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2020-12-05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稱為法器。一般在醮壇配合經韻及科儀使用,有些也可在專行法術時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道教法師重視法器,能自鑄自作,並勤加護持。陶弘景撰古今刀劍錄,多以法術觀念著錄;司馬承禎撰景震劍序,含象鑑序等,強調其神異性;而龍虎山天師更以符劍為傳教之物,傳承道法。至今民間的道教齋醮,多仍舊慣,諸般法器依舊具有除厄斬邪之用。

道教法器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漢代道教之出現、中經盛唐、直到近代,上至朝廷巨室的齋醮,下及民間百姓的道場,舉凡各種道教科儀或法事活動,大都可以看到道教法器的蹤影。凡舉行齋蘸法會,修眞護身,通靈達神,驅邪伏魔,鍊度濟人等道教科儀與宗教活動中,都必須使用,故歷來為道教中人所重視。一些道門中人在回憶昔日大型法事活動時,常常談到名目繁多的法器,尤其是法印名目眾多,數量也最大,多到需要使用籮筐來放置。就道教法器而言,通常所使用者,不出劍、印、尺、令,是行法時之必要道具之一。

《洞玄靈寳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三云:「凡法具,供養在先。道士女冠,唯一之本,不可闕也,並 備諸經。但在觀中及私房內,供養之者,緫名法具。」這裡所說的法具,明確區分為兩 類:一類屬於道士供養使用之類,如殿堂內外經常看見的鐘磬、帳座、香爐、靈幡、寳蓋、 燈臺、燭臺、旌節、香花、燈水、壇纂、門榜等,也包括道士常用的個人之物,如如意、塵 拂、蒲團、木杖等物。

另一類是專門用於各類科儀法事中,稱為「威儀之本」, 業就是科儀中不可缺少的,包括令旗、法劍、法尺、銅鏡、令牌、帝鍾、水盅,以及鈴、鼓 、鐃、鈸、磬、木魚等等。在道教儀式上使用法器,主要是為了使儀式具有法力的效能,從 而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與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因此,當道士在執行儀式時,除了要注重壇 場的設置如香爐、供品等的擺設和本身的服飾外,還要因應儀式所需而使用各種法器。此等 法器,或有用以闢邪驅魔的,或有用以召神遣將的,或有用以靖綏壇場的,或有用以節制經 頌的……。

《全眞必讀論全眞教徒》中有雲水隨身七寳卽:一蒲團,方外煉魔;二衲衣,攝伏心性;三為簞 瓢,用來訪賢飲食;四為棕笠,御風避雨;五為棕扇,可拂開塵事,一般道士多用五明降魔 扇;六為青囊秘藏,卽道經道書;七為楄拐,用以彰大道。以上為全眞教徒出外遊訪時必不 可缺少地隨身之物,眞可謂:出家得受百衲衣,靜坐丹臺凝神氣。舉杖遨遊神仙地,一笠江 湖任風雨。

所謂道教法物,簡而言之即道教持道、護道、做法所用之物也。道教法物歷史久遠,形式多樣,品種繁多,可謂豐富多彩。有的做工十分精細,堪稱上品。道教法物來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禮樂祭天敬祖活動,早在南北朝劉宋時陸修靜就已對道教法物做了嚴格的規定,《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四中的《奉聖儀制章》中就有關於「聖像寶座」、「龍牌」、「龜鶴爐」、「幡」、「蓋」等道教法物規範製作的詳細記載。

道教法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道教神仙信仰、靈魂永在、祈求大同、和平、普濟度物等思想觀念,它的形成是研究道教宮觀建築、教制、戒律等多方面歷史的有力佐證。道教法物文化又同傳統的繪畫、書法等藝術相結合,體現了道教獨特的審美及世界觀。道教法物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試以分類介紹之。

一、道場用物

道教齋醮來自古代的禱神祭祀。宋玉《高唐賦》說:「醮諸神,禮太一」。道教齋醮正式形成可以追根到祖天師的「三官手書」和寇謙之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到了南朝劉宋時陸修靜演成大型分類齋儀,陶弘景又因齋設醮,制定出醮儀。從此道教法事綿延不斷,齋醮日臻繁多,道教法物也日漸豐富多彩了。

(一)、法器

道教將用的打擊樂器稱作「法器」,即做法用之樂器。道教迄今用的法器一般為鐺子、釵子(當擊鉸子)、鈴子、木魚、引磬、翁子、磬、鼓、鍾、鐃鈸等。屬純粹的中國古「鐘鼓之樂」。鐘鼓文化我們在《道教鐘鼓文化內涵》中談過,此處不再介紹。

1、磬

道場所用的磬有大磬、單磬及引磬。大磬置大殿的左上方。一般除監院、方丈叩首時用,平時很少用。單磬是放在經單上的小磬,一般用於交板連接及誦「天尊」處擊一響。單磬及大磬口上方邊多有圖案,稱為「萬不斷」。有的磬同懺鍾一樣,均鑄有銘文或經文,以示莊重。引磬是上單主經者或殿主上供時引道、引叩所用之物。大一點的引磬稱為「翁子」,一般只有方丈或監院的使者持用。

