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移植腎,又被生生摘下,堅強女孩再次陷入絕望
腎衰女孩 如花生命渴望綻放
「我現在最大的理想就是生存。 」26 歲的女孩謝毅飛,纖弱、美麗,卻有著一個英氣的名字。 小時候失去爸爸,剛畢業工作卻被查出了慢性腎衰竭。 毅飛需要換腎,才有健康的機會。 在眾人的幫助下,幸運的毅飛今年年初進行了腎移植,不料因出現血管瘤這一較為少見的移植後併發症,不得不再次把腎摘了出來。 目前,毅飛仍然需要憑藉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生存,而術後複查, 毅飛體內的 PRA 抗體呈強陽性, 更是讓她絕望。「即便再幸運地有合適的腎源,目前也無法進行移植了。 」她說。
文/羊城晚報記者 劉瑋寧
圖/羊城晚報記者 蔡弘
實習生 陳丹霞
毅飛說,她想多陪陪媽媽
貧家女孩患上重症
曾經, 聰穎的毅飛是媽媽以及全家的希望。 毅飛小的時候,一次車禍,無情地奪去了爸爸的性命。之後,毅飛媽媽學起了裁縫, 拉扯毅飛三姐弟長大。 為了供妹妹讀書,毅飛的姐姐很早就出來打工,毅飛也爭氣地考上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並於 2008 年在家鄉東莞找到心儀的工作,「我在大學時很活躍,參加了很多社團。 畢業後參加工作,一切都很美好,」毅飛說。
2009 年底, 毅飛總感覺累, 不想吃東西,早晨醒來,眼瞼有些腫。 「我以為自己只是感冒了,大年初三,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對勁,於是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檢查,當時醫生就查出我血肌酐很高,要立刻透析! 」回憶起來, 毅飛仍然很難相信自己竟然患上了尿毒症,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得過什麼病。 」從那時開始,毅飛跑了很多家醫院,求醫問藥。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換腎,抑或終生透析。
毅飛還年輕,還有夢想,人生還很嶄新,不願意就此放棄,於是努力地尋找合適的腎源,去各個醫院了解情況。 等待兩年後,今年年初,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通知毅飛,告知她有合適的腎源,可以準備手術。 「這家醫院是我準備最充分的時候最早給我通知的,我聽說這裡手術多,成功率也高, 」毅飛微笑地告訴記者,本來做手術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可當時自己接到通知卻很興奮, 「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 」
為了湊夠醫療費用, 毅飛和家人四處奔走,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家鄉 90 歲的老奶奶專程給她送來 100 元, 鄰居家的孩子拿來了零花錢, 單位送報員一發工資就拿給她。 甚至有位老爺爺願意捐出自己的腎給她,「同學們更是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毅飛說。
腎剛移植又被摘下
8月2日早晨, 羊城晚報記者見到毅飛, 坐在樹蔭下的她, 撲閃著美麗的大眼睛,纖瘦嬌弱。 「我做手術前 80 斤,現在瘦了十多斤,就剩 70 斤了。 」毅飛微笑地告訴記者。
2 月25日,毅飛接受了腎移植手術,醫生在她的右腹部放進了一個移植腎。 3月6日,平安出院。 「我術後幾周的身體狀況一直保持良好。 期待已久的重生使我對前景滿懷憧憬,滿心歡喜以為可以過上正常人生活。 但接下來的殘酷事實讓我大吃一驚。 」
4月3日, 毅飛突然出現發燒嘔吐肚痛等症狀, 陪伴在旁的媽媽立刻把她送入醫院。 經過初步檢查排除,檢查結果顯示,毅飛的移植腎血管吻合口旁有血腫。 6日(術後第五周),因出現血管瘤這一較為少見的移植術後併發症, 在毅飛體內呆了僅40多天的新腎又被取出, 醫院為她進行了移植腎切除手術。直至目前,毅飛都在該院接受住院血液透析治療。
