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專家警告:絕非巧合

2020-09-23 艦載武器雜誌

據新京報報導,在我國酒泉發射中心進行的一場衛星實驗發射失敗了。此次發射任務是將一顆高分02C衛星送進預定軌道,該衛星屬於吉林一號組網衛星中的一顆,但是發射任務沒能成功。一次失敗不能證明什麼,但是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在技術開發上出現了問題。在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有專家警告,這件事就絕非巧合,所以必須要認真排查導致失誤的真實原因。

1年4次發射失敗

此次發射的載體是快舟一號甲火箭,該火箭在升空之後出現了無法修復的異常,導致發射失敗。今年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動作頗多,相關衛星的發射次數達27次,但是這其中有4次失敗。一次發射需要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因此一次失敗帶來的損失不小,四次失敗絕對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了,背後一定出現了問題。專家表示,發射頻繁失敗絕不會是巧合,我國需要認真研討這些失敗背後的原因,不斷改進相關技術,避免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跟頭。

從這次失敗看,出現問題的好像是火箭本身。巧合的是,這已經是這種類型的火箭第二次出現發射失敗的例子了。有人猜測,我國對於這款火箭的相關技術研發可能並不成熟。這款火箭的特點是發射方便和成本低,它成本極低,大大節省了衛星發射所需的資金,並且對發射場的要求也不高。這些特點讓這款火箭在國際上特別受歡迎,畢竟誰不想用耗時更短,更便宜的方式發射火箭呢。但是接連兩次失敗卻提醒我國研發人員,我國針對它的研究還遠遠不夠,需要認真反思相關的研發問題。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真正的失敗原因還在調查中。這次失敗對吉林一號的組網進程有非常大的影響。高分衛星不是普通的衛星,它的清晰度更高,性能也更優越,這次本該上天的衛星在組網計劃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吉林一號的計劃中有138顆衛星,如果能全部發射成功,將大大提升我國的衛星遙感技術的國際競爭力。不得不說,這次失敗是令人沮喪的。但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國的衛星發射非常頻繁,因此出現問題的概率也更大。

正確面對發射失敗

我國幾十年間在航空航天上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此時出現的發射失敗也是難以避免的,因此我們需要用正確的心態面對這些失敗。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國在衛星發射領域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如果能認真分析這次失敗背後的原因,失敗的經驗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在技術研發中,只有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才能繼續前進。我國科研人員可以在分析這次失誤的過程中,找到下一個階段的方向,不斷查漏補缺,推動我國衛星事業的全面發展。

科學研究講求實事求是,沒有必要追求所謂的零失誤,那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尤其對於我國來講,在衛星和火箭的研發領域前進的每一步都非常艱難。這些涉及尖端科技的領域,沒有國家會輕易洩露本國掌握的先進科技,因此我國是白手起家,一步步積累到今天。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越往上越艱難,我國的科技建設現在就走到了一個異常險峻陡峭的地方,並且面臨技術瓶頸。技術上的限制導致了多次失敗,但是這些失敗並不是結束,而是技術攻堅戰的開始。