2、木魚

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古時稱其為木魚鼓、魚鼓、或者木魚板。顯然是古人敲擊空木所發現的打擊樂器。道教刻之魚形,相傳魚類目不合睛,晝夜常醒,所以玄門用木雕刻成魚形,以便敲響時警惕大家不要昏沉懈怠。木魚作為敲擊樂器何時出現在道教,已無可考。

3、鐃、鈸

辭源說:鐃,中樂器也。周禮以金鐃止鼓。有稱小鉦,浮屠氏所用,出西域。鈸,即銅盔,本西域南蠻之器。

辭源記載說:鐃鈸,樂器,本名銅鈸,南齊穆士素所造,其園數寸,大者出扶南、南昌、疏勤等國。其圓數尺,隆起如浮區,以韋貫之,相擊以和樂者,今通稱鐃鈸。按《道藏·天皇至道大清玉冊》卷五中言:「鐃鈸,蚩尤驅虎豹與黃帝戰,黃帝作鐃鈸以破之……唐武后時……令道門亦有建陰陽醮者皆用之。」說明鐃鈸用於道教齋醮歷史頗早。

按《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記載,道教上等樂為「三清天樂」,為「黃帝祀三清之樂也」。其法器達十九種,其中有包括吹彈樂器十四種。其為:震天集靈之鼓(豐鼓)、碧霄震空之鐘(洪鐘)、萬金錚從之鐘(架上十六應候之鐘)、群玉琳琅之磬(架上十六應候之磬)、瑤池靈明之鼓(扛鼓也)。

達悃通真之磬(手磬)、玉霄紫金之鐘(金鐘)、玉清天球之磬(玉磬)、太昊鹹和之琴、琅霄遏雲之管、湘靈空清之瑟、太虛仙音之簌(似箜候而奏弦)、瑤臺夜月之阮、檄龍命鴉之愫、青華瑤天之笙、玄洲洞靈之簫、嘯風凌雲之笛、靈龜嘯風之鼓(即札)、枸臺碧玉之板、震空冊霄之璈、葉和眾音之壎、保合太和之箎、五音翕和之祝、八音九成之敔。並說:「凡升壇朝真謁帝則用之,其行道誦經只用常日之仙樂」。

(二)、法物

法事中高功做法祈請神將、召將、敕鬼等用物也稱之為法物。試舉例幾種。

1、笏板

古時沒有紙張,人們要簡單地記點事情,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寫在竹木削成的竹片和木片上,狹長的叫簡,寬厚的叫牘。古人把隨身攜帶的竹、木牘專稱為笏。大概從春秋戰國開始廣泛使用。一直到唐宋,不過六朝以後,笏也稱手板。唐代,官吏都要持笏,這已成制度,公卿也不例外。一方面是為了議事時記事,一方面是為了遮面以防驚了聖駕。這種文化一直留傳到道教傳統中。古時笏分為「簡」、「圭」、二種。

道教在祭祀五嶽時要「投龍玉簡」,簡上有符。有《救苦簡符》、《九幽玉簡符》、《神霄玉簡符》等,其書符皆有咒,如《神霄金簡》書符咒曰:

明梵玄景,開度窮魂。陰陽交象,火煉成人。大帝陽堂,號人靈君。魂生攝炁,九轉成仙。元炁歸身,混合百神。九門祿道,胎炁上玄。得澄無為。身騰紫雲。

其簡文皆有告文,如《九幽玉簡》中《告文》曰:

太上玉簡,九幽符命告下。羅豐九壘,五嶽重幽。據吏考官,冥司典吏。牛頭獄卒,監牢大神。拔度某神魂,永離長夜。出離九幽,得睹慈光。心神明了,證品仙階。冤讎和釋,上生大有之天,一如誥命。年歲次某月某日告下。

一般用玉或金做成的簡稱為圭。圭的檔次要高貴些,一般多為天神用物。《道藏·靈寶玉鑑》卷十九第四有《圭上朝真符》,為高功朝真謁帝時專用之圭。這樣的圭符一直流傳到現在。全真、正一二教在《玉皇大表科儀》中高功變身謁帝時則用此種圭符。

2、香爐

香爐的種類很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有「龜鶴爐」的記載:「丹陛上兩旁宜用,銅鐵鑄成,龜鶴二對為爐,凡建醮事焚香於內可以通仙靈,香氣可達上蒼。」

3、燈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有「日月燈」,言:「凡殿兩楹之間必用魚魨為燈,以雲霞覆之,高聳於楣枋之間,左用紅以象日,右用白以象月。」

4、神尺

按《道藏·道法會元》卷之一百五十七之《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有《神尺秘旨》言:「造尺之法,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棗木為之,擇甲子日造。準尺長一尺二寸,厚八分,闊一寸二分。正面三臺七星罡,星指下書元帥……背上刊七星隱諱,三臺北鬥,星下元帥有令……左側太乙力士,右側二十四神,雕造畢,寫天蓬咒,用水調朱填篆,以降紗囊盛。」

