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懂哲學的人都很厲害,怎樣讓自己喜歡上哲學?

2021-01-11 秒言秒語

喜歡上哪一類型的文化,這個是不能去強迫的,只能跟隨自己的愛好,經歷,心境的變化去發自內心由衷的喜歡。

對於自己真心不愛,但又強迫去喜歡和學習的東西,又哪裡能夠看得進去呢,也是沒有心情去深入理解與專研的。不能聽說別人覺得什麼厲害便去學什麼,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哲學,是一門深入思考的學科,他不僅僅限定在人生哲學裡,還有很多職場、社交、宇宙等等方面的哲學。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一說到的哲學,便讓人想到的是有關人生哲理方面的。

哲學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厲害?那是因為哲學無所不包,它包括了人們是怎麼來的?要去往哪裡?生存的意義是什麼?究竟還有沒有下一世?是否有靈魂和記憶?人的思維又是誰來決定的?這個世界是否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掌控著一切的發生?我們又是否像其它維生物一樣屬於另一種更高級生命裡的細胞?……

這些思考的問題包括天文、地理、命運、來世等等,從古至今,哲學就作為了一門看上去似乎很神秘的學說在無數的哲人裡不斷的探索,從孔子、老子、莊子,到現代的哲人;從尼採、柏拉圖、叔本華到近代西方哲學史;從《易經》、《道德經》到各大名人無數書籍,都在為我們講述著哲學的發展與演變,當然還有宗教裡的很多學說,不僅僅是迷信,也包含了很多哲學的範疇。

雖然,我們不停地在追問著同樣的問題,但似乎一直都沒有一個讓我們得以相信和真正呈現出來的答案。探究了上千年依然找不到答案的探索,這給哲學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想對哲學感興趣,那麼首先,任何學科都離不開生活,一切思考又都來源於生活,不妨先從生活裡感興趣的事情開始思考,開始去發現,慢慢地產生疑問並隨之去尋找它的答案,哲學是一門不斷思索的過程,深度思考多於行動。

