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製造:一座鑽井平臺交付離廠 兩船試航凱旋

2020-12-05 新民晚報

圖說:鑽井平臺 王胤 攝

新民晚報訊(特約通訊員 何寶新 記者 葉薇)上海製造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多措並舉、齊頭並進傳來好消息。今天,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實現了一座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交付離廠、兩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試航凱旋等三大生產大節點計劃,加上2月11日一艘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一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的相繼開工,至此,外高橋造船在僅一周多的復工復產時間裡,出色完成了五大生產大節點,為全力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穩步恢復生產、完成年初確定的經營目標和重點任務增添了信心和決心。

非常時期完成特殊試航

今天上午,由外高橋造船為韓國長錦商船公司、希臘MDM航運公司建造的兩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在順利完成所有海試項目後,按計劃同日返航。

為了安全按期順利實施試航計劃,外高橋造船承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早在春節期間,公司聯防聯控領導小組未雨綢繆,在研究制定防疫方案和應急預案的同時,分析生產計劃、做細生產準備,統籌人力資源、保障生產所需,協調內外資源、確保關鍵節點。特別是每日由專人負責跟蹤船東、船檢和服務商的動態,主動聯絡和協調。

防疫措施落實到位,試航計劃按部就班。試航前,嚴把試航人員準入、嚴控試航人數。試航期間,通過分時就餐、定時消毒、全員全程佩戴口罩、定時測溫等手段,確保全員健康。科學合理安排試航計劃,爭分奪秒組織項目試驗,盡力縮短試航周期、提升效率。經過努力,兩船所有的航行考核項目全部達標,均獲得船東、船檢的一致認可。

15天爭分奪秒施工改造

今天下午,由外高橋造船為天津中船建信建造的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安全拖離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碼頭並將投入運營,這是迄今為止交付離廠的第7座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

該鑽井平臺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租用。根據鑽井作業合同的要求,需要對該平臺的結構、機械、管線、電氣系統及設備等進行適應性技術改造,以滿足鑽井作業的需求,同時還需要對船級社、船籍進行相應的變更。

