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這幾部書籍算得上哲學著作嗎?

2020-12-05 體壇點將官

黑格爾,哲學領域中的大佬,無論是西方哲學領域還是全世界的哲學領域,無不聞其大名。

黑格爾曾著有一部哲學學術著作《哲學史講演錄》,在這本書裡,他在論述中國儒家的思想時,其如是說道:

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指《論語》),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

還有,他更是直接表示十分後悔看了《論語》這本書。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樣反大眾化的論調顯然是難以接受的,畢竟,《論語》這本書從其成書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和洗禮,怎麼能一語否定呢?

平實而論,中國不是沒有哲學思想,而是缺乏系統的哲學理論體系,沒有用概念重新組建一個新的世界,往往是有結論,無推理過程,如《道德經》《論語》,書中告訴你世界是這個樣子,卻沒有論述為什麼是這個樣子,或許中國古代的這些哲人們覺得沒有必要吧!

黑格爾雖然認為中國沒有哲學,但是筆者認為下面這幾部著作足以反擊其尚有偏頗的觀點。

一:《論語》

不用做過多的介紹,儒家的經典之一,「十三經」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整理而成,自南宋朱熹以降,《論語》成為「四書」之一,也是科舉考試的考察對象。

黑格爾雖然不是很待見《論語》,但就我們中國人而言,這本書塑造了我們的民族性格,《論語》中的很多思想在我們今天一直在沿用,在很多領域繼續發揮著他的作用。

現當代著名學者馮友蘭更是將包括《論語》在內的「四書」比喻成中國人的《聖經》,認為只是缺少了創世紀、地獄和天堂。

二、《傳習錄》

《傳習錄》這本著作記錄了一代哲人王陽明的思想,同時也繼承和發展了儒家的思想。

王陽明其人,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上一向有極高的評價。被稱為「中國歷史上五百年來唯一的完人」,同時,他也是儒家思想中主張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結合體。

他的重要哲學觀點如「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在《傳習錄》中都有充分的論述,這本書也是研究明代思想的重要著作。

三、《莊子》

如果喜歡中國的哲學,我覺得一定要讀一讀《莊子》。

莊子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哲學觀點,莊子十分擅長辯論,比如他和好朋友惠子在橋上辯論水裡的魚是不是快了,在《莊子》一書的大量篇幅中運用了比喻例證。

四、《周易》

《易經》一書被稱為「群經之首」,是儒家經典中的經典,而《周易》則包括了《易經》和《易傳》。

在中國兩大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我們都可以找得到《周易》的痕跡,所以,《周易》在中國人思想文化領域的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從這裡可以尋找到中國人思想的源頭。

《周易》原是一本卜筮之書,用現在的思想觀點來看,這無疑是江湖神棍行騙的伎倆,難登大雅之堂的書籍。但這恰恰是對《周易》這本書最大的誤解,因為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如「《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種觀察事物變化的哲學觀點,又比如「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種觀念與實體的區分。

總而言之,《周易》的用途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至於連孔子這樣大學問家在晚年讀到《易經》時居然到了「韋編三絕」的地步。

五、《道德經》

曾經有媒體統計,《道德經》是世界上出版發行最多的中國古籍,在世界範圍內出版的數量僅僅次於基督教的《聖經》,足見《道德經》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分量。

即便是那位什麼也瞧不上的哲學家黑格爾,對《道德經》一書也是不乏讚譽之辭。

《道德經》的高妙之處,在於它開始談及到世界的起源問題,原文中這樣說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按照老子的觀點推而廣之,也就是說人及宇宙萬物皆是由「道」所產生,我們暫且先不要管這裡面有多大的合理性,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時候,已經有人總結了這個問題。

在關於探究世界萬物運行規律的時候,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為「道法自然」,所以自然運行的規律叫「道」,人無論做什麼事,最終都是要遵循「道」,否則就是逆天行事。

儘管社會發展到現在,《道德經》仍然在諸多領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總結:

所以,筆者認為黑格爾的觀點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存在誤解,以至於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中國古代也有哲學,以上哲學著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參考文獻: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相關焦點