相關焦點

  • 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驚人巧合
    這些年我國在航天領域,有了重大的突破,而我國的航天事業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並且多年來,我國也成功的發射了成千萬上萬顆人造衛星。尤其隨著北鬥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的發射,更是完善了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並且可以服務於全球。同時也表明,我國發射衛星的成功率也非常的高。然而近期卻傳出,我國固體運載火箭再次發射衛星任務失敗。短短一年之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這究竟是怎麼了?
  • 1年發射失敗4次,中國航天遭遇「瓶頸」?俄專家:並非巧合
    引言短短1年的時間就已經發射失敗4次,中國航天這是遭遇「瓶頸」了嗎?只不過也會有來自俄羅斯的專家分析稱:多次失敗,並非巧合,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吧!中國北鬥導航的成功發射也算得上是錦上添花。
  • 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今年第4次衛星發射失敗,專家坦言絕非巧合
    原本的發射流程並沒有出現問題,可是在發射升空以後火箭的飛行出現了異常,最後導致了這次發射任務的失敗,而這已經是今年第四次出現衛星發射失敗的事件了,中國的航天到底怎麼?為什會出現這麼多的事故?專家對此直接坦言,絕非是巧合。
  • 短短一年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異常的背後,引人深思
    眾所周知,航天項目是非常耗費人力、物力的,它不僅對技術有著嚴苛的要求,而且對資金也有著極高的要求,要麼也不會流傳出「航天是大國才能玩的」話語。航天發射任務的難度是很高的,沒有哪個國家能保證做到每次發射都能成功。這不,最近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的發射任務就失敗。
  • 1年內經歷4次失敗,中國航天發生了什麼?俄提醒:絕非驚人巧合
    遙感衛星,再次發射失敗,這是1年內經歷4次失敗,讓人不禁感嘆,中國航天發生了什麼?巧的是近期美國發射衛星也同樣失敗,對此俄羅斯專家提醒道,這絕非是驚人地巧合,也有網友提出疑問,發射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一年時間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經歷了什麼?俄:絕非是巧合
    不過,最近,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我國固體火箭發射衛星遭到失敗的命運,而這在一年內也是第4次發射失敗,有人質問,中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對此,俄專家表示,這並非是一種巧合。據目擊者表示,此次在火箭升空之後就發現了有些異常,最後連這顆02C高分衛星一同發生了墜毀。不過,除了我們之後,在這一天,美國的一家私人公司進行了低軌道發射,但是沒有想到的也遭到失敗。所以俄方認為此事並非是巧合,而這些年來,中國作為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並不斷地有衛星升上空。
  • 快舟衛星連續發射失敗,我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巧合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航天事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自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以來,我國不斷總結經驗,學習新技術,陸續發射了成千上萬顆人造衛星。我國航天究竟是怎麼了?俄專家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巧合,中國在這幾年的航天進步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據最新消息報導,連續四次發射失敗的是新型火箭快舟1號甲的一顆02C高分衛星。火箭剛發射一段高度以後發現了異常,最後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衛星一同墜落。與此同時,美國也有一例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傳出,俄國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巧合。
  • 快舟衛星連續發射失敗,我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巧合
    俄專家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巧合,中國在這幾年的航天進步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據最新消息報導,連續四次發射失敗的是新型火箭快舟1號甲的一顆02C高分衛星。火箭剛發射一段高度以後發現了異常,最後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衛星一同墜落。與此同時,美國也有一例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傳出,俄國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巧合。
  • 短短一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美:放棄吧
    這些年來,我國迅速發展,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雖然在航發上仍然不足以與美俄所抗衡,但是我國的航天事業綜合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幾十年來,我國不斷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1970年的「東方紅一號」可能只是偶然,但隨著第二顆、第三顆「實踐一號」等衛星發射後,全世界才明白,這絕非巧合,中國正在慢慢崛起。
  • 1年4次失敗,中國航天從未出現過如此高頻率失誤,俄:提高警惕
    我們知道,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成就越來越突出。以至於我國發射衛星以及火箭發射都成了家常便飯。對於航天消息關注的軍迷朋友們相信從今年開始就發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今年短短一年內,我國衛星和火箭發射任務居然接連4次失敗。這讓人匪夷所思,對中國來說,此前從未出現這樣的意外。俄羅斯軍事專家提醒稱,這絕不是什麼巧合,一定提高警惕。
  • 短短1年失敗4次,中國航天從未經歷如此挫折,俄:必須提高警惕
    就在今年,我國短短的一年內就失敗了四次,中國航天從未經歷過如此挫折,很多人在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也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俄羅斯有關方面表示必須要提高警惕。在發射的過程中因為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最終也宣告失敗。至於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現在有關方面還在進行調查,這已經不是我們國家出現的第一次失敗了,光是今年一年的時間就出現了四次,這在我國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這一次的失敗也讓很多人認識到了我們在發射火箭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相關的人員還是要就這些問題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
  • 1年4次失敗,中國航天從未出現如此意外,俄提醒:必須提高警惕
    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雖晚,卻在航天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彎道超車」,令我國最終成為了全球航天強國。無論是嫦娥四號、北鬥衛星、中國空間站等等,都令世界在羨慕之餘為之驚嘆。甚至我國發射火箭、升空衛星似乎都成了「家常飯」,可在今年卻格外不同尋常。
  • 中國航天怎麼了?短短一年四次發射失敗,也許不是巧合
    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利用固體運載火箭快舟1號甲發射吉林一號遙感衛星的02C高分衛星再次發射失敗,這已經是一年之內中國航天的第四次發射失敗了。這些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千上萬的人造衛星成功升空,特別是當北鬥衛星系統的最後的一顆衛星的成功發射,讓中國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全球,可這一次是因為什麼呢?
  • 1年4次失敗,中國航天從未出現過如此意外俄提醒:必須提高警惕
    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雖晚,卻在航天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彎道超車」,令我國最終成為了全球航天強國。無論是嫦娥四號、北鬥衛星、中國空間站等等,都令世界在羨慕之餘為之驚嘆。甚至我國發射火箭、升空衛星似乎都成了「家常飯」,可在今年卻格外不同尋常。
  • 1年4次失敗中國航天從未出現過如此意外,俄提醒:必須提高警惕
    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雖晚,卻在航天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彎道超車」,令我國最終成為了全球航天強國。無論是嫦娥四號、北鬥衛星、中國空間站等等,都令世界在羨慕之餘為之驚嘆。甚至我國發射火箭、升空衛星似乎都成了「家常飯」,可在今年卻格外不同尋常。
  • 衛星發射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酒泉發射中心的衛星實驗失敗。 一顆高分02衛星,吉林一號。 一的聯網衛星,被送入C的預定軌道,但發射失敗。 一次失敗並不能證明什麼,但僅僅一年的四次發射就需要注意。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技術發展存在問題。
  • 1年4次失敗,中國航天最近頻繁出事故,俄提醒:不是沒有原因
    ,竟然連續失敗了四次,這種不同尋常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對於這件事情,俄相關專家也表示,務必要引起警惕,因為這很可能不是巧合事件。據悉,我國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發射了接近30次太空飛行器,可是失敗的次數竟高達四次,這種不同尋常的事,此前從未發生過
  • 一年之內出現4次失敗,中國航天成功令人質疑,美智庫:神話破滅
    火箭一年4次發射失敗,美智庫直言成功率太低,中國航天神話破滅,但如今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短短一年之內出現了4次失敗,中國航天成功率開始令人質疑,美國智庫還不懷好意指出「神話破滅」,認為中國航天發射成功概率已開始下降,各國發射任務還是應該交給美國。
  • 如何理解我國今年發射火箭27次,四次失利
    我國已經完成27次發射任務,但是失敗了4次,雖然故障率不是那麼高,但是針對於成功率非常高的我國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雖晚,卻在航天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彎道超車」,令我國最終成為了全球航天強國。無論是嫦娥四號、北鬥衛星、中國空間站等等,都令世界在羨慕之餘為之驚嘆。甚至我國發射火箭、升空衛星似乎都成了「家常飯」,可在今年卻格外不同尋常。
  • 有史以來罕見,中國航天一年之內4次失敗,俄專家:必須提高警惕
    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上,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取得飛速進步的國家,絕對數得上我國,而我國能夠做到如此偉大的成就,離不開各位工作者們的付出,讓我國在各個領域內實現了趕超,其中就包括了國人一直非常驕傲和自豪的航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