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入西方哲學的智慧殿堂?這10本哲學入門書,你必須得看!

2020-12-05 文眼看世界

哲學能開啟人的智慧,增長人的見識和認知,進而把人的大腦培養為一個更具全面和多元的反射平臺,但是如何打開哲學殿堂的大門呢?如何像雅典學院那樣,讓自己具備一個睿智和博大的心靈和大腦呢?做這些之前,先看看這些哲學入門書吧!因為任何人在跑和飛之前,先要學會走。

1,《理想國》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全書主要論述了柏拉圖心中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主題是關於國家的管理。

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2015年11月,《理想國》在英國「學術圖書周」中,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

2,《沉思錄》

《沉思錄》是公元2世紀後期古代羅馬皇帝 馬可·奧勒留 傳下來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主要思考人生倫理問題,兼及自然哲學;是奧勒留所作的一本寫給自己的思想散文集。這本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裡程碑。

3,《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西方哲學史》全書共3卷,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第1卷講的是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第2卷講到天主教哲學從興起到壯大,最後衰落的歷史。第3卷主要講述近代哲學的發展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科學的興盛期,再到19世紀思潮的猛烈湧動。作者最後提出了邏輯分析哲學。

《西方哲學史》中,羅素將哲學看作某種介乎神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基於此,他認為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並據此把西方哲學發展史劃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展過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且一同與哲學交互作用的。

4,《純粹理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創作的哲學著作,該書首次出版於1781年,是康德的哲學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是1788年出版的《實踐理性批判》,第三部是1790年出版的《判斷力批判》。

該書首先確定了人的認識的形式和範疇,然後論證這些先天的形式和範疇只適用於現象界,而不適用於超驗的本體——自在之物。認為對自在之物的認識不是人有限的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的。所以得出結論,理論理性低於實踐理性,科學知識應該讓位給宗教信仰。該書是歐洲哲學史上一部具有轉折意義的重要著作。

2015年11月,該書被英國「學術圖書周」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

5,《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6,《小邏輯》

《小邏輯》德國思想家弗裡德裡希·黑格爾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17年。

《小邏輯》主要包括「邏輯學概念的初步規定」、「存在論」、「本質論」和「概念論」四部分。黑格爾把「存在論」中的質、量、度作為論證的事實基礎;把「概念論」中的絕對理念作為論證的最終結果,其基本思路就是探討由這兩者形成的思維(理念)和存在(現實)的關係問題。

《小邏輯》是黑格爾的主要著作,構建了一個融思辨邏輯、形上學本體論相統一的完整體系。它代表了形上學和辯證法發展的高峰。

7,《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是尼採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發表的早期著作,寫於《悲劇的誕生 》之後,約1873年左右。

本書的主旨:對於離我們較遠的人們,我們只需了解他們的目的,便可以從整體上對他們加以褒貶。而對於離我們較近的人們,我們則根據他們用以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對其做出評判:我們往往責難他們的目的,卻因為他們實現自己意願的手段或方式而喜歡他們。只有對於它們的創立者而言,哲學體系才是完全正確的。對於所有後來的哲學家來說,這些體系往往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而在智力更為低下的人看來,則是真理和謬誤的混合體。但歸根結底,這些體系是一個錯誤,因而,可以棄之不用。所以,很多人對所有哲學家進行非難,因為哲學家的目的不同於他們自己的目的;哲學家是遠離他們的人。

8,《懺悔錄》

《懺悔錄》是公元394~400年奧古斯丁寫的一本以祈禱自傳手法所寫的自傳體回憶錄,當中描寫早期奧古斯丁歸信時的內心掙扎及轉變經歷。

全書共分為13卷,在懺悔自己的同時謳歌天主之愛。卷一懺悔自己童年時代所犯的罪惡;卷二回顧的是自己少年時期的罪行;卷三記述了他在迦太基上學時期所犯的罪行;卷四批判了自己19歲到28歲的荒淫生活;卷五反思自己教書生涯的過錯;卷六寫自己從迷途中逐漸返航;卷七展不了思想轉變的過程;卷八描述了他阪依基督教的思想鬥爭的過程;卷九再現了他受洗基督教的場景和母親去世前後的事跡;卷十記述了作者寫書時期的思想狀態;後三卷是對舊約聖經的診釋以及對天主的頌歌。

該作不僅是對個人成長的回顧、評判和對信仰、思想的歌頌,還對後來的基督教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獨特的文化、思想內涵。

9,《倫理學》

《倫理學》是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677年。

《倫理學》全名為《用幾何學方法作論證的倫理學》,該書用幾何學的方法寫成,認為只有憑理性的能力獲得的知識才是最可靠的知識,人有天賦的知識能力,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倫理學》從本體論、認識論開始,最後得出《倫理學》的最高概念自由,為人的幸福指明了道路。可以說,自由是斯賓諾莎哲學的核心和最終歸宿。

