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與航天的區別何在?

2020-12-06 搜狐網

  (作者:孫宏金)

  在新聞媒體宣傳中,有些媒體對於航空和航天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常常把航空和航天搞錯,那麼,何為航空,何為航天呢?

  眾所周知,陸地為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沒的部分;海洋為地球表面廣大的連續海水水體;大氣層指地表以外包圍地球的氣體。這種氣體在距地表數千千米的高層上仍有極少量存在。按照距地球高度劃分通常大致可以把100-120千米以下的大氣層稱為稠密大氣層,也稱為大氣環境或人類的第三環境;而100-120千米以上地球稠密大氣層之外的廣闊的空間區域,簡稱空間或外空,又稱為宇宙空間或太空。在1981年召開的國際宇航聯合會第32屆大會上,陸地、海洋、大氣層和外層空間分別被稱為人類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環境。陸、海、空、天是人類活動的四大疆域。而第四環境是隨著航天技術的誕生而出現的。

  航天技術又稱空間技術。它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也是高度綜合的現代科學技術。航天技術集中應用了20世紀力學、熱力學、材料學、醫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噴氣推進、計算機、真空技術、製造工藝等技術成果。人類進入太空的過程是依靠太空飛行器來實現的。太空飛行器技術的發展水平依賴於人類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而航天技術反過來又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人們把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太空)基本上按照天體力學規律運行,執行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及天體等特定任務的飛行器(如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和空間探測器等)稱為太空飛行器或空間飛行器。簡言之,飛行器在稠密大氣層以下飛行,被譽為航空,而在大氣層以上飛行,被譽為航天。就廣義範圍而言,航天即包括環繞地球的運行、飛往月球或其它行星的航行、行星際空間的航行,也包括飛出太陽系的航行。目前以及今後相當一個時期內,人類的主要航天活動還是在近地空間飛行,並以無人太空飛行器為主要手段。幾十年來,在探索太空的徵程中,航天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人類發射成功了用於科學研究和應用為目的的各類太空飛行器5000多顆,這些太空飛行器的升空,加深了對太空的了解,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航天技術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技術成果之一。

  儘管太空飛行器執行的使命不同,但是,其種類不外乎為兩大類。一是人造地球衛星和空間探測器等無人太空飛行器,二是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等載人太空飛行器。人類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的壯舉就是依靠這兩類太空飛行器來實現的。由於航天任務的完成要靠太空飛行器來實現,同時,又由於每一個太空飛行器因其使命不同,其有效載荷在設計產生中都需要有較大變化,而其他航天工程,如運載火箭、測控通信、發射場等較之太空飛行器要小得多,因此,在整個航天工程大系統中,太空飛行器是主要組成部分或核心部分。

  航天技術,又稱空間技術,係指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太空飛行器技術是航天技術(空間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或核心部分,航天技術(空間技術)的作用、地位主要通過太空飛行器技術來實現,可以說,沒有太空飛行器就無法完成航天任務。

  太空飛行器技術的發展,給人類提供了新的知識與方法,正在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太空飛行器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知識寶庫,改變了過去基於地面所形成的許多傳統觀念,進而把人類新視野伸展到宇宙新的深處。全社會從太空飛行器技術的應用及其技術轉移中所獲得的效益也是十分顯著的。空間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整個體系的進步。世界上幾乎沒有什麼其它的工程技術,會像空間技術工程那樣牽動公眾的熱情,激起廣泛的關注和參與精神,幾乎沒有什麼其它的工程技術可以對社會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力。

  人類走出地球後發現,太空中有高遠的位置資源、高真空和微重力環境資源、強宇宙粒子射線幅射資源、月球及其它天體資源、太陽能資源等豐富的資源。以和平開發與利用太空資源為宗旨的空間事業,是造福於人類的偉大壯舉。太空飛行器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步和對地球與宇宙的認識升華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提供了騰飛的載體。

