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問題|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缺陷

2021-01-16 浙裡哲理

敲黑板!

哲學小課堂開課啦~

這一節哲學小課堂硬核滿滿,你,準備好了嘛?!

關於「知識論」,哲學史上由「經驗論」和「唯理論」貫穿始終。自此兩條經脈,「知識論」枝枝蔓蔓漫漫滋長。


前人以及今人關於此種問題的闡說論證層出不窮莫衷一是,形成了眾多流派。


在漫漫的哲學長河中,真理只有一個,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作為「經驗主義」的一支曾「意氣風發佔盡上風」,但它仍舊有缺陷可循。


今天我們就跟隨肖老師一起來看看邏輯實證主義有哪些缺陷吧。^ ^

1、把哲學的任務歸結為對知識進行邏輯分析,特別是對科學語言進行分析。


2、堅持分析命題綜合命題的區分,強調通過對語言的邏輯分析以消滅形上學(基本信條)。

什麼是「分析命題」,什麼是「綜合命題」呢?

別急,別急,肖老師這就來為大家慢慢爬梳細細道來。

分析命題:只要憑藉形式邏輯就能判斷其正確與否,不需要求助於經驗的證實。它們表述的是必然的、普遍的真理。

綜合命題:陳述事實的命題,其真實與否必須求助於經驗的證實,因此它們所表述的不是必然的、普遍的真理。


3、強調一切綜合命題都以經驗為基礎,提出「可證性」或「可檢驗性」和「可確認性」原則。(經驗證實原則)

舉個慄子

「這朵玫瑰花是香香的!」

這句話是有意義的。

因為它是可以通過嗅一嗅聞一聞來鑑別它的真偽的。

因此,它是「可證的」、「可檢驗的」、「可確認的」。


4、主張物理語言是科學的普遍語言,試圖把一切經驗科學還原為物理科學,實現科學的統一。(還原論)


那時我開始認識到,許多傳統的形上學命題不僅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毫無知識內容。它們只是一些假句子。這也就是說,雖然它們似乎做出了對某些問題的論斷,因為它們具有陳述句的語法形式,而且其中的詞也能引起許多強烈的和富於情感的聯想。可是,在事實上,它們並沒有做出任何判斷,也不代表任何命題,因而也毫無正確或錯誤可言。

從哲學的性質問題上看

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的性質問題上認為,哲學的唯一任務就是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


來看看邏輯實證主義的先驅——羅素是怎麼說的吧~

每個哲學問題,當經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時,就可以看出,它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學問題,或者是具有我們所理解的含義的邏輯問題。(語言的邏輯)

你,找出羅素這段話的缺陷了嘛?


鐺鐺鐺!

揭曉答案:他將哲學完全歸於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

1、把語言作為哲學研究對象


①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的研究對象上認為,哲學應該研究我們關於感覺的陳述和關於物理對象的陳述之間的關係,它的任務就是通過邏輯分析,使兩種陳述達到一致。

邏輯實證主義是把語言作為哲學研究對象。


②邏輯實證主義從事的邏輯分析,無論是對句法的分析或者對語義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從靜態和純粹形式的方面研究語言(語言的形式),而沒有從動態和發展的方面進行研究(語言的內容),特別是沒有把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密切結合起來加以研究。


然而,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哎呦喂,「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這句話要怎麼理解呢?

嘿,小賊聽好!

……無論思想或語言都不能獨立組成特殊的王國,它們只是現實生活的表現。


2、忽視人文

邏輯實證主義只重視「科學的邏輯」,而嚴重忽視了科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人文背景。

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研究方法上主張以邏輯分析方法為中心的方法論。這種方法拋棄了傳統經驗論的心、理分析,而採取了建立在數、理邏輯基礎上的邏輯分析方法。


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使我們在分析和澄清命題的意義時,不必去考慮社會、歷史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而客觀地表述命題的意義和真假,使同一命題對使用者都能作出相同的理解,這就避免了心理分析帶來的混淆。


然鵝!