10,《自我實現的人》

《自我實現的人》是美國心理學家兼哲學家馬斯洛的哲學著作,此書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來看自我實現,它是繼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優勢出現之後,其優勢一般才會出現的最高層次的基本需要。所謂需要的優勢,是指某種需要在決定人的行為上所具有的力量和強度。優勢需要,就是在決定人的行為上,具有最大的力量和強度的那種需要。

關於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作過不少表述,最通俗的說法莫過於這段話:「一位音樂家必須作曲,一位畫家必須繪畫,一位詩人必須寫詩,否則他就無法安靜,人們都需要盡其所能,這一需要就稱為『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說:「自我實現也許可以大致描述為充分利用和開發天資、能力、潛力等等。這樣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的本質特徵是人的潛力和創造力的發揮。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無疑有它自己的出發點和特定的服務對象,但作為一種心理學說和管理思想,值得我們分析、借鑑。馬斯洛的自我實現心理學有三個重要部分。第一,「需要層次論」;第二,「自我實現論」;第三,「高峰體驗論」。

相關焦點

  • 哲學很難懂?7本簡單有趣的哲學入門書推薦!
    今天就分享幾本簡單有趣,且豆瓣評分都在9分左右的哲學入門書。讀了它們,你可能就不會覺得哲學有那麼那麼難了。大問題豆瓣評分:9.3作者:[美] 羅伯特·所羅門 在幾乎所有的「哲學入門」書單上,你都能看到這本《大問題》。
  • 4本入門級哲學經典著作推薦,一點都不枯燥又能長見識和智慧
    但其實,只要是入門書籍選的好,哲學一樣可以很輕鬆。本期將為大家推薦4本關於哲學方面的入門書籍,簡單有趣,每個人都能讀懂。1.《大問題》羅伯特·所羅門這本書的名稱很嚴肅,但是內容卻很清楚簡單,非常適合哲學小白閱讀。
  • 醍醐灌頂的書,推薦5本哲學入門書籍
    ,為你一一解析論證推理的秘訣,可謂哲學入門工具書的不二選擇! 2、《西方哲學史》 作者:羅素 豆瓣評分:8.9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
  • 選一本哲學入門書
    這個時代,乍一看哲學很不受歡迎,大家都忙於實務,哲學就顯得沒用而玄虛。但也不盡然。比如哲學入門書《蘇菲的世界》,就從西方火到東方,在中國,自20年前初版以來,一直再版,一直暢銷。電子書時代,你到任何一個網絡閱讀平臺上,只要能找到這本書,必會發現每一頁上,相當於視頻彈幕的評論和留言都有好多條,大大超過一些爆款流行讀物。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 哲學類書單推薦,讀完這五本,您要是再不入門,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哲學專著不適合剛剛對哲學發生興趣的讀者,就連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也有點太艱深了,那會嚇跑讀者,讓讀者誤以為哲學既枯燥乏味又沒有任何用處,好在下面介紹的這幾部哲學入門類書籍,讀起來都比較輕鬆又能使人一窺哲學門徑。
  • 有趣又漲知識,5本哲學書籍帶你看世界
    柏拉圖代表哲學智慧,鴨嘴獸代表風趣幽默,兩者同根同源,天生一對!這是一堂人人都希望學校裡開設的哲學入門課。本書用一個個笑到噴飯的哲學段子,向我們解釋了歷史上的偉大哲學家、哲學流派和思想傳統——從不可知論聊到禪學,再從解釋學、邏輯學討論到永恆。本書將向你展示:如何通過笑話闡釋哲學概念,以及有多少笑話本身就蘊含著精闢的哲理。
  •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一套書釐清西方哲學發展脈絡!有趣又有料!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廣泛在朋友圈裡流傳。然而,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充滿爭議。而科學的盡頭卻一定是哲學! 作家周國平說:「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者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那麼,哲學恰恰是最有用的。」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之前我讀的技能類的書,是武功,而哲學作品,則是佛法。哲學入門書單不幸的是,哲學對普通大眾來說,似乎一直都是高不可攀。今天的書單,就向你推薦一些入門的哲學類好書。1.
  • 哲學這麼好玩——一些有趣的哲學書籍
    這本《哲學的故事》也發揮了他一貫的特長:深刻且樸素。從雅典寫到美國實用主義,他一邊講故事,一邊講思想的繼承與演變,把觀念演變的故事寫得深刻而浪漫,每個哲學家的答案仿佛都是暫時的,唯有問題是永恆的。《看,這是哲學:哲學史裡的快樂智慧》【美】唐納德·帕爾默/著 鄭華/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2016年1月版作者唐納德·帕爾默(Donald Palmer)是美國馬林學院榮休教授、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在大學教授哲學史和哲學導論課程,教學經驗豐富、寫作風格活潑,致力於帶領學生和讀者通觀哲學入門問題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我認為這肯定是中國——或者首先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初對西方哲學感興趣的一個原因。我想,理解西方哲學的這一過程和中國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雖不能說完全一致,但二者有著非常內在的關係。現在,國內已經有好幾代學者在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做了很多工作,相當多的西方哲學經典都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學院裡進行的,主要是文科的老師和學生在關注。
