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哲學,什麼是真正的哲學,有這種區分標準嗎

2021-01-13 古代哲學思考

從莊子的角度來說,這世界上不存在什麼真假,關於人「定義」的一切只是針對於「人」來說的,但凡脫離人的範疇,那所謂真假、好壞、善美等等就不再存在了,所謂「意義」也是人類文明的特產而已,對天地宇宙而言,不存在這種東西,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像(網絡圖片,侵刪)

既然如此,當問到哲學和真哲學的關係這個問題的時候,從哲學來說,這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呢?這是屬於人的,一種相對的認識,要有環境、地點、人物、情形、矛盾等等諸多要素綜合展示,也就是給予它屬於人類的設定之後,才會有真假之分。當然,人不是全世界,所以這些設定也只屬於人,一旦脫離「人」這個設定,那一切又變得沒有意義了。

哲學和真正哲學,已經限定了一個範圍,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過於哲學的思考無一不是圍繞著「人」又或者是因為「人」而產生的,也有哲學家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我們,人類,目前所見所聞所知的一切文明,是人類創造的,還是文明創造了人類。當一個新生的嬰兒呱呱墜地時,他就與這個世界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聯繫,對他的一生來講,這個世界都是真實存在的;當人到暮年,告別世界之時,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這個世界就已經和他沒有關係了,他從這個世界上離開,那這個世界也從逝者的世界消失了。所以,到底是人消失了,還是世界不存在了?這不是很神奇嗎?

哲學一直在思考的,可能都是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正如馮友蘭先生說過,哲學本身並不能創造出實際的價值。但是,它又是各種學科的必修課。哲學本身是沒有真假之分,所謂「真」也是有條件的真,一旦陷入真假的爭辯,那叫做「戰爭」,已經不是哲學本身了。

我們現在說道哲學,會想到莊子啊、王陽明啊、蘇格拉底啊、柏拉圖、黑格爾啊,許多許多人,也會去區分哲學流派、門類,它就像是一門學問一樣,被各種劃分,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古代哲學、現代哲學……各種各樣的,我倒覺得這種劃分就像是生活理財,你有1000塊錢,然後計劃著衣食住行的分配,而在實際花費這些錢的時候,又不單單是交易,因為在做出這種分配的動作之前、之中、之後,不僅僅是把錢花掉這麼簡單,這其中包含著你對生活的定位、理解、側重點等等各方面的思考,錢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用錢交換回來的東西對於你的意義和價值,這才是個人對於「錢」的終極意義。哲學就是如此,我們會分門別類,並不是說哲學有什麼標準、要如何分,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去啟發某一種思考,這些思考和領悟,才是「哲學」,之前的準備僅僅是準備、是工具而已,又或者,我們可以粗糙的認為,後者就是真正的哲學,前者則是在告訴你怎麼去領悟哲學。

領悟哲學,當然有很多方式,學習、生活、工作、靈光乍現、沉著思考,等等等等,只要我們的呼吸還在,我們還可以正常思考,那我們都是在思考真正的哲學。孔子老子,又或者蘇格拉底、柏拉圖,再到近代的一些偉大的哲學家,他們的思想和言論會形成典型的、系統的體系,被學習、被傳頌,被賦予某某哲學的標籤,這些當然是真正的哲學。但是,我們平凡的人生中也會思考許多的事情,甚至會因為極簡單的事情啟發思考,雖然不及「專業」的哲學家那麼深刻、言論精妙,但這也是哲學的啊。而且更接近自己,更務實踏實,也更地道。平凡人悟出的道理,不見得比那些哲學流派頂端的人淺薄。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哲學,從來沒有真假,只有你想,或者不想,這一種區分,再無其他。