1、把邏輯分析方法當作哲學研究的全部

邏輯實證主義把這種邏輯分析的方法,不僅看成是哲學研究的方法,而且是當作哲學研究的全部內容。(以偏概全)

他們認為通過邏輯分析,可以澄清哲學混亂,解決哲學中的疑難問題,清除唯物與唯心之爭等無意義的糾紛。


2、經驗

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結論應從科學觀察中獲得,證據有科學事實支撐,採取歸納的研究方法。而歸納真理都不是必然真理,而只是或然真理或假設

例如:一切科學的理論、原理或定律都是假設

牛頓力學   只對天上運動和地上運動


那麼,如何才能得出正確的科學知識呢?

顯然,真理是存在的。

特此聲明!

剻因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批判也有不足

在此僅作為一個角度來說明邏輯實證主義的缺陷。

剻因批判的有效範圍只是在於某個時期的卡爾納普

連跳三級:卡爾納普⇒邏輯實證主義⇒經驗論 

誇大批判


1、邏輯實證主義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區分是否正確?

分析命題(卡爾納普式):①恆真命題②通過同義詞替換形成的恆真命題


蒯因試圖去定義「分析」,於是他首先發現「定義」本身是什麼是不清楚的,接著遇到的困難是,本來用來說明「分析」的「同義性」本身是什麼也是不清楚的,剩下的,諸如「意義」、「可替換性」本身是什麼也都是不清楚的。


通過同義詞替換形成的恆真命題(第二種分析命題):分析性依賴於同義性,而同義性的定義,又往往導致循環定義的問題。如果不是以某種循環的方式去解釋分析或同義性,那麼它們幾乎是不可說明的。

因此,分析命題變成了綜合命題!


2、邏輯實證主義的還原論是否正確?

(卡爾納普邏輯構造時期的)經驗主義認為:每一陳述單獨看來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經驗的驗證或否證的。

卡爾納普根據現象經驗來構造基本概念,然後根據基本概念來構造定義一切概念。這樣,每一概念都可以還原到現象經驗。

我們關於外在世界的陳述不是個別地、而是僅僅作為一個整體來面對感覺經驗的法庭的。(整體論)

總而言之,邏輯實證主義為自己制定了一整套徹底改造傳統哲學的計劃,但它並沒有得到它想得到的一切。儘管邏輯實證主義的努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英語國家對哲學的看法,特別是在50年代之前,形上學曾在那裡被看作無意義的胡說,但是,邏輯實證主義本身也發生了分裂以至於最終解體,它的主要論點在今天很少有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的。而形上學也已不再是一個恥辱的字眼。


邏輯實證主義對哲學的真正貢獻是,它把一種新的精神引入了哲學,這就是樹立起了一種具有邏輯上的嚴肅性和理智上的責任感的標準。具體來說,它重新調整了哲學與科學之間的關係,發展了一套邏輯技術,堅持了對意義的澄清原則。


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企圖徹底改變哲學性質的努力是失敗的,但它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清算了自古以來哲學中那種誇誇其談,為哲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這種貢獻是不應低估的。


哲學流派眾多,它們皆是每個有思考力的人嘗試探尋真理做出的必要努力,皆是為真理躺平成路。

儘管它們可能並非完全正確,然而作為基石或奠基或生發新鮮觀點,它們都是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

