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考是人類的天性麼?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2015年4月25-26日,LIFE教育創新首屆峰會在京舉行,以下為關於特級教師李慶明關於「教育如何培養思辨力」所做的發言。

我是做哲學的,也在上哲學課,哲學啟蒙跟思辨力的事情是一樣的事情,包括批判思維力是一種追根溯源的事情,更多是來自哲學的學習,因為哲學在思辨上有優勢,儘管有它私心的一面,浪漫的一面,但是哲學形而上的思辨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哲學的理性思辨在現在公民教育的理性啟蒙中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通過人自由獨立意識的培養,尊重平等意識的培養,公共公益服務中博愛與互助意識的培養,我覺得都可以。兒童的思辨天性如何?這個是有爭議的,皮亞傑在他的《發生認識論原理》一書中批評傳統哲學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後結果,開始注意對兒童的哲學研究,這一點被美國的哲學家馬修斯提出了嚴肅的批評,馬修斯認為皮亞傑低估了兒童的天性,因此有了兒童哲學的一些討論。兒童哲學有兩個含義,第一是關於兒童的,一個就是兒童自身的,前者不一定認為兒童就是天生的哲學家,而後者認為兒童是有自己的哲學思維,而且是天生的哲學家。比如說義大利哲學家費魯奇有本著作叫《孩子是個哲學家》,研究了兒童的哲學思考,我認為這樣來看,兒童的求知慾,自由遊戲的心態是非常符合哲學產生的情景的,而且在我看來,兒童本原性思維,靈性思維、直覺思維和純粹思維更像一種非二元對峙或者分離的現象學哲學思維。為兒童進行哲學啟蒙教育並非不可思議,因為這恰恰是植根於兒童的哲學天性的。馬修斯說過這樣的話,我不是說兒童就一定比大人來的強大,但是兒童的哲學所擁有的迫切、自然天成值得我們喝採,也有助於領略成人哲學和哲學本身的逸韻。

人類在哲學方面具有內在的稟賦。這是我的女兒的故事,她小的時候總是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個是什麼意思,那個是什麼意思。有一次她突然問我,意思是什麼意思?我真的是張口結舌,孩子一旦把他的思維場景開放之後,她真的會對本原的問題發生迷戀。所以總體看來,我認為必須堅定的承認,並驚嘆兒童的哲學思辨天性,使我們在哲學思辨前人的意義上,承認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並且挖掘這種潛能和資源。但是我們也反對,過於浪漫的將兒童哲學天性誇大其詞,認為兒童就是天生的哲學家。我覺得人文學科是扮演著扼殺孩子的哲學天性的角色的,兒童的哲學天性只有通過教育或者訓練才能得到釋放和實現。

兒童哲學啟蒙的特點,不是成人化,灌輸式的教訓式的來指導兒童學習的思考哲學問題,哲學教育的策略仍然應該植根兒童的天性,我這些年一直在做兒童哲學的探索,我基本上就是從下面這麼四個方面來,也是植根於兒童的天性來進行哲學啟蒙的。哲學的問題是無處不在的,小學生談愛情問題,多有意思啊,談民俗問題和遊戲問題等等。

四個策略是哲學的啟蒙應該設置成一個悠然的場景,第二,激發好奇心,第三,開展自由對話,包括辯論,爭吵,反思都可以。第四,要通過詩意幫助孩子洞悉人性,洞悉世界,洞悉自然。第一個悠然閒適,有了閒情逸緻,才可能自由的思考一些哲學問題,哲學在本質上就是一種自由自私,我記得第一次我上哲學課,我問孩子們哲學是什麼,還有背的,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我說誰告訴你的?他說我爸告訴我的,誰告訴你爸的?他說書上說的。我說這都是錯的!有一個孩子說,我老爸老讓我講哲學,他講我不懂的東西我不懂,他給我講我懂的東西,我更不懂了,所以他說哲學就是吃飽了撐的!我說你很棒啊!亞里斯多德說,哲學作為「愛智慧」產生於詫異或好奇,從明顯的疑難中感受到詫異。感到困惑和詫異的人想到自己的無知,為了擺脫無知,他們就愛智慧,於是就產生了哲學。我問孩子,你們一天到晚都幹什麼?吃飯、上學、睡覺啊,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我說你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嗎?有一個小朋友悄悄告訴我「小便」!一個男生說還有「大便」,一下子問題就來了,我說好,我們就來談論大小便開始好不好?然後給他們看了一個繪本,這個小孩是不怎麼文明的,引出這個話題來,開始討論哲學,很有意思的。他們更好奇了。

我有一次講愛情也是這樣,老師告訴我,你偷看過愛情的書沒有?孩子們說老師我們都沒看過,我說這個看過嗎?我看過的!我說你們撒什麼謊啊!你們都聊聊這個話題,我說好,你們有沒有思考過愛情是什麼?小孩一本正經的站起來說,愛情是心心相映。還有人說愛情就是一劑毒藥!

