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被指侮辱道教 要不金庸先道個歉?

2020-11-27 網易新聞


電影《道士下山》

話說,最近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和民族自尊心保持了十足的玻璃心,除了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對賈玲惡搞木蘭的驚人批判措辭,現在連道士們也坐不住了,只不過這次目標是陳凱歌。


孟崇然道長

7月19日,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孟崇然道長嚮導演陳凱歌提出嚴正譴責聲明,聲明中稱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違反多項政策法規,要求陳凱歌立即停播《道士下山》,並向道教界及社會公開道歉,消除影響。「如若不然,我們將會用法律的武器誓死捍衛我們道教界、以及民族宗教的尊嚴!望各大道教平臺團結一致,為了我們道教界共同的權益和中華民族的尊嚴,請持續轉發此文,不要讓它沉沒!」

動輒就上升到「民族尊嚴」「肆意醜化」,那網友們怎麼看孟道長的表態呢?

nj29zx:怎麼趕腳跟花木蘭研究會是一個路子啊?!

thaiou1937:道教是否應該向老百姓道歉,這麼多年了都沒成仙。

@Henry2664:金庸先生要不要先寫個道歉聲明?(詳情請參閱神鵰俠侶)

萌之空:中國智障研究中心隨即發出聲明準備狀告小時代4。

滿倉踏空:動物保護協會要求立即馬上停播喜羊羊!裡面對狼族的殘害簡直是「喪心病狂」!!

andspeed:以後是嚴禁醜化喜洋洋熊出沒等愛國小動畫。

大boss:嚴厲譴責將道教協會和花木蘭協會相提並論的行為。

oioeye:看完這片子以後,我就在想道教協會怎麼沒過來找麻煩的,好明顯的貶道揚佛,不過西遊記更明顯些。

(圖註:鹿力大仙,西遊記裡的妖怪乃是一隻白鹿修煉成精,車遲國三國師之一,後在與孫悟空比試剖腹剜心時死去。鹿力大仙同兩個師兄弟虎力大仙、羊力大仙,幫助車遲國解脫旱魃。國王大喜,尊為國師,至此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苦役。)

酷炫男同志:花木蘭事件算是開啟了這些瓜貨的腦洞嗎?

妹兒得餵姐夫:建議你與釋永信大師鬥法試試,誰贏了以後重點推崇哪個教派!不行就比求雨吧,不建議你和他比開光,這是人家的強項哦,切記!

charlievsangel:電影裡就是用一角色敘事而已,就這麼一個何安下能抹黑道教?建議你把《西遊記》也禁了!總之一句,身正不怕影子斜!

@馮小剛:妖協要求《捉妖記》道歉。


我的裝逼技能是大師級:這個聲明估計是代筆,真正的道士寫出這種東西就實在是太不學無術了。貴生而不惡死才是道教本質,道教是很正視七情六慾的。何況吃東西是必須,看林志玲是好奇,這個有什麼?出家道士是全真一脈,本來就是三教合流,為什麼不能拜佛?

芼芼芼芼芼:中國佛教協會表示,孫悟空豬八戒嚴重醜化佛教,要求停播西遊記,燒掉原作,吳承恩立刻向佛教道歉,消除影響。


度一切苦厄:花木蘭邪會 豬八戒邪會 道教邪會 這哥三是拜把子兄弟咋的。

網易網友:完了,以後什麼也別拍了。還是拍手撕鬼子吧,委屈一下鬼子了。

無力吐槽星人:道長不懂藝術啊,美國連總統都能黑,我巢何時能有這個「胸懷」。

版權聲明:《噠噠》編輯整理自網絡,如需轉載務必署名。

相關閱讀:

對賈玲作品的批評,已經上升到了文藝大毒草的高度

王小波講過一個故事,說是當年電視劇《唐明皇》上映的時候,受到了一些觀眾的批評。於是劇組成員和一些記者就開了個研討會,會議紀要登在《中國電視報》上。製片人的發言探討了反對者的民族精神、國學修為、道德水準諸方面,甚至認為那些朋友的智商都不高。王小波被嚇壞了:「從此之後,我再不敢去看任何一部國產電視劇,我怕我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忽然知道自己生了個傻兒子而傷心。去看電影,尤其是國產電影,也有類似的危險;這種危險表現在兩個方面:看了好電影不覺得好,你就不夠好;看了壞電影不覺得壞,你就成了壞蛋。」

