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主義與航空航天

2021-02-19 科創小光

失敗主義是一種認為未來必將失敗的思想,一般認為其將導致消極的作為。我們將對未來持悲觀態度且持消極作為的狀態稱為消極失敗主義,對未來持悲觀態度但持積極作為的方式稱為積極失敗主義。有的人可能覺得奇怪,對未來持悲觀態度的人為什麼會有積極的作為呢?這就需要從失敗主義的內涵講起了。

什麼是失敗主義?認為未來必將失敗。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想法。世界上難道有不會滅絕的動物嗎?強者如恐龍,最終也還是滅絕了。世界上難道有不會滅亡的帝國嗎?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世界上難道有不會死去的恆星嗎?實際上,體積越大、質量越大的恆星死去的也就越快。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世界上難道有不會滅亡的文明嗎?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都變成了殘垣斷壁。實際上,毀滅與消亡才是世界的主旋律,輝煌與光明只是一時之耀。我們又如何能不向失敗俯首稱臣呢?

古代王朝有所謂的三百年周期律。前一百年輝煌,中間一百年平淡,最後一百年風雨飄搖。總有人想挑戰歷史周期律,想通過人類的力量去改變它。但向規律發起挑戰只有一個結果——完蛋。相反,如果順應規律,苟延殘喘,反倒能讓王朝繼續存在下去。

因此,失敗主義的內涵便是不去挑戰既有的規律與制度,而在現有的體制下為自己積極爭取最大的生存空間。未來的失敗不能成為當下消極避世的藉口。沒有資本的人消極避世是必死無疑的,有資本的人才有避世的資格。只有在現有的體制下為自己汲取足夠養分、騰挪出足夠的生存空間,才能在黑暗與瘋狂的衰亡之世中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未來。

埃爾德裡奇是典型的失敗主義者。他不相信薪火可以繼續傳下去,亦或是他理解了傳火終有竟時,所以他拒絕了傳火,選擇集聚力量,以度過黑暗的深海時代。

文明終於也有毀滅的時候,就像復活節島上的土著人一般。他們耗費了過多的力量投入修建石像,最終耗盡了島上的資源。又因為沒有及時離開,竟失去了航海的技術,最終復活節島的文明衰亡了。我們的世界又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復活節島呢?我們在內耗中拼的頭破血流,我們拿出最高的智慧用於與同類相殺,人類最先進的技術都是最先用於軍事。我們已經多久沒有踏出前往深空的步伐了?航空航天的投資佔全世界的GDP份額少得可憐,儘管事實上作為一種投資活動,航空航天的投資回報率高達幾百倍。

我們的航空技術停滯了多久了?電磁彈射+SSTO,拉格朗日點空間站,小行星帶採礦,馮諾依曼機……有多少現代技術可以實現但最終都因為沒有足夠資金投入以至於沒能實現的太空技術?

上帝通過不同的語言讓人類之間產生了隔閡,讓人類無法建造巴別塔,讓人類遠離了深空。但他沒能剝奪人類想像未來的力量。實際上,失敗主義的內涵便是樂觀主義。正如黑暗的深海時代過後,新的火焰便從虛空之中產生,將光明再次灑往大地。舊事物必然會滅亡,被新事物所代替。新事物在存在一段時間後又會變成舊事物,然後被更新的事物所摧毀、代替。我們生於舊世界的晚期,生在新世界黎明的前夜,我們堅信舊世界必然滅亡。但我們還需要前往新世界,或者說我們要為新世界的形成助力。

新世界的人類離開地球,前往深空,失去了舊地球人類的一些屬性,獲得了宇宙中人類的一些新屬性。待在地球上是必然失敗的,想渡過人類的「深海時代」,我們必須前往深空。但我們還剩多少時間呢?文明只是曇花一現,文明的毀滅方式多到難以想像。人類文明竟然能順利地從原始部落達到目前的信息化時代,這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奇蹟。但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奇蹟並不罕見,奇蹟的毀滅就更不罕見了。

無論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我們都沒有繼續等下去的資本了。消極避世是需要資本的。航天!航天!航天!