相關焦點

  • 航空航天有什麼區別?中國的航天技術都來自國外?乾貨全在這裡……
    視頻來源:青蜂俠一時間舉國歡騰,在歡呼雀躍的同時,廣大網友也產生了諸多疑問:航空和航天的區別是什麼?在航空和航天領域廣為流傳的「我鈦難了」到底有多難?我們何時才能坐上國產大飛機?我們航空航天的很多核心、尖端技術都來自國外?
  • 航空航天鋁合金與普通鋁合金的區別
    【鋁道網】航空航天鋁材是一種超高強度變形鋁合金,目前廣泛應用於航空工業。由於航空鋁材質量輕,輕量化效果顯著,已經取代鋼材並佔據當前航空材料的主導地位。航空裝備對鋁材的要求較高,是鋁材的重要高端應用市場。飛機上用的鋁合金有好多種。
  • 「航天之父」錢學森:子女後代今何在?
    「航天之父」錢學森:子女後代,今何在?大家都知道錢學森是誰,錢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在中國科研事業上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可謂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啊,也被譽為是中國的「航天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的「導(dao)彈之父」。他當時去世的時候有我國「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可以看得出他的地位是有多麼的重要,國家對他是多麼的重視,而他去世後,他的子女後代,今何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航空航天小科普 | 中間有條「卡門線」
    雖然航天與航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很多人還是會分不清航天與航空的區別。這裡為您簡單地介紹一下。 航天,又稱空間飛行或宇宙航行,是指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航行活動。航空,則是指人類在大氣層以內的飛行活動,包括使用飛機、飛艇和熱氣球等各種飛行器,但一般多指使用飛機。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 「卡門線」的來歷:一條線劃清航空與航天
    飛行器有兩大門派:航空與航天。有些朋友可能分不清這兩派有何區別,今天我們就來給它們劃清界限!要了解航空、航天的區別,首先要了解地球大氣層的一個重要特性:海拔高度越高,則空氣越稀薄、空氣密度越小。基於這種理論,著名航空航天大師馮·卡門(錢學森的老師)提出了一條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頒發!榮耀屬於他們
    他表示,每一項獲獎成就的背後都凝聚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奮鬥者的汗水與夢想。北航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始終以服務航空航天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培養了大批領軍領導人才。面向未來,北航將堅守初心使命,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建設航空強國、航天強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以終為始:NASA(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組織管理研究 | 之一
    受其複雜性所影響,本次案例無法覆蓋其方方面面,僅從組織、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探討 - 尋找 NASA 成功完成各項高難度任務的背後,其組織結構及管理特點的貢獻何在。直屬總統領導,是美國政府系統中主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在研究和探索發展方面向有關單位提供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並負責航空航天技術諮詢工作。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揚州共同打造的揚州航空館開館。航空科技館文化館定位博物收藏與科技展示,中國航空"第一「展,中國航空發展史,航空探秘,中國航空名人堂等,通過20餘架中國航空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飛機模型的陳列,展示了中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航空科幻體驗館包括體能訓練營,小飛俠歷險記主題樂園,航模實驗室,5D影院,飛行模擬體驗,室內無人機競技,航空文創空間等。
  • 【航天科普】航天員、太空人和太空人的區別?
    「航天員」是指駕駛載人太空飛行器和從事與太空飛行任務直接有關的各項工作的人員。它既與航天地面工作人員相區別,也與乘載人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的其他人員相區別,就像飛行員與航空地勤人員和乘客相區別一樣。 我們既然已將宇宙航行第一階段,即在太陽系內的活動定義為「航天」,那麼,將從事上述有關工作的人員叫「航天員」是順理成章的,正如將這個事業、從事這個事業的機構和工程叫「航天事業」、「航天局」和「航天工程」等等一樣。這已是許多人接受的原則。
  • 工科:航空航天類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就目前我國的現狀而言,航空航天適合於計劃經濟,因為通常在飛機火箭的研究製造過程中,會違背市場經濟規律,業內有一句比較流行話「航空件不計成本」。航空航天類專業是一個研究航空航天有關的專業大類,包括飛行器(包括太空飛行器與運載端)總體設計、結構設計與研究、結構強度分析與試驗、通用機械設計及製造以及航空航天飛行的控制等方面的內容。
