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小知識:道士的常用法器

2020-12-05 盲點研究社

在一些修真小說中,我們會看到神仙們鬥法時,常常會祭出五花八門的法寶,這些寶物的威力之大,移山填海也不在話下。

而對於道教的修行者來說,他們一般也會製作一兩件道教法寶,當然,業內人士通常稱它們為「法器」。

法器對於道士的重要性,相當於手機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有了法器,開壇、祈福、除妖等業務也能更輕鬆地開展。

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修道者常用的法器。

1. 笏

原是古代諸侯與天子朝會所用之物,用以記事,有嚴格的使用規制,天子用玉,諸侯用象牙,士大夫用竹片,道教則以此物開壇,奏對天庭上仙,因此規格不受限制。

2. 三清鈴

三清鈴又名帝鍾,長約六寸,握手處呈「山」字的形狀,象徵道教三清。《太清玉冊》有言:「道家所謂手把帝鍾,擲火萬裡,流鈴八衝是也。」搖動時,常人聞之清脆悅耳,妖魅聽之聞風喪膽,有「振動法鈴,神鬼鹹欽」之說。《子不語》亦有這一說法,認為三清鈴的聲響是殭屍的剋星。

上世紀殭屍片,採用了這一傳說,故有了林正英手持三清鈴的經典形象,三清鈴因此名噪一時。

如今,妖魔不存,道法不顯,三清鈴多被用於科儀等道教活動。

3. 令牌

又名雷令,多為金木之質,圓頂平底,有天圓地方之寓意,正面多刻龍虎、雷咒等物,側面圍刻二十八星宿,道士持之,諸邪闢易,配合道法,也可差遣雷部神靈,捍衛正道。

4. 法尺

又名天蓬尺,木質,長方體,六面雕刻二十八星宿、日月花鳥、以及天蓬元帥的聖號,因而具有天蓬神力,可降服妖魔。《道書援神契》有言「古拔除不祥有桃枝,今天蓬尺是其類也。」