自改造方案確定到有關物資到位,只留給現場施工僅15天的時間,這對外高橋造船來說,不僅是破天荒頭一遭,而且時間緊、工程繁,著實壓力巨大。

外高橋造船海工項目組一方面及時響應,加強與中海油服項目組的溝通與協調,用最短的時間商定最終的改造方案;一方面優化改造和趕工作業計劃,派遣精兵強將組織實施。為了按時完工,設計、生產管理和施工人員吃住在平臺,放棄春節假期,通宵達旦,爭分奪秒,在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質量管理的前提下,終於按期完成了43.3噸船體結構、2140米管線、4600米電纜等項目改造、1400米管路保溫材料和新鍋爐加裝等工程,完成了船級社、船籍變更,以及船東所要求的其他運營證書,為按期拖離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為了能使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按期拖離,上海洋山邊檢站、洋山海關和洋山港海事局等部門主動服務、快速反應,優先辦理檢驗檢疫、通關離港手續及適拖證書,給予企業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上海製造」重型石油鑽井平臺啟航赴波斯灣探油
    洋山邊檢站「窗口」前移35海裡,民警奔赴綠華山錨地,對載運兩座平臺的「創新之路」號大型半潛船實施了出境查驗, 周曉東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 (陳靜葉真於)13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兩座總重近3.1萬噸的重型石油鑽井平臺交付出口
  • 油價大跌,為何上海造鑽井平臺還接二連三交付?
    5月2日下午,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CJ50型自升式海上鑽井平臺「ENERGY EDGE」號,安全拖離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碼頭,正式交付山東海洋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公司。
  • 上海首制自升式鑽井平臺「勘探5號」命名交付
    5月28日電 (何寶新 於俊)上海開埠以來、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建造的第一座自升式鑽井平臺,28日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位於臨港的海工基地命名交付。  這座為挪威船東設計和建造的JU-2000E型自升式鑽井平臺,當天被命名為「勘探5號"。它是繼30萬噸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海洋石油117」和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之後,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開發建造的又一高端海洋裝備。標誌著上海向世界海工裝備建造中心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
  • 「中船海工101」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正式交付
    7月31日,大船集團山船重工為中船海上風電公司建造的風電安裝平臺W1000-1舉行命名交付儀式。該平臺被命名為「中船海工101」。  李智在致辭中說,建造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是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助力集團公司打造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的需要;率先擁有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對於積極參與海上風電場建設、搶佔新能源市場至關重要。對於大船集團山船重工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克服諸多不利因素,突破多項技術難關,實現平臺高質量建成交付,李智給予了高度評價。
  • 上海產石油鑽井平臺遠赴波斯灣採油
    龔軻軻 攝中新網上海10月27日電(陳靜 葉真於)27日,滬產石油鑽井平臺「能源顯現者」(Energy Emerger)出境「服役」,將赴波斯灣採油。這次平臺的出口是經歷了近年海工製造業寒冬後,上海地區海工企業首次自主出售大型海上石油鑽井設備。
  • 走近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可抗17級颱風(組圖)
    南海三號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建造記通過設計和建造上的嚴格要求,即便是三五千噸的船隻正面撞擊「海洋石油981」,也很難使其發生傾覆等狀況三年多前「海洋石油981」交付時,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它還只是國家重大裝備製造領域中不太引人注目的一個。
  • 洋山邊檢助力海工裝備走向世界 自升式鑽井平臺「亞洲奮進者1號...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葉真於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9時,由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製造的重達9600多噸的自升式鑽井平臺「亞洲奮進者1號」,掛上了馬紹爾群島旗,經半潛作業,被裝載在「華興龍」號半潛船上,踏上了遠赴新加坡的航程,曾經的H1368平臺,今天的「亞洲奮進者1號」,更換了新名字
  • 上海承建3千米深水鑽井平臺 習近平出席籤約儀式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18日在北京舉行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船體建造總包合同籤字儀式,該項目將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承建。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出席並講話指出,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振興裝備製造業,給我們在更高平臺上加快發展、加強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 中船黃埔文衝船廠交付一艘最大散貨船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南沙龍穴島上的黃埔文衝、廣船國際等企業通過一系列「雲」操作,今年來交付了不少新船,也爭取到大量全球訂單。  12萬噸散貨船 「CSSC CAPE TOWN」輪在南沙自貿區交付。
  • 上海振華重工3000噸起重鋪管船成功交付 海工訂單今年預增30%
    9月6日,記者從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振華重工」)了解到,由上海振華重工為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3000噸淺水石油鋪管起重船成功交付並正式命名為「海隆106」。這是上海振華重工交付的第四艘3000噸淺水起重鋪管船,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 中船黃埔文衝船廠交付12萬噸散貨船
    該型船是全球第一艘滿足HCSR(共同結構規範)和EEDI Phase 2(船舶能效設計指數)標準的Mini Cape型散貨船,採用全新一代設計理念,比現有同類型船舶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可為全球航運界提供更優的貨運方案。同時,該船也是中船黃埔文衝目前建造的最大載重噸位散貨船,其交付標誌著該公司船舶建造成功實現了從萬噸到十萬噸級的跨越,邁出了打造主建船型品牌的第一步。
  • 中國建全球最大海上鑽井平臺 「藍鯨1號」有37層樓高(圖)
    當它在海洋中遨遊,就好像一座小島漂浮而至,蔚為壯觀。而你知道,人類用鋼鐵搭建的海上藍鯨長什麼樣嗎?從船底到鑽井架頂端有37層樓高,建造價格非常昂貴,大約要7億美金,相當於兩架空客A380的價格。取名叫藍鯨,寓意它將成為代表人類海工領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臺。而它是中國人自己造的。
  • 煙臺海工高端製造走向深海 五年九座半潛平臺
    在中集來福士碼頭和船臺上,有5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正在建造,包括3座可在北極海域作業的GM4-D半潛鑽井平臺和2座D90第七代半潛式鑽井平臺,同期在設計階段的還有3座半潛式深水平臺。作為國內率先進入海洋工程行業的企業,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集設計、建造、調試為一體,是中國建造規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製造基地。2010年以來,已有九座深海半潛式平臺從煙臺芝罘島駛出,奔赴北海、巴西、墨西哥灣、西非等全球海域作業。目前,中集來福士已交付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7座,在建深水半潛鑽井平臺佔全球21%的市場份額。
  • 美報:中國鑽井平臺轉場屬正常 位置距越南更近(15)
    【延伸閱讀】外媒稱上百艘中越船隻在西沙鑽井平臺附近對峙參考消息網5月29日報導 外國媒體稱,越南和中國27日就此前發生的越南漁船沉沒事件相互指責。眼下圍繞中國在爭議海域部署的一個鑽井平臺的緊張形勢再次升溫。
  • 中船黃埔文衝箱船戰線雙喜臨門,一船交付一船開工
    公司為新加坡太古航運建造的2350TEU貨櫃船「CHEFOO」輪(GWS460)在文衝廠區交付,公司為德翔海運有限公司建造2700TEU貨櫃船(H5681)首制船在龍穴廠區開工。隨著黃埔文衝公司代表徐青、船東代表Armen、中船貿代表熊克超在交船文本上簽字,標誌著「CHEFOO」輪圓滿交付。
  • 大洋工跡——海上石油鑽井平臺
    ,任巨浪滔天,它巍然不動,它就是人工奇蹟——海上石油鑽井平臺。為了獲取這種能源,各大洲陸地上的石油開採已經持續了近兩百年,而佔了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這其中蘊藏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藉助先進的現代工藝和機械製造,人類在海洋中建造了這麼一個鋼鐵巨獸。
  • 【視頻】黃埔文衝現代化科考船 「實驗6」試航
    2020-11-24 20:10:55 來源: 龍de船人 舉報   11月19日,黃埔文衝建造的現代化科考船——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H2383)「實驗6」用時10天高效完成共計62項試驗項目的航行試驗,勝利返航,靠泊長洲廠區5#碼頭。
  • 世界最大最深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三大厲害之處是哪些?
    "藍鯨1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製造的最高水平,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該平臺先後榮獲2014年《World Oil》頒發的最佳鑽井科技獎以及2016 OTC 最佳設計亮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