5、鐵鏆

道教《全真青玄濟煉鐵鏆施食全集》中有《鐵鏆圖式》,相傳為鐵師傳北宋道士薩守堅,薩守堅傳流至今。道教施食中以鐵鏆裝米,通過高功作用,將鐵鏆內的米祭成瓊漿,進而飽食幽魂眾。其鏆上還須帖上封鏆符,據說怕眾飢餓之鬼來搶食。

6、印篆

道教印篆有佩帶及章表傳神二種功用。《道藏·道法會元》稱《雷霆都司符璽》:「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后二君得之相繼仙去」。在《魁臺寶璽式》中言:「斯印在處,將吏護持,久久行持,鬼神不敢正視,凡所遇山川社稷神廟,城隍社令悉來迎拜,宜佩受之,以求靈焉」。道教印篆,乃五天真文,篆而成印,非世間印也。可除身中穢毒、令人聰明、保命護身、諸患無侵、名系仙籍、神異無比。

道教章函用印來自上古書簡用泥封以為信的傳統。如《道藏·道法會元》卷五十七中稱:紫光丹天之文……可奏上帝……可印符籙牒狀。其有投江河中,起龍發雨,印牒請風,能使舟航快急、發雷電,請晴雨雪、照千百殃出,感動天地神明,役風使雨,驅除神怪,誅斬妖魅。凡一切疾病以印印之立愈。《道藏》中關於印的記載很多,如《九天上章靈官印》、《飛玄三炁玉章印》、《三天內諱印》、《三天太上印》等。現通行正一教的印有《靈寶大法師印》、《正一大法師印》等,全真教多用《混元宗壇印》、《道經師寶印》、《雷霆都司印》等。

7、令尺

令尺也稱令牌,《道藏·道書援神契》中言:「周禮,牙璋以起軍旅。漢,銅虎符,上圓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狀,背文作一坐虎形,銘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將用令牌,此法也」。《道教全真秘旨》中對令尺作法有嚴格規定,其一是選料,不可用槐木,棗木、柏木、松木、黃陽木均可,古人選雷擊木。一般長四寸,厚七分。

8、規、缽

道教全真派傳戒時傳衣缽,衣即戒衣及規,缽即飯缽。

三壇大戒的戒衣各不一樣,即初真戒衣、中極戒衣及天仙戒衣。規是規範道人行為的尺度,戒規是戒子禮神、禮師時跪拜之物。一般用黃色或紅色,四周用黑邊,長方形,四角中一角內有紅色或黃色三角者為規頭。

9、戒尺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有《清規戒尺式》:「用木造闊一寸四分,厚四分,長三尺。」戒尺上有銘文曰:「法非此不行、禮非此不齊、德非此不修,人非此不恥。」

10、如意

一般為玉、木、骨製成。形狀略曲如心字,有三點:首尾兩端作雲形或芝形,中央一點圓形。象徵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寶,即道寶、經寶、師寶。道教方丈在宣說經教或其他隆重科儀中,亦手持之。

11、法印

一般為木製、銅製或玉制。印面上刻著具有道教含義的文字,甚至有的還刻著完全符式化的圖案,印鈕一般是獅子或其他避邪獸。道教自從祖天師張道陵開始傳有法印,沿襲至今。法印是道教奏達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經》:「法印照處,魅邪滅亡。」

12、法劍

又名寶劍、令劍、七星劍。在鋼鐵鍛制的劍身兩面,各鑲有青銅製的北鬥七星圖樣,靠近劍柄處有龍、虎或符的圖案。寶劍是斬妖誅魔的強力法器,張天師的家傳寶物即為寶劍及天師印。通常劍身單薄的七星劍是以兩把並握使用,有時也可分持兩手,又稱雙劍或合劍。也有一種是在劍身上刻有符咒的木劍,多半使用可以避邪的桃木雕制,又稱桃木劍。

13、令牌

又名雷令、五雷號令。為圓頂平底之木牌。側面邊圍刻有二十八宿的名稱。上圓下方的形狀,象徵天地。令牌是道士差遣神靈的神聖法器,有闢邪的作用,也可用於差遣雷神。令牌的形狀與圖案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刻有龍或寶劍,有的刻有五雷號令、總召萬神等。

14、甘露碗

又稱水盂、水碗或清水碗。在道場上用來盛裝法水,又稱甘露。古為竹製品,今多為黃銅製。其器如茶杯狀,口略大,杯子周圍繪有五嶽真形圖。但也有飯碗狀的水盂,口略窄。道場上的高功,常以左手持盂,右手拿著楊柳枝,沾取盂中的聖水,遍酒醮壇以示淨場,《靈寶濟度金書》:「楊枝灑淨業垢,解除塵穢於無形。」有時象徵普施甘露,濟度亡魂,《太上全真晚壇功課經》:「甘露流潤,遍灑空玄,拔度沉溺,不滯寒淵。」

