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分享: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

2021-01-21 文眼看世界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

——題記

有人認為自由是個偽命題,這世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自由,所謂的自由都是人們捏造出來的虛假定義。至於人類文明進程的動力,那跟自由也無甚關係,倒是自私和欲望,成就了我們的歷史和文明。因此「自由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應該改為「自私才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

上面的說法正確嗎?事實真的如此嗎?自由對於我們人類來講,難道真的是個虛假的幻象?關於這個問題的探討,咱們今天來看看下面的這位網友是如何理解和論述的:

何謂人類文明進程,竊以為乃是人類告別茹毛飲血、弱肉強食的過程。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不朽的傳奇。何以唯獨人類走向了文明,而其他物種一直停留在叢林世界,而且暫時看不到進化的趨勢?我所能找到的答案,是人的追求自由的天性。

人類文明包括兩個方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質文明關乎我們的衣食住行。天氣冷了,不想被凍著,就要遮蔽身體;颳風下雨出太陽,不想被風吹雨淋太陽曬,就要蓋房子;不想完全看大自然的臉色吃飯,就要馴養動物,栽種植物;要想縮短從甲地到乙地的時間,就藉助馬的奔跑能力。人類文明的最初階段,大約就是沿著這樣的軌跡前進的。這個進程的動力是什麼?顯然是人的追求自由的天性。

再到後來,人又覺得,僅僅有房子,天氣冷了不舒服,天氣熱了還是不舒服,於是發明了空調;為了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食物,於是發明了冰箱;希望出行的時間更短,於是發明了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渴望有更多的休閒時間,於是養殖技術種植技術不斷提高。這個進程的動力又是什麼?顯然還是人的追求自由的天性。

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又發現僅有物質文明還不夠,還必須有精神文明才行。這很正常,因為人追求自由的天性的最終指向就是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只是基礎,精神文明必須建立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之上。沒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只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是把物質文明作為終極目標,顯然是對人的汙辱。只有物質文明的幸福,不是人的幸福,而是豬的幸福,是被圈養的幸福。

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決定人在吃飽穿暖之後,不願意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受到他人的限制。自從有人類社會以來,對於統治者而言,這不是什麼難事。因為他們不但為所欲為,還要限制他人的行動自由,甚至試圖限制他人的思想自由。以結果而論,思想自由和行動自由不一定要保持一致,但是沒有行動自由,思想自由就是一句空話。雖然如此,只要思想自由還存在,危險就仍然存在,隱患就沒有消除。治本之法,還是思想禁錮。秦始皇焚書坑儒,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

但是,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永不磨滅。或者說,一旦人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天性,人就不再成其為人。作為被統治者,追求自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如項羽劉邦陳勝一樣,取而代之。成功之後,自己作為新的統治者,自己的自由實現了,別人還是沒有自由。新的統治者上臺之後,通常會變本加厲地限制被統治者的自由。因為他們會認為,正是因為前統治者的專制力度還不夠,他們才有取而代之的機會。為了確保自己的千秋萬代的自由,這是他們的不二選擇。另一種是既要追求自己的自由,同時承認他人和自己一樣,也有追求自由的權利。要自己的自由,又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人類的精神文明由此產生。精神文明的果實,就是當今人類世界的普世價值:民主和法治。

精神文明一旦建立起來,又會對物質文明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人類精神文明的發源地英國和集大成者美國,為我們貢獻了今天絕大多數的物質文明成果。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點點滴滴無不與之相關聯。反觀天朝大國,自從秦始皇建立獨裁專制制度,對黔首實施思想禁錮和清代的文字獄之後,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幾乎毫無貢獻,除了物質文明,又有多少貢獻?

