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資深教授林德宏老師為南大學子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林老師的講座題目是「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講座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潘天群老師主持。
現代物理理論是相對經典物理理論來說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經典物理理論已經發展成一個壯觀的理論大廈。當時很多的研究者認為,物理大廈已經落成,留待解決的只是細節問題;當然,天空中還有「兩朵烏雲」——「以太漂移」的「零結果」和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現代物理理論正是在解決這「兩朵烏雲」中誕生的。
林教授從「追求統一」、「探索複雜性」、「多重歷史與多重自我」和「時間旅行」四個方面對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量子力學、相對論以及現代宇宙理論等進行了講解。
隨後,林老師從七個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哲學思考:
1、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經典物理學相信自然界遵循確定性原則,而量子力學認為世界本身是不確定的。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等提示我們要研究「微觀認識論」問題。量子力學認為,世界本來的面目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
2、可能與不可能。經典物理學研究我們所在的現實世界,而現代理論物理學不僅研究現實的世界而且研究可能的世界,如平行宇宙、時間旅行、薛丁格的貓等。在現代理論物理的視角中,似乎什麼都會發生,又什麼都不會發生。可能與不可能的界線被瓦解。在林教授看來,違背規律是不可能的。
3、科學想像和隨意想像。現代理論物理中的思想實驗是科學想像,它與天馬行空的隨意想像是不同的。思想實驗這樣的科學想像是有科學理論根據的,符合邏輯推理的。現代理論物理中,思想實驗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再一次讓我們認識到科學的發展要衝破固有的局限,科學實驗與經驗證據在驗證理論的過程中必不可少。我們在研究問題、探究答案的過程中要敢於嘗試。
4、數學模型和科學理論。數學奇妙之處在於它走在科學前面。數學中沒有直接經驗,數學直接推導出結論。數學模型無所謂真假,其在理論的研究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數學模型不能簡單歸結於科學,美不等於真。
5、統一性與複雜性。世界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又是一個複雜的演化過程。科學的發展有兩種趨勢,其一是走向統一與簡明,其二是走向變化與複雜。一方面,科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工具,其目標是統一與簡明;另一方面,對複雜性的探索是科學發展的必經之路。現代理論物理在這兩方面都表現的比較鮮明。對科學的這兩條道路,要理智的看待,統一性與複雜性在科學的發展當中是互補的。
6、宇宙的科學解與哲學解。宇宙問題既是科學問題也是哲學問題,關鍵在於怎樣理解宇宙。現代理論物理學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研究宇宙的視角,使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宇宙。但是,關於宇宙的哲學思考與科學研究,在某些方面界限模糊,容易錯位。在我們進行哲學思考的時候,要批判地吸收科學家的理論成果。
7、哲學問題與科學問題。現代理論物理學的發展逐漸思辨化,關於科學的哲學思考不僅僅要關注科學的形式,更要注重科學的研究內容。現代理論物理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及其獲得的成就,都引起哲學思考。我們要勇於直面現代理論物理所產生的哲學追問。
南京農業大學嚴火其教授參加本次講座。在場的聽眾還有南京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同學。講座上,同學們積極提出問題,與林老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供稿 | 趙聰妹
編輯 | 劉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