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看神話影視劇或者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有道士做法的情節。道士手中拿著一張符紙,另一隻手拿著佩劍在壇上做法,口中還念念有詞,然後把符紙丟入火中,最後一句大喊一聲「急急如律令」,這樣一來,便達到了道士「捉妖」的最終目的。
「急急如律令」口號是怎麼來的?
「急急如律令」是道士常念的口號,時間久了,我們每個人都是耳熟能詳,沒有人不知道的,甚至有的人有事沒事互相開玩笑,經常拿這句話作為說詞,但是卻並不知道,這句話其實有著更深的含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剖析「急急如律令」背後真正的內涵,為什麼說不能隨便亂喊這句話呢?
「急急如律令」最早的出處是源於中國的道教,而要說起道教,興盛的時期要追溯到漢朝,在漢朝時期,如果有緊急的公文,後面都會加上一句「急急如律令」作為公文的結束用語,辦案的差役們看到「急急如律令」就知道這件事十萬火急,茲事體大,必須要馬上進行處理。這句話在當時,也是非常的流行,但是經常出現在古代官員們辦案的情景當中,而民間的老百姓,卻少有提及。
後來隨著道教的發展,道士們更加多方面的用這句話作為一件事的結語。律令傳說是一個人,奔跑起來很快,後來形容一件事情迫在眉睫,就用律令來做比喻,所以「急急如律令」就廣為流傳了。
為什麼不要亂喊「急急如律令」?
但是這句老話,作為道教的咒語,不能隨便地喊出來。因為古代的人有一種說法,認為只要道士在「驅鬼捉妖」的時候,才會說出這句話,而普通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十萬火急的大事,輕易的說出「急急如律令」,反而不是很好,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一旦「神靈」出現,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只是隨便喊出來的,那麼「神靈」就會非常的不高興,自己的好運和魂魄就會被攝走,當然這裡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的能量如果沒有修煉到一定的程度,當喊出「急急如律令」的時候,力量會被分走很多,而這些能量都是一個人的福報,等於是用自己的能量來化解眼前的急事,屬於透支的行為,由此可見,如果亂喊肯定會有很多的弊端。
道教這句咒語,自古就流傳下來,多少有一些道理,並且帶有很強烈的神學色彩,我們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去看待。畢竟信仰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宗教又有著自己獨特的行為準則,如果我們不詳加了解就隨便使用,可能會觸及到一些底線,從這個道理來說,還是儘量避諱一些比較好。
今日話題:您說過「急急如律令」這句話嗎,以上的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下方一起交流討論!
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更多原創好文與您一起欣賞,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