  • 航空科研「百年老店」——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全景掃描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German Aerospace Center,DLR)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航空和航天研究中心。作為德國和歐洲科技研發與合作項目重要參與者,DLR在航空,航天,能源,運輸,安全和數位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代表聯邦政府負責德國航天項目的規劃和實施、並管理DLR項目管理局(PMA)。與此同時,DLR承擔教育科普和大型試驗設施的規劃建設等職責。
  • 報考志願-航空 航天你能區分清楚嗎?
    先用一句話形象的總結一下兩者的區別:大氣層以內的飛行器歸屬於航空領域,大氣層以外的飛行器歸屬於航天領域。 我們通常會把天空放在一起使用,但是從空間學上,天和空是兩個不同概念。「空」是指距離地面不足100km高度的空間,「天」是指距離地面100km高度以上的空間。 那麼從法律的角度怎麼看空和天呢?
  • 星空攬夢,九天翱翔——航空航天類專業解讀
    近年來,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實現著越來越多的新突破——國產「大飛機」C919正式下線,「神州」系列飛船成功升空……這些突破催生了很多高中畢業生填報航空航天類專業的熱情,尤其是重點院校的相關專業成為高分考生的熱門選項。那麼,航空航天類專業都包括哪些?哪些學校開設了這些專業?學了航空航天類專業就可以當航天員嗎?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起飛」
    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報導: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在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帶動下,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天津市航空航天工業總產值實現165.4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居天津市工業優勢產業之首。
  • 航空、航天、臨近空間 如何區分, 你用對了嗎?
    航空、航天、臨近空間……最近幾年,這些詞語頻頻出現在報刊雜誌、網絡媒體上,它們的發展日新月異,時不時就能看到相關報導。但若問什麼叫航天?什麼叫航空?什麼叫「臨近空間」?近幾年,在和朋友聊天過程中、在相關報導詞語使用上、在一些演講、訪談節目中,發現很多人對這幾個概念還沒有真正理解,經常用錯,可以說用錯的現象非常普遍了,有孩子、有大人……今天,「航天面面觀」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幾個詞語的由來、區別,希望大家看過此文後能正確區分、運用這幾個詞語,希望「航空航天」傻傻分不清楚的狀況不再出現,以後,當你的朋友用錯時,你還能「炫耀」一下呢,哈哈
  • 航空航天:深圳經濟發展「新藍海」
    深企在8000億「藍海」中遊泳 作為科技創新型城市,深圳在航空航天領域先行先試,早在2013年,深圳就開始編制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發展航空電子、無人機、衛星導航應用、微小衛星等產業領域,並在2020年達到1500億元的產業規模。 深圳航空航天專家就此指出,深圳航空航天研發製造具備發展潛力,在航空產業領域已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
  • 航空航天專業哪家強?北航、哈工大、西工大和南航各有什麼特點?
    航空航天雖然連在一起說,其實在專業上有區別。航空一般是指研究飛機,航天一般是指研究火箭、衛星等太空飛行器。 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區別是:飛行的離地高度不一樣,環境不一樣。飛機就在大氣層裡;太空飛行器有的已經脫離地球引力,都在太空環境裡,這樣所用的材料就不一樣。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升降方式不一樣。太空飛行器是垂直起降,飛機升降的斜率比較平緩。
  • 想學航空、航天?985、211咱又考不上,這些航空航天類大學不能忘
    這也激起了不少學子的航空航天報國心,而國內開設航空航天專業的院校並不多,985、211分太高,是不是有一種「報國無門」的惆悵呢?別急,今天不談985、211,小編給大家推送幾所分數線不算高的航空航天類大學,照樣學。1.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南航、北航已經是家喻戶曉了,還都是211高校。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作為國內三所以」航空航天「命名的大學,其航空航天專業依舊是非常強悍的。
  • 天津大學成立航空航天研究院
    助推中國「空天」事業天津大學成立航空航天研究院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4-02    [列印] [關閉] >        本報訊(姜福軍 記者李新玲)4月1日,天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