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硬核奶奶,時隔30年駕機重返藍天:若祖國需要我還能飛

2020-09-27 葉麼麼Art

「我從起飛到現在停下來,身體特棒,心臟的跳動特別正常,我完全可以勝任藍天。」

你想像不到,說這句話的,不是一個年輕人,而是一個年邁的老太太。這位老人,名叫苗曉紅,今年83歲。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苗曉紅就生動詮釋了這句話。

去年5月28號,在北京平谷石佛寺機場,她通過一家通用航空公司的泰克南P2010飛機再次飛上藍天,完成了長達40分鐘的飛行。

而且,這是苗曉紅時隔30年後的第一次飛行,再次坐到飛機駕駛艙,重拾了她年輕時的飛行夢想。甚至堅定地對大眾說,「若祖國需要,我還能飛」。不得不說,老年人要是嗨起來,年輕人可能都要靠邊站了。

1937年,苗曉紅出生於山東臨朐的一個貧農家庭。在那個窮苦的年代,讀書是農村人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苗曉紅的父母也不想女兒一輩子只做個農民,所以夫妻倆省吃儉用,供著苗曉紅讀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苗曉紅也不負所望,自小便是成績優異。

但苗曉紅不是一個普通的女性,她有一個飛上藍天的夢想。而她的夢想,來源於小時候的偶像,蘇聯的第一個女領航員拉斯克瓦。在偶像的影響下,1956年,苗曉紅以成績全優高中畢業後,得知新中國招收第二批女飛行員,便毫不猶豫放棄高考轉而報名參軍。

而苗曉紅在報名參加前,同父母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論。那個年代,飛行員的招收標準非常高,一旦落選,苗曉紅就會失去高考的機會。這讓奮鬥了大半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將一家希望壓在苗曉紅身上的父母怎麼受得了。

他們當然是極為反對的,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依靠讀書才能出人頭地,當飛行員風險太大,遠沒有考上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來的靠譜。

&34;

但他們沒想到,苗曉紅比他們還要執拗,一心只想當飛行員。甚至不顧他們的反對,獨自一人 到空軍預備學校報到。不得不說,那一年的苗曉紅是幸運的。

由於男女體能以及生理等因素的差異,以前國家在招收飛行員的時候,一直以男性優先。所以在1951以前,我們國家是沒有女飛行員的。直到1951年初,主席做出了培養女飛行員的決策。當第一批女飛行員學有所成,奔赴崗位奮鬥,第二批女飛行員的培養也開始提上了日程。

苗曉紅進入預校後,就開始了艱苦的訓練。挑土時,肩膀磨出了血印子也不吭聲。為了練好打旋梯和固定滾輪,一練就是一百多次。以前從沒有做過重活的文靜女孩,為了自己的藍天夢,把經歷的苦都咬牙吞進了肚子裡,默默地堅持了下來。

最終,付出有了收穫。1958年,經過層層選拔和嚴格訓練,苗曉紅從同期的140多名女學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二批21名女飛行員中的一員。

苗曉紅還因為在訓練中的出色表現,被評為五號學員,立了三等功。而之前因為當兵鬧得不愉快的父親,知道了苗曉紅的立功喜報後,也原諒了女兒,接受了她當飛行員的決定。

畢業後的苗曉紅,成為了一名運輸機的專機飛行員。從1958年到1988年,30年的飛行生涯裡,苗曉紅曾多次執行任務進行戰備運輸、搶險救災,也經歷了不少出生入死的時刻。

有一次,苗曉紅剛開始起飛執行任務,一臺發動機就熄火了。好在苗曉紅臨危不亂,冷靜地聯繫地面指揮,按照緊急處理程序一條條處理。最終,憑藉著過硬的駕駛技術,成功返航。

還有比這更驚險的經歷,1963年,海河流域覆蓋的地區出現連續暴雨現象,造成了特大洪災。其中,河北地區處於暴雨的中心,災情極為嚴重,當地人們面臨著食物緊缺的風險。

對此,國家即刻命令空軍運輸機部隊為災區空投物資,臨危受命的苗曉紅立即駕機趕往災區。由於受災程度嚴重,苗曉紅連續工作了近一個月,每天要飛行近4到6小時。

在一次空投任務中,天氣突然變得十分惡劣,視野能見度降低。苗曉紅將飛機迫降到100米的高度還是看不清,這時該怎麼辦?繼續迫降還是就此返回?要知道飛機在100米以下屬於超低空飛行,而且當時飛行條件惡劣,要是沒有過硬的駕駛技術,飛行員本人也極為危險。

