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很難嗎?這本書告訴你其實哲學並不神秘!人人都可學哲學!

2020-12-03 秭歸談文

毫無例外,從古至今,大哲學家總是會被披上一層神秘色彩,更有甚者,猶如先驅者一般,事實上,他們中也的確是社會進步的先驅者。就如為了哲學而獻身的蘇格拉底,因此哲學這個詞也是被廣泛流傳。但是真正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人,恐怕並不多,而且大多數人也就知道點皮毛。

哲學難嗎?當然很難,它門檻可以高到天花板,有人為了哲學貢獻了自己一生,包括生命!但成功的寥寥無幾,倒是出現了很多神神叨叨的人。但真的有那麼難嗎?也不盡然,稍微在一個領域有點見解的人,都接觸過哲學,哲學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舉個例子,當孩童的你在思考著自己是從哪來到這個世界時,你其實已經敲響了哲學的大門。

世間因為哲學而精神失常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對於我們這些大多數人來說,了解哲學的真正意義,也僅僅是為了開闊眼界,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有著更多更深的理解罷了。如果真的對哲學感興趣,那後續再深入研究了。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願望,你會發現,其實很難實現。隨便翻開一本哲學著作,還沒翻兩頁,瞌睡蟲就開始找上門來,還是那種砰砰砰直敲門的那種。

大多數的哲學著作都太不友好了,仿佛大家都默認翻閱這本書的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哲學基礎。所以今天小編我就給大家推薦這麼一本最適合哲學入門的好書,在這本書裡,沒有呆板的理論解析,更沒有深奧的遣詞造句。這是一本被稱為哲學聖經的偏小說類型的書--《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由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所創作,喬斯坦?賈德是一位世界級的挪威作家,人家在大學時主修的便是哲學、神學及文學,集文學、哲學、神學於一身。可見這本有關哲學的書無論在文學趣味還是專業知識上,都是十分出色的!與其他的哲學作品不同,《蘇菲的世界》是以小說的形式帶我們進入這個神秘的哲學世界,書中是通過一名哲學導師以一種另類的教育方式,向蘇菲傳授了哲學知識的經過,從中也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除此之外,這本書裡的角色並非如牽線木偶那樣,被作者控制著(至少在書中的敘述上是如此)。這是一個有關主角蘇菲的虛擬世界,但卻包含著另外一個更大的世界!蘇菲在學習哲學的過程中,漸漸的發現,原來自己的世界,竟然是這樣的……

裡面具體內容小編我就不劇透了,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這本小說。在歐洲,《蘇菲的世界》被許多學院選為哲學教科書,也是因為這本書,人們才發現,原來哲學並非是聖人專屬的物件。它可以很通俗化,並且,哲學是有用的!

