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哈勃太空望遠鏡 | 1990年4月24日升空
哈勃望遠鏡下 4月1日的太空
「過去四十年間,美國有兩個表現優異的政府機構,分別是田納西水利管理局(TVA)和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SA)。」
—— 《管理的使命》 | 德魯克
每一個NASA 成功發射火箭登陸月球(但擁有沒有限制的支援預算),都伴著有數打的系統結構悲慘的失敗,或是透過沒有任何民營企業可以負擔的不責任預算,以達到成果(例如協和客機,以及在美國及歐洲的各種不同武器系統)。」
-《管理的實務》| 德魯克
「我在參觀休斯敦的NASA 時,聽說大約有1萬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在那裡工作,並且全世界大概有20萬名科技工作者為NASA 工作。
NASA 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按照傳統的科層制結構,要把遠在天邊的20多萬人組織起來,按5%-8%的管理人員計算,至少需要1萬名經理人員。這是多大的一筆開支,而且未必一定管得好。
我猜,NASA 一定依靠的是網際網路思維,把無數知識精英組織起來,共同去做一件事情。
今天,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類似 NASA 這樣的機構,開始依靠網際網路,把高度專業化的人吸引到一個平臺上,以互動的方式一起工作。」
-《營銷的本質》| 包政
NASA 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組織,這與其歷史背景、政治地位有很大的關係。
受其複雜性所影響,本次案例無法覆蓋其方方面面,僅從組織、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探討 - 尋找 NASA 成功完成各項高難度任務的背後,其組織結構及管理特點的貢獻何在。
NASA 休斯敦太空中心
NASA的成立與蘇聯在1957年成功發射首枚人造衛星有關。
以科技第一強國自居的美國,深受刺激,但2個月後發射首枚人造衛星以失敗告終。
當時的總統艾森豪決定成立專門的航天機構。
赫魯雪夫(右二)背靠衛星三號
1958年,國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正式成立。
直屬總統領導,是美國政府系統中主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
在研究和探索發展方面向有關單位提供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並負責航空航天技術諮詢工作。
NASA發展的歷史背景
NASA最初的任務是整合美國航天資源與蘇聯抗衡。
成立伊始即接管了蘭利航空實驗室、艾姆斯航空實驗室、劉易斯飛行推進實驗室。
將美國陸、海、空三軍中與航天相關的單位,如海軍研究實驗室、陸軍彈道飛彈局、空軍火箭發動機研究所等機構的航天部門劃歸旗下,並拿到了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的控制權。
NASA 詹森宇航中心
NASA在冷戰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牽頭的&34;被認為是拖垮蘇聯經濟的重要原因。
冷戰結束後,美國國防採購預算大減。NASA亦不得不為節省預算而大量裁員,從1991年的3.2萬人到1997年的1.9萬人。
NASA在人類的太空探索歷史中發揮了舉足輕重度作用,從載人登月到火星探索再到系外天體研究,在航空航天方面進行了多種多樣舉世矚目的探索
NASA在軍用、民用航空和宇航方面都擔負著重要任務,協作面非常廣泛。
與國防部的計劃分析與鑑定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有著密切的聯繫。與陸、海、空軍有共同的合作計劃。與政府其他部門如能源部、氣象局和工業部門有各種合同關係。
NASA的研究成果直接轉讓給國防部、各航空製造公司、聯邦航空局以及其他有關機構。
NASA對各航空製造公司設計新飛機和聯邦航空局適航性鑑定提供技術基礎。
NASA發展的裡程碑
從成立至今,NASA在人類的太空探索歷史中發揮了舉足輕重度作用,從載人登月到火星探索再到系外天體研究,在航空航天方面進行了多種多樣舉世矚目的探索。
世界上大多數前沿空間探索項目中都可以看到NASA的身影。同時它也開展或資助了大量的改善人類生活的研究項目。
NASA 的重要項目任務,包括天空無人探測器、阿波羅計劃、太空梭、天空實驗室、火星探索、重返月球計劃等等。
超音速飛機
成立之初,由總統確定NASA的使命:
提高人類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改進飛機的用途、性能、安全性和效率;
發展能攜帶武器、設備和生物進入宇宙的飛行器;保持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領先地位;
向政府提供有軍事價值或軍事意義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國家合作,進行太空研究成果的和平利用;最有效地利用美國的工程力量,避免重複建設。
2006年修改為:
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
理解並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
啟示我們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34;總部事務管理部分&34;業務事務管理部分&34;系統工程&34;結構追隨策略"這一原則。
通過矩陣式組織結構、分權制衡、虛擬項目組織的靈活設立和使用、對不同成員組織的溝通平臺差異、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差異以及對NASA的工程師文化的重視,在大多數的項目任務中實現了高效和統一。
【未完待續】
第三章 NASA 的協同系統
第四章 NASA 的社區建設
參考資料
NASA案例分析所需的主要渠道為NASA官網、百度、中國知網、SAGE、JSTOR資料庫等。主要研讀資料清單:
1. 德魯克《管理》三部曲
2. NASA組織機構與管理體制簡述
3. 美國阿波羅計劃組織管理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4. 008-阿波羅計劃:科技計劃組織的典範
5. 美國公布哥倫比亞號事故調查報告-不健全的NASA文化和管理是根源
6. design a new NASA
7.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 making model
8. 005-4D 卓越團隊
9. 美國航天預研管理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10. NASA的智能協同系統
11. NASA軟體管理指南主要內容綜述
12. NASA自動化信息安全手冊主要內容綜述
13. safety culture
14. NASA 的風險管理
15. NASA 風險管理初探
16. NASA 的質量管理體系政策及總部的質量管理體系
17. NASA知識管理分析及其應用研究
18. NASA 開放的政府組織計劃
19. NASA 知識管理體系
20. NASA戰略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
21. 國外複雜系統成本管理和成本估算發展概況
22. 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航空航天標準化戰略簡介
23. 美國航天產業發展特點及對中國的啟示
24. 在 NASA 當一名工程師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