第三個是自由對話,自由對話是哲學啟蒙最重要的一種策略,其實,我們的哲學柏拉圖也好,蘇格拉底也好,《論語》翻譯成孔子對話論是非常準確的,就是和學生的對話。我跟學生講語言問題,始終在對話,這個很難的,開始一個問題,狗能不能說人話,結論出來了,還看了這麼一個故事,最後出來了,狗是不能說人話的,然後第二個問題,動物的名字是哪來的?孩子們爭論得非常厲害?我說先有狗還是先有狗這個名字?給你們討論去,討論一年!學生爭的昏天黑地,只有一個孩子說,你們吵什麼,怎麼可能先有狗啊?先有狗就等於給這個動物命名了!這個對話真的是非常意思的。最後大家都以很崇敬的心情朗讀這個印度的哲學詩。

兒童的天性是詩意審美的,李澤厚說哲學是科學加詩,沒錯,它是審美的、藝術的,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情理交融的策略,我上個這堂課我認為已經把哲學上幾個策略,特別是詩意策略融化在自由這節課裡了。然後對自由的理解孩子們都理解了。然後我說這就是一個成語,這個話講的這個故事,揭示了這個特點,下面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我說自由要限制的,如果把這個限制推到極端,這個限制成了人肉身和心靈枷鎖的時候你能告訴我自由是什麼嗎?然後朗誦了這首詩,然後看了這個視頻,那些猶太小孩子留下的畫!這些孩子1.5萬名孩子只有100多個倖存者,讓孩子們在靜靜的思考中感悟,自由意味著什麼?孩子們很厲害,這種藝術詩意的伴隨,孩子們真的能夠想出兩種自由的含義,美國的戰爭紀念牆上這句話的含義,再通過電影的片斷,《勇敢的心》,最後喊出來的話是「自由」!最後朗誦「是什麼是自由」一首詩。

