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道士以修行為主,並以追求長生久視為修道的目標。幾千年以來,由於玄之又玄的道教思想理論,再加上修道者們大多都選擇避世修行,這就造成了普通人對道士這一群體所知甚少。即便是在現代社會的今天,道士們依然是身著青衣道袍,簡單樸素,他們在度己度人的同時也在傳播著傳統中華文化。
道士所穿道袍多以黑色、白色和藍色為主。這也體現了道教的見素抱樸、清心寡欲的思想。同時黑與白也是陰與陽的象徵符號,一陰一陽之謂道,黑白兩色的道家太極符號也是對陰陽之道的一種形象概括。道士所穿的道鞋也是簡單樸素,有圓口鞋、雙臉鞋、十方鞋和雲履等;所穿的襪均為高筒白布襪。平時道士的帽子有很多種,俗話說「道有九巾,僧有八帽」。這裡的「巾」就是道士們日常所戴的帽子。 雖說「道有九巾」,但是一般裡面的內容不固定,最流行的說法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浩然巾、逍遙巾、荷葉巾、太陽巾、一字巾、九梁巾等。
九巾之混元巾
混元巾是道教全真派的道士所戴的帽子,它的造型是以黑繒糊成硬沿圓帽,並且中間開孔,這樣便可以露出髮髻。由於全真派遵守「道士蓄髮」的戒律,從古至今全真的道士都需要留長髮的,所以也是保留了類似古代男子「冠禮」的冠巾。只有經過冠巾儀式才能成為全真派的道士,才有資格戴混元巾。「混元」一詞,代表著道教的宇宙生成觀。《雲笈七籤》有云:「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又曰:「五氣未形,三才未分,二儀未立,謂之混沌,亦謂混元,亦謂元塊如卵,五氣混一」因此混元巾也被認為是九巾之首。
九巾之莊子巾
莊子巾又叫衝和巾、南華巾,傳說是南華真人莊子所制。莊子是道教的四大真人之一,在莊子的《南華經·大宗師》一篇之中是這樣描述真人的:「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莊子的清靜無為及逍遙處世的思想對道教的發展與教義產生重要的影響。莊子巾下面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狀如屋頂,帽前正面鑲有白玉,便以正帽,象徵品行端正。
九巾之純陽巾
純陽巾,據《三才圖會》稱:「純陽巾,一名樂天巾,頗類漢唐之巾。頂有寸帛,襞積如竹簡,垂之於後,巾上有盤雲紋樣。曰純陽者以仙名,而樂天則以人名也。」其中「純陽」二字乃是來自全真派五祖呂洞賓祖師,呂洞賓,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據傳說呂祖在被鍾離權祖師度化成仙之前,就是經常穿戴此帽,因此道教將此巾命名為純陽巾。
九巾之浩然巾
浩然巾是一種用黑色布緞製成的暖帽,形如風帽。相傳唐代名士孟浩然常戴此帽外出,以御風雪,故此命名。因此浩然巾一般是寒冷的北方道士穿戴。清代小說《鏡花緣》就有對浩然巾的情節描寫:在大唐武周時期,唐敖攜女隨林之洋、多九公出海遨遊,途徑兩面國。這裡的人「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後遮住」,有權錢之人與之聊天「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令人不覺可愛可親」,揭起浩然巾則「藏著一張惡臉,鼠眼鷹鼻,滿面橫肉,掃帚眉一皺,血盆口一張,伸出一條長舌,噴出一股毒氣,霎時陰風慘慘,黑霧漫漫」。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浩然巾會把人的部分臉部給遮擋住。
九巾之逍遙巾
逍遙巾,乃是一塊方形巾料,包於髮髻之上,系上兩根長長的劍頭飄帶。「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全真派的出家弟子穿戴此巾,行動之間,飄帶搖拽,顯得極為灑脫,非常逍遙自在,故此命名為逍遙巾。
九巾之荷葉巾
荷葉巾的外形與莊子巾類似,也是帽底圓形,頂坡而平。帽頂向後上方高起,以示超脫。帽前正中鑲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葉,故名荷葉巾。
九巾之太陽巾
太陽巾類似現在的太陽帽,一般是道士在雲遊時佩戴,尤其是炎炎夏日,戴上太陽巾可以起到遮陽降暑的作用。一般是藍色面料,裡子是白色的,因全真道士挽發後要插簪子,便以佩戴,所以中間隆起的部分為三角形,整體就像莊子巾加了一圈大沿兒。受到韓劇的影響,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太陽巾都以為是韓國人的帽子,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九巾之一字巾
一字巾又名太極巾,其形狀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條帶子,一字巾位於額頭處有木扣或玉扣,兩端各綴一片帽正,兩片帽正相疊扣在一起,就能戴在頭上。這也是所有道巾中最為簡單的一種, 兩端各綴一片帽正,兩片帽正相疊扣在一起,就能戴在頭上。在南宋洪邁創作的文言志怪集《夷堅志》裡,就有一字巾的描述:「紹興中,韓郡王既解樞柄,逍遙家居,常頂一字巾,跨駿騾,週遊湖山之間,才以私童史四五人自隨。」
九巾之九梁巾
九梁巾,又稱九陽巾,在帽子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數字「九」則是古代數字中陽數的極數,《易經》的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乾卦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中代表著極陽之相,也是代表帝王的卦象,「九」乃是純陽之數,一般是道教的正一派道士戴此帽子。
除了以上的九巾之外,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如道教的齋醮科儀中,道士會戴一些不同的道冠,有類似毗盧帽的五老冠、黃冠、五嶽冠、星冠和蓮花冠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