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2020-12-05 一個書生的精神家園

作為一個主打哲學的自媒體號,我常收到這樣的留言:哲學很好,我很喜歡,可我理解不了,給我推薦幾本(哲學入門書籍)唄。

實不相瞞,讓我推薦哲學入門書籍的問題常常使我犯難,畢竟,搞哲學,我完全是業餘的。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欲修哲學,先學哲學史

學習計算機編程這樣的實用技術不必先搞懂它的歷史,學好語文、數學也不是非得研究它的歷史,但學哲學不能不了解它的歷史。

因為哲學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它的歷史構成的。當代的哲學當然也是通往哲學殿堂的路徑之一,但哲學畢竟是一門很依賴於時間沉澱的書。整個當代哲學史不過是整個哲學史的片段而已。而且當代哲學無法代表哲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受限於現代專業化影響,哲學已經成了艱深晦澀的一大代名詞,大部分時候只在哲學象牙塔裡繼續討論,一些歷史的小道消息倒是大受歡迎。正是這樣,普通讀者想了解哲學,先了解哲學史的要求就變得更為迫切。

哲學並非某個民族,某個社會某個的時代精神生活的全部,但它卻是最能反應出歷史精神的。一個愛不愛思考、重不重視哲學的民族,通過它的哲學史就能八九不離十地看出來。就此而言,哲學可謂反映出一個國家精神上的無意識狀態。

了解哲學史,正是要從源頭上了解到哲學的各種學派、歷史背景、主要人物、思想體系、哲學框架等,從而幫助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哲學在歷史上的精神風貌。

了解哲學史,意味著有一個深入學習哲學的過程。一開始你可能毫無主見,看到人說柏拉圖好,你就認定柏拉圖一定不錯;看到風靡的是存在主義,你就學著像存在主義一樣生活,或者看到某專家學者極力推崇《易經》《老子》,你可能以為天下舍此外無書可讀,總之,在你的哲學學徒期,你也振振有詞地大談你的哲學,但細究起來,可能都是來自別人的見解而不是真正來自於獨立思考。或者看到諸如超驗的、實在論之類的哲學術語就被嚇跑。這時,你需要一位哲學老手攙扶上路,慢慢的,你才會在哲學史中學會摸爬滾打,發現自己喜歡的哲學。當你在通過哲學史的考驗後心有所屬,那你就窺得哲學門徑了。

目前較流行、影響較大的哲學史,有中國或中國人所著的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唐志龍《中國哲學史》等;西方的羅素《西方哲學史》、梯利《西方哲學史》、希爾貝克《西方哲學史》、斯通普夫與菲澤合著的《西方哲學史》、呂克費希等著《最美的哲學史》、施杜裡希《世界哲學史》、人民大學出版的十卷本《勞特利奇哲學史》、三位德國作者合著的《哲學百科》等。

有的是哲學斷代史,如希臘哲學史、20世紀哲學史、秦漢哲學史、明清哲學史、近現代哲學史等;有的是國別斷代史,如美國哲學史、英國哲學史、俄羅斯哲學史、法國哲學史、印度哲學史等。

嚴謹不足但趣味有餘的哲學史,如講故事類型的杜蘭特《哲學的故事》、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等。

如果不把哲學限定於「哲學」二字,而是寬泛地包括進思想史,那麼羅蘭斯特龍伯格的《西方現代思想史》、彼得沃森的《人類思想史》都是很不錯的哲學入門史書。

如果你想深入研究哲學史,像黑格爾《哲學講演錄》這樣的巨著也應捧起來。

對於初學者,只要不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或意識形態色彩,很多哲學史著作都值得一讀。但起碼應當優先讀那些比較客觀的著作。讀西方哲學史,我建議大家先從梯利《西方哲學史》開始。我自己從梯利《西方哲學史》受益良多。主要是因為它比較中立客觀地梳理了西方哲學的歷史,文風樸實,但言之有物,敘述克制,介紹全面,比如講到亞里斯多德一章,它就這樣細分條目闡釋:

第一節 亞里斯多德探討的問題(附參考書)第二節 哲學與科學第三節 邏輯學第四節 形上學第五節 物理學第六節 生物學第七節 心理學第八節 倫理學第九節 政治學第十節 逍遙學派

