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語言哲學?1分鐘了解下。
語言哲學的內涵
語言哲學即是對語言的哲學思考的一門學問,包括語言實在論,語言本體論,語言意義等。
語言哲學更關注語言意義的影響,而不是對意義的詳細描述。語言哲學關心五個基本問題。
語言表達具有特定的含義是什麼在什麼條件下,語言表達才有意義表達的含義多少有些含糊不清詞語的字面意義和象徵性用法有什麼區別語言的認知和情感含義之間有區別嗎目前為止,還沒有令人滿意的意義理論。什麼是語言哲學?這5個問題,語言哲學很關心。
柏拉圖與語言哲學
柏拉圖的哲學,一直是西方哲學的源頭,他提出的普遍性概念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
在二十世紀,真理就是意義,真理的觀念與意義緊密聯繫在一起。對於柏拉圖而言,世界上的每個對象都是其形式本身,或者自身概念的不完美的顯性表現。
也就是說世界上的每個對象都具有某種普遍性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理念。
這些基本是先驗,在事物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理念是永恆的。
最純粹的形式便是真理,假定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存在真理。但由於我們的感知工具具有誤導性,我們的眼睛,鼻子,存在局限性。聽覺範圍有限,所以,人類認知的世界是十分有限的。
就像這個世界對象一樣,我們必須依靠語言來獲得世界的感知,依靠言辭來獲得普遍真理性。
修辭學是對世界事物的理性討論的一種做法,世界是不確定的,哲學家對於事物的理解非常具有抽象性。
對於真相的熱愛,會導致普遍性的道德行為。在柏拉圖之後,許多人詳細介紹語言對象。
對於柏拉圖來說,理念就是通往事物真實本質的窗口。
像柏拉圖一樣,弗雷格預設了先驗真理,這些真理在某種程度上與對世界的感覺的理解有所不同。有時可能是局部的。
弗雷格主張語言命題之間,應該要分離。外部參照的基本事實與有關陳述的感官事實之間,也應該要分離。
弗雷格與語言哲學
弗雷格區分了感覺和指稱,以此來建立意義的本質。弗雷格從數序研究開始,弗雷格想打算消除身份概念的歧義。後來,弗雷格將他的理論擴展到自然語言命題。
比如,晨星等於傍晚的星星。這是可以成立的,因為它們都指向金星。這在陳述上是可以的。
弗雷格認為這兩個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表述具有相同的參照,即行星之間的關係。
但由於表述給我們提供了與參照物有關的不同相關信息,因此,含義是不同的。
羅素認為諸如「或」這樣的邏輯詞彙,這種陳述只能通過某物的事實,和另外某物的事實成立。
拉塞爾說,「或」與「和」的使用不代表任何事實,它屬於命題世界。
格萊斯與語言哲學
保羅·格萊斯是美國語言哲學家,他提出的交談合作的四個原則,至今還有影響。
格萊斯認為無法定義,與詞彙有關。在語義上,詞彙是很困難的。格萊斯認為在語義上,連接詞彙在語義上更容易。連詞更容易進行理性探究。可以從真函數中得到正式證明。
我們發現對意義的解釋不能滿足我們的哲學理解目標。為了追求對語言理論的理解,應該將重點放在科學過程和實質的基礎上。
讓語言研究回到科學研究的根源,用科學的方法和理論描述語言研究。
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在自然界中,語言就像空氣,是一個浪漫的物理現象。存在相似之處。
在語言理論中,不需要語言改革,只需要重新定義一些術語。這些術語多從學科對話之間而來。
語言研究可從物理學中借用探究方法,以探索語言現象。我們期望語言的物理理論與物理學的發現相一致,因為它在方法和習語上有著共同的地位。
好的,關於語言研究,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