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後或發生第6次科技革命 人類文明進"再生時代"

2020-12-06 中國網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談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北京8月5日電 (記者 王振紅) 2011年8月,科學出版社推出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第一本專著——《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5日表示,在過去500年裡,世界上先後共發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6~17世紀的近代物理學誕生,第二次是18世紀中後期的蒸汽機和機械革命,第三次是19世紀中後期的電氣和運輸革命,第四次是20世紀初的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第五次是20世紀中後期的電子和信息革命。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們走來。這使我國面臨復興的戰略機遇。

何傳啟認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約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學為基礎,融合信息科技和納米科技,提供解決和滿足人類精神生活和生活質量需要的最新科技。從科學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將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學革命;從技術角度看,將可能是一次「創生和再生革命」;從產業角度看,將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從文明角度看,將可能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

何傳啟認為,第六次科技革命10個可能標誌為:信息轉換器、人格信息包、兩性智能人、合成生命、人體再生、神經再生、體外子宮、耦合論、整合論、永生論。10大主要方向將分別是整合和創生生物學、思維和神經生物學、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和仿生工程、納米和仿生工程、生命科學的相關學科、材料科學和生物材料、地球與環境科學、綠色超級製造、綠色超級運輸和新能源。10個受影響學科是:空間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國防科技、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科技倫理學、複雜性科學和現代化科學等。

「可以預期,第六次科技革命,不僅將改變人類自己,而且將改變世界」,何傳啟認為,它有可能帶來10個革命性變化——

學習革命:信息轉換器進入學校,人腦和電腦直接信息交流,告別應試教育;

大學革命:大學轉變職能,從教育機構轉變為科研機構;

家庭革命:兩性智能人進入家庭,家庭和性模式多樣化;

生殖革命:「體外子宮」實用化,實現「體外生殖」和「定製生殖」;

再生革命:人有「四條命」——自然人、網絡人、仿生人和再生人;

產業革命:仿生、再生和創生技術產業化;

人類解放:綠色超級製造系統大量代替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

生活方式:創新和休閒成為人們主要活動;

國際戰爭:戰爭技術和目標從肉體攻擊、信息攻擊到神經攻擊;

國際公平:信息轉換器普及、知識鴻溝縮小,國際貧富差距可能縮小。

過去500年,中國失去參與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機會,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表現平平且收穫不多。何傳啟建議在中國建立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響應機制,從而有可能在第六次科技革命中創造一個「中國奇蹟」。