相比較羅素《西方哲學史》,儘管文採斐然且不乏見地,但作為哲學史工具,它容易將初學者帶偏,不利於我們掌握原汁原味的哲學歷史,比如同樣是對亞里斯多德的介紹,他只分為形上學、倫理學、政治學、邏輯與物理學這五部分,全面性上相對欠缺。而且他開篇就這樣介紹亞里斯多德:

閱讀亞里斯多德,我們有必要從兩個方面來研究他:即參考他的前人和參考他的後人。就前一方面說,亞里斯多德的優點是極其巨大的;就後一方面說,則他的缺點也同樣是極其巨大的。

一上來就說哲學家的優點缺點,無異於給我們說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的優缺點,幸好作為哲學家的羅素足夠靠譜,否則很難服人的。我說這個意思,並非責難偉大的前輩。綜羅百代,成一家之言是我們閱萬卷書的最終目標,但在實現這個目標之前,我們還得有個博觀約取的過程。哲學初學者應當首先了解哲學在歷史上發生了什麼,然後才作進一步的判斷。因此,寫給初學者看的哲學史,越客觀越好。

相關焦點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這部小說被很多中小學生當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書籍,因為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
  • 關於哲學入門的一點小心得
    引語:本來以為哲學是高雅之堂上的瓊漿玉液,後來通過學習和感悟,覺得哲學就是市井胡同裡的柴米油鹽,在這裡這樣描述哲學並不是貶低哲學,而是說哲學就一直在我們身邊,哲學不是高談闊論,哲學是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認知;對於哲學愛好者來說總覺得自己和哲學相去甚遠,可事實上只要你認真思考你就是一個哲學大家,因為哲學沒有過多的套路
  • 哲學很難懂?7本簡單有趣的哲學入門書推薦!
    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幾乎都在裡面了不過,覺得一樣東西難,或許並不是因為它真的有那麼難,而只是我們沒有找到一種打開它的「正確方式」。今天就分享幾本簡單有趣,且豆瓣評分都在9分左右的哲學入門書。
  • 2020年如何理解世界?選一本哲學入門書
    這個時代,乍一看哲學很不受歡迎,大家都忙於實務,哲學就顯得沒用而玄虛。但也不盡然。比如哲學入門書《蘇菲的世界》,就從西方火到東方,在中國,自20年前初版以來,一直再版,一直暢銷。電子書時代,你到任何一個網絡閱讀平臺上,只要能找到這本書,必會發現每一頁上,相當於視頻彈幕的評論和留言都有好多條,大大超過一些爆款流行讀物。
  • 醍醐灌頂的書,推薦5本哲學入門書籍
    ,為你一一解析論證推理的秘訣,可謂哲學入門工具書的不二選擇! 2、《西方哲學史》 作者:羅素 豆瓣評分:8.9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
  • 普通人為什麼要讀哲學?
    這些思想的緣由,都可以在《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中找到答案。 這是一本舉世公認的中國哲學入門經典,也是一部影響中國人一生的文化巨著。9月 《中國哲學簡史》是哲學泰鬥馮友蘭先生思想臻於圓熟之時撰寫的傑作,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哲學入門經典。
  • 哲學入門書單: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如果你對哲學有刻板印象(不好的那種),或者你對哲學並不算特別了解,那麼推薦你們讀下面這些書。《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這是一本號稱用窮兇極惡的吐槽和喜聞樂見的八卦,瓦解對哲學史成見的作品。
  •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2017-12-23 16房程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哲學這麼好玩——一些有趣的哲學書籍
    從蘇格拉底到笛卡爾,從休謨到康德,兩千多年的哲學史,一代代哲學家不斷思考,並對我們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闡釋,而哲學卻並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那麼,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他們在重複沒有意義的活動嗎?顯然不是。這本《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從哲學家們庸常或天才的生活軌跡入手,為我們呈現了絕大多數人惰於思考卻不得不一直面對的問題:我是誰?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幸福?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 想進入西方哲學的智慧殿堂?這10本哲學入門書,你必須得看!
    哲學能開啟人的智慧,增長人的見識和認知,進而把人的大腦培養為一個更具全面和多元的反射平臺,但是如何打開哲學殿堂的大門呢?如何像雅典學院那樣,讓自己具備一個睿智和博大的心靈和大腦呢?做這些之前,先看看這些哲學入門書吧!因為任何人在跑和飛之前,先要學會走。
  • 4本入門級哲學經典著作推薦,一點都不枯燥又能長見識和智慧