15、鎮壇木

又名震壇木、奉旨、淨板等。為略呈長方體之木塊。頂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塗成紅色。正面刻有萬神鹹聽四字,兩端刻有乾坤、坎離四卦。在道場進行中,鎮壇木被置於桌上,由高功配合科儀使用。道士專行法術時,也用來拍擊桌面,威嚇惡鬼邪魔。

16、拷鬼棒

拷鬼棒,是一種道教法器,木製,棍形,上面刻有各種符籙,據說有驅鬼降妖的功效,常被用於道教法事中,用於道教開壇作法或平時驅趕鬼魅、妖邪。在天壇玉格中有記載。拷鬼棒又叫打鬼棒,趕鬼棒,是道教做法時常用的法寶,是手杖一樣的外形,近代變成短棒。棒面有符篆。

拷鬼棒是一種道教的法器,用於道教開壇作法或平時驅趕鬼魅、妖邪之用,又稱「打鬼棒」、「拷鬼杖」或「拷鬼桃棒」。過去多呈手杖的外形,近代則改為棍棒形,其外觀是一根黃色的圓柱形短棍,上面刻有各種符籙,通常是「打邪滅巫孟元帥」和「行刑拷鬼朱元帥」之類的字樣,有的棍上單刻其中一位的名號,也有一根棍子上同時刻有兩位名號的,並往往同時都配有一些道教的符籙、圖案。

這兩位元帥同屬雷部三十六天將之列,官誥全稱是「雷門火車 朱元帥」和「酆都拷鬼 孟元帥」,棍子上鐫刻了他們的名號,意思是借重二位的威力來驅逐鬼魅。

拷鬼棍通常用桃木製成,取「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的意義,古人認為桃木具有震懾妖邪的特殊能力。也有用被雷擊後的棗木製成,同樣是認為被雷劈過的棗木帶有某種雷霆的威力。現代亦有時用樟木製造。

按照《天壇玉格》中的記載,道教正一派道士舉行授籙儀式時,在授予籙生(即新晉的道士)法名、神職,並頒發職牒、符籙的同時,往往會授予令牌、天蓬尺等各種法器,其中也包括拷鬼棒。

17、天蓬尺

亦名法尺。為長形方木。六面雕滿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稱,及三星、北鬥七星、南鬥六星等圖案,還有天蓬元師的聖號。以此行使天蓬元帥的神力,具有闢邪除魔的作用。《道書援神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於桃棒,故後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類也。」?

《道書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於桃棒,故後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類也。長形刻度。法尺為桃木製或鐵製兩種,天蓬尺多為四稜,六面分別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諱(中極紫微大帝的名諱),天蓬諱(天蓬元帥的名諱),南鬥六星,北鬥七星(即南鬥星君、北鬥星君。在東晉《搜神記》中,提出過「南鬥注生,北鬥注死」的觀點)。揮動法尺,意思是恭請天蓬元帥到壇驅邪。

北極天蓬大元帥《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亦述天蓬的形象:「三頭六臂,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領神兵三十六萬眾。」

北極天蓬大元帥,他「現三頭六臂之威容,運七政八靈之洪造,帝鍾才震,萬聖齊臨;鉞斧輕揮,群魔碎滅,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臺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師,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陰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舉仙官為任,使拯治陰魔,禁御萬殺,承陽宣化,保寧山川,生育萬匯,皆荷道化。」

同書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發,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劍,乘北方太玄煞氣、黑氣,氣中有五色氣,從空降壇。」

道書中首載天蓬者為《上清大洞真經》卷二,但已演變成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氣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雲,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將,二神待立。」並附有存思圖,其天蓬大將雙手抱於胸前,身披金甲,其形象和善可親,乃人體腦部泥丸君的化身。

《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北鬥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宮中有帝席,魂神魄靈,分化列位,隱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見《上道禁經》、《三匝鬥內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書》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須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戶之時,以淨水一鍾,安神尺於水鍾之上,俱置天蓬元帥真形前。次安九天寶印,在水鐘下。

然後二手結元帥印,存見五臟分明,六甲五臟分明,六甲六丁待衛。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虛中來罩兆頂,紫氣出於泥丸後戶。蓋於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帥,長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齒九通,念淨天地神咒。又叩齒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過。畢,再叩左齒,撞天鍾;後叩右齒,鳴天磬;次叩中間二齒,擊天鼓,各七通。然後微咒之,務以數多立限,若至萬遍,功德滿足,邪鬼魔精兇惡妖怪,聞名即去,萬病千殃,傳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湧泉,破五鬼疫癘,降六天故氣,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隨咒絕其影響矣。

用印封鎖鬼洞,伐戮蛟螭,通達章詞,無截遏之侮,吞佩貼鎮,有起死之功。」由此看來,這位天蓬元帥不僅可以養護身心,亦是闢鬼驅邪的猛將,於是從北鬥星神、泥丸身神演變成為道教神系中的護法神將,影響隨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鍾、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傳千年,威力甚大。

