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主義是人類天性嗎?

2021-02-23 雷靂和學生們

攝影師:趙莉

部落主義是人類天性嗎?

顧瀟 雷靂

 

保守派會比自由派有更多偏見嗎?以往一些社會科學學者都認為保守派比自由派更具有偏見,然而最近一些研究表明,無論政治派別如何,每個人總體上都有著相似程度的偏見。歸根溯源,這類偏見實質上是部落偏見,來源於我們的天性。研究者Clark、Liu、Winegard和Ditto(2019)提出,部落偏見是人類認知中一個自然的且幾乎不可消除的特徵。

我們可以從進化的角度來理解部落主義以及部落偏見。人類祖先在激烈的群體競爭中進化,其中由忠誠成員組成的群體具有更高的合作性和凝聚力,所以他們比由非忠誠成員組成的群體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不但能夠在競爭中倖存,還可以通過奪得其他聯盟的土地和資源而增進繁衍,使帶有忠誠特徵的基因得以傳遞給後代。由此可見,生存壓力塑造了人類的部落主義,而部落偏見也隨之而來。

部落偏見指的是人類為了表現出對所在群體的忠誠以及維護所在群體的利益,而對群體持有的信念不加批判地接受並堅持。具體來看,人們會有選擇性地了解支持自己所在團體利益的信息,並避免接觸或懷疑那些可能傷害自己團體的信息。由於暴力在現代社會中已然是行不通的,如今團體的勝利在於提出論點並說服其他人,所以人們更傾向於相信並且支持有益於所在團隊利益的信息。

在各類團體中,政治團體之間的競爭尤其激烈,因為成敗關乎獲得或者損失大量社會利益和資源,這就使得人們在表明政治立場時的部落偏見尤其突出。

引起人們政治偏見的往往是模稜兩可的關於道德承諾的問題。比如人們對於胎兒何時會經歷意識上的痛苦這一問題難以達成一致,反對墮胎的保守黨人可能就會認為胎兒很早就有了意識,從而能更堅定地支持自己黨派的觀點。

目前,從理論推導和實證結果都可以得出無論政治派別如何,人們的偏見程度是相似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保守派和自由派在所有方面都相似,或者說一個群體永遠不會比另一個群體有更大的偏見或者錯誤。事實上,保守派和自由派各自分別會在不同領域有更強烈的偏見,比如保守派更傾向於認為同性戀不是天生的所以更應該被譴責。

總結來看,部落主義是人類的天性,而部落偏見作為他的衍生產物,是一個在各領域都存在的常見現象。

資料來源:

Clark, C. J. , Liu, B. S. , Winegard, B. , & Ditto, P. H. . (2019). Tribalism is human natur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ence. 28(6),587 –592.

