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哲學」的人有什麼不同?看了才知道其中妙處

2020-12-03 笑談說聲

哲學是什麼?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但是,抱歉,目前暫時沒有大家都承認的定義,可能以後也沒有。不過呢,不要太擔心,這個世界上沒有定義的東西很多,比如藝術,也是沒有什麼固定的公認的定義。目前也沒有幾個哲學家能夠很通俗的把「哲學」這個意義講出來。小胡肯定也沒有這個本事把這個講出來,嘻嘻。

但是今天讀者朋友們進來看了這篇文章,看到這裡,小胡可以告訴的你的是,學過哲學的人,和沒有學過哲學的人有什麼區別。這個時候大家一定會發現,哲學原來這麼神奇,可以這麼用。

人們普遍認為,哲學是智慧之學。人們普遍相信,哲學能夠增進人的智慧。這是毫無疑問的共識。然而,哲學如何增進人的智慧?卻是一個始終沒有搞清楚的問題。很多哲學家的說教不是使人更聰明了,而是使人的思路變得更加混亂。這是哲學家的失敗,也是哲學的悲哀。

比如,《三國演義》裡的曹操,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種極端的利己主義就是一種哲學,但是曹操本人不一定覺得自己的思想是一種哲學。打個比方說,一個沒文化的老大爺,其實他也懂哲學,他會說:「將人心,比自心。」也是一種哲學思想。有這種思想的人,做人、處世就常常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來考慮,這種思想就會對他的行為不知不覺的產生影響。

實際上哲學是最與我們生活接地氣的了,比如拔苗助長告訴我們要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草木皆兵告訴我們看事物有看本質。所以在生活中哲學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因此一定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是哲學家。

因此無論你是否懂得哲學其實都在哲學思想範疇之內思考問題。本質上說應該沒有區別。但是懂得哲學思維的人,會從多方面考慮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有時在生活中很實用很理性化,但是有時卻會帶來拖泥帶水不果斷的後果。所以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各有千秋。

懂哲學的人通常博學多才,興趣廣泛。因為哲學原理的本質是來源於所有學科成果的成果,是可以應用於萬事萬物的普適規律。懂哲學的人通常都集不善言表和滔滔不絕為一身。因為夏蟲不可語冰是每個懂哲學的人最基本的素養。