  • 黑格爾說孔子不是哲學家,中國根本沒有哲學,大家怎麼看待?
    何為哲學?我認為有哲理的學問即為哲學。中國文明延綿幾千年了,比其它文明產生的時間都要早,其中總結產生的思想能引領世界的肯定比他們所謂的哲學們的哲學要多的多!有用的多!論語,儒家文化幾千年來被統治階級利用,服務於鞏固它們的政權。
  • (譯介)如何學習黑格爾哲學?
    因此,半個世紀以來,沒有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理解馬克思的!」[3]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會跟您說:黑格爾發明了辯證法,而他是一位「客觀唯心主義者」。但他們當中只有極少數人真正讀過黑格爾的著作。對於這個同一內容的意識,哲學與別的認識方式,既然僅有形式上的區別,所以哲學必然與現實和經驗相一致。甚至可以說,哲學與經驗的一致至少可以看成是考驗哲學真理的外在的試金石。同樣也可以說,哲學的最高目的就在於確認思想與經驗的一致,並達到自覺的理性與存在於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達到理性與現實的和解。
  •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被忽略的教學背景
    1818年,原本執教於海德堡大學的黑格爾應召轉入柏林大學,接掌費希特去世後空缺的教席,並奉命開設法哲學課程。他為此悉心撰寫的《法哲學原理》(1820年),便是面向柏林大學莘莘學子的教學綱要。開課公告裡的標準課程名稱為「自然法與國家學」,這正是《法哲學原理》初版封面上另一標題(《自然法與國家學綱要》)的來源。
  • 黑格爾的哲學以絕對精神開始,最後又回到絕對精神
    百家原創作者:家山談歷史大家有了解過黑格爾哲學嗎?黑格爾哲學是19世紀德國的世界觀體系。它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具有百科全書式的豐富性,居於整個近代哲學的高峰。在黑格爾哲學中,表現了豐富的辯證法內容與保守體系的深刻矛盾。現在就和小編深入地去了解一下黑格爾哲學吧!
  • 《黑格爾》:哲學晦澀難懂?辛格帶你入門,真正了解黑格爾哲學
    說到黑格爾,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也許有人聽說過黑格爾這個名字,但並不知道他到底是誰或者是幹什麼的。1、黑格爾是誰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在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出生,於1831年11月14日死在柏林。
  • 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
    以思想把握事情本身黑格爾哲學對於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來說的重要性在於:一方面,馬克思的思想無論就基本概念還是基礎論題而言,大部分都直接脫胎於黑格爾哲學,是以後者為直接的思想資料所取得的超越性進展,並且由於馬克思本人並沒有專門從事哲學體系的建構工作,使得我們今天對馬克思思想本身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必須依靠與黑格爾哲學進行批判性的對照來展開
  • 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名著有哪些,中國著名的哲學著作有哪些?
    世界上著名的哲學書籍有很多,其中普遍被認可的世界十大著作有: 1、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7、人性論 《人性論》是由大衛·休謨所創作,它講述了也一個社會現象,從最為自然的科學角度探討了人類在社會上的本性。
  • 吳曉明:黑格爾誕辰250周年,他的哲學遺產過時了嗎?
    近來,復旦大學復旦學院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吳曉明出版了《黑格爾的哲學遺產》一書。8月17日,在上海書展的「黑格爾的哲學遺產與中國哲學的話語」活動中,吳曉明與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主任、教授陳立新和《學術月刊》總編輯、研究員姜佑福,共話黑格爾對於我們當今的啟迪。《黑格爾的哲學遺產》,吳曉明 著,商務印書館,2020年5月。黑格爾過時了嗎?
  • 我國哲學大師解析黑格爾關於哲學的7個比喻,太厲害太精闢了!
    正是借用「廟」與「神」的關係,黑格爾說:「 一個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那樣。」按照黑格爾的比喻「,廟裡的神」是使「廟」成其為廟的「靈光」,哲學則是使人類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園」成其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園的「靈光」。
  • 黑格爾對於哲學自身的界定
    這裡所說的「哲學」其實就是黑格爾哲學,而「別的科學」是指除了黑格爾哲學之外的其他科學,比如數學、物理學、歷史學等諸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此外還包括哲學理論,比如柏拉圖哲學、康德哲學、謝林哲學。黑格爾認為,除了自己的哲學,任何學說都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因為它們都是有前提的。準確來說,它們總是假設了一個前提而不能證明其合理性,而真正的哲學是不需要任何前提的、自在自為的絕對知識。
  • 在中國讀哲學著作的有幾人?讀易經、讀懂康德哲學的又有幾個?