但苗曉紅想到人們還等著這批空投物資用以維持生命,她就只能繼續往下降,直至降到80米,才終於看到了空投場,投放了物資。不得不說,苗曉紅的精神氣魄值得人敬佩。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苗曉紅和她的戰友們接到命令,要在原子彈爆炸的半小時後穿過蘑菇雲,完成空中的取樣任務。

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女飛行員們憑藉著她們過硬的駕駛技術,成功完成了任務。這次行動已經不僅是為女飛行員增添了光彩,更是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贏得了無上的榮譽。

1989年,到了年紀的苗曉紅無奈退休。雖然她不能在行動上繼續飛行,但她還可以在文字裡飛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女飛行員這個職業。於是,苗曉紅創作了《我是藍天的女兒》、《共和國首批女飛行員》等多部紀實文學作品,來講述中國女飛行員的故事。

也正是在資料搜集和創作的過程中,苗曉紅髮現國外有不少高齡的女飛行員,八十多歲了還能飛,還能表演。看著她們那麼大年紀還能飛,苗曉紅覺得自己不能服輸,作為中國培養出來的女飛行員,她更應該能飛。

因此,苗曉紅萌發了重返藍天的念頭。隨後,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家人和朋友。出於對老太太身體和安全性的考慮,子女都極力反對她再次飛行的決定。只有老伴和戰友支持他,相信國外女飛行員能做的事,苗曉紅也能幹。

但真正要飛上藍天,苗曉紅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才能完成飛行任務。為此,她每天要走3000步,同時還要活動手臂等部位。經過3個月的恢復訓練後,苗曉紅的身體達到了高空飛行的要求。

終於,2019年5月28日,已經82歲的苗曉紅駕駛著泰克南P2010飛機再次衝上雲霄。這一年註定不平凡,不僅是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人民空軍建軍七十周年,還是世界婦女飛天一百一十周年。

而苗曉紅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仍然寶刀未老。在高空長達40分鐘的飛行中,苗曉紅獨立流暢地完成了爬高、拐彎、下滑等一系列高難度操作。

在結束飛行之後,她對前來看望她的戰友表示,自己狀態良好,並且這次重回藍天更多的是享受飛行本身,既激動又新鮮,同過去飛行多是執行任務完全不同。

正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苗曉紅表示若是祖國有需要,她還能飛,還能為人民工作。苗曉紅此舉,是希望可以鼓勵更多的年輕女性投身加入到航空事業中來,為國爭光。

因為現在從事航空事業的女飛行員很少,但女性完全可以撐起藍天上的半邊天。八十多歲的老人,感覺比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更有魄力和擔當,這種積極的充滿力量的人生狀態,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相關焦點