相關焦點

  • 學哲學到底有什麼好處?沒好處!那還要不要學?必須要
    所以不要寄託於有人用一段話來告訴你哲學的本質,因為哲學的概念本身就是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的抽象概念。在漫長的歲月裡,總有研究哲學的人站出來說:醒醒吧,凡人,你們都錯了,我說的才是真正的哲學!那麼問這些人所解釋的哲學到底是不是哲學?
  • 小蘇打才是最好用的家庭養花肥料,妙處這麼多,別說你不知道!
    小蘇打才是最好用的家庭養花肥料,妙處這麼多,別說你不知道!小蘇打與花,有些不得不說的「秘密」原創:小葉 養花之家相信大家在家庭養花的時候都會用一些自製肥料吧,這些肥料比化肥來得更安全更便宜。但是大家往往都會忽視掉廚房裡的另一樣東西:小蘇打,這東西的功效可不比那些自製肥料的功效弱,你知道小蘇打在家庭養花的時候怎麼用嗎?接下來小葉就為大家介紹小蘇打的妙處吧!
  • 學哲學有什麼用?試看辯證唯物主義在「談戀愛」中的運用
    哲學有什麼用?對這個問題很多人有疑問。其實哲學的用處很大,既有治國安邦之道,也有對日常生活的啟發。比如,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如果能用好哲學,一樣能避免錯誤,少走彎路,早日實現幸福。可以說,學好哲學對談戀愛大有幫助。
  • 學哲學無用?錯了,從哲學的本源定義說說西方經典三大學問
    作者:劉宏宇一說「哲學」,或者問「什麼是哲學」「哲學是指什麼」,估計咱中國人十有八九都得犯懵。剩下十之一二,少說得有一半能告訴你:哲學就是啥啥啥主義。最後剩下那很少一部分人,可能會背出老版教科書上的所謂定義——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聽起來很對哈。
  • 科學和哲學有什麼不同?
    、形上學、生物學等不同門類的知識。可以說,科學是藉助先進的科學工具來觀察世界的,其中,裡程碑式的工具是放大鏡和望遠鏡,一個可以看到最小,一個可以看到最大,這就取代了古代自然哲學中的思辨方法——如古代的原子論其實是出於思辨而非觀測。也取代了古代形而上哲學的哲學思辨。
  • 坤鵬論:為什麼哲學與修辭學如此對立不容?(上)
    憤世嫉俗往往源於太喜歡這個世俗,其中道理很簡單——絕大部分的恨源於愛而不得。——坤鵬論坤鵬論寫到這裡,大家一路跟著讀到這裡,我們基本也了解了哲學與修辭學一直的關係。自古希臘時期起,它們便處於對立關係,時而緊張,時而緩和。直到現代,哲學界自己開始反思後,它們才慢慢走到了一起。修辭學與哲學為什麼火水不能相容呢?
  • 富人們為什麼都在學哲學?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越是成功人士越是喜歡學哲學、談哲學,而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些還比較有身份的「知識分子」卻滿腦子的不解和不屑——哲學有啥用啊?哲學是最窮的學科。於是,迷茫的你更加迷茫了,為什麼富人們一窩蜂地學哲學還越來越富,為什麼窮人們天天學賺錢卻越來越迷茫?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拯救你!你為什麼是你?
  • 我們為什麼要學哲學
    本人經歷:初中競賽提前班,高中物化生(but政史地的學考也是全A哦)理綜269hhhhh,本科應用化學,直博藥學院化學生物學。呵呵呵呵噠噠從小我就不是非常喜歡看書,雖然老愛去圖書館捧一大摞書回家,但大多都以超期結束我和它們之間的緣分。每次看書時都喜歡邊吃邊看,總是不能十分專注,達到心流狀態。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
  • 在中國讀哲學著作的有幾人?讀易經、讀懂康德哲學的又有幾個?
    聽說過康德哲學的,也就二律背反,物自體之類的哲學概念,而了解的,恐都是研究人員了。對於《易經》呢?頂多知道乾坤而已,為什麼中國讀哲學著作的人少之又少呢?肯讀康德哲學的就更少了。而讀懂康德哲學,易經的就寥寥無幾了。為什麼呢?
  • 坤鵬論:哲學研究的是什麼?有哪些分類?
    我們應該信仰什麼?而這些問題恰恰就是所有時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會用心思考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人的認識。——世界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關於世界的創造我是如何想像的?——關於世界我能夠知道多少東西?——關於世界我究竟能夠確切地知道多少東西(追求確切性)?第二個問題,涉及人的行為。
  • 學以成人與哲學何為
    對此,學界內外不少人很詫異,這麼樸實的一句話如何能夠成為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  回想起來,2014年的秋天,世界哲學聯合會幾十位執委聚集在北京大學人文苑,為確定這屆哲學大會的主題確實展開過激烈爭執。各位執委的提案、建議和意見既代表各國哲學學會的想法,也反映他們各自對哲學的理解。各方想法自然就會相差很大。當杜維明先生提出學以成人的建議時,立即招致一些執委的反對。
  • 實證主義哲學:把你講的證明給我看
    記得上大學時學過《政治經濟學》,記憶猶新的一句話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是說物質的豐富程度決定了意識的狀態。馬斯洛在需求層次論中也講滿足了生理需求才會引發後面更高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層次就會產生不同的個人狀態,雖然有失偏頗,但物質需求的確是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基礎,缺乏了這個基礎,意識形態就會發聲改變。
  • 聚焦:中南海開年第一課 為何學哲學
    哲學不是抽象的口號和空洞的套話 1月23日,中南海懷仁堂,中央政治局舉行了2015年開年以來第一次政治局集體學習,學習的主題是「辯證唯物主義」。 為什麼新年首次學習要學辯證法?學習過程是怎樣的?重點學了什麼?
  • 聽學姐說 | 法學院 看了才知道學法律的人為什麼這麼能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那個帥氣多金有才的優秀律師何以琛所吸引呢?不知道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也想學習法學呢?呂奮超:我本科並不是法學,本科的專業是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生才轉的法學,其實大學的時候非常想選擇法學的,除了我數學不好,法學可以不學數學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內心對社會公平的追求,我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但是更多的是覺得法律、律師這些行業比較帥。
  • 「人是什麼」:一種語義學和現象學的分析
    關鍵詞:存在;思考;語言;孟子;漢語;同一性;語境;智慧;知道;文化 作者簡介:   內容提要:在某種程度上,對「人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探討構成了哲學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構成了「人」這個同一性概念的差異化的不同側面
  • 呼和浩特萬通:現在學什麼技術有前途?看了你就知道了
    呼和浩特萬通:現在學什麼技術有前途?看了你就知道了 發布時間:2020-12-03 10:05:47      來源:   現如今大學畢業後,失業的機率很高,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技術,不管是大學畢業生還是初高中輟學的學生,都開始學技術來提升自己
  • 哲學的本體論——什麼才是最真實的東西?
    亞里斯多德認為『實在』必須是由像『樹和人』,這樣的事物所組成的世界 而不是別的某個我們從未真正經驗過的世界。而唯心論者認為,萬物存在的基礎是心靈;我們之所以能夠知道』物質的存在』,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影響。我們的心靈能夠感知道他們, 在一個唯心論者看來,這些東西僅僅是因為被我們的心靈經驗到才是真實的。
  • 為什麼學哲學的人在境界上很深邃,在生活中卻很幼稚?
    他們上大學、找工作、結婚、買房買車、買名牌包包珠寶首飾,追求一種所謂的「精英」生活,一種所謂的「成功」或表面的幸福, 卻不知道這些對「幸福」對「成功」的定義都是我們的社會或外界賦予他們的,真正的幸福或成功,他們根本沒有企及;為了這種所謂的「幸福」或「成功」,有的人甚至在20歲時就提前計劃好了大學畢業前要做幾個實習,畢業後要進哪些公司做哪些工作,35歲之前要升到什麼職位拿到什麼樣的薪水,
  • 你知道什麼是道教哲學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必須先從宗教哲學談起。宗教哲學,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可以有不同的內涵。從宗教主體自身去考察,所謂宗教哲學就是宗教信仰的理論基礎。宗教在本質上是種信仰,宗教信仰具體表現為教義,要使這些教義讓人相信,就必須有思辨的哲學論證,即成系統的哲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