相關焦點

  • 夏爾:學哲學可立刻帶來好處
    事實上,三個人的理論我都喜歡。康德讓我們感覺到審美愉悅的和諧,黑格爾讓我們知道美和生活意義的聯繫,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人的力比多可以通過美的形式來釋放。即使把這三個理論都匯集到一起,還不足以解釋美,因為神秘仍然存在。我認為美不是直接體現真,而是通過神秘的方式體現真。比如你看倫布朗的一幅畫,黑格爾會說倫布朗表現了弗拉芒文化的真實,這種真實體現美的價值。
  • 《黑格爾》:哲學晦澀難懂?辛格帶你入門,真正了解黑格爾哲學
    2、黑格爾的思想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黑格爾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其實也可以翻譯成:凡是現實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存在的。不過生活存在著太多的缺陷,不是現實合理就能解釋清楚的,現實與合理其實並無必然聯繫。比如:今天上班途中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因為害怕被訛,所以沒有上去扶他,這樣的現實合理與否?
  • 哲學這麼好玩——一些有趣的哲學書籍
    關於人生的很多問題,哲學都能給出解答,然而卻總給人以抽象、晦澀之感,令人望而生畏。其實,哲學也可以很好玩。我們就推薦幾本通俗易懂的哲學書籍,以有趣生動的方式對哲學知識進行引導梳理,幫助讀者們在哲學的歷史長河中理清頭緒。《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 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源的20本書
    ——霍爾巴赫《健全的思想》主要批判以宗教信仰為主的自然神學論,讓人們了解任何一個思想健全的人都不能夠懷疑真理的道路平坦筆直,謊言的道路昏暗彎曲的這一真理。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其「人為自然界立法」,即從思維的能動性中推演出自然規律的思想成為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邏輯。
  • 這本小說是導師向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哲學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作者主修的課程就是哲學和神學,因此這本小說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小說的主人公是14歲的少女蘇菲,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其不尋常的來信,信中的內容全都是些哲學問題。比如: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是通過這樣書信的方式,蘇菲從每封信中都能學到一個時期的哲學問題,或者了解到一個著名的哲學家。然而這本書的實際內涵,卻是反哲學的,作者他希望讀者能夠跳出哲學觀,擁有更加清醒的自我認識。
  • 現象學與純粹哲學
    但正如赫伯特·斯皮格伯格在《現象學運動·導言》中所說,這裡的「運動」,「就像一條河流,包含有若干平行的支流,這些支流有關係,但決不是同質的,並且可以以不同的速度運動;它們有共同的出發點,但並不需要有確定的可預先指出的共同目標,一個運動的各個成分向不同的方向發展,這與運動的性質是完全一致的」。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才叫回到胡塞爾的「源頭」,或者說,如何理解這一回到「源頭」的趨向?
  • 富人們為什麼都在學哲學?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越是成功人士越是喜歡學哲學、談哲學,而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些還比較有身份的「知識分子」卻滿腦子的不解和不屑——哲學有啥用啊?哲學是最窮的學科。於是,迷茫的你更加迷茫了,為什麼富人們一窩蜂地學哲學還越來越富,為什麼窮人們天天學賺錢卻越來越迷茫?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拯救你!你為什麼是你?
  • 哲學能否彌補信仰與美育的缺失?| 劉蘇裡評《季風青少年哲學課》
    第一點,「哲學能否彌補信仰與美育的缺失?」這是我讀這本書時,想起了蔡元培先生,而想到的。1917年,蔡元培在一次演講中,提議以美育代替宗教。這裡涉及對哲學的理解。沉思的生活,其實就是哲學的生活,也就是追求智慧的生活,追問我們為什麼生活(活著的意義,以及生命的意義),以及怎樣生活,才算是幸福的,一句話,在各式各樣、各種各類問題的追問中生活,才是值得過的生活。這才是哲學的本意,更準確說,才是人生的根本意義所在。雖然只有少數人才過得上這樣的生活。但日常經驗告訴我們,許多人是有條件過這樣生活的,但未必選擇這種生活方式。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儘管幾乎所有人都能接觸到現代科學技術,但一般人並沒有特別多地去了解它背後的思想。當然,是否需要對大眾普及西方哲學,這很難講。但是對於中國知識分子來說,認識西方社會,我們肯定要對其有很深的了解。如果從鴉片戰爭算起,中國人已經和西方打了一百七十年的交道,我想與西方的交往肯定會一直持續下去,這是了解西方哲學的必要性所在。
  • 我們為什麼要學哲學