相關焦點

  • 先驗邏輯與邏輯實證主義
    然而康德卻深信自然科學中存在著確定的因果律,康德正是從這一角度去研究其先驗邏輯而為牛頓科學提供哲學基礎的。先驗邏輯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核心內容,是關於認識論和邏輯的學說。它在內容上可分為二大部分: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在先驗分析論中主要討論知性問題,在先驗辯證論中主要討論理性問題。
  • 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科學與人文能否有效融合?
    科學主義的興起——做任何事,都要講究科學,有科學觀邏輯實證主義是本世紀西方最重要的西方哲學流派之一。由於多年的文化閉關,我們對於這一重要的哲學思想一直很少介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大概了解下。邏輯實證主義是一個哲學流派,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
  • 邏輯實證主義 Logical positivism
    Hempel)等人在美國繼續宣揚和發展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觀點,與美國的實用主義、操作主義和自然主義相互影響,融入了美國哲學的傳統。除了卡爾·波普爾在倫敦經濟學院有很大影響以外,美國因為維也納學派成員的到來而成為世界科學哲學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儘管邏輯實證主義事實上已經衰落,但是它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
  • 理論的維護與驗證——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與批判
    就是說對整個理論體系的不同形式、不同階段的所有命題,都要經受嚴格的邏輯檢驗。怎樣獲得無需細察,如何驗證必須嚴究。很多人正是因為混淆了理論的獲得與驗證兩個不同的任務或目的,把理論的驗證步驟推向了極致,當成了整個科學認識的方法甚至是基本原則,從而產生了所謂的「經驗-實證主義」,也有人稱之為「邏輯實證主義」。
  • 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簡單思考
    按照我的理解,邏輯實證主義的思路是這樣的:1. 假定人類可以思維,思維的方式是數理邏輯;2.
  • 邏輯才是哲學的本質
    羅素的邏輯主義方案為20世紀以來分析哲學的轉型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典範,對邏輯經驗主義元哲學的構建影響深遠。確切地說,邏輯實證主義並不是一個哲學流派,而是一種哲學思潮或哲學運動。以羅素和維根斯坦為代表的邏輯實證主義者強調知識的經驗性,認為哲學並不是一套精緻的知識系統,而是一種經由邏輯分析來檢視和判斷命題系統有無價值和真偽的活動。「哲學就是對包含著描述的命題的分析。」
  • 牛津通識本質邏輯哲學論
    其中的主要理由與《邏輯哲學論》在維根斯坦的哲學發展中所佔地位有關:它是一部早期著作,實際上還受到作者本人的否定——實際上維根斯坦將對其中的主要學說的否定當作他後期哲學的基石。因此,其中的思想很少被人當作真正可以採納或反駁的論點。而這就是為什麼評論家儘管認識到有對《邏輯哲學論》加以說明的必要,卻很少對之作出批判性評價的理由。《邏輯哲學論》在某些方面像是在下一盤棋。
  • A.J.艾耶爾——思考邏輯實證主義的普及者
    阿爾弗雷德•艾耶爾爵士(朋友們稱他弗萊迪)在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語言,真理與邏輯》(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1936)的時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部用詩文和激情寫就的著作為邏輯實證主義給出了一份清晰的聲明。
  • 「實證主義」的邏輯:錯的不是理論,而是現實世界
    方法論的優劣,不僅體現在對具體問題的判斷上,更體現在對基礎經濟學規律的證明上。 1845年,英國人吉芬在愛爾蘭發現:由於持續的大饑荒,土豆價格暴漲,但人們對土豆的需求依舊很大。這明顯違背了經濟學大廈的根基——「需求定律」:價格越高,需求越少。這就是著名的「吉芬商品難題」。
  • 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西方主流經濟學初期以實證主義為自己的哲學基礎有其內在的原因。首先,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有血緣關係。實證主義也可稱為經驗主義在現代的表現形式。
  • 論實證主義範式及其對教育學的意義
    「去思想」的風險  實證主義不排斥哲學,但它拒斥形上學,拒絕探討世界本質問題,其哲學只能是實證哲學,其經驗主義的認識論也只相信「通過觀察得到的知識才真實可靠」。正如涂爾幹所言,「社會現象是物,而且應該把它們作為物來研究。為了證明這個命題,既不必對社會現象的本性進行哲學思考,又不必就社會現象與其他現象的異同問題展開討論。只要確認社會現象是社會學家的唯一實物論據就夠了」[30]。