    聽說過康德哲學的,也就二律背反,物自體之類的哲學概念,而了解的,恐都是研究人員了。對於《易經》呢?頂多知道乾坤而已,為什麼中國讀哲學著作的人少之又少呢?肯讀康德哲學的就更少了。而讀懂康德哲學,易經的就寥寥無幾了。為什麼呢?
  • 從黑格爾哲學來看定位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目前在中國,定位理論已經成為了一門商業顯學,它所具有的巨大價值已經得到了中國很多企業家的認可。可是我們認為定位理論到現在並沒有發展到盡頭,定位理論也並沒有被一些企業家包括實踐定位取得巨大成功的企業家所完整掌握。我們這裡想借用一下黑格爾哲學思想來思考這一問題。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代表著西方理性精神的高峰。
  • 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源的20本書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建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許多前人的理論成果,主要包括古代唯物主義、法國古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和近代自然科學領域的大家及其著作。今天,小編精選了其中的11位思想大家和他們的經典著作20本,與大家一起重溫經典,重溫那些年馬克思主義哲學走過的路。
  • 法國哲學的中國視角
    著有《開啟理性之門——笛卡爾哲學研究》、《法國近代哲學》、《當代法國倫理思想》、《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當代中國哲學家文庫·馮俊卷:從現代走向後現代》等著作,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翻譯和編纂教材20餘本,主編叢書文集近50本。 今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先剛︱「建構」與「反思」——謝林和黑格爾藝術哲學的差異
    這些爭論主要聚焦於兩位哲學家的宏大體系及其核心主旨的比較研究,具體到藝術哲學的領域則鮮有涉及。尤其在中國學界,由於相關知識的匱乏,人們對於這段時期的美學或藝術哲學的了解仍然囿於各種陳舊而片面的觀點(比如鮑桑葵《美學史》或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中的觀點)。如果不了解謝林的藝術哲學,人們對黑格爾的藝術哲學也不能達到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和評價。
  • 黑格爾哲學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作為最為世人所知、最具影響力的哲學人物之一(甚至沒有之一),黑格爾之理論不但澤被後世數百年,同時也因為這種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而備受反感------(其理論)甚至被穿鑿附會至極。黑格爾的學問,牟宗三先生稱之為「辯證的綜合」,但如果用一句玄幻小說的術語來說,就是黑格爾妄圖「一念生萬法」。我們談辯證,往上說,需要一個總引、一個綜合;但光是形而上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形而下的分解、使得條例清晰。
  • 史上最全哲學書單與學習資源
    其中有他的哲學立場,這對於導論類書籍來講有好有壞,好的地方在於哲學家寫的東西質量沒問題,見解非常深刻。)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長期被當作西方與中國大學教材,質量無可質疑)趙敦華《西方哲學史》(國內最好的哲學史,言簡意賅,沒有廢話,我到現在還在看,有什麼疑問,就查這本書,有時候一兩句話就能使我豁然開朗,北大優秀教材)梯利《西方哲學史》(很公允,很規範,很枯燥,如果想認真學哲學,必看
  • 類哲學的思想史考察——從黑格爾、費爾巴哈到馬克思
    在黑格爾看來,「事情」就是「簡單的規定性」,它作為一種普遍性的東西,「包含著它的一切不同環節於其自身並隸屬於它們,但它同時又漠不相干地對待它們這特定環節而保持自身於獨立自由,而且它作為這個自由的簡單的、抽象的事情自身,就成了它們的本質」。在此,黑格爾把「事情自身」當作精神來理解,把類的現象學置於精神自我發展的三段論過程來理解,這正是其唯心主義思辨哲學體系的秘密所在。
  • 德國古典哲學: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
    然而,從主觀能動性和客觀制約性這一對矛盾的角度來看,費爾巴哈並沒有作出更大的理論上的直接推進,而只是為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和地基。因為他所理解的感性主要是「感性直觀」和「感性存在」,而沒有把感性從本質上理解為「感性活動」,即人的主體真正能動的現實社會活動。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因此,在討論馬克思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傳統的關係時,是否能在思想史和現實中拓展馬克思哲學的發展,是否能夠注意到現實領域或現實問題的一維,避免觀念論哲學或者說思辨哲學侵入馬克思哲學的研究和對現實問題的理論解答,成為哲學研究者的難題。這不僅直接觸及對馬克思哲學性質的理解,也直接觸及基於中國經驗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理論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