《道法會元》卷一五六說:「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姓卞名莊。三頭六手,執斧、索、弓箭、劍、戟六物,黑衣玄冠,領兵三十萬眾,即北鬥破軍星化身也,又為金眉老君後身。

生於周時,孔子稱卞莊子,即其神與。元帥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獨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顯驗。元帥側有從童,或騎夔龍,部領一氣都統大將軍,直月五將軍,飛鷹走犬二使者,無義神王,威劍神王,戰伐神王,聾兵啞將,黑殺洞淵,三十萬兵,三十六大天將,無鞅天仙兵吏,並在煌煌紫雲火焰之中。」

或顯四頭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長千尺口齒方,四頭八臂顯神光。手持金尺搖帝鍾,銅牙鐵瓜滅兇狂。手執霹靂宰鑊湯,雷震電發走天光。草木焦枯盡摧傷,崩山竭石斷橋梁。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強。捉來寸斬滅災殃,吾使神劍誰敢當。」

天蓬尺為道教儀式上面鎮壇闢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亂使用。龍虎山張天師法派授籙,按《天壇玉格》,授予籙生法名、神職,並頒發職牒、符籙,同時發給法印、天蓬尺、玉笈、拷鬼棒、令牌、令旗、桃符劍等法器。

明清以後的道教天蓬尺較多,若是元以前的天蓬尺已是希有之物了。北帝派是道教上清派支派。屬於經籙派道教。唐代道士鄧紫陽,誦天蓬咒,感北帝授劍法,見重於唐玄宗,開北帝派。鄧紫陽傳其子鄧德成,後有鄧延康、黃洞元、瞿童、何元通傳其術。

北帝派傳《北帝經》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闢邪禳禍之事。。上清天蓬伏魔法:以天蓬元帥為主法的法術,體系龐大。據云:「昔上清紫微宮北極尊都天大元帥天蓬真君降傳秘密之法,務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訣,以付修真之士。」後為上清董大仙所得。

《道法會元》的「鄧(紫陽)天師倒持法」,便是結合神尺、法印,以倒著持誦〈天蓬呪〉以求驅邪療病,甚至長生成仙的修持方式。根據此法,製作天蓬尺時必須裁取一尺二寸、厚四分、闊八分的桃木,於正面刻畫日、月與七星符號,背面則是刻書三臺星圖與「勑」字。

開光祭尺之後,即將神尺封藏於絳紅色布囊之內供奉。行持此法的道士平時清晨朝拜神靈時,即須祝念〈天蓬元帥安神咒〉與〈天蓬咒〉,並取天蓬之炁吹附尺上,用以維持殺鬼之能,同時具有安神養生的效果。祝尺之時,往往需要存想手執玉戟、法印、四面八臂的天蓬元帥及其統率的諸種兵將。若遇救療治病的場合,則依平時祝尺之法增誦〈火鈴咒〉,並以神尺指敕患處,即得移變精氣,驅邪療疾。

「天蓬伏魔大法」(《道法會元》卷156-167),亦以天蓬尺為其重要法器,認為此乃天蓬元帥所賜,授與行法之士鎮護身命之用,同時具有約敕萬靈、斬邪滅崇的權能。造尺同樣採用桃木或雷擊棗木為材質,長度一樣是一尺二寸,但較童初神尺厚闊(厚八分,闊一寸二分)。

神尺正反兩面均刻三臺、北鬥星圖以及七星諱號,其下分別刻書「元帥有令,賜尺度人。隨心所指,山嶽摧傾。急急如律令」與「元帥有令,賜尺度人。受持不怠,與尺同升。急急如律令」,左右兩側則為太乙力士與二十四神。神尺正反兩面敕語所表現的是其同時具有的生、殺之能,行法之時法官也應依據所行目的翻轉相應尺面。受持神尺的天蓬法官同樣必須於每日朝真之時存想元帥、取炁呪尺;除此之外,還須定期祭尺,請求師真赦免自身與祖先之罪。

等到正式面對患者,施行驅邪治病法術之時,則以左手掐訣,右手執尺或桃枝的方式召將捉邪。相較於童初大法,伏魔大法對於天蓬的認知與形象也有不同,其中較為顯著的特徵包括:三面六臂,分執七星劍、金鐸、戟、弓、箭、索六物,身披金甲,領兵三十萬眾等。

18、法繩

又名法鞭、淨鞭或法索等。木柄上雕有蛇頭狀花紋,其下接有苘麻或棕櫚等纖維搓成的繩身,繩後亦有結尾,看去儼然一條完整的蛇。蛇頭部分塗有朱漆,上有八卦圖案,更精細者甚至從蛇口處還有人頭露出。此外,也有的利用天然的曲木來表現蛇身。法鞭可以鞭撻妖魔,闢除邪怪。

19、師刀

即法師所用的刀。一種是黃銅製的短劍,劍鋒很鈍,前端呈橢圓形,柄上串有銅錢或小鐵環,形狀頗為怪異。另一種是銳利的鐵刀,形態介於法劍和菜刀之間,上面刻著太上老君的聖號。