相關焦點

  • 孫周興:技術的發展,激發人類對技術哲學和倫理的思考
    撰文丨董牧孜近日,國內著名的尼採、海德格爾研究者孫周興出版新作《人類世的哲學》。《人類世的哲學》是孫周興繼《未來哲學序曲——尼採與後形上學》(商務印書館,2018年)之後,對「未來哲學」、「技術與未來」等問題所做的進一步思考,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哲學家羅素曾說,科學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哲學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哲學是人們胡說八道的一種特殊權力,哲學是有道理的猜想。你可以用一個圓圈表示人類已有的知識——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圓圈之外就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 《哲學思考:思想史上的偉大論辯》:閱讀偉大的書籍
    如果我們想要學會哲學地思考,除了小心翼翼地走過那些偉大思想家們在書中鋪就的思考之路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我當然可以試著給出更多的解釋,但這樣做並不明智。要闡釋得更好,遠勝於此的辦法則是去重走我過去卅載的教學中所走的路:打開一本書,用我自己的方式消化(講授)它;嘗試追溯或者重構作者得出解釋的思維過程,並儘可能地清晰明了;請其他人(學生)來做這件事。這正是本書其他章節要做的。
  • 《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薦讀
    對人類社交天性的三大驅動力分析,作者的核心貢獻大體就是上面這些內容,所有這些都以充分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驗證為基礎,因此,它是可信的;但作為一本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學術著作,社交天性》一書引人入勝的原因還有三點必須交待:第一,神奇絕妙的實驗設計。
  • 《憐憫是人的天性》教案
    第二段後半部分提出的:「我認為憐憫心是我們這樣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難折磨的人最應具備的稟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類在開始運用頭腦思考以前就有憐憫心了;它是那樣地合乎自然,甚至動物有時候也有明顯的憐憫之心的表現。」一句話概括就是:憐憫是人的天性。(2)對中心論點的論證有什麼特點?先批駁霍布斯的錯誤觀點(第二段),再正面論證自己的觀點(第三段)。
  • 《第一哲學的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哲學會講:形上學的可能路徑——『《第一哲學的支點》(以下簡稱《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趙汀陽先生這部著作涉及的哲學思想、哲學的根本問題、形上學的可能路徑等議題展開研討。
  • 人類清除計劃,十二個小時的天性釋放,人類到底清除了什麼?
    被追殺的社會底層黑人躲進白人的安全屋,在人性和自己的安危之間,這個賣安保系統的商人真正地開始思考清洗計劃的意義。被毫不認識的人攻擊,威脅到生命,難道這也是清洗計劃的意義?他不相信!當清洗的槍口指向了他自己,他才真正開始思考清洗計劃真正的意義,在故事的結尾,這位商人也為自己對清洗計劃的支持付出了生命代價。經歷了第一部的視覺震撼,觀眾們對第二部的科幻與驚悚的期待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 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哲學的核心表達方程式
    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雲思考就是哲學「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經典講演系列」是稻盛先生多年來不斷思考的結晶。我想將自己在編譯這系列書籍過程中的感想告訴讀者。「心之官則思」,每個人每天都在思考。但思考有自覺和不自覺之分,有深刻和膚淺之分,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思考是種子,行動是花朵,成敗是果實。從這個意義上講,思考是一切的起源。
  • 《社交天性》分享人類社交的驅動力
    大腦在停止一切工作的時候,會啟動一個默認網絡,這個默認網絡主要的工作就是思考一切和社交有關係的事情。所以說,社交是大腦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它把所有可利用的時間都集中起來,花在思考社交關係這件事情上了。第二,人類社交的驅動力是什麼?連接大腦之所以要和別人發生連接,一方面是出於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快樂。
  • 寬與窄的詩性哲學思考
    寬與窄的詩性哲學思考 吉狄馬加。我曾經寫過一首關於河流的詩,就是想回答源頭的一滴水與一條大河的關係,同樣也想回答這滴水與那個和它相呼應的遙遠的大海的關係,在這裡不妨引用一段我的詩歌,或許這也是我有關對這一命題的思考:  「當你還是一滴水的時候/還是/胚胎中一粒微小的生命的時候/當你還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不足以讓我們發現你的時候/當你還只是一個詞/僅僅是一個開頭/並沒有成為一部完整史詩的時候/哦大河/你聽見過大海的呼喚嗎/同樣
  • 部落主義是人類天性嗎?
    攝影師:趙莉部落主義是人類天性嗎?
  •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上部)
    (9)一個人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但他必須要有哲學的思考。沒有理性的宗教信仰是不足取的,哲學思考能夠使宗教信仰不走向迷途。宗教信仰給人以精神的安慰和在困苦中生活的人們以勇氣。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理性的思維本來就虛弱,於是宗教在他們那裡就變成了愚昧的迷信。於是宗教就在這種情形下演化成了有意無意的欺騙,成了統治者奴役人民的工具。
  • 抓落實的哲學思考
    抓落實的哲學思考 發表時間:2011-05-17   來源:解放軍報 抓落實不僅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要求,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還是一個重大哲學問題。我們必須從哲學的高度認識抓落實,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指導抓落實。  抓落實是將主觀範疇內的東西轉化為客觀現實的過程,是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過程,是任何一項工作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 孫周興《人類世的哲學》: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人工智慧是人類的延伸還是新的物種?具備完整意識的機器人是否可以被列入自然人的範疇?自然人被技術化(非自然化)的限度在哪裡?誰來決定人工智慧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這些包含著對未來思考的問題,顯然無法單純通過科學技術本身來解決,而是與觀念和價值相交織,上升到了哲學的層面。
  • 關於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的哲學思考
    哲學作為人類思維的最高表現形式,始終在支配著人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共產黨人的思想武器,則始終是我們的行動指南。因此,要做好體育工作,就要從哲學的高度進行思考,不斷地研究和分析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中的各種矛盾,探索解決的途徑,推動體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面對我國體育改革與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應當如何進一步從哲學層面上來對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進行思考呢?
  • 講座回顧|林德宏: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
    林老師的講座題目是「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講座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潘天群老師主持。現代物理理論是相對經典物理理論來說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經典物理理論已經發展成一個壯觀的理論大廈。當時很多的研究者認為,物理大廈已經落成,留待解決的只是細節問題;當然,天空中還有「兩朵烏雲」——「以太漂移」的「零結果」和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
  • 戰爭是人類的天性嗎?
    戰爭是人類的天性,還是當社會組織形式逐漸複雜化後才發展出來的?相關的研究者被劃分為「鷹派」和「鴿派」兩個陣營。撰文 | 布萊恩·福格森(Brian Ferguson)翻譯 | 蔣青人類——或者說,只有男性——是否因為演化,逐漸發展出了屠殺他族成員的天性?這種「天性」,不僅擁有殺戮的能力,還與生俱來就喜歡集體持械鬥毆?「集體」這個詞十分關鍵,畢竟個人原因的打鬥和殺人,不等於戰爭。
  • 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哲學思考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來審視和思考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和主要矛盾,對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是認識氣候變化問題的根本出發點  氣候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馬克思認為,人靠自然界生活。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也是生物演化、人類誕生和文明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
  • 北大教授解讀《三體》,一部科幻小說藏著怎樣的哲學思考?
    然而,這些活生生的中國故事,卻呈現在對茫茫太空的想像之中,與整個宇宙的命運息息相關,從各個角度追問著人類的未來、地球的毀滅、時空的本質、宇宙的意義和目的等終極問題。他的宇宙想像,又被稱為「硬科幻」,即不是憑空想像的未來世界,而是建立在扎紮實實的物理學理論之上,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以真正的生活經驗面對真實的人類問題,這便是劉慈欣最吸引我的地方。
  • 《人性的弱點》談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
    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簡單列舉幾種場景)全書我認為重中之重的論點就是最深層的本性——渴望得到重視,書中的第一章人際關係的基本技巧就由此展開。美國大哲學家杜威博士說:人類天性中最深層次的衝動就是「顯要感」。顯要感在這裡不是貶義,他是人性中最深層的本性,自己要顯得重要,要被重視。其本身雖然不是貶義詞,但獲取顯要感的方式卻有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