相關焦點

  • 航空航天翻譯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
    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也在變得更加的先進,而且各國之間的這種合作,也開始變得很普遍。所以在這其中會涉及到航空航天翻譯的問題,一旦這其中的翻譯不是特別準確,就有可能會影響整體的合作過程。所以專業翻譯公司必須對這一方面進行很好的調整,要注意到的問題會有很多。
  • 伯恩斯「戰勝失敗主義」的方法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第40集:戰勝失敗主義,這是伯恩斯給出的14種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的第13種方法。你做什麼事情都會猶猶豫豫,很難採取行動。因為你不想冒失敗的危險。但,這最終還是歸咎於家庭教育的失敗!我知道,有很多大學生有心理問題,但是,他們的理智告訴自己,必須修完所有的課程,並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頑強的修完學分,順利畢業。這些孩子是非常讓人佩服的,也是非常令人尊敬的。
  • 中國航天怎麼了?短短一年四次發射失敗,也許不是巧合
    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利用固體運載火箭快舟1號甲發射吉林一號遙感衛星的02C高分衛星再次發射失敗,這已經是一年之內中國航天的第四次發射失敗了。這些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千上萬的人造衛星成功升空,特別是當北鬥衛星系統的最後的一顆衛星的成功發射,讓中國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全球,可這一次是因為什麼呢?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 一年之內出現4次失敗,中國航天成功令人質疑,美智庫:神話破滅
    ,但如今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短短一年之內出現了4次失敗,中國航天成功率開始令人質疑,美國智庫還不懷好意指出「神話破滅」,認為中國航天發射成功概率已開始下降,各國發射任務還是應該交給美國。原來,中國航天確實在一年時間內出現4次失敗,但這4次失敗都是有原因所在,接連失手確實是很不正常,不過美國智庫不顧背後具體原因,便指出中國航天發射成功率令人質疑,此舉無非是想藉助中國航天發射失敗,來為美國尋求更多發射任務訂單罷了,相反正是美國智庫發出這篇報導後,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航天發射失敗具體詳情。
  • 快舟衛星連續發射失敗,我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巧合
    我國航天究竟是怎麼了?俄專家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巧合,中國在這幾年的航天進步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據最新消息報導,連續四次發射失敗的是新型火箭快舟1號甲的一顆02C高分衛星。火箭剛發射一段高度以後發現了異常,最後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衛星一同墜落。與此同時,美國也有一例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傳出,俄國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巧合。
  • 快舟衛星連續發射失敗,我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巧合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衛星發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然而近期卻持續傳出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我國航天究竟是怎麼了?俄專家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巧合,中國在這幾年的航天進步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據最新消息報導,連續四次發射失敗的是新型火箭快舟1號甲的一顆02C高分衛星。火箭剛發射一段高度以後發現了異常,最後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衛星一同墜落。與此同時,美國也有一例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傳出,俄國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巧合。
  • 美國航空發射飛彈失敗,中國公布一個好消息:年底將發射嫦娥五號
    美國航空飛彈發射失敗,科技強國折戟?‍‍放眼全世界,說到科技強國,不少人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國家就是美國,不得不說,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水平還是相當之高的,與很多國家拉開了難以追平的差距,這也讓美國收穫了大量聲望和財富。然而,近日美國這樣一個科技強國卻在航空領域出現了不小的失誤。
  • 中國談兩次航天發射失利,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國很少連著失敗?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國航天事業的現狀,因為得益於最近20年來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投入,我國目前已經當今世界少數幾個掌握航空航天技術的大國之一,所以要要說在技術方面中國確實已經很強了,而且其中我國在運載火箭、衛星、航天發動機等核心航天技術領域方面,近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和技術突破可以說是舉世矚目的。發射的數量和時間。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頒發!榮耀屬於他們
    他表示,每一項獲獎成就的背後都凝聚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奮鬥者的汗水與夢想。北航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始終以服務航空航天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培養了大批領軍領導人才。面向未來,北航將堅守初心使命,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建設航空強國、航天強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短短一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美:放棄吧
    這些年來,我國迅速發展,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雖然在航發上仍然不足以與美俄所抗衡,但是我國的航天事業綜合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種種成就都在表明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崛起,然而如今,短短一年之內,四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到底在發射什麼?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揚州共同打造的揚州航空館開館。航空科技館文化館定位博物收藏與科技展示,中國航空"第一「展,中國航空發展史,航空探秘,中國航空名人堂等,通過20餘架中國航空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飛機模型的陳列,展示了中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航空科幻體驗館包括體能訓練營,小飛俠歷險記主題樂園,航模實驗室,5D影院,飛行模擬體驗,室內無人機競技,航空文創空間等。
  • 攬月九天,飛向太空 ——記紹興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代表隊第二次集訓
    隨著 「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飛往火星,全社會掀起了航天熱潮,極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學習航天知識的熱情。2020年7月26日, 2020年紹興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培訓班第二次培訓繼續在紹興市少兒科技學校(柯靈小學敬敷校區)舉行。
  • 他是中國航天航空之父,太空人從太空凱旋,要登門拜訪,給他報喜
    緊張的倒計時結束,發射的這兩個字迴蕩在指揮臺,空氣似乎凝固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為之奮鬥的日夜終於要見證成果,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面對變幻莫測的外太空,沒有人敢打包票。中國的航天航空事業發展是史無前例的
  • 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專家警告:絕非巧合
    據新京報報導,在我國酒泉發射中心進行的一場衛星實驗發射失敗了。此次發射任務是將一顆高分02C衛星送進預定軌道,該衛星屬於吉林一號組網衛星中的一顆,但是發射任務沒能成功。一次失敗不能證明什麼,但是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在技術開發上出現了問題。在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有專家警告,這件事就絕非巧合,所以必須要認真排查導致失誤的真實原因。
  • 航空與航天的區別何在?
    (作者:孫宏金)  在新聞媒體宣傳中,有些媒體對於航空和航天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常常把航空和航天搞錯,那麼,何為航空,何為航天呢?  眾所周知,陸地為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沒的部分;海洋為地球表面廣大的連續海水水體;大氣層指地表以外包圍地球的氣體。這種氣體在距地表數千千米的高層上仍有極少量存在。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起飛」
    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報導: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在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帶動下,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天津市航空航天工業總產值實現165.4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居天津市工業優勢產業之首。
  • 南京航空航天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據悉,這位牛人的名字叫劉上,目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一位&34;大一學生。他發布與火箭相關的視頻共有37個,其中,這一個個視頻記錄了他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克服的過程。
  • 一年時間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經歷了什麼?俄:絕非是巧合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的科技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有了突飛猛進。不過,最近,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我國固體火箭發射衛星遭到失敗的命運,而這在一年內也是第4次發射失敗,有人質問,中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對此,俄專家表示,這並非是一種巧合。
  • 航空航天:深圳經濟發展「新藍海」
    深企在8000億「藍海」中遊泳 作為科技創新型城市,深圳在航空航天領域先行先試,早在2013年,深圳就開始編制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發展航空電子、無人機、衛星導航應用、微小衛星等產業領域,並在2020年達到1500億元的產業規模。 深圳航空航天專家就此指出,深圳航空航天研發製造具備發展潛力,在航空產業領域已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