  • 想入門中國哲學,這7本書閉眼入!
    《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推薦指數:⭐️⭐️⭐️⭐️⭐️推薦理由:《中國哲學簡史》是哲學泰鬥馮友蘭先生思想臻於圓熟之時撰寫的傑作,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哲學入門經典。此書一出,便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不二之選,七十餘年來一直是諸多世界名校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在書中,馮友蘭用簡明優美的語言敘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對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哲學派別及哲學家的主要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有限的篇幅中融入自己對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人生的獨到感悟,視界高遠、貫通古今、脈絡清晰。
  • 哲學的唯一入門是存在
    現在中國討論哲學、很少有人談及哲學的存在,更沒有人爭議什麼是存在。存在是哲學的入門、存在是不是哲學的唯一入門呢?學習哲學者、必須先弄懂哲學的存在。弄明白了什麼是存在,就己經邁入哲學殿堂了。不管學歷多麼高深,不論知識多麼哲學,凡不懂哲學的存在,仍然是哲學的門外漢。中國哲學最早揭示了哲學的存在,中華文明首先定義了存在的本質以及存在的應用。中華文明歷史中、對於存在的發現、發展、應用和理論升華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中國哲學定義存在:存在是用符號、文字、言語和語言所表達的共時性同在的存在和大腦中,共時性時思構成的同在時在結構的實在存在。
  • 豆瓣8.9,1.6萬人想讀,哲學入門,現在還不算晚
    這時我們或許需要一本講述哲學故事的書籍,以帶領我們走進哲學的星空。《哲學的故事》,威爾·杜蘭特著,蔣劍鋒、張程程譯,新經典文化|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01從故事進入哲學的世界《哲學的故事》就是這樣一本帶我們入門哲學的書籍。
  • 哲學很難嗎?這本書告訴你其實哲學並不神秘!人人都可學哲學!
    舉個例子,當孩童的你在思考著自己是從哪來到這個世界時,你其實已經敲響了哲學的大門。世間因為哲學而精神失常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對於我們這些大多數人來說,了解哲學的真正意義,也僅僅是為了開闊眼界,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有著更多更深的理解罷了。如果真的對哲學感興趣,那後續再深入研究了。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願望,你會發現,其實很難實現。
  • 哲學入門書單: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智慧;是對於人生道路的系統的反思;是美好的、有意義的生活的嚮導;是我們正不斷地行進於其上的生活道路;是愛智慧以及對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學。
  • 關於哲學入門的一點小心得
    引語:本來以為哲學是高雅之堂上的瓊漿玉液,後來通過學習和感悟,覺得哲學就是市井胡同裡的柴米油鹽,在這裡這樣描述哲學並不是貶低哲學,而是說哲學就一直在我們身邊,哲學不是高談闊論,哲學是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認知;對於哲學愛好者來說總覺得自己和哲學相去甚遠,可事實上只要你認真思考你就是一個哲學大家,因為哲學沒有過多的套路
  • 普通人為什麼要讀哲學?
    那麼你就已經沐浴在哲學的殿堂裡了。 這些思想的緣由,都可以在《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中找到答案。 這是一本舉世公認的中國哲學入門經典,也是一部影響中國人一生的文化巨著。
  • 史上最全哲學書單與學習資源
    總會有人問道一個問題:「我想學哲學,應該看哪些書?」、「有沒有關於哲學的推薦書單?」。碰到這樣問的,我總是當下想到什麼書,就隨機脫口而出,不成系統,也不知道又沒有誤導人家。這樣總不好,有敷衍之嫌。這幾天正逢讀書日,我想藉此機會專門列一書單,統一回答大家的問題。
  • 我為什麼要讀哲學書?
    看到這個書大概1/3的時候,我對羅素其人敬佩不已。可以說,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為我打開了哲學之門,讓我認識了從古希臘時期到近代社會最傑出的西方思想家、他們的生平事跡及他們的哲學主張。這些東西,看起來似乎與現代人的生活距離遙遠,毫無關係,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某種隱秘且重要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