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傳啟闡釋人類文明進程四個發展周期

2020-11-24 發展門戶網

5月24日,第三屆世界現代化論壇暨第17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圖為世界現代化論壇聯合主席、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演講。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 「人類文明包含許多文明要素,有些文明要素的變遷遵循進化論,有些文明要素的變遷具有周期性;如果把人類文明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根據其核心要素(生產力和勞動力結構)的發展水平和周期性,可把從人類誕生到21世紀末的人類文明進程的前沿過程分為4個發展周期和16個發展階段。」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何傳啟研究員5月24日在第三屆世界現代化論壇上表示,「4個發展周期依次是原始文化、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知識文明周期,每個周期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的4個發展階段。」

何傳啟指出,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四次意義深遠的革命,即工具製造革命、原始農業革命、現代工業革命、知識和信息革命。四次革命導致了人類歷史的四次轉移,第一次從動物世界向人類社會的轉移,第二次是從工具時代(原始時代)向農業時代的轉移,第三次是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的轉移,第四次是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的轉移。每一次轉移,都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他說,「與此相對應,人類文明進程發生了三次範式轉變。第一次是從原始文化向農業文明的轉變,第二次是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第三次是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於是,形成了人類文明前沿過程的四個發展周期。

受元素周期表的啟發,1999年何傳啟在其學術專著《第二次現代化》一書中提出文明周期表,把人類文明前沿過程的4個發展周期和16個發展階段統一從上到下排列,構成文明周期表的豎表;或者,把每個發展周期的4個發展階段從左到右排列,把4個發展周期的相同發展階段從上到下排列,形成文明周期表的橫表,即四行四列的文明周期表。

何傳啟認為,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第一次現代化,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轉變是第二次現代化;22世紀還會有新變化。

「當前處於知識時代的發展期。知識時代是從知識革命到21世紀末的歷史時期,大致從1970年到2100年左右。」他進一步解釋說,「這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起步期,大約1970年到1992年,特點是信息革命和高技術。二是發展期,大約1992年到2020年,特點是網絡化和智能化。三是成熟期,大約2020年到2050年,特點是仿生人進入家庭和人體再生。四是過渡期,大約2050年到2100年,特點是時空革命和宇宙旅行。」何傳啟表示,成熟期和過渡期的特點是一種預測。

據悉,第三屆世界現代化論壇暨第17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天津《理論與現代化》雜誌、中國未來研究會現代化研究分會五家單位聯合主辦,主題為「現代化與人類發展」。