20、三清鈴

又名三清鈴、帝鍾、法鍾、法鈴等。一般為銅製,有柄,鈴內有舌,搖動發聲。柄的上端為山字形,象徵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道教認為,法鈴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在道場上使用時,須以單手持之,向一邊有節奏地搖動。《上清靈寶大法》:「振動法鈴,神鬼鹹欽。」

21、青玄印

功效: 操作法事與道術方面皆通用,個人可鎮宅驅煞斬邪

鬥姆心章印:

功效:操作法事與道術方面皆通用,個人可鎮宅驅煞斬邪。

22、雷擊木

凡遭雷擊的樹木,那段被劈落的木頭就稱為雷擊木。道教作法驅魔經常用到。

天雷乃代天行道,它代表的是至陽至罡之力!天雷不分善惡,閃電明察秋毫。天地濁氣衝斥,巨變將至,世間陰邪之物,為避神罰,躲陰樹之下成精,能量磁場巨變,引動天雷,閃電明察秋毫,辯善惡,邪則天雷誅心,木如焦碳,樹死靈滅。若善,精靈平安樹無恙,只雷擊處一點,尖角玄色如筆,聚正陽之氣,成點精之筆。

雷劈木,又名雷擊木,雷驚木,顧名思義,就是被雷劈過的樹,一般選擇使用桃木、棗木居多,其中又以棗木為上。在道家的信仰之中,最珍貴的材料就是使用雷劈棗木製作的法印、令劍,凡是威力宏大的法術科儀,幾乎都脫離不了雷劈棗木的使用。

雷擊棗木是天地陰陽之電結合交泰之精華。通過雷擊,使雷電之能量集聚在棗木中,將雷擊棗木做成各種法器,是道家法術中至高無上的神木。《萬法歸宗》一書將其列為製作法器的第一聖木。從古到今都受道法者的相傳,由於雷擊的棗木具備神靈之氣運,佩戴於身不但可以抵禦壞與邪惡之氣近身,還可帶來祥瑞和幸運,所以從古人們已將此視為貴重之物珍藏。

自古皆是物以稀為貴,而事實上民間雷擊棗木並不少見,尤其是現在滿大街都是,為什麼雷擊棗木製成的法器被稱為法器之王,如此珍貴? 現世偽法日盛,法器符咒滿天飛,多隻得其形,不得其真,此非彼也。莫說辯其真偽,就此一理,尚有幾人知?

天雷乃代天行道,它代表的是至陽至罡之力!天雷不分善惡,閃電明察秋毫。因天道的原因,濁氣衝斥,巨變將至,世間陰邪之物,為避神罰,躲陰樹之下成精,能量磁場巨變,引動天雷,閃電明察秋毫,辯善惡,邪則天雷誅心,木如焦碳,樹死靈滅。若善,精靈平安樹無恙,只雷擊處一點,尖角玄色如筆,聚正陽之氣,成點精之筆。

天雷不傷無辜,雷擊只在一點,故為點精之筆。樹要被雷擊本就不易,樹下有異類藏生,因能量磁場異常,才遭天劫。遭雷擊後樹若死,必屬陰邪,故樹死則靈滅,這樣的木頭滿世界都是,也叫雷擊木,取之無用,反而害人害己。只有雷擊不死,除雷擊那一點成黑角玄色,且尖硬無比,滿樹再無第二處傷痕,這樣的木頭才叫真正的雷擊木,而可做神器的,也只那一點。

如此至罡至陽之雷擊木,方堪為法器之王,萬用萬靈,彌足珍貴。所以鑑別真正的雷擊木,需要有經驗和能力的法師,堪全樹,查雷紋,感應能量,擇吉日按儀軌取其木,另擇日、感應、製作法器、祭煉、等等不一而足。

二、教事用物

道教在大型教事活動中用仙仗,如方丈、監院升座,傳戒授籙等活動。按《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有十七種,其為肅清黃道之旆一對、昭告萬靈之幡一對、震攝百魔之幢一對、九皇萬齡之縷一對、三清神霓之旌一對、太微命靈之麾一對、太清極玄之幢一對(一面畫龍,一面畫虎)、五靈絳霄之節一對、九天伏魔如意一對、九霄雲翰之扇一對、玉羅慶雲之扇一對、神飈飛霞之蓋一對、破暗燭明之燈一對、丹霄神焰之燈一對、天衢玉霄之燈一對、丹鳳呈祥之輦(香亭是也)、神龍捧聖之輅。

並說:「以上仙仗用硃竿寶蓋珠綢綿帛縷彩為之,務在裝盡整肅列於外壇,四面每朝步虛旋行之際,則道童各執仙仗和華夏吟,隨班旋繞皇壇之上。」如幡,道教的用法及式樣就很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言:「道教所用之幡以表天地人三才之象」。並說:「幡頂用桐梓之木為之上,用日月星辰雲霞內,畫天尊像於二,以表天也,腹書天帝之名,腳具用龍鳳,雨邊帶取象於手,皆以雲龍飛鳳為副之,取象於人也。腳亦用桐梓之木,畫山河大地,五嶽四瀆,取象於地也。

