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有什麼用?對這個問題很多人有疑問。其實哲學的用處很大,既有治國安邦之道,也有對日常生活的啟發。比如,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如果能用好哲學,一樣能避免錯誤,少走彎路,早日實現幸福。可以說,學好哲學對談戀愛大有幫助。
這段時間,羅志祥和周揚青的分手事件引起網友廣泛關注,很多人留言跟帖,但是有心人不能只看熱鬧,滿足好奇心和正義感,也要學會看門道,聯繫自己的生活有所思考。不管怎麼說,對兩位當事人來說,這一段感情應該是失敗的。同樣還有當當網的俞渝與李國慶這兩人的婚姻,對他們來說也算失敗了。名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普通人生活中遇到的戀愛坎坷其實更多。對於這些教訓,難道不能用哲學思維分析一下?
靜下來反思這些失敗案例,不難發現,其中都有一些很重要的教訓。吸取這些教訓,能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順利,這種收穫也許比單純吃瓜圍觀有用多了。今天我們就從哲學角度探討一下在談戀愛的過程中有哪些基本注意事項。
唯物主義在生活中的最大啟發,就是要樹立一種看待世界的客觀態度。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概念的核心內涵是「客觀實在性」。用通俗的話說,所謂唯物主義,就是承認世界是外在於我們而存在的,不能只憑內心的願望來左右世界的發展。
一個人也許小時候很受寵,心裡的願望都會得到滿足,偶然抬頭看到天上的雲朵,也覺得憑意念可以指揮它飄蕩的方向。然而,長大了就會發現,世事變遷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這時人就成熟了,不再以單方面的內心想法考慮問題,而能夠跳出來仔細觀察和研究客觀情況。
樹立唯物主義的態度,對於談戀愛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很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不是在跟對象談戀愛,而是在跟自己談戀愛。他們只是讓別人來滿足自己內心的幻想,相處多年仍然不了解對方,熱切迷戀的愛人只是自己內心中構建出來的形象。這樣的形象總有一天會轟然倒塌。
知人者智,看人的時候要睜大眼睛。尤其不能管中窺豹,看到一個片面,然後就憑藉自己的想像,把對方設想為完美情人。只有全面了解對方,既欣賞對方的優點,也能接納對方身上的缺點,這才是唯物主義的客觀態度。
不僅戀人是客觀的,戀愛活動也是客觀的。陳坤在《月半彎》中唱道:「原來戀愛現場感覺,不像想的那樣主觀。」這說明,戀愛作為一項活動也是外在於我們內心的。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自己心裡的想法,不說別人也應該知道,這樣才是真愛。其實這是犯了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你心裡的話,說出來別人才能夠聽到,耐心解釋別人才有可能聽懂。何曾有憑意念可以傳情的?只有經過交流溝通,兩個人才能夠真正達到相互理解。
戀愛中有沒有命中注定?這個問題有待討論。不曾談戀愛的人常常想,必定會有一個天選之人來到面前。自己的愛情,應該如命運一般在冥冥之中皆有註定。這用哲學上的術語來講,其實是客觀唯心主義。事實上,所謂命中注定,無非是至少有一方在堅持。如果兩個人都不堅持,再般配的人也會走散,留下弄丟彼此的哀傷,也就無所謂註定了。
總之,愛情雖然是情感領域的活動,可是打交道的人、談戀愛的活動、戀愛活動的結局都是外在於自己主觀意願的。承認戀愛的對象、戀愛活動本身和戀愛的結局都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就是看待愛情的唯物主義的態度。這個態度應該比較成熟。
馬克思說:「如果你在戀愛,但沒有引起對方的愛,也就是說,你的愛作為愛沒有使對方產生相應的愛,如果你作為戀愛者通過你的生命表現沒有使你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就是不幸。」
人總是容易從自己出發來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然後在經歷很多挫折、吃過很多虧之後才成長成熟起來。有不少人心中有一個小公主或小少爺的美夢,有王子和公主的愛情童話,但是,這種愛情童話究竟能不能實現?這不取決於我們單方面的願望。
辯證法的英文是dialectics,原意就是兩個人相互說話,也是辯論的意思。所謂辯證,就是不要自說自話,必須讓你對面的人也認可你說的話,同樣,對面的人也自己的話要說給你聽。這樣經過來來往往的辯駁,達到一種更高級境界的共識。舉例來說,你提議吃麵,男友或女友說要吃酸辣湯,最後你們吃了酸湯麵。這就是對立面的統一。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容易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對別人要求很高,讓別人來迎合自己的理想,而自己卻主要負責提要求、提願望,還希望想法都實現,願望都滿足。但是,真正的幸福之道,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能夠僅憑自己的願望,讓別人順從。別人的百般討好和辛苦付出,往往意味著一種大體相當的認可與回報。奢望別人一味配合自己,演出一場獨角戲,這是感情的殺手。對人多包容體諒,站在對方立場上設身處地著想,這樣溝通會更順暢,兩個人也更容易相知相惜,達到感情的濃度和深度。
辯證法也是把握變化的學問。看人不能一成不變,現在光鮮亮麗的人,也許過幾年會走下坡路;現在處境寒酸的,只要有才華和品德,也能夠發展起來。待事也不能一成不變,也許一時濃情蜜意,但如果驕傲懶惰,不去經營感情,這份感情也有可能隨著時間變得淡薄。只有與時俱進,在世界的變化和發展中經營那些真正在乎的東西,才能夠跟上時間的步伐。
辯證法博大精深,可談的內容很多。限於篇幅,這裡不多發揮了,如果您喜歡,後續文章再進行分析。歡迎關注和留言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烏衣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