本文來源:噠噠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道士下山》被指醜化道教 道教協會:持包容心態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外媒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道士下山》在中國引發爭議。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負責人譴責《道士下山》下流及醜化道教,但中國道教協會新聞發言人在回應記者時表示道協對該片持包容心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20日報導,中美合拍的《道士下山》,劇情描述民國時期小道士(王寶強飾),在亂世中因為糧荒偷偷下山,一腳踏入光怪陸離的萬丈紅塵中,包括捲入醫生夫婦(範偉、林志玲飾)與吳建豪飾演角色的三角戀,太極門高手(元華飾)與兒子(房祖名飾)、師弟(郭富城飾)、徒弟(陳國坤飾)之間的掌門之爭,以及郭富城與武生(張震飾)之間的曖昧情義。
  • 「道士下山」背後 是在成仙和紅塵間糾葛的民間道教
    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該如何理解這類「道士下山」呢?這要從道教的歷史說起。從養生修仙到深入民間道教的民間性和「功能化」源於其歷史傳統:道教的發展和形成過程廣泛融合了儒、墨、道、法、陰陽、神仙諸家的學說和大量民間宗教體系。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真人網上有很多人甚至是道士稱自己為「真人」,這未免貽笑大方。先了解什麼是「真人」,在莊子的《南華真經》有記載:「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 貧道是指道士很窮嗎?
    網絡上有句話很有道理,就是凡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所以,講到貧道是說道士很窮這個話題,首先需要聲明,和其他很多宗教相比,道士確實略顯清貧。打坐之道人但貧道難道就真的是指道士在物質方面的匱乏嗎?肯定不是。
  • 西遊記裡有一個人侮辱了三清,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罰,這是為什麼?
    三清在凡間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動,幾乎所有的道觀和道教弟子都會燒香供奉。其實力可想而知,居於末位的太上老君隨便拿出一個法寶都可以稱霸三界,當年老君的坐騎青牛精偷偷帶著金剛琢下界作亂,孫悟空請來的天庭眾神以及西天十八羅漢也都敗在此法寶手上,最後還是老君親自出馬才得以渡過難關,由此可見三清不論實力還是地位都處於三界的頂點。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正一道士主修的是符籙科儀,大家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道士畫符,還有高功道士步罡踏鬥的齋醮科儀都是屬於正一派。全真派是由祖師王重陽所建,在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描寫全真七子的故事,目前全真派也有很多分支,像龍門派,華山派,武當派等。他們以丹道為主,追求天人合一,長生久視的思想境界。
  • 道教有何禁忌?見到道士或進入道觀時,什麼話不能說?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說道教的一些禁忌,學道之人一定要注意!一、「道不言壽」修道之士,通常都很忌諱別人詢問其年齡以及生辰,因為道教的思想為歸根復命,性命雙修,長生得道,所以說「道不言壽」二、「戊不朝真」道教規定,逢陰曆天幹為「戊」日,
  • 道教小知識:道士的常用法器
    而對於道教的修行者來說,他們一般也會製作一兩件道教法寶,當然,業內人士通常稱它們為「法器」。法器對於道士的重要性,相當於手機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有了法器,開壇、祈福、除妖等業務也能更輕鬆地開展。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修道者常用的法器。
  • 道教的符咒法篆的濫觴
    道教本身是源於中國原始社會的「巫」,因此,道教至東漢時期正式成立後,長期保持著巫術成分,其中作為科義齋醮活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符圖和法咒;在晉唐時期,法咒多是祝神的讚頌詞,在此時期的道教,還保留較多的義理化,但到宋後一轉此局面,道教義理風氣突變成重點宣揚法術,少於宣通教理,各流派道士多收集和整理符咒來充其卷首
  • 茅山道士的使命從不是驅鬼除魔,事實上他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很神聖
    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教派,最早能夠追溯到秦漢時期,在古代的多個朝代都經歷過輝煌。或許大多數人對於道士的印象還停留在影視劇中,穿著寬大道袍的白眉老人,揮舞著拂塵和桃木寶劍,踏著特定的步伐口中念念有詞。其實道士的步法很有一番講究,這種步法叫鶴步子,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根據天上北鬥七星的形狀推演出來。茅山道士的形象深入人心,茅山坐落在江蘇句容原名為曲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四大法壇上清壇的所在地,之所以這裡為何改名為茅山也是有一個小故事的。