看來這位網友的思想很激動呀,個人覺得帶有一定的文化偏見和自我批判,不過也同時讓我們看到了自身的差別,以便更強大的迎頭趕上。

相關焦點

  • 人與動物關係的演化折射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第1頁:人與動物關係的演化折射著人類文明的進程第10頁:崇拜太陽的「幽靈」—環尾狐猴的隱秘世界第11頁:瀕危的高原精靈普氏原羚   人與動物關係的演化折射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儘管人類已經成為地球上的主宰,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自然和世界,但是,人還要長期與動物共存下去。  現代人類在享受空前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如臭氧層的空洞、水體的汙染和土地的沙漠化。更嚴重的是自然界的野生動物種群的自然調節機制已經不完善或徹底喪失。人類的過渡開發利用導致了野生動物的瀕危和滅絕,大批動植物面臨著生存危機,人類活動導致動物滅絕是人與動物關係史中觸目驚心的篇章。
  • 追求心靈自由和人的尊嚴是人類文明的源泉
    追求心靈自由和人的尊嚴是人類文明的源泉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傳統固執的人往往最看不慣那些天馬行空、異想天開的人。但可惜的是,人類的進步,靠的就是這幫有著基因突變般思維的人。諾貝爾獎得主弗裡德曼說,美國之所以能夠崛起,源於1776年的兩件大事:華盛頓等人籤署《獨立宣言》,宣告了自由人的權利,使「人類史上第一個真正保護個人自由的有限政府」成為可能;亞當·斯密《國富論》發表,為自由市場奠定了倫理基礎,高舉「個人創造和自由交換的美德」。
  • 疫病影響人類文明進程
    《記疫》一書講述了疫病與自然、人類歷史的關係,並通過生動、翔實的事例和數據,記錄了世界歷史上數次大疫病的故事,以及疫病對歷史進程、人類文明的影響,進而在一次次生死之間體悟人類與疫病共生、共存的智慧。  本書作者、歷史文化學者武斌介紹,人類文明幾乎從童年開始,就與疫病相伴。疫病的大規模暴發和蔓延,有著巨大的殺傷力,還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危機和文化危機。
  •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還是限制了人類自由?
    條例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禁食狗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這部分網友認為,狗是人類的伴侶,也是人類的寵物,與人類有了感情,食用狗肉是不道德的行為。所以,深圳市立法規定禁止食用,是人類進步的表現,體現了文明層次的躍升。
  •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3.09 星期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李 魏    為何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疫病的歷史?
  • 哲學思考是人類的天性麼?
    人類在哲學方面具有內在的稟賦。這是我的女兒的故事,她小的時候總是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個是什麼意思,那個是什麼意思。有一次她突然問我,意思是什麼意思?我真的是張口結舌,孩子一旦把他的思維場景開放之後,她真的會對本原的問題發生迷戀。所以總體看來,我認為必須堅定的承認,並驚嘆兒童的哲學思辨天性,使我們在哲學思辨前人的意義上,承認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並且挖掘這種潛能和資源。
  • 回眸歷史,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疫病
    從人類誕生以來,疾病就與人類文明共生共存、相伴同行。正如瑞典病理學家Folke Henschen所言,「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  儘管觀點過於絕對,但在世界歷史上,任何一次傳染病的大流行,確實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出現,反過來,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對人類文明本身又會產生極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 我學者提出人類文明進程周期表
    中外專家從教育、科技、健康、生態和生活質量5個方面,共同探討現代化與人類發展的關係問題。  世界現代化論壇聯合主席、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教授在論壇上提出了人類文明進程的周期表,將人類從誕生到21世紀末的文明進程,分為原始文化、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知識文明4個發展周期,每個周期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4個發展階段。
  • 古人類學家告訴你:老人帶孩子,間接加速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母親,這個自人類誕生以來便充滿愛與付出的身份,在古人類學家李相僖的新書中,更是被賦予了「動物界最難的母親」之定義。在這本直譯為《與人類的近距離接觸》(中譯本名為《想太多的人類學家》)的書中,與我們同屬東亞文化背景的李相僖還提出:老人幫忙帶孩子,雖然如今看起來像是年輕父母們不夠「負責」,但在很古老的過去,祖母或外祖母照料孩子,間接加速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哦!
  • 部落主義是人類天性嗎?
    攝影師:趙莉部落主義是人類天性嗎?
  • 《憐憫是人的天性》教案