  • 邏輯實證主義——清華大學教授盧風
    邏輯實證主義所使用的人工語言分析法,是分析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分析哲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積極作用。邏輯實證主義,它是分析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的奧地利,其核心是以石裡克和卡爾納普為代表的維也納學派。哲學不是一種知識的體系,而是一種活動,一種澄清或確定命題意義的活動。
  • 近代西方哲學的巔峰:維也納學派思想來源於康德
    邏輯實證主義主要是指以石裡克、卡爾納普等人為代表的維也納學圈的學術觀點,邏輯經驗主義主要是指以萊辛巴赫為代表的柏林學派的學術觀點,二者大同小異,主要區別是前者強調證實原則,後者強調概率原則。邏輯實證主義認為哲學是一種活動,即對概念和命題進行邏輯分析,目的是澄清概念和命題的意義,清楚無意義的概念和命題。
  • 從科學哲學到邏輯實證主義,從批判理性主義到客觀辯證法!
    科學哲學作為科學與哲學相結合的產物, 其產生離不開科學和哲學兩方面的基礎,但在科學與哲學正式分離之前,科學哲學只是無人問津的事物。真正意義上的西方科學哲學以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邏輯實證主義為成熟的標誌(可能還有分析哲學和德國維也納學派中的一些思想精華),代之而起的主要流派有卡爾·波普的批判理性主義,以庫恩、拉卡託斯、費耶阿本德為主要代表人物的歷史主義及以夏佩爾等人為代表的新歷史主義。
  • 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有多遠」,必須跳出實證主義窠臼
    由於研究社會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的關係,筆者也一直關注社會科學家對自己所從事的研究的方法論反思,那篇報導所介紹的喬曉春教授的觀點,在這方面頗具代表性。澎湃的文章主要是根據他的一次講座內容撰寫而成,當然很可能也反映了他的新著《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的主要觀點。
  • 實證主義哲學,在英國獲得進步發展,主要的代表有誰?
    最初具有科學主義傾向的哲學,就是實證主義哲學。實證主義首先產生於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隨後在英國獲得進步發展。實證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法國的孔德、英國的穆勒和斯賓塞。奧古斯特·孔德曾做過聖西門的秘書,深受聖西門早期思想的影響。儘管孔德後來因觀點不同而離開了聖西門,但在創立實證主義體系的過程中,他還是採納了聖西門的不少思想。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之後,馬赫主義發展了孔德的實證主義,形成了第二代實證主義,其重要觀點是提出了以實證主義的經驗主義為基礎的思維原則;後來實證主義又歷經邏輯原子主義的發展,達到了實證主義的高峰———邏輯實證主義。邏輯原子主義認為了解任何主題的實質途徑是分析,對某一事物不斷進行分析,直至無可分析為止,那時所剩下的就是邏輯原子即構成事物的觀念,用已知的實體的構造來代替未知實體的推論,是邏輯原子主義認識事物的主要觀點。
  • 學以成人與哲學何為
    理由十分明確:自1973年第15屆世界哲學大會開始確立主題以來,連續8屆的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都是描述性的,而這個提議則有鮮明的東亞,尤其是中國思維的特徵,是一種規範性的論題,而哲學大會更需要開放、描述性的主題。由此看來,這場爭論已經不是簡單地確定這屆大會的主題,而是直抵如何理解哲學的本質和作用這個最關鍵的問題了。
  • 世界歷史:20世紀哲學的新思考,開創的道路發展
    尤其是在20世紀後半期,通過對現代哲學的反思,還出現了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潮。沿著以孔德的實證主義為代表的科學主義思潮繼續發展,先後出現了馬赫主義、邏輯分析哲學、邏輯實證主義、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以及庫恩等的歷史主義科學哲學。馬赫主義以恩斯特·馬赫的名字而命名。他著有《感覺的分析》《認識與謬誤》等著作。
  • 超星爾雅學習通《分析哲學》2020章節測試答案
    A、以邏輯為主要內容的哲學B、以語言為對象的哲學C、以分析方法為主要特徵的哲學D、以探求人存在意義的哲學答案:C3、2、【單選題】《數學原理》的作者羅素是()著名的哲學家A、邏輯形式問題B、心理問題C、意義問題D、指稱問題答案:B17、3、【單選題】分析哲學是以()為研究對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