相關焦點

  • 研究哲學究竟有什麼意義
    很多人覺得研究哲學是沒有意義的,甚至覺得哲學家都是神經質,鑽牛角尖的人,其實,哲學家也是個普通人,他們和別人最大的區別只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更深入而已。和所有人一樣,哲學家也有他們的追求。他們追求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想找到事物最根源的本質。沒有意義嗎?
  • 哲學通識:我們應該做什麼
    哲學通識的目的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語和邏輯,去感受哲學中我們大眾能夠理解和思考的觀點,讓我們從古典哲學出發,今天先探討古典哲學三大問題中的第一個: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那個價值觀的基礎,這也就是說,哲學其實無時無刻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什麼是語言哲學?這5個問題,語言哲學很關心
    什麼是語言哲學?1分鐘了解下。語言哲學的內涵語言哲學即是對語言的哲學思考的一門學問,包括語言實在論,語言本體論,語言意義等。語言哲學更關注語言意義的影響,而不是對意義的詳細描述。語言哲學關心五個基本問題。
  • 什麼是政治哲學?
    原標題:什麼是政治哲學?   一般而言,哲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理論哲學,另一個是實踐哲學。屬於理論哲學的有形上學、認識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和知識論等,屬於實踐哲學的有政治哲學、道德哲學、法哲學、社會哲學和美學等。
  • 什麼是實用主義哲學?
    實用主義有三個傑出的代表,他們分別對實用主義,給出了不同的表述。1839年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鎮的,查理-皮爾士。早年研究邏輯學和科學的皮爾士的實用主義核心是,對於詞如何獲得意義給予新的解釋。一個硬的東西和一個軟的東西沒有在實驗裡證明為不同的,那麼他們就沒有絕對的區分。
  • 什麼是文化哲學
    如何消解人與文化的緊張,切實使文化成為肯定人的力量,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尺度,這就成為需要人類在哲學層面建構的話語體系——即文化哲學生成的歷史理由。  何謂「文化哲學」?顧名思義,它是關於人類文化現象的哲學思考,是對人類文化的總體性把握,它應回答的問題包括什麼是文化、文化與自然的關係、文化與人的關係、文化與社會進步的關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係、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等等。
  • 什麼是純粹哲學?它對我們的思維或認識有何幫助?
    現今,我們的生活或思維中出現了很多「類哲學」,美其名曰「生活哲學」或「人生哲學」,有的全是那種哲理小故事,有的是那種大道理的說教,甚至有的把哲學降低為了一種「類心靈雞湯」,已經全然脫離了「哲學」最本真最原初的面貌,遠離了「哲學」這門學問所提出的基本問題和基本要求,今天在這裡,就為大家澄清下,什麼是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
  • 馬克思主義哲學(精華一):什麼是哲學?
    一、什麼是哲學?1.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根本的觀點和看法。世界觀的特點是自發的、零散的、不系統的。方法論與世界觀一致,有什麼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2、哲學與科學的辯證關係2.1、哲學和具體科學是普遍和特屬的對立統一。哲學從總體上把握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最一般的規律,具有普遍性。
  • 認知哲學是什麼
    要弄清「什麼是認知哲學」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澄清:什麼是認知?認知與哲學在哪些方面有聯繫?認知哲學與相關學科或領域有何不同?它的問題域是什麼?這是我們首先要著力探討的問題。在西方哲學史上,笛卡兒(R.Descartes)將認知與知識區分開來,認為認知是過程,知識是認知的結果。斯賓諾莎將認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的認知是由第二手的意見、想像和從變幻不定的經驗中得來的認知構成的,這種認知承認虛假;第二等的認知是理性,它尋找現象的根本理由或原因,發現必然真理;第三等也即最高等的認知是直覺認識,它是從有關屬性本質的恰當觀念發展而來的,從而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恰當認識。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是柏拉圖在西方哲學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老師蘇格拉底。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那為什麼柏拉圖,在西方哲學有這麼大影響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
  • 文化哲學:是什麼和為什麼
    這裡之所以強調「進行嚴格的批判反思和學術定位」,是因為只有明確回答了「文化是什麼」和「文化哲學如何研究文化」這兩個基本問題,我們才有可能對文化哲學究竟研究什麼、又是如何進行研究的,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
  • 坤鵬論:哲學研究的是什麼?有哪些分類?
    ——我能理性地生活嗎?——我應該追求什麼?——我應該如何對待我的同類?——我應該如何面對人類社會?第三個問題,涉及人的信仰。——是否存在一種更高的權力?——人的意志是自由的還是不自由的?——是否存在永生?——以上這些問題能否得到答案?
  • 程會:普通人為什麼也要懂點哲學?什麼是哲學?
    第 19 期程會:什麼是哲學?一提到哲學,哇,太高大上了,一般都聯想到什麼專家什麼教授,我們普通人根本就搞不懂,今天我要講的是連我們普通人都需要懂的哲學,什麼是哲學?為什麼要懂點哲學?因為哲學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幸福。讓我們的家人過的更幸福,讓我們的員工過的更加幸福,讓我們的親朋友好友過的更加幸福。稻盛和夫老先生說,哲學的根本就在於「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句話。「要正直」「不可撒謊」「不可騙人」「不可貪婪」「待人要真誠」「要信守承諾」「要關愛他人」,等等,這是孩童時代,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最樸實的道德觀。
  •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  ——從毛主席的五篇文章談學哲學  作者: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元  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產物同時,他強調既要研究一般的戰爭規律,也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戰爭規律,更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國革命戰爭規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懂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問題。顯然,這篇文章論述的雖是軍事科學,但包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具有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是一篇由軍事科學而深入到哲學領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  毛澤東同志為什麼撰寫這篇文章?這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談起。
  • 哲學,真的無用嗎?
    如果光學習邏輯方法,例如數學,什麼智慧也得不到。只有培養了強大的感性頓悟能力,再加上邏輯方法的表達支持,才會是具有深刻思維能力的人。西方文化中的邏輯強大來自他們的文化傳統,來自他們的哲學對自然環境理解與社會環境理解的二元分化。西方哲學一開始就形成了自然哲學與社會哲學的明確區分。
  • 《黑格爾》:哲學晦澀難懂?辛格帶你入門,真正了解黑格爾哲學
    說到黑格爾,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也許有人聽說過黑格爾這個名字,但並不知道他到底是誰或者是幹什麼的。1、黑格爾是誰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在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出生,於1831年11月14日死在柏林。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看看本章的標題《我想和光跑得一樣快》你能想到什麼?法國哲學家薩特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是存在主義的基本原則。薩特認為,人與物不同,事物或器具的特質可以被預先確定,它們的本質先於其存在,這種存在被他成為自在存在:人的存在則表現為種種可能性,經領會、籌劃、選擇獲得本身的規定性,這種叫自為存在。他認為存在先於本質。
  • 哲學的本體論——什麼才是最真實的東西?
    哲學的本體論的內容就是關於「什麼是最真實的東西?」的研究,實在的本質是什麼?實在是一個評價性的術語;它是一種衡量在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當中,什麼是最基本的和什麼是最真實的問題?最基本最真實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說沒有東西是最真實的,那就是說我們完全不相信世界這一回事,或者完全不相信我們用於相信世界的心靈的存在。
  • 中西哲學如何對話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在根基上不同,我今天主要說這個不同。   哲學是無處不在的。近100多年來,我們努力向西方學習,不僅引進來了器物、技術、制度,還引進了科學和西方的哲學。我們很多大學都有教授康德、黑格爾哲學的課程,但是我們不可能在西方哲學裡安身立命,原因何在?根源在語言。如果對地球上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上進行分類,劃分出最大的文化單位,這個劃分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