5. 法劍

多為七星劍或桃木劍,七星劍鋼鐵鍛造,刻龍虎、北鬥七星圖案,為雙劍,用時兩劍並握使用,可降妖除魔。

桃木劍由桃木雕琢而成,以雷擊桃木為上品,劍身刻有符咒,多用於闢邪。

6. 法印

木、石、金皆可製作,印面刻道教文字,印紐多為瑞獸。相傳天師張道陵的形象便是手持法印與法劍。既擁有奏達天庭之用,又有驅魔闢邪之能。《洞玄經》有言:「法印照出,邪魅滅亡」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喜歡的小夥伴請點擊關注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這裡所說的法具,明確區分為兩 類:一類屬於道士供養使用之類,如殿堂內外經常看見的鐘磬、帳座、香爐、靈幡、寳蓋、 燈臺、燭臺、旌節、香花、燈水、壇纂、門榜等,也包括道士常用的個人之物,如如意、塵 拂、蒲團、木杖等物。
  • 道教法器之三清鈴
    道教流傳至今,因為種種原因,在很多普通人心目中,仍然比較神秘。提起道教,不少人首先聯想到的不是道觀、道士或者道學知識,而是90年代道士捉鬼捉殭屍的港臺片。三清鈴鈴口朝外,有收納之用例如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形象就十分深入人心,他常常手持各種眼花繚亂的道教法器與妖魔鬼怪們你來我往打鬥紛紛,一會嘴裡持誦神秘咒語,一會手上各種花式掐訣…最後總能彰顯道法,化險為夷。藝術來源於生活,影視劇中常出現的各種道教法器自然也是我們道士日常齋醮科儀中使用的「傢伙」,三清鈴便是其中之一。
  • 道教法器簡介
    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稱為法器。一般在醮壇配合經韻及科儀使用,有些也可在專行法術時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以下列出十餘種道教法器,希望您能有個直觀的了解。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羽士在前面幾期有寫過道士與仙鶴的不解之緣,因為道教的教義就是長生久視、得道成仙,而仙鶴則是被當成升仙的接引使者。所以道士們也幻想著自己也能如仙鶴一般飛升:「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道士自稱為羽客、羽士或者羽人,羽就是羽翼的意思,暗合飛升成仙之意。
  • 《道士下山》被指醜化道教 道教協會:持包容心態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外媒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道士下山》在中國引發爭議。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負責人譴責《道士下山》下流及醜化道教,但中國道教協會新聞發言人在回應記者時表示道協對該片持包容心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20日報導,中美合拍的《道士下山》,劇情描述民國時期小道士(王寶強飾),在亂世中因為糧荒偷偷下山,一腳踏入光怪陸離的萬丈紅塵中,包括捲入醫生夫婦(範偉、林志玲飾)與吳建豪飾演角色的三角戀,太極門高手(元華飾)與兒子(房祖名飾)、師弟(郭富城飾)、徒弟(陳國坤飾)之間的掌門之爭,以及郭富城與武生(張震飾)之間的曖昧情義。
  • 「道士下山」背後 是在成仙和紅塵間糾葛的民間道教
    這來自於儒家的觀念加強了道教的紀律性,同時迎合了統治需求。經過道教中人的不斷推廣和努力,到了隋唐時期,道教發展成為皇族宗教,各種道教神的信仰和祭祀使道教滲透入生活方方面面,社會地位大大提高。於是,主張修仙問道,脫離塵世的正統道教進一步壯大,其理論水平和藝術形式也隨之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貴族們廣建道觀、度道士、設道場、優待道士女冠,道教齋醮儀式的規範化和經戒發籙傳授由此更為制度化。
  • 茅山道士的由來,真的有茅山術嗎?
    先說一說茅山道士的歷史由來,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數香港電影中林正英扮演的茅山道士了,法術超群,而且風趣幽默。而現實中的茅山道士真的是這樣的麼?茅山,坐落於現今江蘇省西南的丹陽境內,風景秀麗,幽靜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稱,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開天」,更被譽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這種種稱號不僅為她披上了層層神秘的光環,也為她引來了許多奇人異士。因為有道教一宗發源於此,所以以此為修煉本處,後發揚出去的道教宗派稱之為「茅山宗」,人們便把其弟子呼之為「茅山道士」。
  • 《道士下山》被指侮辱道教 要不金庸先道個歉?
    最近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和民族自尊心保持了十足的玻璃心,除了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對賈玲惡搞木蘭的驚人批判措辭,現在連道士們也坐不住了,只不過這次目標是陳凱歌。孟崇然道長7月19日,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孟崇然道長嚮導演陳凱歌提出嚴正譴責聲明,聲明中稱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違反多項政策法規,要求陳凱歌立即停播
  • 歷史上的茅山道士修煉「茅山術」原來是這樣的!
    修習此派法術者,多以符,咒以及一些佛教密宗法器,借靈異靈力助己行事。但是這些並不是茅山上清派的傳承範,所以被人稱作「下茅」。至於網上說「上中下三茅」,則是對「三茅真君」的誤傳。茅山只有「上茅」與「下茅」,其中「上茅」就是指的茅山上清派。
  • 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其實在中國沒有傳入基督教的時候,我們民間流傳的基本上就是道教與佛教,其中道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宗教,但是佛教卻是從印度傳播而來。這兩大宗教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對於人們的生活還是信仰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 道教與天氣預報
    正文共1584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古代的道士,有很大一部分要觀星象、知天文,漸漸地他們就掌握了一些天氣方面的知識。那麼道教究竟和天文的關係是什麼呢?
  • 道教常識:道士戴的帽子叫什麼?你知道都有哪幾種嗎?
    「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道士以修行為主,並以追求長生久視為修道的目標。幾千年以來,由於玄之又玄的道教思想理論,再加上修道者們大多都選擇避世修行,這就造成了普通人對道士這一群體所知甚少。
  • 道教有何禁忌?見到道士或進入道觀時,什麼話不能說?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說道教的一些禁忌,學道之人一定要注意!一、「道不言壽」修道之士,通常都很忌諱別人詢問其年齡以及生辰,因為道教的思想為歸根復命,性命雙修,長生得道,所以說「道不言壽」二、「戊不朝真」道教規定,逢陰曆天幹為「戊」日,
  • 全真道士梁興揚:諾獎功勞在誰?一場道教醫學參與的混戰
    葛洪為東晉道士、著名外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諾貝爾獎、中醫、西醫、傳統、科學參合在一起,就是一場大混戰了,當其中又參合了道教、抱樸子、神仙等等,這場口水戰足矣超出我們想像的糾結,從瑞典到中國,從晉代到二十一世紀,從海外到西湖,從海外到西湖,無論辯論如何,作為道士,心中只能感到高興,畢竟抱樸子祖師、道教又一次進入人們視野,還是以這樣華麗的方式;畢竟傳統文化又展現了他的生命力,一千年之後,仍然有他的生機和活力。
  • 終南山的道士為什麼越來越多,難道真的是看透塵世了嗎?
    嗨小夥伴們,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薦的是來自我們國家的最神秘的一座山,終南山一直都是我們國家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在這裡聚集了很多道士,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道士出現在這裡,讓我們不免有些疑惑,這些人都是真道士嗎,怎麼判斷是不是真的呢?
  • 鎮江的茅山道士,就是影視劇中驅鬼捉妖道士的原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劇鬼片,屢有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的茅山道士,這茅山道士與鎮江句容的茅山有何關聯呢?茅山道士,來源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其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之弟子,稱為茅山道士。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在其千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對中國的政治、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大多來源於影視劇,不過真實的道士與影視劇中表現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老照片帶著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長什麼樣。這張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
  • 揭秘道教:盤點道教那些被別人誤解二三事
    道教是中華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是張道陵祖天師沿襲,老子道家理秘所創。主張無為逍遙、清心寡欲。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是漢民族文化繁榮的見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於道教會有一些誤解,下面就來盤點一些容易誤解的道教常識。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