相關焦點

  • 戰爭是人類的天性嗎?
    撰文 | 布萊恩·福格森(Brian Ferguson)翻譯 | 蔣青人類——或者說,只有男性——是否因為演化,逐漸發展出了屠殺他族成員的天性?這種「天性」,不僅擁有殺戮的能力,還與生俱來就喜歡集體持械鬥毆?「集體」這個詞十分關鍵,畢竟個人原因的打鬥和殺人,不等於戰爭。
  • 自私是史前人類進化出的天性嗎?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本質上是自私的。我們顯然是無情的,有很強的動力相互競爭以爭奪資源並積累權力和財產。如果我們彼此友善,通常是因為我們別有用心。如果我們表現良好,那僅僅是因為我們設法控制並超越了我們與生俱來的自私和野蠻。
  • 自私是史前人類進化出來的天性嗎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本質上是自私的。我們顯然是無情的,有很強的動力相互競爭以爭奪資源並積累權力和財產。如果我們彼此友善,通常是因為我們別有用心。如果我們表現良好,那僅僅是因為我們設法控制並超越了我們與生俱來的自私和野蠻。
  • 自私是史前人類進化出來的天性嗎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本質上是自私的。我們顯然是無情的,有很強的動力相互競爭以爭奪資源並積累權力和財產。 如果我們彼此友善,通常是因為我們別有用心。如果我們表現良好,那僅僅是因為我們設法控制並超越了我們與生俱來的自私和野蠻。
  • 失敗主義與航空航天
    我們將對未來持悲觀態度且持消極作為的狀態稱為消極失敗主義,對未來持悲觀態度但持積極作為的方式稱為積極失敗主義。有的人可能覺得奇怪,對未來持悲觀態度的人為什麼會有積極的作為呢?這就需要從失敗主義的內涵講起了。什麼是失敗主義?認為未來必將失敗。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想法。世界上難道有不會滅絕的動物嗎?強者如恐龍,最終也還是滅絕了。世界上難道有不會滅亡的帝國嗎?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哲學思考是人類的天性麼?
    兒童的思辨天性如何?這個是有爭議的,皮亞傑在他的《發生認識論原理》一書中批評傳統哲學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後結果,開始注意對兒童的哲學研究,這一點被美國的哲學家馬修斯提出了嚴肅的批評,馬修斯認為皮亞傑低估了兒童的天性,因此有了兒童哲學的一些討論。兒童哲學有兩個含義,第一是關於兒童的,一個就是兒童自身的,前者不一定認為兒童就是天生的哲學家,而後者認為兒童是有自己的哲學思維,而且是天生的哲學家。
  • 戰爭是人的天性,還是現代人的發明?
    人類——或者說,只有男性——是否因為演化,逐漸發展出了屠殺他族成員的天性?這種「天性」,不僅擁有殺戮的能力,還與生俱來就喜歡集體持械鬥毆?「集體」這個詞十分關鍵,畢竟個人原因的打鬥和殺人,不等於戰爭。戰爭是社會性行為,是一群人有組織地殺戮另一群人。
  • 網友分享: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題記有人認為自由是個偽命題,這世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自由,所謂的自由都是人們捏造出來的虛假定義。至於人類文明進程的動力,那跟自由也無甚關係,倒是自私和欲望,成就了我們的歷史和文明。
  • 人類清除計劃,十二個小時的天性釋放,人類到底清除了什麼?
    文/小雲【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自2014年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播放以來,電影其中包含的寓意讓人不禁深思,這部德莫納克導演執導的集科幻與驚悚於一體的影視作品讓人腦洞大開,至今為止,四部《人類清除計劃》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完整的人類清除計劃的來龍去脈,在這部科幻片中,人類清楚計劃起源於美國,造就了近代美國的經濟高度發達。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領略這四部影片的精彩。
  • 《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薦讀
    對人類社交天性的三大驅動力分析,作者的核心貢獻大體就是上面這些內容,所有這些都以充分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驗證為基礎,因此,它是可信的;但作為一本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學術著作,社交天性》一書引人入勝的原因還有三點必須交待:第一,神奇絕妙的實驗設計。
  • 後人類主義、現代技術與人文科學的未來
    內容提要:後人類主義作為一股新興的文化思潮已經產生了重要影響。後人類主義並非一個本質主義的概念,後人類主義之「後」,既非意味著時間上的先後,也不意味著徹底的否定與對立。現代技術的高度發展是後人類主義最為顯著的特徵。
  • 尋找失落文明——走進美國印第安部落
    「我和過去的"酋長"不一樣」  印第安人天性友善,熱情好客。為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圖拉裡普部落按傳統儀式,準備了一頓豐盛的烤魚宴。他們把剛從河裡捕撈的每條10多斤重的三文魚切成手臂般大小,蘸上特製調料,然後放在火爐上慢慢燒烤,空氣中頓時瀰漫著肉香,令人垂涎。  宴會由圖拉裡普部落「酋長」梅爾·謝爾登主持。
  • 消費主義的錯誤歸因,你的焦慮來自哪裡?
    有沒有可能,消費主義只是社會焦慮強加的一項錯誤歸因?或者是人類內心深入的一種不安全感所促就的消費行為?消費主義主流批評的反思當下對於消費主義的主流批判在於符號化帶來的消費異化,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分上下的情況下,消費者競相驅逐的焦點日益集中在商品的附加值即其符號價值,比如名氣、地位、品牌等觀念上的東西,並為這種符號價值所制約。
  • 喬治·華盛頓的局限性:奴隸主和白人至上主義
    二,白人至上主義美國《獨立宣言》中有一句名言,「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意思即是大名鼎鼎的「人人生而平等」。因為這句話,這份「討英檄文」的歷史地位被陡然拔高,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文書之一。
  • 超人類主義思想,道德行為可以通過技術改善嗎
    超人類主義思想,道德行為可以通過技術改善嗎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小編,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超人類主義者聲稱應當進行值得留存史冊的人文主義運動。其領銜的思想家代表著超人類主義的願景,對人性進行提升和改善,這也是自17世紀啟蒙運動以來一直存在並不斷發展的力量。與進化論以及思想的計算機理論一起,超人類主義融合了人類的意義以及人類如何進化超越自己的極限。這一不斷發展的融合,還包括科學家對於生態過程的描述,以及超人類主義者分析人類特徵的發展方向,這讓那些希望通過獲得智能而帶來的好處的人備受鼓舞。
  • 48張圖了解48種主義
    6. anthropocentrism 人類中心主義 / 「以人為本」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核心或者最重要的物種,評價現實的真實與否依靠人類的視角。人類中心主義是環境倫理學和環境哲學的主要概念,被認為是人類為何與自然環境發生衝突的根本原因,但這種理念已經根植在大多數人類的心中。
  • 承認社交是人類的天性,這並不容易!
    這一迷思我們人類困惑、爭論了很多年,總結了很多經驗,心理學家也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開發了無數的量表與行為指標,卻並沒有一個直接的證據能告訴我們幸福的關鍵在哪裡。破解這一迷思地的轉折點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與功能磁共振(FMRI)技術被成熟地應用到了社會心理學領域。
  • 基因技術直指人類天性 犯罪也可以遺傳嗎?
    東方網9月5日消息:人類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對自身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基因技術更是直指我們的天性深處。但不管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對基因的認識和改造都將是一柄雙刃劍,我們在舞弄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這關乎人類全體的未來。
  • 探索「超人類主義」:科技的極致發展會讓人類更好還是更壞?
    沒錯這就是《心境》的遊戲背景了,但是今天筆者想說的並不是遊戲,而是《心境》遊戲中提到的「超人類主義」概念。「超人類主義」是指用科學和技術來從根本上改進人類自身的條件。特別是要開發和製造各種廣泛可用的技術來消除殘疾、疾病、痛苦、衰老和死亡等不利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消極問題,同時極大地增進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聽起來是不是很像超人製造計劃?
  • 《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天性何以使利他成為可能
    當道金斯指出,人類的利他主義美德在本質上也不過源於人體內的基因的自私性時,把利他主義作為先驗道德構建的各種倫理學便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人性仿佛被殘忍地置於死地。一百五十多年前,有「達爾文鬥犬」之稱的赫胥黎在與牛津主教威爾伯福斯展開白熱化的辯論時,有一位貴婦人當場暈倒,據說是因為她的信仰受不了如此猛烈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