宋代道士王契眞在《上清靈寳大法》卷三十一《齋法壇圖門威儀章》中稱:「太上三尊,居玄都玉京之山,七寳玄臺紫微上宮,十方世 界上聖高尊,一日於寅午戌三時,旋行朝謁,執符把籙,建節持幢,吟詠洞章,燒香散花, 奏鈞天廣樂,鸞唱鳳舞,萬眞稱慶,三界齊歡。今之齋法,登壇朝奏,步虛旋繞,蓋取於玄都玉京也。威儀法式,莫不備焉。」由此看見,道教宮觀中科儀使用的法器,都是取法 於天界神仙。

供養殿堂上神靈使用的法器,務必精雕細刻、金碧輝煌。明代朱權在《太清玉冊天樂儀仗章》中稱:「 仙仗用朱竿、寳蓋、珠網、綿帛、繒彩為之,務在裝畫整肅,列於外壇四面,每朝奏步虛旋 行之際,則道童各執仙仗,和華夏吟隨班,旋繞皇壇之上,非登壇朝奏不用,則列於壇之四 面架之。」而道士自身使用的法器則要求素樸簡潔、講究實用。《洞玄靈寳三洞奉道科 戒營始》卷一稱:「凡出家之人,務存清素,遠棄驕奢,須從儉省。所居之處,皆不得 華麗靡曼,床蓆器玩,並須敦樸,不得同俗,使內外開通,表裡無擁,不得以簾幔帷幌而自 隱藏。其繩床、幾拂、如意、香爐法具,常安左右。凡諸非法器服玩弄,皆不得畜。此道士之重戒。」

