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道教哲學嗎?

2021-01-13 中國文化解讀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必須先從宗教哲學談起。

宗教哲學,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可以有不同的內涵。從宗教主體自身去考察,所謂宗教哲學就是宗教信仰的理論基礎。

宗教在本質上是種信仰,宗教信仰具體表現為教義,要使這些教義讓人相信,就必須有思辨的哲學論證,即成系統的哲學理論。宗教信仰展示的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深層面,追求的是某種神聖的體驗,這種體驗的升華與結晶就是宗教哲學。

道教哲學的個性是由其特徵體現的,它有何特點?它的特點是在與道家、儒家和佛教哲學的比較中顯現出來的。通過比較,可以更加看清道教與道家的同異,認識什麼是道教哲學。道教繼承了老莊哲學的特點,受儒家思想和佛教哲學影響,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這些特色總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以人生哲學為主,以宇宙本體論為輔。以個人為本位,追求個體生命的永恆性。

徐復觀在《中國人性論史》中說:"老學的動機與目的,並不在於宇宙論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為宇宙根源的處所,以作為人生安頓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論,可以說是它的人生哲學的副產物。他不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來發現人的根源,並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來決定人生與自己根源相應的生活態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點。"AB道教繼承了道家的這一"動機與目的",並發展為一套宗教的生命哲學。這種生命哲學不僅要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點",而且要求的生命的永恆。

長生不死是道教解決人生問題的最終途徑,這在道教中體現為"神仙不死"學。神仙學從人的生命衝動出發,企圖突破死亡局限,將自我生命從死亡的現實中超拔飛升,飛升到與宇宙精神--永恆之"道"同一的位置,再從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把握自我的生命存在,以體究人生真諦。老莊的"道"是非人格的、自然運作的宇宙本體,道教則將其人格化、神聖化、超自然化,成為化生宇宙現象的最高神祇,具有永恆不滅性。

這樣,得道者即與道同體的人便具有道的不死屬性,飛升成仙。人生的終極關懷就是肉體生命的不死,為達此目的就須效法神仙之"得道"。這就是道教之"道"與道家之"道"的根本不同處。另外,道家之道本具有超越性且內在於萬物,這樣一種有神秘韻味的"道"為道教的重塑提供了方便。在仙化"道"的同時,道教又將老子本體化,將他雕塑成天本體與人本體合一,具有神仙性的典型,作為人效法的楷模。

老莊的生命觀與道教這套神仙學實在是迥異其趣的。老子曾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莊子要人喪我,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尤顯出肉體之不足道,並主張齊一死生。老莊養生法是取法天地自然而歸於自然無為。這些和道教修煉肉身不壞,講究我命在我等都不大相同。但道家某些修養法如莊子的"心齋"、"坐忘",老子的"滌除玄覽"以及長生久視等神秘語句又被道教沿襲下來。

總的來說,道教以對人生不死的信仰作為基本觀點,循此去證取宇宙本體論的解釋。道教構造的宇宙模式無非是為其人生的終極追求大開方便之門,找到一塊生命的安頓之地。故在道教哲學裡,宇宙論和認識論是其人生論的裝飾品和論證工具,而人生論的核心就是神仙學。中國哲學有重人生哲學的傳統和特色,道教與此相同,所不同的是對人生的終極追求獨樹一幟。

(二)從成仙不死之目的出發解決人生問題,以積極探索自然界奧秘的精神,發展了我國古代的自然哲學,從而推動了古代自然科學的進步。

中國哲學不重視純知識的追求,基本上以政治倫常為本體。儒學關心人,深究人倫關係,但對大自然並不重視,不像古希臘人那樣在對自然奧秘的深入探求中發展哲學。這種缺陷在道教哲學中多少有些彌補。道教把人生、社會和自然都置於"道"的大系統中加以認知,在認識不死之道中,歪打正著,發展了中國古代的自然哲學和科學。道教的自然觀和生命觀緊密相連,認為自然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自然界的陰陽和人身上的陰陽氣脈息息相關,生命就是陰陽的變易,人類生命不能離開萬物自然而完成永久的形態。

道教從神仙不死的生命觀出發去認知自然,試圖用道術駕馭自然徵服自然,找到控制自身生命的方案。這種精神推動道教到自然界去尋找不死的藥方,尋找中的副產物便是前科學形態的產生。因此,道教對前科學的追求源於其生命觀。神仙學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它把老莊、周易和古代天文、地理、化學、醫藥等糅為一套身心修煉理論,雖不免體系龐雜,但卻既有古樸的實證手段(如外丹),又有形上意義的玄理(如內丹理論),這些穿著神秘主義外衣的內外丹正是前科學形態的表現。道教煉內外丹推進了古代化學、醫藥學、養生學、礦冶學、生態學等科學的發展,深化了對人體自身生命現象的認識。