  • 終南山的道士為什麼越來越多,難道真的是看透塵世了嗎?
    終南山的名氣越來越大,道士們越來越多,有很多人都來這裡自稱道士,難道突然有這麼多道士了嗎?小編今天來說的就是解析這些道士的目的,有的人不喜歡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壓力,所以才來這裡自稱道士,來過清修的生活。
  • 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必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鬥,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
  • 和尚打敗了道士,《西遊記》車遲國鬥法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車遲國鬥法是指《西遊記》第四十四回至第四十六回所描寫的內容,寫得相當精彩絕妙和跌宕起伏!透過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華麗優美的語言描寫,我們看到的是西遊記裡比較明顯的尊佛輕道,揚佛抑道的思想!原文寫道:「那呆子扛在肩上且不丟了去,口裡嘓嘓噥噥的禱道: 三清三清,我說你聽:遠方到此,慣滅妖精,欲享供養,無處安寧。借你坐位,略略少停。你等坐久,也且暫下毛坑。你平日家受用無窮,做個清淨道士;今日裡不免享些穢物,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這實在是大逆不道,膽大妄為,有違天理啊。如果說《西遊記》裡有的章節對貶低道教寫的比較隱晦和晦澀的話。
  • 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其實在中國沒有傳入基督教的時候,我們民間流傳的基本上就是道教與佛教,其中道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宗教,但是佛教卻是從印度傳播而來。這兩大宗教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對於人們的生活還是信仰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 道教常識:道士戴的帽子叫什麼?你知道都有哪幾種嗎?
    「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道士以修行為主,並以追求長生久視為修道的目標。幾千年以來,由於玄之又玄的道教思想理論,再加上修道者們大多都選擇避世修行,這就造成了普通人對道士這一群體所知甚少。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道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學派,或者指戰國秦漢之際盛行的黃老之學。他們形成一整套的思想體系,以「道」為最高範疇,主張尊道貴德,效法自然,以清淨無為法則治國修身和處理鬼神信仰,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因此被稱作道家。
  • 全真道士梁興揚:諾獎功勞在誰?一場道教醫學參與的混戰
    除了道教徒,可能沒有太多人熟悉葛洪這個名字,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名號,叫做抱樸子,句容山上有個@茅山道院 ,西湖邊上有座道觀叫做抱樸道院,葛洪曾經在這裡煉丹,當然,不僅僅在此處,在全國各地其他地方的道教宮觀裡,他作為道教的祖師,被無數後人跪拜崇敬,他已經由人成了我們後人心中的神,因為他在道學上的造詣。
  • 古代的和尚與道士鬥法,最終勝負如何
    說起道教與佛教,同時與儒家一起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流。道教主張出世,佛教主張超世。道教是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宗教,以黃老之術和道家思想為根底。佛教從印度傳過來,後來逐漸被中國化了。道教與佛教,各有山頭和淵源,本來你修你的道,我念我的經,兩家相安無事,各不相爭。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德經》對道教的貢獻只是提出了「道」的概念嗎?當然不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另外三個重要的理論,被道教奉為思想核心。一、自然無論是老子還是現在的道教,都崇尚自然之道。老子在《道德經》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句話闡述了宇宙的屬性和天地間的真理,即萬事萬物都遵循「道」的自然規律,不可強行改變,也不主宰萬物。
  • 金庸在《神鵰俠侶》中,為何會讓冰清玉潔的小龍女遭受尹志平玷汙
    看《神鵰俠侶》的時候,有個很揪心的情節,就是小龍女失身那一段,金庸為什麼要讓尹志平玷汙小龍女?曾經的我一直覺得這是最大敗筆,比楊過斷臂還叫人恨得牙痒痒,後面又看了一遍新神鵰的翻拍,再次回顧劇情,發現這是神來之筆。首先是劇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