    本人經歷:初中競賽提前班,高中物化生(but政史地的學考也是全A哦)理綜269hhhhh,本科應用化學,直博藥學院化學生物學。呵呵呵呵噠噠從小我就不是非常喜歡看書,雖然老愛去圖書館捧一大摞書回家,但大多都以超期結束我和它們之間的緣分。每次看書時都喜歡邊吃邊看,總是不能十分專注,達到心流狀態。
  • 你知道哲學嗎?那麼宇宙學需要哲學嗎?
    又是如何由均勻的熱等離子體膨脹並冷卻,形成我們現在可通過望遠鏡觀測的複雜的宇宙網絡?宇宙學原理是理解這些問題的基礎。要假設宇宙各處都均勻且具有各向同性,首先就必須對那些不重要的、較小的差異進行平均,比如整個行星甚至星系。因此,宇宙學原理是一個統計性的原理,只有在應用到足夠大的尺度上時,它才能成立。即便如此,宇宙學原理也可能並不成立。
  • 哲學入門書單: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智慧;是對於人生道路的系統的反思;是美好的、有意義的生活的嚮導;是我們正不斷地行進於其上的生活道路;是愛智慧以及對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學。
  •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這幾部書籍算得上哲學著作嗎?
    黑格爾曾著有一部哲學學術著作《哲學史講演錄》,在這本書裡,他在論述中國儒家的思想時,其如是說道: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指《論語》),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
  • 當哲學遇上科幻與懸疑,不一樣的哲學科普書《蘇菲的世界》!
    作為一個哲學科普書,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反倒不是那些哲學知識,當然了,如果內容真的是單純的哲學史科普,它也不會這麼出名。哲學入門不在知識,在於啟發。每個人看這本書的體驗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說,他作為一個成年人難以理解這本書,覺得很幼稚。
  • 如果你對哲學有興趣,《蘇菲的世界》或許是入門最好的選擇
    說起哲學,大部分讀者要望而卻步了,在你眼裡哲學可能和抽象、晦澀這些詞彙聯繫在了一起。當讀到《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的時候,確實令我無比歡暢地,說歡暢,是因為這書,讀起來,我實在是沒把它當哲學書,一口氣就看完了。哲學很難嗎?哲學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嗎?
  • 學哲學無用?錯了,從哲學的本源定義說說西方經典三大學問
    作者:劉宏宇一說「哲學」,或者問「什麼是哲學」「哲學是指什麼」,估計咱中國人十有八九都得犯懵。剩下十之一二,少說得有一半能告訴你:哲學就是啥啥啥主義。最後剩下那很少一部分人,可能會背出老版教科書上的所謂定義——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聽起來很對哈。
  • 聽說懂哲學的人都很厲害,怎樣讓自己喜歡上哲學?
    不能聽說別人覺得什麼厲害便去學什麼,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哲學,是一門深入思考的學科,他不僅僅限定在人生哲學裡,還有很多職場、社交、宇宙等等方面的哲學。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一說到的哲學,便讓人想到的是有關人生哲理方面的。哲學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厲害?那是因為哲學無所不包,它包括了人們是怎麼來的?要去往哪裡?生存的意義是什麼?究竟還有沒有下一世?是否有靈魂和記憶?
  • 中國人不懂哲學嗎?從浙江滿分作文看東西方哲學思想的差異!
    哲學是什麼?是研究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何為方法論?研究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我們在初高中學的《政治》其實就是以馬克思哲學為藍本撰寫的,我們其實一直在學習哲學,只是我們沒意識到而已。《政治》的思想核心是: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人是可以認識世界的,也是能改造世界。這是典型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馬哲畢竟是外來的,中國有自己的哲學嗎?有!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不過他認為多樣性和最高統一體"上帝"之間有橋梁可通,這就是"理念"。愛留根納的這種思想源於柏拉圖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是中世紀實在論的先驅。 中期中世紀哲學 11~14世紀初,是中世紀哲學的中期,即經院哲學的全盛期。
  • 學哲學到底有什麼好處?沒好處!那還要不要學?必須要
    但蘇格拉底告訴他們,真理並不存在於他的解答之中,而存在於我們自己對於世界的思考。它並沒有標準答案,絕不會有一個人能站在你面前,告訴你哲學到底是什麼,或者什麼都不是。所以不要寄託於有人用一段話來告訴你哲學的本質,因為哲學的概念本身就是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的抽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