道教與道家都重視自然,承認自然規律存在。但道家是"順天"即順其自然,是自然主義,而道教則是"逆天",試圖通過自我修煉戰勝自然,主宰人的自然生命,是超自然主義。不過,道教所謂"我命在我不在天"面對死亡採取主體性精神,似乎又有荀子"人定勝天"的意蘊,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道家消極的自然無為觀,是種積極的生命觀。

(三)自然與名教結合是道教政治哲學的特徵,這是儒家倫理型哲學和道家自然型哲學結合的產物。

道家從人的自然本性去構築理想社會,希圖超越社會禮教倫常,以虛靜復歸自然真實。老子把道作為世界本原時,也把道規定為人生道德修養的

相關焦點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我們知道,李聃是道家的創始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老子,著述《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影響中國人心理、性格、思想幾千年。道教是中國本土傳統宗教,是中國流傳上千年的宗教,也是目前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在中國影響巨大。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哲學家羅素曾說,科學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哲學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哲學是人們胡說八道的一種特殊權力,哲學是有道理的猜想。你可以用一個圓圈表示人類已有的知識——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圓圈之外就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以「道」為核心思想的宗教,「道」最早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提出來的,因此,老子在道教被稱為太上老君,為道教祖師之一。現在的大多數道教派系都源自於老子。老子最偉大的著作是《道德經》,他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道」的概念。
  • 你知道哲學嗎?那麼宇宙學需要哲學嗎?
    如果哲學如此無用,那麼為什麼霍金和溫伯格,還有Neil deGrasse Tyson、Lawrence Krauss以及其他反對哲學的人,會如此頻繁地參與哲學討論呢?不管那些討厭哲學的人怎麼想,科學的所有領域都面臨著在科學自身的進程中無法解答的問題。每當科學家研究檢驗一種理論的最佳方法,或者想知道科學模型與現實的關係時,他們都是在研究哲學。
  • 道教的禁忌:三不言、三不問、三不起,你知道是哪些嗎?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是以「道」作為其信仰和追求的目標。道教是在我國古代道家的黃老思想基礎上結合民間的神仙方術及鬼神崇拜而形成的。道教崇尚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同時,道教在立教的過程中也包含著諸多的禁忌。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道教的禁忌之「三不言、三不問、三不起」。
  • 中國道教中所說的「三清六御」,你知道指的是哪三清,哪六御嗎?
    說到神仙,你會想到誰?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二郎神、土地?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提到的,而且他們都是來自於道教。不知是不是因為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所以道教神仙的普及程度比較高,而且其中很多可以稱得上是婦孺皆知,連我幼兒園的小侄子都能說得出來。
  • 你知道和尚木魚的具體來歷嗎?它可能是道教最早的產物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外來佛教在中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帶有一些傳奇色彩,它來自於漢明帝的一個夢。漢明帝夢見一個特別高大的金人,頭頂白光,在皇宮上空飛翔。他不明白意思,問朝臣。傅易和漢明帝說,西方有一種神,和夢中的金人很像,叫"佛"。
  • 相比佛教的六道輪迴,道教的五道輪迴又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你知道嗎?道教也有,不過不是六道輪迴,而是五道輪迴。很少人知道,道教的五道輪迴又指什麼呢?佛教的六道輪迴分別是指:天道、修羅道、人間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最慘的就是墮落阿鼻地獄受盡疾苦。而道教的五道乃是道教本身輪迴轉世體系,可以說是道門自身的一種神識的輪迴。那麼,何為道教五道呢?道教認為人應修性守道,清靜寡慾,否則迷淪有欲,淆亂本真。
  • 你一定不知道,在道教中穿著這些顏色的衣服,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道士,是宗教道教中的修行人士的稱呼,關於道教的文化有許多值得我們深究的地方。而道教服色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很多讀者一定會疑惑,不過就是衣服顏色,能有什麼稀奇的。其實這是道教文化的理解而產生的。在道教中,道士的服裝一共有七種,而這七種前顏色的服裝又分別對應相對的場合及道士在道教中的地位,有些道服是不能隨意穿著的,故而了解這些,對於我們日常在瀏覽或是了解道教都會有一定的意義。黃色在我們的認知中,道士除了最常穿的青色常服之外,黃色就是最常見的。其實黃色道服在道教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不是誰都能隨便穿的。
