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哪一類型的文化,這個是不能去強迫的,只能跟隨自己的愛好,經歷,心境的變化去發自內心由衷的喜歡。
對於自己真心不愛,但又強迫去喜歡和學習的東西,又哪裡能夠看得進去呢,也是沒有心情去深入理解與專研的。不能聽說別人覺得什麼厲害便去學什麼,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哲學,是一門深入思考的學科,他不僅僅限定在人生哲學裡,還有很多職場、社交、宇宙等等方面的哲學。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一說到的哲學,便讓人想到的是有關人生哲理方面的。
哲學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厲害?那是因為哲學無所不包,它包括了人們是怎麼來的?要去往哪裡?生存的意義是什麼?究竟還有沒有下一世?是否有靈魂和記憶?人的思維又是誰來決定的?這個世界是否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掌控著一切的發生?我們又是否像其它維生物一樣屬於另一種更高級生命裡的細胞?……
這些思考的問題包括天文、地理、命運、來世等等,從古至今,哲學就作為了一門看上去似乎很神秘的學說在無數的哲人裡不斷的探索,從孔子、老子、莊子,到現代的哲人;從尼採、柏拉圖、叔本華到近代西方哲學史;從《易經》、《道德經》到各大名人無數書籍,都在為我們講述著哲學的發展與演變,當然還有宗教裡的很多學說,不僅僅是迷信,也包含了很多哲學的範疇。
雖然,我們不停地在追問著同樣的問題,但似乎一直都沒有一個讓我們得以相信和真正呈現出來的答案。探究了上千年依然找不到答案的探索,這給哲學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想對哲學感興趣,那麼首先,任何學科都離不開生活,一切思考又都來源於生活,不妨先從生活裡感興趣的事情開始思考,開始去發現,慢慢地產生疑問並隨之去尋找它的答案,哲學是一門不斷思索的過程,深度思考多於行動。
如果真心熱愛,再去看一看有關這方面的書籍,不局限,從中國的經典到國外的哲學,看自己喜歡哪一位哲人的觀點,便可率先去讀讀他的書,研究透一個哲人,便可以通曉其它,我相信這樣或許可以培養出屬於你自己的哲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