體達到了高空飛行的要求。
終於,2019年5月28日,已經82歲的苗曉紅駕駛著泰克南P2010飛機再次衝上雲霄。這一年註定不平凡,不僅是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人民空軍建軍七十周年,還是世界婦女飛天一百一十周年。
而苗曉紅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仍然寶刀未老。在高空長達40分鐘的飛行中,苗曉紅獨立流暢地完成了爬高、拐彎、下滑等一系列高難度操作。
在結束飛行之後,她對前來看望她的戰友表示,自己狀態良好,並且這次重回藍天更多的是享受飛行本身,既激動又新鮮,同過去飛行多是執行任務完全不同。
正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苗曉紅表示若是祖國有需要,她還能飛,還能為人民工作。苗曉紅此舉,是希望可以鼓勵更多的年輕女性投身加入到航空事業中來,為國爭光。
因為現在從事航空事業的女飛行員很少,但女性完全可以撐起藍天上的半邊天。八十多歲的老人,感覺比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更有魄力和擔當,這種積極的充滿力量的人生狀態,不禁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