  • 82歲苗曉紅駕機重返藍天,陳帥佛說,這是偉大的精神
    5月28日,北京平谷石佛寺機場,一架型號為泰克南P2010的小型飛機衝向藍天,完成拐彎、爬高、下滑等操作。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駕機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這位8旬高齡的老人名叫苗曉紅,曾是新中國第二代女飛行員。1989年退休後再也沒有駕駛過飛機的苗曉紅,這次駕機重返藍天堪稱奇蹟,被很多網友贊為「硬核奶奶」。
  • 如果國家需要,我還能飛!83歲老奶奶飛上國產運輸機,重返藍天
    也正是這次選擇,改變了苗曉紅的一生,令她與藍天結下了不解之緣。終於,成為了藍天的女兒。在三十多年的飛行生涯,苗曉紅在多次的執行任務中都做出了優異的表現。82歲的她衝上雲霄飛行2019年,已經82歲的苗曉紅時隔30年再一次飛行,本著特殊意義的飛行,苗曉紅創下了中國最高女性的飛行記錄,更被網友稱為「硬核奶奶」。
  • 時隔30年,中國女飛行員82歲再衝雲霄:若祖國需要,我還能飛
    俗語說「有志不在年高」,最近我國一位82歲的老人就生動詮釋了這句話。她就是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中的苗曉紅。最近她通過一家通用航空公司的泰克南P2010飛機再次飛上藍天,重拾了年輕時的飛行夢想,而這也是她離開部隊30年後的第一次飛行。
  • 山東82歲老人放言:祖國需要我就能飛,查了才知老人身份不簡單
    在一般人眼中,82歲高齡,無疑是一個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別說是做什麼事業,喪失自理能力後連基本生活都需要人照顧。然而在我國培養的第二批優秀女飛行員中,有一位叫做苗曉紅的老將,曾在82歲高齡時,驕傲地向全世界宣布,只要祖國需要,她還能飛。
  • 70年·歲月的成就|「空中花木蘭」劉曉連:願為祖國重返藍天
    今天的「我和我的祖國」系列主人公就是一位與飛行打了 34 年交道的空軍女將軍:劉曉連。劉曉連創下許多「第一」和「之最」,也創下航空史上 的 「奇蹟」,用自己的青春和忠誠保衛祖國領空的和平與安全。說到和新中國同歲,劉曉連覺得自己很榮幸:「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見證了新中國 70 年的繁榮發展;作為空軍的同齡人,看到了中國空軍 70 年的光輝歷程,親歷了從運-5到運-20中國國產運輸機從無到有,再到世界先進的歷次突破,我非常自豪,如果國家還需要,我隨時準備上去再飛一飛!」
  • 追 飛 機 的 女 孩 什 麼 樣
    所以被網友們稱為「硬核奶奶」的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苗曉紅,在退休後出版了紀實文學《我是藍天的女兒》《共和國首批女飛行員》等,講述女飛行員的故事。82歲重返藍天的苗曉紅時隔30年,82歲高齡的苗曉紅重回藍天后說到,「
  • 82歲飛行員老奶奶駕飛機衝上雲霄:只要國家需要,我還能飛
    畢竟起飛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和眩暈感,所以飛行員大多正值青壯年,可是你見過82歲的飛行員嗎?近期中國一位82歲老奶奶飛行員火了,就在觀察者網12月16日的報導中,細說了這位老飛行員的故事。據了解,這是在一檔《中國地名大會》的節目中講述的故事。這名老奶奶叫做苗曉紅,是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曾經在1963年執行過救災任務。
  • 海信真空冰箱《越戰越勇》杖朝之年飛行員奶奶再度衝上雲霄
    今年83歲的苗曉紅奶奶不僅精神矍鑠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二批女飛行員,苗曉紅奶奶在退休30多年後,在去年再次以82歲的高齡重返藍天!當年面對種種艱難的突發任務,苗曉紅奶奶一次次克服困難,衝在前線,站在《越戰越勇》的舞臺上,奶奶更是放出豪言:「只要身體能行,我就能飛!」
  • 她讓祖國核技術領先世界50年,卻神秘失蹤,丈夫:我30年沒見她了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一部名為《我和我的祖國》的獻禮片上映,一經播出便火爆全中國,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其中第2個故事《相遇》,更是催人淚下。
  • 對話70歲硬核奶奶:最近拉25磅加重片,能動一天就動一天
    隨著節目播出,這位來自上海閔行區莘莊鎮的「硬核奶奶」,開始走進公眾視野。人們不禁要問:年屆七旬的老奶奶為何會愛上健身並有這麼驚人的效果?她的動力源自何處,目標又是什麼?於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她和健身房的教練們一起參與抖音直播教學。
  • 時隔8年,南方航空重返泉州機場