相關焦點

  • 我學者提出人類文明進程周期表
    中外專家從教育、科技、健康、生態和生活質量5個方面,共同探討現代化與人類發展的關係問題。  世界現代化論壇聯合主席、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教授在論壇上提出了人類文明進程的周期表,將人類從誕生到21世紀末的文明進程,分為原始文化、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知識文明4個發展周期,每個周期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4個發展階段。
  • 中國學者解讀人類文明周期表:4大發展周期16階段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150年前,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提出化學元素周期表,受此啟發,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提出人類文明進程的周期表,將人類從誕生到21世紀末的文明進程,分為原始文化、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知識文明周期4個發展周期,每個周期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4個發展階段,22世紀還會有新變化。
  • 海外網評:14億人進入現代化,加速人類文明進程——四評「新發展...
    「面向2035年,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將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大壯舉。」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表示。  「如果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十五年後的面貌,我覺得是——國泰民安。」
  • 何傳啟: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機遇與對策
    例如,在人類文明和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通信是一種需要,信息儲存和傳遞是人類發展和世界現代化的重要基礎,19世紀以來先後出現了電訊技術和信息科學;在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過程中,現代化是一種需要,發達國家要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發展中國家要追趕世界先進水平,20世紀以來先後出現了現代化研究和現代化科學。一般而言,科技發展有三個動力:好奇心、市場需求和國家安全。
  • 14億人進入現代化,加速人類文明進程
    「面向2035年,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將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大壯舉。」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表示。「如果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十五年後的面貌,我覺得是——國泰民安。」
  • 海外網評:14億人進入現代化,加速人類文明進程
    「面向2035年,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將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大壯舉。」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表示。 「如果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十五年後的面貌,我覺得是——國泰民安。」
  •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前沿變化和國際競爭
    在18到21世紀期間,世界現代化進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第一次現代化,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型;第二個階段是第二次現代化,是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世界現代化進程包括六次浪潮,即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物經濟和文化經濟等。
  • 中國的上古文明深刻影響了人類發展的進程​
    就像中國的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人類發展的進程!非常簡單,按照當時的認知,我們華夏有五千年的文明,當然,今天是另外一個認知,也就是華夏最少有上萬年的文明史。近些年,科學的發展,一切都在改變我們的認知。面對華夏土地上這些奇葩的發現,希望你們從容應對,希望你們換一個思維方式,這個思維方式就是:「他們的文明是不是源於我們?」「他們的根是不是在我們這裡?」然後,你會頓悟!就像中國的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為什麼中國有四大發明?
  • 疫病影響人類文明進程
    為何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疫病的歷史?為何說疫病是一種「文明病」?為何說疫病是推動歷史的力量?歷史上人們是如何應對疫病的?疫病的真相又是什麼?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廣東人民出版社組織策劃了一部反思疫情與人類歷史關係的新作《記疫:祈禱、隔離與共生》。
  • 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二十個神話傳說!
    人類的進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鑽木取火讓人們可以吃熟的食物,搭建房屋可以為人類遮風避雨,學會種莊稼、做衣服可以避免饑寒的侵擾......總之,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舒服,越來越美好了。無數的神話英雄為地球的宜居,人類的文明發揮了神奇力量,例如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等等。
  •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3.09 星期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李 魏    為何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疫病的歷史?
  • 回眸歷史,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疫病
    從人類誕生以來,疾病就與人類文明共生共存、相伴同行。正如瑞典病理學家Folke Henschen所言,「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  儘管觀點過於絕對,但在世界歷史上,任何一次傳染病的大流行,確實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出現,反過來,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對人類文明本身又會產生極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 公茂虹: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
    實現中華文明復興需要把握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把中華文明復興放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視野中進行觀察和思考。人類文明具有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古老文明的現代轉型和持續的民族復興,二是世界現代化的持續發展和變革,三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廣泛運用。
  • 網友分享: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原動力!——題記有人認為自由是個偽命題,這世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自由,所謂的自由都是人們捏造出來的虛假定義。至於人類文明進程的動力,那跟自由也無甚關係,倒是自私和欲望,成就了我們的歷史和文明。
  • 人與動物關係的演化折射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第1頁:人與動物關係的演化折射著人類文明的進程第10頁:崇拜太陽的「幽靈」—環尾狐猴的隱秘世界第11頁:瀕危的高原精靈普氏原羚   人與動物關係的演化折射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地球上能夠脫離自然界這種往復循環的似乎只有人類——居於食物金字塔頂端的動物。人類的出現是生物進化長河中動物界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結果。同時人類的出現又是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因為生物進化歷程本身是一連串偶然事件的集合。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起初只有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差異,隨著人類的進化與發展,人類從動物界脫胎出來。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由於時間和地域分布的差異,產生了多種具有顯而易見區別的文明,包括璀璨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瑪雅文明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文明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積澱,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值得尊重。
  • 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可以分為四大文明體系和四個發展階段
    與地球46億年的年齡相比,人類出現的時間很晚,距今不過300多萬年,而人類進入文明的時間則更為短暫,只有數千年的歷史。什麼是文明?從廣義上來說,只要人類自主解決了吃飯問題,那麼便是進入文明時代了。但不管標準怎麼定,數千年來的人類文明在近代以前一直集中在亞歐大陸(埃及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都與亞洲關係更為密切),而在亞歐大陸的人類文明又可以分為四大文明區域:中國、印度、中東、歐洲。
  • 人類貨幣發展史上的四個階段
    人類貨幣發展史上的四個階段馮京三 貨幣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市場上的一個等價物,而且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各個階段的一種裡程碑。這句話生動而簡練地說明了貨幣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重要地位。關於貨幣的話題很多,我們在此僅簡述一下人類貨幣發展的四個階段。人類的貨幣發展,從開始到目前,已經有四個發展階段。這就是:實物貨幣階段,稱量貨幣階段,紙幣階段(價值符號階段),電子貨幣階段。實物貨幣:通常指遠古時期,各地的人們相約在某地交換自己需要的物品。
  • 9年後或發生第6次科技革命 人類文明進"再生時代"
    何傳啟認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約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學為基礎,融合信息科技和納米科技,提供解決和滿足人類精神生活和生活質量需要的最新科技。從科學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將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學革命;從技術角度看,將可能是一次「創生和再生革命」;從產業角度看,將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從文明角度看,將可能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
  • 揭秘史前人類超能力之謎,比人類高級的四個紀元都有哪些超文明?
    在人類文明存在之前,是否存在過更高級的生命文明呢?數百年來,無數科學家為此費盡心思,它與是否存在靈魂、是否存在外星人一起成為困擾人類的三大謎團?關於史前文明之迷其中談得最多的非瑪雅預言莫屬,在瑪雅文明預言中曾這樣提到過,人類並非地球唯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