相關焦點

  • 道教小知識:道士的常用法器
    而對於道教的修行者來說,他們一般也會製作一兩件道教法寶,當然,業內人士通常稱它們為「法器」。法器對於道士的重要性,相當於手機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有了法器,開壇、祈福、除妖等業務也能更輕鬆地開展。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修道者常用的法器。
  • 道教法器簡介
    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稱為法器。一般在醮壇配合經韻及科儀使用,有些也可在專行法術時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以下列出十餘種道教法器,希望您能有個直觀的了解。
  • 道教法器之三清鈴
    道教流傳至今,因為種種原因,在很多普通人心目中,仍然比較神秘。提起道教,不少人首先聯想到的不是道觀、道士或者道學知識,而是90年代道士捉鬼捉殭屍的港臺片。三清鈴鈴口朝外,有收納之用例如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形象就十分深入人心,他常常手持各種眼花繚亂的道教法器與妖魔鬼怪們你來我往打鬥紛紛,一會嘴裡持誦神秘咒語,一會手上各種花式掐訣…最後總能彰顯道法,化險為夷。藝術來源於生活,影視劇中常出現的各種道教法器自然也是我們道士日常齋醮科儀中使用的「傢伙」,三清鈴便是其中之一。
  • 同相加法器電路原理與同相加法器計算
    常用作計算機算術邏輯部件,執行邏輯操作、移位與指令調用。  對於加法器為什麼大家都選用反相加法器,而不用同相加法器呢?  基本原因是:  同相加法器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 反相加法器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高  當選用同相加法器時,如A輸入信號時,因為是同相加法器,輸入阻抗高,這樣信號不太容易流入加法器,反而更容易流入B端,而影響到B端的正常使用;同樣,如B輸入信號時,容易流入A端,而影響到A端的正常使用。
  • 佛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有何深層含義?看完漲學問了
    寺廟供奉的四大天王佛像上,每一位天王雖然怒目猙獰身穿甲冑,高大威武,但其手裡都持有著不同的法器。誰知道他們手裡的法器代表什麼嗎?其背後有何深層的含義呢?持國天王形象是:身穿白衣胄甲,手持一柄銀槍,懷掛一面琵琶,琵琶便是持國天王主持的法器。據佛家經典記載:此琵琶上有四條弦,按地、水、火、風四相,撥動弦聲,有風火齊至的神效。當然,這只是佛家的傳說,並無任何科學依據。
  • 論墨香家兒子們的法器妙用,系統神助攻,避塵是把好劍
    自從墨香三部曲被改編成多種版本上映以來,它的熱度也是越來越高了,而隨著這份熱度的提高,人們注意到的不僅是每部作品中的角色,還有他們隨身佩戴法器,因為在墨香的作品中,不僅是人,就連佩劍,法器都是具有靈性的,那麼身為主角的墨香家兒子們的法器又是什麼樣的呢?他們又都有哪些妙用呢?
  • 道家高人使用的法器之一「玄法釘」,你是否有緣見過?
    我們看到有關於英叔的電影,例如【殭屍先生】、【殭屍叔叔】等一系列的殭屍片,英叔扮演殭屍道長使用茅山派的桃木劍,八卦,墨斗,紅線,糯米,黑狗血等玄門用品法器,演繹得入木三分,神乎其技。當然道教玄門的法器,遠遠不止上述的那幾樣,其中上清靈器「玄法釘」,便是一種高級法器。
  • 數學運算(一)——無符號數加法器
    數學運算(一)—— 無符號數加法器數學運算(二)——無符號數乘法器結構(待更)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待更
  • 化石也能當法器?你不知道的化石神話(上)
    但在古代人類眼中,菊石非但不是菊石,還有著多重身份,它可以是希臘神的犄角,是印度神的法器,還可以是毒蛇的化身......3.神之法器>在尼泊爾的河岸有許多黑色灰巖結核,敲開後亦可見藏匿其中的菊石,西方人將其視為盤繞成圈的無頭蛇,東方人則視其為神的法器。
  • 葉羅麗:毒夕緋的五件寶物,法器菸斗上榜,有一樣對她來說最重要
    精靈夢葉羅麗第八季在這個夏天如約而至,我們也從追番漫畫和重溫劇情的漫長等待中熬了過來,見到了那些熟悉的葉羅麗們,當然對於葉羅麗仙境的每一位擁有不同樣貌和性格的仙子,小夥伴們也是喜歡的各有不同,這次盛夏和大家共同來說說靈犀閣閣主之一,毒娘娘毒夕緋的五件寶物,形影不離的法器菸斗是其一,
  • 從首飾、法器到繪畫顏料 黃金在西藏有多受寵?
    從首飾、法器到繪畫顏料 黃金在西藏有多受寵?  因為宗教信仰,當地人會佩戴裝藏有佛像的嘎烏盒,材質不一,除了銀制、銅製,還有金制。 在西藏古代的喪葬墓群中也發現了黃金製作的面具。
  • 佛法:想要承受正法,先把自己變成法器,否則一定會竹籃打水
    海濤法師的這篇文章核心其實就一句話:你是法器,那你什麼法都能盛下,若非法器,不僅壞了法,也毀了器;或者只是一個小器皿,非想把大海都裝進去,徒勞無益。這是我總結的,是不是恰當無關緊要,只要您能理解就行。那麼我們就說說如何才能變成法器。
  • 藏傳佛教密宗裡的一種材質特殊的法器,由高僧的骨頭製成的嘎吧啦
    這裡曾經有位寫出「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倉央嘉措。還有關於藏地的眾多神秘傳說,有緣人可以在拉姆拉錯神湖看見自己的前世,布達拉宮下是否真的有通往香格裡拉的通道,希特勒為什麼兩次派手下來西藏調查。今天來了解一下材質特殊,普通人敬而遠之,而信徒虔誠供奉的--嘎吧啦。
  • 佛教的念珠有什麼作用?念珠的由來是什麼?
    「念珠」又叫數珠、咒珠、佛珠,是一種修行的法器。如今念珠已經商業化,我們在市面上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念珠。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念珠是佛教的專屬用品,其實不然。從古至今,念珠作為一種修行的重要法器,在許多宗教之中都用到了念珠。
  •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身兼佛教研究學者與收藏家為一身的陳百忠在臺北市擁有自己的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將與犛牛有關、有著500年歷史的法器牛皮鼓和一幅唐卡捐贈給西藏犛牛博物館,希望兩件寶物通過這樣的方式回歸故裡。  來自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的格桑老阿媽把家裡祖傳的傳統服飾犛牛皮甲和20多年前自己親手做的牛絨毯子捐贈給博物館。
  • 末世來臨她不怕,手持戒指空間+法器,帶著包子修仙打怪!空間文
    末世來臨她不怕,手持戒指空間+法器,帶著包子修仙打怪!空間文要說小編最喜歡看什麼小說,小編告訴各位,小編最喜歡看的就是空間小說啦。所以說小編最近在看空間文的小說,小編覺得這類型的小說超級給力,文筆順暢。
  • 道學丨一串念珠,涵蓋了道教的宇宙觀和諸多天文概念
    由此,世界上最早開始製作和使用念珠的宗教當屬道教無疑。  由於道教固有的「天人相應」思想,流珠在人的身體當中也另有所指。  《上清黃庭內景經》云:「若得三宮存玄丹,太一流珠安崑崙,重重樓閣十二環,自高自下皆真人。」
  •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道教法印,又稱「神印」、「印篆」,是象徵天界、神仙權威的印章。是模仿古代帝王玉璽和官府印章而成。通常以金屬、玉和木鐫成。還在道教教團形成前,方土和法師已經模仿官府、軍隊、朝廷使者用印的方式創為印章,施用於治病,解除等活動中。
  • 鐵隕石價位的因素有哪些?
    鐵隕石價位的因素有哪些? 鐵隕石是隕石中較為稀 少的一種,體積較小,從幾克到幾十克都有。關於石鐵隕石的成因,科學家們也眾說紛紜,有火山噴發說、衝擊變質說和月球火山噴發說、月球衝擊變質說。雖然石鐵隕石的成因仍舊是迷,但是絲毫不影響收藏者們的熱情,也許正是這樣神秘的來源才是收藏者們的興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