    在這本書裡,盧梭已經發現人類歷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進步與落後)和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他認為貧困和奴役亦即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的產生是隨著私有制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確立的唯一基礎上的。人在未開化的自然狀態中,本來是平等的;可是當人們力求生活完善化,爭取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時,人類則既在進步,又在退步,因為文明向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進一步。
  • 何傳啟闡釋人類文明進程四個發展周期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 「人類文明包含許多文明要素,有些文明要素的變遷遵循進化論,有些文明要素的變遷具有周期性;如果把人類文明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根據其核心要素(生產力和勞動力結構)的發展水平和周期性,可把從人類誕生到21世紀末的人類文明進程的前沿過程分為4個發展周期和16個發展階段。」
  • 湖大老師分享新書,認為建築反映和推動文明進程,讀者受益了
    1月9日下午,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盧健松,學院建築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翬,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蔚,學院助理教授李理等4位老師作客橘洲微講壇,在長沙圖書館和對建築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分享建築、分享他們近年與人合譯、合著或自著出版的新書,認為建築反映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
  • 中國的上古文明深刻影響了人類發展的進程​
    就像中國的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人類發展的進程!懷疑不是我們的文明!甚至有人荒唐的認為,我們的挖掘研究,是給西方人提供華夏文明是外來文明的證據!我真的明白了!中國的老百姓緣何沒有文化自信?中國的老百姓緣何文化欠缺?根在哪裡?不言自明!說句真實的話,我當時的反應,不懷疑是不是我們的文明?是不是我們的文化?
  • 14億人進入現代化,加速人類文明進程
    「面向2035年,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將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大壯舉。」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表示。「如果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十五年後的面貌,我覺得是——國泰民安。」
  • 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二十個神話傳說!
    人類的進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鑽木取火讓人們可以吃熟的食物,搭建房屋可以為人類遮風避雨,學會種莊稼、做衣服可以避免饑寒的侵擾......總之,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舒服,越來越美好了。無數的神話英雄為地球的宜居,人類的文明發揮了神奇力量,例如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等等。
  • 《社交天性》分享人類社交的驅動力
    第二,人類社交的驅動力是什麼?連接大腦之所以要和別人發生連接,一方面是出於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快樂。嬰兒出生的時候十分孱弱,就連大腦都沒發育完全,必須依靠別人的照料才能活下去。所以,生存的需要決定了我們必須和他人產生連接。另一方面,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產生了痛苦和快樂的知覺感受。
  • 一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一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4765,1974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
  • 《認真覺醒》:窮人越來越窮的原因,源於人類這四個天性
    這極符合人類不願動腦的天性。因為解決問題需要動腦,享受幸福也需要動腦平衡各種微妙的關係,而承受痛苦則只需陷在那裡不動。」—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一份穩定的工作,朝九晚五的上班,最好是一種清閒養老式的狀態,得空的時候刷刷抖音看看微博,下班了三五好友一聚,回到家敷個面膜躺床上看看韓劇繼續刷抖音看朋友圈至深夜,這是很多人都嚮往的一種生活狀態,喜歡即刻、確定、簡單、舒適,這也是屬於人類天性的部分。沒有壓力不用學習,一眼望得見未來,安全又舒適。
  • 《天性》Human Nature
    而麗拉則是個不折不扣的自然主義者,堅信事物的天性才是最珍貴的。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麼走到一起的,但是人家就是成了一對愛人,還一直保持著不錯的感情。    然而有一天,一個不速之客闖進了他們的生活當中,他叫帕弗,是個被猩猩撫養長大的「泰山」,他從小就生長在叢林裡,用猩猩的方式思考,用猩猩的方式行動,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直到他被人類發現,帶到了文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