  • 道教:與道有緣的人,身上往往具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道教是我國固有的傳統宗教,自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至今已有一千八百餘年來的歷史了。道教承襲了黃老道家思想,以「道」作為核心信仰。在數千年的封建時代,道教與儒、釋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 道家哲學是中國哲學的根基嗎?
    ,數十年間,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好像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哲學有無主幹,如果有,這個主幹是什麼?其後,關於中國哲學的主幹是什麼的問題的討論,遂成為熱點問題。今天在座的許先生、李先生當時都參加了討論,孫先生在其近著《道家與中國哲學》之先秦卷的「前言」中對道家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也特別加以了分析,提出了道家哲學「根基說」。今天,我們回顧學術界關於中國哲學的主幹問題的討論,進一步論述道家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影響,進而探討儒道之間的關係,請四位老師就今天討論的主題發表見解。
  • 《心印妙經》——道教早晚課你知道嗎
    《心印妙經》以簡潔的文字講述了道教的修煉方法,如果照著它的方法去做,對身體就大有益處。《心印妙經》概說《心印妙經》的全名是《高上玉皇心印妙經》,簡稱《心印經》,一卷, 託言為無上玄穹主金闕大道君所述;全文僅二百字, 四字一句,共五十句。
  • 什麼是哲學,什麼是真正的哲學,有這種區分標準嗎
    老子像(網絡圖片,侵刪)既然如此,當問到哲學和真哲學的關係這個問題的時候,從哲學來說,這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呢?這不是很神奇嗎?哲學一直在思考的,可能都是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正如馮友蘭先生說過,哲學本身並不能創造出實際的價值。但是,它又是各種學科的必修課。哲學本身是沒有真假之分,所謂「真」也是有條件的真,一旦陷入真假的爭辯,那叫做「戰爭」,已經不是哲學本身了。
  • 道教的語義學解釋
    什麼是道教?這是解讀道教文化基本含義之前所必須說明的一個問題。按照學術界的一般看法,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要了解道教,應該從宗教意義陳述入手。對於「宗教」這兩個字,人們向來也有不同見解。就中國傳統文字學的角度看,「宗」與祖廟是密切相關的。
  • 老莊哲學的一脈相承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構成,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文化,儒道佛三家融會貫通。因此,道家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道家和儒家、佛家在很多方面是互補的。道家文化隨後在漢代形成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有重大影響的宗教——道教。道教在中國和東亞一些國家與地區有很大的影響。
  • 道教教義理論——「道」的含義
    今天,貧道和大家來粗略的說下道教中最重要的理論:「道」。如各位有其他見解,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討論,不勝感激。 什麼是「道」? 「道」原是道教思想的最高哲學範疇。
  • 《西遊記》是揚佛禁錮道教還是佛教,宣揚道教?
    是要捨近求遠嗎?還是因為佛教的能力高於道教?2、在西遊記中遇到的許多災難都是由道教神的騎士等造成的。當孫悟空發生時,大多數人最終只能從佛教得到解,比如真假美猴王,最終由如來解決。3、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婷自己解決不了嗎?最後,我們需要找到佛祖祖才來制服這隻猴子。
  • 道教常識:道士戴的帽子叫什麼?你知道都有哪幾種嗎?
    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道士以修行為主,並以追求長生久視為修道的目標。幾千年以來,由於玄之又玄的道教思想理論,再加上修道者們大多都選擇避世修行,這就造成了普通人對道士這一群體所知甚少。即便是在現代社會的今天,道士們依然是身著青衣道袍,簡單樸素,他們在度己度人的同時也在傳播著傳統中華文化。道士所穿道袍多以黑色、白色和藍色為主。
  • 什麼是量子,你知道嗎?
    一提到量子很多人都會想到量子通信,墨子號,量子糾纏等等,但在這裡又有多少人知道量子是什麼?很多人喜歡看量子理論,不論是量子意識又或是量子糾纏,不過是對其人生哲學上的引申罷了,你只是試圖證明你的哲學觀點猶如設計房間一樣,只知道向裡面填充家具卻不知其內涵所在。
  • 中國道教神話中的「四大天師」和「四大元帥」,你知道指的誰嗎?
    眾所周知,在道教神話中不僅出現了許多獨立存在的神仙,還有很多組合類的神仙,比如三清六御、八仙、北極四聖等等。獨立存在的先不提,我們先來說說組合類的吧,不過今天的組合不是三清,也不是六御,更不是八仙,而是傳說中的「四大天師」和「四大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