與會專家

相關焦點

  • 何傳啟: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機遇與對策
    ——從人類文明與世界現代化角度看科技革命
  • 三次科技革命之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的科技革命是上個世紀的事,目前還有許多人是見證過這次科技革命,親歷過那個時代。這次科技革命發生在二戰之後,從美國開始發生的。美國白宮1、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背景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
  • 第六次科技革命:生物科技時代到來!
    原標題:第六次科技革命:生物科技時代到來! 在過去五個世紀裡,發生了五次革命,即近代物理學誕生、機械革命、電力和運輸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而以「新生物學和再生革命」為主題第六次科技革命已經到來,其影響力將遠超信息革命!
  • 徐光憲院士: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內涵
    所以,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在於緊緊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號召,我們中國人要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領頭羊,擔負起復興中華的歷史重任。我非常贊同白院長的號召,並認為,中國人要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領頭羊,首先要確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內容。
  • 三次科技革命之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緊跟著第一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從英國開始向西歐,然後向北美蔓延。日本也是在這一時期,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例如1861年的俄國進行了改革,在那個時期美國發生了南北戰爭,德國和義大利統一,日本進行著明治維新。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或改革獲得了統治權,政治權力的掌握,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技術革新提供了政治保障。經濟基礎的支持第一次的技術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獲得了大量的利益,物質豐富,資金充足。經濟的基礎條件對新的技術革新提供了物質和資金的幫助。
  • 科學網—科技革命與國際戰爭
    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也徹底改變了國際戰爭和世界體系的基本面貌。例如,在過去500年裡,世界科技先後發生了五次革命,國際戰爭的武器體系和戰爭形態發生了三次轉變。在21世紀,預計會發生兩次新的科技革命,將出現三種新的武器體系和戰爭形態,人類文明和國際結構將發生質的變化。
  • 【科技革命】未來戰爭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響?
    科技革命和重大創新,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也改變了國際戰爭的戰爭形態。在十六至二十世紀期間,世界科技先後發生了五次革命,戰爭形態隨之發生了三次轉變。在二十一世紀,預計會發生兩次新的科技革命,將出現三種新的戰爭形態,人類文明和世界體系將發生質的變化。中國復興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將影響民族命運。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憂患意識,並積極行動起來。
  • 近代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究竟給當時的人類帶來了怎樣改變
    工業革命 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封建生產方式; 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推動城市化進程;人類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迎來了現代化的黎明曙光。如果說大航海時代是世界近現代文明開端的話,那麼大航海時代以後的幾百年裡,人類社會共發生了3次對人類影響較大的科技革命,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 智能經濟時代到來 人工智慧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通用技術能夠輻射幾乎所有經濟領域,最終促進社會生產效率提高,人類社會才會隨著技術的更迭,持續進步。而歷史上,新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正是科技革命。人工智慧 第四次科技革命加速到來縱觀人類歷程,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時代的來臨。蒸汽機第一次解放了人力。
  • 科技的飛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率先登上了第三次革命的快車,也就是「科技革命」。人類正式進入了計算機、信息化和通訊產業化的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了那些影響?經濟每一次革命最顯著的體現就是對生產力的變革,第三次科技革命也不例外,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帶來的生產力、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有相比前兩次變革要顯著的多。它不僅加強了產業結構化和生產智能化,更引起了世界各國經濟布局和經濟結構的變化。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科技革命與人類文明演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特以「信息革命與生態文明」為題進行系列討論,供參考。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進步,重大技術革命使人類文明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徵。回顧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三次重大的技術革命,也先後出現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目前正在向生態文明邁進。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初中世界歷史知識點歸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
    2、主要標誌: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成就: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與國際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在數據和信息的交流中進入信息化社會。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研究出現重大突破,核心是基因工程,目前克隆技術引人注目。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張杰:思考新的科技革命
    上個世紀初開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後面催生了產業革命,因為人們的社交需求、健康和尊嚴的需求,造就了人類文明進步發展歷史上的第三個高峰。 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是人類需求又有一個新的提高,現在的人類更多的要求是自我實現、超越自我,萬物互聯、人工智慧、基因編輯這些詞已經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這個時代發展的主旋律。
  • 從宇宙背景看近代科技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
    藍星新時代網承平關於近代科技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這個問題人們討論了近百年,各種各樣的文章論文充斥網絡和出版物上,大家從不同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討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的大背景,就得從宇宙文明方面來述說,也只有到了現今,地球人類的逐步覺醒,才有機會來認識宇宙文明與我們人類的關係。現在我們從宇宙背景來看一下近代科技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的問題。近代科技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的問題由來。這一問題的主要提出者李約瑟博士(1900至1995)是英國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
  • 朱嘉明:全球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 區塊鏈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
    在隨後的20年,即使發生了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接連不斷的區域性衝突,但是,在ICT革命的主導下,科技革命蓬勃發展。就全球範圍內,發生了集群性的科技革命,主要包括:信息技術革命、視覺技術革命、3D革命、算力革命、空間開發革命、人工智慧革命、生命科學革命以及基於區塊鏈的加密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革命。
  • 2020中考歷史知識重點: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定義: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標誌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這次科學技術革命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     2、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是計算機產業最有前途的發展方向。
  • 人類新一輪科技革命到來!呈現怎樣的特徵?
    從古代的茹毛飲血,到如今的現代生活,人類社會的每一步前進都伴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更迭。科技創新大幅提升了各行各業的生產能力,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創造了如今的現代人類文明。人類歷史就是科技創新史從歷史上,世界經濟中心幾度轉移,但其中始終圍繞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科技創新。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20世紀的科學技術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一時期科學技術本身發生了一系列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性變革。20世紀初,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代表的物理學革命,促成了整個人類科學觀念的根本性變化,帶動了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學等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