    好書推薦第127期: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精華,是人類知識的絕高金字塔。哲學不僅能夠教我們明辨人事,還能夠啟發我們的思想。所以空閒時間讀一讀哲學作品,對我們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哲學作品的難讀和難理解,也是讓人頭痛的問題。
  • 想入門中國哲學,這7本書閉眼入!
    中國哲學不提供邏輯知識,卻注重提升人的心靈境界。先哲們曾經真誠地探討與世界的相處之道,我們所遭遇的煩惱、困頓與悲苦都能從他們的思考中找到慰藉。《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推薦指數:⭐️⭐️⭐️⭐️⭐️推薦理由:《中國哲學簡史》是哲學泰鬥馮友蘭先生思想臻於圓熟之時撰寫的傑作,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哲學入門經典。
  • 史上最全哲學書單與學習資源
    除了以上兩個主觀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哲學書本來就很耗時間,它不像小說類的書籍,能夠輕鬆閱讀、一目十行。剛開始看哲學書時,我還和以前看小說一樣要求自己,比如一天看一百多頁什麼的,結果一天下來發現累死累活就看二十多頁,而且因為老關注頁數,想趕進度,卻對書中內容不甚了了。最後只好放棄,看到哪是哪,如果有一段話看不懂,就翻來覆去地讀、想,有時候可能一個小時就看懂了一頁。
  • 我為什麼要讀哲學書?
    當時,我無意間讀到了《西方哲學史》。看到這個書大概1/3的時候,我對羅素其人敬佩不已。可以說,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為我打開了哲學之門,讓我認識了從古希臘時期到近代社會最傑出的西方思想家、他們的生平事跡及他們的哲學主張。這些東西,看起來似乎與現代人的生活距離遙遠,毫無關係,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某種隱秘且重要的關聯。
  • 江蘇自學考試西方哲學史教材大綱
    江蘇教育學院編  學習哲學史(包括歐洲哲學史)在於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誠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達到這一目的,但研讀哲學史無疑是最佳的途徑。記得共和國的領袖就曾號召讀點哲學史。
  • 讀哲學,哲學地讀——德勒茲的「變」與德希達的「解」
    他在人文和社會科學如: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政治理論、女權主義和酷兒研究都有顯著影響。他的作品迄今在歐洲大陸、南美和其他國家地區的歐陸哲學中仍佔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圍繞本體論、認識論(尤其是關於社會科學)、倫理學、美學,詮釋學、哲學辯論的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雅克·德希達的哲學亦影響建築(以解構主義的形式)、音樂、藝術和藝術評論家。
  • 世界10大最經典的哲學名著,中國哲學史上榜,你看過幾部?
    3、《悲劇的誕生》:《悲劇的誕生》是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創作的哲學著作,從論述希臘悲劇的誕生入手,展開對藝術和美學的看法。4、《理想國》:《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這樣一段堪稱經典的對白:現在的我,開始認為:讀書學習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開始讀精神和思想類的哲學作品,無論是《道德經》,還是《與神對話》。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少林寺的掃地僧說道:武功,需要相應的佛法來化解。
  • 政治哲學史的豐富圖景
    「政治哲學史」叢書   總主編:張志偉、韓東輝、幹春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政治哲學史」叢書   總主編:張志偉、韓東輝、幹春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由張志偉、韓東輝、幹春松總主編的「政治哲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就呈現了古今中外各種不同的政治哲學。「政治哲學史」總計七卷,包括《西方政治哲學史》三卷,《中國政治哲學史》三卷,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史》一卷。   《西方政治哲學史》(第一卷)由八位學者撰寫,內容涵蓋了從古希臘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學。
  • 不,它其實藏著一個哲學世界!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介一本書,它就是喬斯坦·賈德所著的《蘇菲的世界》,乍一聽這個名字好像是一本小說,其實不然,它其實是一本哲學書,一本與讀者深入對話交流的書。先說一下本書的作者喬斯坦·賈德,1952年生於挪威,擔任高中哲學教師多年,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來,已成為挪威世界級的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後,成為挪威、丹麥、瑞典和德國的暢銷書。目前,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