「我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連呼吸都不敢用力,傷口像被鋸裂般地疼痛。 手術甦醒後的我,根本沒有力去尋死,我的肚子終於不痛了,但皮膚上的傷口由於短期內經歷了兩次大切割,非常灼痛。 媽媽太心痛了,一個人走出陽臺對著青天白日號啕大哭,我從來未見她如此痛哭過,印象中,即使是單親家庭,生活再艱難的時候,她都不曾如此痛徹心扉地哭過。 」這是來自毅飛日記中的一段文字,在被移植的腎出現併發症被切除後,這個年輕女孩的所有希望,全部被打碎。
再次植腎難度很大
記者了解到,4 月 5 日毅飛出現右下腹疼痛後,醫院當即考慮為移植腎異常,後確診「移植腎動脈吻合口血腫」。 醫生在進行介入診療時, 發現移植腎動脈主幹近階段有假性動脈瘤。
「這樣的病例很罕見,自醫院 1999 年開展這樣的手術以來, 僅有 3 個出現動脈瘤的病例。 」該科醫生表示,當時為毅飛進行移植腎摘除的時候,非常糾結,也曾嘗試過用介入的方法解決動脈瘤的病症, 可毅飛的血管太纖細迂曲,實在無法操作。 4 月6 日的手術中,毅飛出血 1300 毫升,為挽救生命儘快止血,經協商並徵得家屬同意後,醫生為毅飛進行了移植腎切除手術。
由於出血太多,醫生給毅飛輸入了800毫升的全血。 然而之後毅飛的身體內卻出現了很多種抗體, 從而無法接受下一次移植。 「也就是說, 我身體裡至少有5個人的血,這些血液對外界的排斥力很大,也許,我以後任何移植都不能夠做了。 」毅飛傷心地說。
省二醫醫務部主任張剛慶表示, 剛完成移植腎切除手術後, 毅飛的體內PRA抗體為陰性,但隨後不久複查抗體呈強陽性,現在若進行腎移植手術, 易發生超急性排斥反應。目前,醫院建議謝毅飛先進行規律性透析等待體內抗體消失, 同時尋找合適的腎源,「因為個體差異大, 很難說具體時間,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2年,甚至更長。 」
「醫生說腎移植手術有 98%的成功率,沒想到在我身上卻失敗了。 」毅飛看了看身邊的母親,含著淚說,「我不想這樣死去,求求你們救救我,我還有夢想。 」
時時感到愧對家人
「以後,我要靠透析維持生命,每個月透析費用要一萬多。 」毅飛告訴記者,雖然有醫保的報銷,但是透析的費用,對於她而言,仍然是無力承擔的巨資。 「(我)第一次手術的錢都是親戚朋友、領導同事、父老鄉親和社會熱心人士捐贈, 但目前已花費殆盡。我對未來的生活還懷揣著美好的憧憬,不想就這樣死去!請你們救救我,救救我們一家,保住我的性命! 」毅飛哭訴道。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毅飛除了需要每周接受透析外,待PRA抗體消失後,若遇到合適的腎源,還需要再次進行腎移植手術。這意味著, 光是移植就至少30萬元―40萬元,更別說其他。 省二醫相關負責人表示:「醫院會進行研究,針對她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費用的減免。 」不過,對於這個經歷了過多打擊的貧寒家庭而言, 醫療費用仍是最大的困難。
「現在媽媽陪著我在醫院住,晚上打地鋪,」毅飛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多陪陪媽媽。 「我們家裡,本來是姐姐供我讀書,我供弟弟讀書。可是現在我這個樣子,媽媽全天候地陪著我, 不能工作, 姐姐已經成家,還要供弟弟讀書。 」毅飛說。弟弟小她十歲, 還是個孩子, 卻要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很對不起他,」說到這兒,毅飛很是傷感。
「有日子過,就過下去。 」毅飛說罷,淡淡地笑了。她說,她現在總是把自己當成老人家,慢慢地走、慢慢地吃、想開一點,不去心煩氣躁。 「如果我還有希望第二次腎移植,成功後,我一定要去參加勵志型的綜藝節目,在電視機面前,告訴觀眾,要好好地生活! 」
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對謝毅飛伸出援手,幫幫毅飛,捐助熱線:1366982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