    人民網-福建頻道人民網泉州9月12日電 9月11日,從貴陽起飛的CZ8881航班順利降落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標誌著由南方航空執飛的泉州⇌貴陽航線首航圓滿成功。這是繼2012年之後,時隔8年,南方航空重返泉州航空市場。
  • 這位奶奶太「硬核」了,金店遭歹徒搶劫,她「提刀」相助
    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黃秀蘭奶奶,她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她的勇氣可是一點都不遜色年輕小夥子。要知道黃秀蘭奶奶在六十幾歲高齡的時候,就曾勇鬥過五名持械的歹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黃秀蘭奶奶那段見義勇為故事。金店遭歹徒搶劫 鄰居「提刀」相助黃秀蘭奶奶在講述時語氣有些雲淡風輕,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實際上她是在還原2012年勇鬥搶金歹徒場景。雖然時隔八年,當時的驚險依然歷歷在目。
  • 「我愛祖國的藍天」國航影像展 禮讚新中國發展七十年
    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主辦,中國航空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我愛祖國的藍天」系列影像徵集活動圓滿落幕。11月19日至28日,包括70件優秀作品的近300件影像作品在中華世紀壇展出。影像展分為我愛祖國藍天、心繫奧運和脫貧攻堅三個部分。以行業的獨特視角,通過大量圖片、視頻、實物等展品,呈現祖國壯麗河山、國航溫馨服務的生動畫卷以及國航攜手奧運、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形象述說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航作為中央企業不忘初心、砥礪奮鬥、開拓創新的發展之路,展現了國航與共和國共同成長、改革發展的巨大變化。
  • 硬核奶奶一挑四勇鬥歹徒,敬佩~瑞斯拜!
    網上關於硬核奶奶的傳說很多,不過當看到下面這位奶奶時,還是著實嚇了一跳。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黃秀蘭奶奶,年齡六十多歲,身體健壯,憑一把不鏽鋼掃把就曾勇鬥過四名持械的歹徒,勇氣可嘉,令人佩服。
  •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第一章,《前夜》1949年9月30日,開國大典前夜,為了確保電動國旗 順利的在大典上升起,不出差錯,黃渤飾演的(林治遠)作為升旗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緊張而忙碌的一天,從一個小人物的視角,反映出了國家的大事。
  • 灰臉鵟鷹重返藍天
    原標題:灰臉鵟鷹重返藍天本報10月4日訊(記者 徐亞平)今天是「世界動物日」。上午10時許,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將昨天救回的一隻灰臉鵟(讀「狂」)鷹,成功放飛藍天。據江豚保護協會秘書處統計,近3年來,協會會員利用工餘及節假日,在洞庭湖、長江湖南段水域開展志願巡邏,共救護江豚、黑鸛、東方白鸛、中華鱘、麋鹿、天鵝等珍稀野生動物19隻。
  • 飛返祖國終不悔 心底自豪為國強——專訪臺籍委員林賢順
    他叫林賢順,1989年從臺灣駕機起義返回祖國大陸,現為臺籍全國政協委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15日與中外記者見面時說的這句話,讓林賢順印象十分深刻,他甚至把這個鏡頭看了六、七遍,很有感觸。
  • 26歲小夥帶97歲奶奶逛西安 一天一個景點還要一起去看海
    本報記者 陳飛波 實習生 石鋒 華人攝  「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如歌裡唱的,26歲的河南周口小夥趙倧,特別希望能帶著奶奶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到西安的第二天,趙倧的妹妹也從學校趕來,和哥哥一起陪著奶奶逛古城。漢城湖、大明宮遺址公園、古城牆、鐘鼓樓、兵馬俑……按照趙倧的攻略,為了讓奶奶不至於太累,他們一天只去一個景點,慢慢遊玩。  趙倧是奶奶焦永英帶大的。今年97歲的焦永英,共育有8個孩子,如今膝下已有60多個兒孫,四世同堂,其樂融融,逢年過節家裡都非常熱鬧。但在這麼多兒孫中,趙倧和奶奶格外親。
  • 她神秘失蹤了30年,讓祖國核技術進步50年,丈夫:我不知道她在哪
    其中王承書就屬於默默無聞的一位,她曾經神秘消失30年,讓祖國的核技術進步了50年,而她的丈夫卻始終對她的下落無從知曉,面對他人詢問只能表示:我也不知道她在哪。好在丈夫理解她頂級物理學家的身份,深知她的去向很可能是國家機密,所以他只告訴妻子:家中有我,你且放心。而王承書的此次一別,就是整整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