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在完成這部作品的時候年僅28歲,以至於影響了幾代哲學家。書中將憂傷和悲觀的理念用唯意志論的語調的描述出來,細節非常之多,很值得細細品味。
2、《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論》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出版的政治著作,該書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革命運動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
3、《悲劇的誕生》:《悲劇的誕生》是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創作的哲學著作,從論述希臘悲劇的誕生入手,展開對藝術和美學的看法。
4、《理想國》:《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全書主要論述了柏拉圖心中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主題是關於國家的管理。
5、《存在與虛無》:《存在與虛無》這部作品總共有四卷,主要是講述了現象學本體論最為基本的觀點,以及道德的基礎和人的自由。《存在與虛無》是一部關於存在主義的代表作,是20世紀法國存在主義的奠基之作。
6、《純粹理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創作的哲學著作,該書首先確定了人的認識的形式和範疇,然後論證這些先天的形式和範疇只適用於現象界,而不適用於超驗的本體——自在之物。認為對自在之物的認識不是人有限的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的。所以得出結論,理論理性低於實踐理性,科學知識應該讓位給宗教信仰。該書是歐洲哲學史上一部具有轉折意義的重要著作。
7、《人性論》:《人性論》是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從社會角度而非自然科學角度探討了基於公共意見與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會本性。
8、《形上學》:《形上學》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創作的哲學著作,創作於公元前4世紀。《形上學》共14卷,主要是以哲學對象和研究範圍作為主要內容,並探討了「最高的形上學是否可能」與「正像有可感覺的實體一樣也有不可感覺的實體是否存在」的兩大問題。
9、《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
10、《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是馮友蘭所著的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奠定了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哲學史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