如果真心熱愛,再去看一看有關這方面的書籍,不局限,從中國的經典到國外的哲學,看自己喜歡哪一位哲人的觀點,便可率先去讀讀他的書,研究透一個哲人,便可以通曉其它,我相信這樣或許可以培養出屬於你自己的哲學觀。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要懂點哲學?
    「哲學是什麼?」這本身就是一個哲學問題。從古至今,許多人都在從事哲學的研究,留下了許多關於哲學的言論和見解。幾千年以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直接造就了中國人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愛好和平的優秀品質。
  • 程會:普通人為什麼也要懂點哲學?什麼是哲學?
    第 19 期程會:什麼是哲學?一提到哲學,哇,太高大上了,一般都聯想到什麼專家什麼教授,我們普通人根本就搞不懂,今天我要講的是連我們普通人都需要懂的哲學,什麼是哲學?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正確的三觀,再簡單的講就是思考一句話,「作為人,何謂正確」。為什麼要懂點哲學?因為哲學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幸福。讓我們的家人過的更幸福,讓我們的員工過的更加幸福,讓我們的親朋友好友過的更加幸福。稻盛和夫老先生說,哲學的根本就在於「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句話。
  • 為什麼我們還是要懂一點哲學
    思想在人類祖先中發展 為什麼要懂一點哲學,我們可以看見歷史上每個哲學理論爆發的高峰,從古希臘、文藝復興到科學革命,都是人類可以大量發表自己觀點擁有自己思想的時代。
  • 哲學思考是人類的天性麼?
    我是做哲學的,也在上哲學課,哲學啟蒙跟思辨力的事情是一樣的事情,包括批判思維力是一種追根溯源的事情,更多是來自哲學的學習,因為哲學在思辨上有優勢,儘管有它私心的一面,浪漫的一面,但是哲學形而上的思辨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哲學的理性思辨在現在公民教育的理性啟蒙中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通過人自由獨立意識的培養,尊重平等意識的培養,公共公益服務中博愛與互助意識的培養,我覺得都可以。
  • 在中國讀哲學著作的有幾人?讀易經、讀懂康德哲學的又有幾個?
    聽說過康德哲學的,也就二律背反,物自體之類的哲學概念,而了解的,恐都是研究人員了。對於《易經》呢?頂多知道乾坤而已,為什麼中國讀哲學著作的人少之又少呢?肯讀康德哲學的就更少了。而讀懂康德哲學,易經的就寥寥無幾了。為什麼呢?
  • 哲學能否彌補信仰與美育的缺失?| 劉蘇裡評《季風青少年哲學課》
    因為哲學家(在有些地方叫「哲學工作者」)也好,普通讀者也好,甚至你自己,要麼把哲學「高大上」化了(的確,多數哲學書不易讀懂),要麼根本沒說清楚哲學到底是什麼,跟人的日常生活是什麼關係……總之,掉頭就跑。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需要繞一個圈來說明,物質為什麼是意識,懂了嗎?其實很簡單,現實中的實驗和現象就是哲學,電磁場,電場和磁場的關係大家都懂,可以互相轉化。但我們都清楚,二者是有別的,但又都能轉化成為對方。具體看看下面內容:1、電場:是電荷及變化磁場周圍空間裡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
  •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成人都覺得燒腦的哲學問題
    成年人每天忙忙碌碌,上班、下班,為生活奔波,為自己的理想房子、車子奔波,為了自己的前程奔波,對這個世界哪還有什麼好奇心。是時候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思考一點哲學問題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號稱中國版的《蘇菲的世界》。
  • 哲學|從仰望星空開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好書大爆炸,ID:Shijia92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怎樣才能獲得幸福?什麼是道德?怎樣對待他人和自己?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如何面對生與死?我們每個人都曾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
  • 隨筆:平凡人的哲學
    每個人都會有進行哲學沉思的時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個人都是哲學家。由於人類喜歡將知識和事物進行歸類,自然就出現了知識的界限和職業的區別。例如哲學這回事,一提到它,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哲學家。哲學是哲學家研究的領域,這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
  •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老實說,哲學我不太懂。我只是聽說人類歷史的早期,在西方(也可能不止西方)所有的知識都是不分類不分科的,都籠統叫哲學。這在古希臘尤為如此。什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查查詞典,他們都叫哲學家。可能在古希臘人的意識裡,哲學家就是有知識的人吧。
  • 哲學很難嗎?這本書告訴你其實哲學並不神秘!人人都可學哲學!
    就如為了哲學而獻身的蘇格拉底,因此哲學這個詞也是被廣泛流傳。但是真正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人,恐怕並不多,而且大多數人也就知道點皮毛。哲學難嗎?當然很難,它門檻可以高到天花板,有人為了哲學貢獻了自己一生,包括生命!但成功的寥寥無幾,倒是出現了很多神神叨叨的人。但真的有那麼難嗎?也不盡然,稍微在一個領域有點見解的人,都接觸過哲學,哲學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至於其它人,除了馬克思主義可能多多少少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大體上他們在讀書方面還是受中國傳統的影響比較大,例如儒家經典傳達出的思想,比如孝順父母與其日常生活關係更大。儘管幾乎所有人都能接觸到現代科學技術,但一般人並沒有特別多地去了解它背後的思想。當然,是否需要對大眾普及西方哲學,這很難講。但是對於中國知識分子來說,認識西方社會,我們肯定要對其有很深的了解。
  • 你第一次讀哲學書的經驗大概是怎樣的?
    你第一次讀哲學書的經驗大概是怎樣的?鼓足勇氣開始,緊皺眉頭推進,攥緊拳頭繼續,終於……讀到一半睡著?不管你讀的是西哲還是馬哲,似乎刻板的哲學教育路徑一直在告訴我們:哲學就是最高級的學科,它是文科的頂峰,是那個將與物理學數學在人類智力高峰上交匯的學科。普通人怎麼能學得懂哲學呢?
  • 我國哲學大師解析黑格爾關於哲學的7個比喻,太厲害太精闢了!
    它是一個死人的王國,這王國不僅充滿著肉體死亡了的個人,而且充滿著已經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統,在這裡面,一個殺死了另一個,並且埋葬了另一個。這樣的情形當然就發生了:一種新的哲學出現了。這哲學斷言所有別的哲學都是毫無價值的。誠然,每一個哲學出現時,都自詡為:有了它,以前的一切哲學不僅是被駁倒了,而且它們的缺點也被補救了,正確的哲學最後被發現了。
  • 2020軍隊文職考試哲學備考資料:哲學的含義
    這裡說到哲學是怎樣的世界觀,說明哲學和一般人的世界觀是有區別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比如有些人認為世界上存在鬼和神,有些人認為這個世界是宇宙運動中偶然形成的,有些人認為所謂世界就是自己從小生活的這個城市等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世界觀,但是個人的世界觀並不能稱之為哲學,因為比起自己的片面的看法,哲學看這個世界更加完整,成體系化,從世界是如何誕生到世界如何運行變化在哲學上都有完整的闡述,所以我們說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但是世界觀並不一定就是哲學。
  • 哲學是一條「賊船」,沒有進步性,不斷回到最初的問題上
    「作為職業,哲學並不是性價比最高的職業,但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我相信哲學是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實踐的。」在序言中,周濂這樣寫道。哲學是一條「賊船」北青藝評:哲學是個很冷門的專業,您當年為何要學哲學?周濂:我高中時喜歡辯論,常說些繞彎、難懂的話,老師、同學聽不懂,自己卻覺得很有道理。
  • 西方人不懂中國哲學,暴露出他們思維方式上的短板
    題記:哲學的本質決定了「哲學」是無法定義的,那麼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的人大都不會是真正的哲學家。提到哲學一般會認為哲學是一門學科,因為許多的大學裡都開設有哲學系,那麼似乎哲學也應當像文科、理科、工科一樣是一門經世之學了,如果說哲學也像工科一樣發源於西方,那麼西方人所說的,「中國沒有哲學」這種說法似乎也是說得通的。經世之學著眼於細節,哲學著眼於大局、著眼於境界的開拓。哲學對經世之細節似乎無從著力,卻是可以引領經世之學。西方人為什麼會說「中國沒有哲學」呢?
  • 學過「哲學」的人有什麼不同?看了才知道其中妙處
    哲學是什麼?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但是,抱歉,目前暫時沒有大家都承認的定義,可能以後也沒有。不過呢,不要太擔心,這個世界上沒有定義的東西很多,比如藝術,也是沒有什麼固定的公認的定義。目前也沒有幾個哲學家能夠很通俗的把「哲學」這個意義講出來。
  • 我們為什麼要學哲學
    呵呵呵呵噠噠從小我就不是非常喜歡看書,雖然老愛去圖書館捧一大摞書回家,但大多都以超期結束我和它們之間的緣分。每次看書時都喜歡邊吃邊看,總是不能十分專注,達到心流狀態。畢業後我時常感嘆,這一輩子都「直」過來了,真是太理科直女了,缺少人文情懷。所以雖然每天做著瓶瓶罐罐的科研,我非常渴望能夠擠出一兩個完整的時間段去讀書。而哲學,是我仰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