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下山》被指侮辱道教 要不金庸先道個歉?
孟崇然道長7月19日,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孟崇然道長嚮導演陳凱歌提出嚴正譴責聲明,聲明中稱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違反多項政策法規,要求陳凱歌立即停播《道士下山》,並向道教界及社會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
「道士下山」背後 是在成仙和紅塵間糾葛的民間道教
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該如何理解這類「道士下山」呢?這要從道教的歷史說起。從養生修仙到深入民間道教的民間性和「功能化」源於其歷史傳統:道教的發展和形成過程廣泛融合了儒、墨、道、法、陰陽、神仙諸家的學說和大量民間宗教體系。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何為道士呢?根據《太霄琅書經》記載:「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對於道士,自古以來有很多的稱謂,有自稱的如「貧道」,也有外界的「牛鼻子老道」、「道姑」等戲謔的稱呼,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道士從古至今的幾種稱謂。
-
新一屆道教協會領導班子中,哪些是王重陽的徒子徒孫?
據新華網北京6月29日消息,為期4天的中國道教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29日在京閉幕。會議選舉產生了以李光富為會長的中國道教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武俠小說中的道派主要以地域劃分,比如武當派、華山派、崆峒派,但是道教的分派是建立在道法道經的基礎上的。在東晉六朝時期的「造經運動」中,湧現出上清經、靈寶經等自成體系的道經,唐代道士們雖然修持不同體系的道經,但其身份仍是天師道的道士。
-
道教小知識:道士的常用法器
而對於道教的修行者來說,他們一般也會製作一兩件道教法寶,當然,業內人士通常稱它們為「法器」。法器對於道士的重要性,相當於手機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有了法器,開壇、祈福、除妖等業務也能更輕鬆地開展。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修道者常用的法器。
-
道教的符咒法篆的濫觴
道教本身是源於中國原始社會的「巫」,因此,道教至東漢時期正式成立後,長期保持著巫術成分,其中作為科義齋醮活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符圖和法咒;在晉唐時期,法咒多是祝神的讚頌詞,在此時期的道教,還保留較多的義理化,但到宋後一轉此局面,道教義理風氣突變成重點宣揚法術,少於宣通教理,各流派道士多收集和整理符咒來充其卷首
-
全真道士梁興揚:諾獎功勞在誰?一場道教醫學參與的混戰
甚至會懷疑自己,讓自己自卑自賤自輕,甚至讓自己看不清楚現狀和未來,借用@斯庫裡 同學的微博截圖,希望他不要來討伐我侵權,因為我覺得這個截圖會反映出來部分國人心態:嚮往卻因為內心的自卑而自賤。葛洪為東晉道士、著名外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
-
道教有何禁忌?見到道士或進入道觀時,什麼話不能說?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說道教的一些禁忌,學道之人一定要注意!在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這些日子裡,道教徒不能焚香、朝神、誦經,也不能鳴鐘鼓、做齋醮。「道不朝亡」指的是道教徒除父母、師父逝世時叩拜外,他們對其他亡者則一概不下跪朝拜。原因有二, 一是道教重生輕死,二是免遭陰穢之氣。四、「三不起」。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道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學派,或者指戰國秦漢之際盛行的黃老之學。他們形成一整套的思想體系,以「道」為最高範疇,主張尊道貴德,效法自然,以清淨無為法則治國修身和處理鬼神信仰,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因此被稱作道家。
-
道教三清道祖指哪三清?
三清介紹人們常聽到三清聖境,那麼三清到底指哪三清呢?為了讓更多有緣人更好的理解,參悟,今天逐一為大家介紹。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為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都是道的化身。
-
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其實在中國沒有傳入基督教的時候,我們民間流傳的基本上就是道教與佛教,其中道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宗教,但是佛教卻是從印度傳播而來。這兩大宗教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對於人們的生活還是信仰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
道教法器簡介
通常放在經案的右手邊,以右手持木棰敲之。誦念經文時配合經韻而使用,經文的每個字都要落在木魚的點子上。《無上秘要》:「木魚清磐,振醒塵寰。」形小如碗狀,銅製,器底隆起之頂端,附有木柄,以便攜持。木柄有繩,連一鐵桿或銅杆。道眾在醮壇朝拜或「轉天尊」時,持而鳴之,用以引導道眾,故名「引磬」。
-
武當山李光富道長續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道長得道,書法亦佳!
2020年11月28日,中國道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在江蘇句容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道教協會章程(修訂稿)》,審議通過《道教教職人員行為準則》等13個規章制度。2020年11月28日,消息中提到:選舉李光富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早在2015年就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這次續任道長協會會長一職,也充分說明了李光富的才能品德非同一般!
-
道教與天氣預報
正文共1584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古代的道士,有很大一部分要觀星象、知天文,漸漸地他們就掌握了一些天氣方面的知識。那麼道教究竟和天文的關係是什麼呢?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那麼,這裡的「符」和「籙」指的是什麼呢?它是如何製作的?它們有什麼功用呢?相傳道教符籙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像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
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正面三臺七星罡,星指下書元帥……背上刊七星隱諱,三臺北鬥,星下元帥有令……左側太乙力士,右側二十四神,雕造畢,寫天蓬咒,用水調朱填篆,以降紗囊盛。」5、鐵鏆道教《全真青玄濟煉鐵鏆施食全集》中有《鐵鏆圖式》,相傳為鐵師傳北宋道士薩守堅,薩守堅傳流至今。
-
訪談︱程樂松:道教為什麼鬥不過佛教?
張衡在《西京賦》中「展季桑門」並用,將柳下惠和沙門並提,詮釋不近女色之意,說明在張衡那個年代已經知曉沙門不近女色的戒律,這一點在張雪松的《中華佛教史》第一卷中特地指出來了(《中華佛教史》由季羨林、湯一介二先生主編),極具啟發性——佛教觀念的進入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和多元,並不是依賴某一個歷史事件達成的。與此相對,道教最開始是如何出現的?
-
道教、佛教的千年鬥爭
佛教的鼎盛,另一面就是道教的衰敗。他們也很著急,可是又有什麼辦法,統治者好像更喜歡佛教的理念。北魏正光元年,一個機會突然降臨在道教信徒們的身上。這一年,孝明帝搞了一個佛道大辯論,邀請天下得道高僧或道士出席。道教徒摩拳擦掌,翻身的良機啊!
-
道教常識:道士戴的帽子叫什麼?你知道都有哪幾種嗎?
「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道士以修行為主,並以追求長生久視為修道的目標。幾千年以來,由於玄之又玄的道教思想理論,再加上修道者們大多都選擇避世修行,這就造成了普通人對道士這一群體所知甚少。
-
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說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也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