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在世時撰寫過兩套論著:
一套專業晦澀,寫給阿卡德米學園的弟子閱讀學習;
另一套風趣幽默,以對話的形式寫就,類似我們今天熟悉的通識本,寫給有一定文化修養的雅典人,用以了解、學習哲學。
拉斐爾:《雅典學院》
這樣兩套書,按照我們今天的標準,一定是那套專業、晦澀的哲學書留世了。但是歷史和我們開了一個玩笑:經過時間的層層篩選,留下來的竟然是柏拉圖那套「不專業」的哲學科普書,這套「對話錄」形式的書籍也為柏拉圖贏得了後世的盛名。
其實,這並不奇怪,我們對遠古的記憶——歷史、文化乃至哲學,都是通過故事的形式流傳下來的。《伊利亞特》記述了希臘人遠徵特洛伊城的勇敢;《聖經》裡也處處可見猶太先民們開創歷史的種種艱辛。
面對晦澀難懂的哲學,我們總不免望而卻步。這時我們或許需要一本講述哲學故事的書籍,以帶領我們走進哲學的星空。
《哲學的故事》,威爾·杜蘭特著,蔣劍鋒、張程程譯,新經典文化|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01
從故事進入哲學的世界
《哲學的故事》就是這樣一本帶我們入門哲學的書籍。它的作者威爾·杜蘭特說:「哲學使人愉悅,即使是形上學的幻景也蘊含誘惑」,他希望 「每個學習者都能體會得到」哲學的魅力。
其實,哲學並不像我們今天認識的那般抽象、晦澀、難懂。哲學應該是一門熱愛智慧的學科,探究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比如:我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只是哲學家的視角更專業,他們有更多的問題推動著思考同罷了。
電影《何時是讀書天》的劇照
02
威爾·杜蘭特: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因其傑出的學術成就,威爾·杜蘭特獲得了普立茲獎和自由勳章,我們熟知的經典《世界文明史》也出自他之手。季羨林對杜蘭特的評價極高:「杜蘭特博士心胸如海,妙筆生花,見識超凡而極富冒險精神。他冒著專門史家的各種批評,一往無前的衝進了人類文明的致命深處。」周國平認為,好的哲學書非常難寫,必出於大家之手。有兩本書值得推薦,一本是《西方的智慧》,另一本就是《哲學的故事》。
在這本書裡,威爾·杜蘭特以蘇格拉底的謙遜、伏爾泰的洞察力和恆心、羅素的冷靜,用生動幽默的文筆,將哲學思想融合於血肉之軀,記述了從蘇格拉底到約翰·杜威等有史以來的主要哲學家,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有趣的方法,讀懂漫長的哲學發展和哲學的精髓。
《哲學的故事》也因其充滿智慧的筆觸,出版後連續加印22次,迅速譯成18種語言。之後經久暢銷不衰,成為哲學領域入門級的經典圖書。
電影《書店》的劇照
為了能讓你更直觀地感受《哲學的故事》的魅力,我們從書裡選了兩位哲學家的故事片段。
03
蘇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已經七十歲了,這一年雅典的革命失敗了,憤怒的人民判定了造反派的精神領袖蘇格拉底死刑。
柏拉圖記錄下了蘇格拉底最後的這段時光:
蘇格拉底讓克利託拿來備好的毒酒,克利託說:「太陽還在山頂,很多人都遲遲不肯喝下毒藥;等到對他的判決宣布之後,他早已吃飽喝足,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了。不要著急吧,我們還有時間。」
蘇格拉底說:「是的,克利託,你所說的那些人完全有權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推遲服毒時間就可以贏得更多。但我也有權不這樣做,因為我知道晚點喝下毒藥並不會為我帶來什麼。試圖挽救早已不在的生命,我會嘲笑自己的。請照我說的去辦吧,不要再拒絕我了。」
雅克·大衛:《蘇格拉底之死》
之後蘇格拉底服下了毒藥,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柏拉圖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悲痛,頓時淚如泉湧。那時只有蘇格拉底依舊保持鎮定,他說:「這奇怪的哭聲是怎麼回事?我聽說人應該平和、安詳地死去。所以請你們安靜下來,堅強一點。」
隨後柏拉圖和友人們羞愧無比,紛紛抑制住淚水,蘇格拉底開始感到自己的腿變得沉重,身體也逐漸失去直覺,他躺下來說出了自己的臨終遺言:「克裡託,我還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隻公雞,你能記得幫我把這筆債還了嗎?」
說完蘇格拉斯雙目發直,過世了。柏拉圖失去了最聰慧、最正直和最優秀的老師、朋友,我們也永遠地失去了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為捍衛真理而死。
電影《書店》的劇照
04
為真理的燃火者尼採
據傳公元前508年,古羅馬被伊特魯裡亞國王波希納的軍隊包抄,羅馬青年斯凱沃拉潛入敵營謀殺波希納。但行動失敗了,他殺錯了人。被捕後,斯凱沃拉對著波希納喊道:「我欣然接受死亡,正如我欣然地接受使命。我們羅馬人是勇敢的,不幸來臨的時候,我們會勇敢地面對。」
波希納聽到後又害怕又惱怒,他下令將斯凱沃拉拋進火裡。斯凱沃拉接受了懲罰,毅然將自己的手伸進火裡,絲毫不露任何痛苦的表情。波希納被斯凱沃拉的勇敢所感動,便釋放了他。
兩千多年後,一個少年被這則故事打動。他脆弱敏感,不喜歡跟鄰居的孩子打鬧,喜歡一個人讀《聖經》,被同學叫做「教堂裡的耶穌」,他就是少年尼採。
在尼採心底,隱藏這一種近乎神經質的堅忍和自豪。如果有人懷疑斯凱沃拉的故事,他會在自己的手掌上點燃一把火柴,任其在手上燃燒,直到熄滅。
這是一個典型的尼採行為,終其一生,尼採都在不斷尋找肉體和精神的方式來錘鍊自己,實踐自己哲學理念中的超人形象。他說:「我所不是的,在我看來,就是神性和美德。」
兩個哲學家的故事講完了,哲學的故事還在繼續發生,在《哲學的故事》裡,威爾·杜蘭特講述了十多位哲學家的故事。這些哲學家們終其一生,用行動追求自己所信奉的哲學理念,而這些故事,也將帶你進入更廣的哲學世界。不信,你抬頭看看,星空的閃爍間,正向你訴說人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