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聽說,徠卡復刻了一款1930年代的鏡頭,把價格直接標到了驚人的6500美元,也就是43000元以上——80年前的設計,3組4片的簡單構造……都知道徠卡鏡頭一直都價格不菲,但這樣一顆高價復刻古董引發的必然是一片驚詫。如果說國產手機品牌喜歡嘴上吼著「為情懷買單的話」,徠卡就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論情懷?我不是針對誰,在場的各位,都是垃圾!
但如果說手機廠商的情懷更多還是對淺薄歷史強行緬懷的話,徠卡Thamber-M 90mm F2.2的原始版還真不是一顆簡單的鏡頭,如果要在130多年相機鏡頭歷史上排一個「經典人像鏡頭」榜單的話,Thamber 90mm F2.2一定是位列前五級別頂級鏡頭。可能你會覺得小胖是遠古吹,事實上Thamber 90mm F2.2的誕生很大程度上甚至影響了1920~1930年代的好萊塢。這顆鏡頭最大的特點就是堪稱無敵的「柔焦」效果,在那個沒有PS,只有黑白膠片的時代,通過「夢幻般的柔焦效果,讓整個人發光發亮起來」,甚至可以把30歲的模特拍出16歲感覺來,這一特性在當時的轟動性可想而知,一舉成為當時最火熱的人像鏡頭,好萊塢那些用大中畫幅的攝影師們甚至用凡士林塗抹在鏡頭上,來追尋這種柔焦效果,可以說在商業攝影圈,Thamber 90mm F2.2的歷史地位絕不僅僅是「情懷」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鏡頭的柔焦效果其實就是刻意不去控制球差,焦點不會在焦平面上匯聚成點(如上圖),而是呈現出光暈的形態,與現代鏡頭追求銳度的設計方向完全相反。Thamber 90mm F2.2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對柔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提供了一個在只有中心部分有減光效果的濾鏡,減少光路中心更傾向於銳化成像的部分光線,讓它整個出片效果保持全幅面都足夠柔和,甚至還特別針對加裝濾鏡的情況,在鏡頭上繪製了第二套光圈值方便攝影師重新調整設置(因為那是一個純手動的年代,補償全都靠手),可以說在柔焦的細節上,哪怕是1930年代,徠卡也已經想得夠周到了。
早年間的佳能135mm F2.8、尼康105mm F2 DC、富士EBC SF 85mm F4……也都是柔焦鏡頭。不過差別在於Thamber 90mm F2.2無論新款老款,焦外都呈現出一種類似折反鏡頭的特別二線性,把點狀光源虛化為一個個洋蔥圈,跟其他家的柔焦鏡頭很不一樣。而現在各家的柔焦鏡頭也都沒有再繼續生產,因為我們身處一個追求銳度的時代,更因為現在的PS實在太方便了,想要把妹子拍好看的方法也不像1930年代那樣匱乏,很多人對於柔焦的印象也恰好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相信如果你也跟小胖一樣三十多歲,去翻翻你老媽當年在照相館拍的寫真,一定能找到柔焦鏡頭的蹤跡,因此,「柔焦」或許在1930年是時尚潮流,但在現在來看就是頗具年代感。
考慮到原螺口版的Thamber 90mm F2.2產量也不過3000顆,基於徠卡M卡口的版本價格還相當驚悚,所以很大程度上與其說它是攝影裝備,不如說是收藏工藝品。大家吐槽6500美元本沒啥,反正就算是打三折,只賣2000美元你也不會買。但靠情懷掙錢,徠卡還真是數碼圈當之無愧的第一,即便這顆Thamber-M 90mm F2.2真的很經典也真的夠特別,畢竟從生產工藝來說,除了新版擁有20片光圈葉夠特別之外(F9之後的小光圈成像銳度恢復正常水準,焦外光斑也會重新呈現出圓形),其他還真是沒啥可多說的,也只有徠卡敢賣到這個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