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
哲學小課堂開課啦~
這一節哲學小課堂硬核滿滿,你,準備好了嘛?!
關於「知識論」,哲學史上由「經驗論」和「唯理論」貫穿始終。自此兩條經脈,「知識論」枝枝蔓蔓漫漫滋長。
前人以及今人關於此種問題的闡說論證層出不窮莫衷一是,形成了眾多流派。
在漫漫的哲學長河中,真理只有一個,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作為「經驗主義」的一支曾「意氣風發佔盡上風」,但它仍舊有缺陷可循。
今天我們就跟隨肖老師一起來看看邏輯實證主義有哪些缺陷吧。^ ^
1、把哲學的任務歸結為對知識進行邏輯分析,特別是對科學語言進行分析。
2、堅持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的區分,強調通過對語言的邏輯分析以消滅形上學(基本信條)。
什麼是「分析命題」,什麼是「綜合命題」呢?
別急,別急,肖老師這就來為大家慢慢爬梳細細道來。
分析命題:只要憑藉形式邏輯就能判斷其正確與否,不需要求助於經驗的證實。它們表述的是必然的、普遍的真理。
綜合命題:陳述事實的命題,其真實與否必須求助於經驗的證實,因此它們所表述的不是必然的、普遍的真理。
3、強調一切綜合命題都以經驗為基礎,提出「可證性」或「可檢驗性」和「可確認性」原則。(經驗證實原則)
舉個慄子
「這朵玫瑰花是香香的!」
這句話是有意義的。
因為它是可以通過嗅一嗅聞一聞來鑑別它的真偽的。
因此,它是「可證的」、「可檢驗的」、「可確認的」。
4、主張物理語言是科學的普遍語言,試圖把一切經驗科學還原為物理科學,實現科學的統一。(還原論)
那時我開始認識到,許多傳統的形上學命題不僅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毫無知識內容。它們只是一些假句子。這也就是說,雖然它們似乎做出了對某些問題的論斷,因為它們具有陳述句的語法形式,而且其中的詞也能引起許多強烈的和富於情感的聯想。可是,在事實上,它們並沒有做出任何判斷,也不代表任何命題,因而也毫無正確或錯誤可言。
從哲學的性質問題上看
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的性質問題上認為,哲學的唯一任務就是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
來看看邏輯實證主義的先驅——羅素是怎麼說的吧~
每個哲學問題,當經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時,就可以看出,它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學問題,或者是具有我們所理解的含義的邏輯問題。(語言的邏輯)
你,找出羅素這段話的缺陷了嘛?
鐺鐺鐺!
揭曉答案:他將哲學完全歸於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
1、把語言作為哲學研究對象
①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的研究對象上認為,哲學應該研究我們關於感覺的陳述和關於物理對象的陳述之間的關係,它的任務就是通過邏輯分析,使兩種陳述達到一致。
邏輯實證主義是把語言作為哲學研究對象。
②邏輯實證主義從事的邏輯分析,無論是對句法的分析或者對語義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從靜態和純粹形式的方面研究語言(語言的形式),而沒有從動態和發展的方面進行研究(語言的內容),特別是沒有把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密切結合起來加以研究。
然而,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哎呦喂,「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這句話要怎麼理解呢?
嘿,小賊聽好!
……無論思想或語言都不能獨立組成特殊的王國,它們只是現實生活的表現。
2、忽視人文
邏輯實證主義只重視「科學的邏輯」,而嚴重忽視了科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人文背景。
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研究方法上主張以邏輯分析方法為中心的方法論。這種方法拋棄了傳統經驗論的心、理分析,而採取了建立在數、理邏輯基礎上的邏輯分析方法。
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使我們在分析和澄清命題的意義時,不必去考慮社會、歷史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而客觀地表述命題的意義和真假,使同一命題對使用者都能作出相同的理解,這就避免了心理分析帶來的混淆。
然鵝!
1、把邏輯分析方法當作哲學研究的全部
邏輯實證主義把這種邏輯分析的方法,不僅看成是哲學研究的方法,而且是當作哲學研究的全部內容。(以偏概全)
他們認為通過邏輯分析,可以澄清哲學混亂,解決哲學中的疑難問題,清除唯物與唯心之爭等無意義的糾紛。
2、經驗
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結論應從科學觀察中獲得,證據有科學事實支撐,採取歸納的研究方法。而歸納真理都不是必然真理,而只是或然真理或假設。
例如:一切科學的理論、原理或定律都是假設
牛頓力學 只對天上運動和地上運動
那麼,如何才能得出正確的科學知識呢?
顯然,真理是存在的。
特此聲明!
剻因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批判也有不足!
在此僅作為一個角度來說明邏輯實證主義的缺陷。
剻因批判的有效範圍只是在於某個時期的卡爾納普
連跳三級:卡爾納普⇒邏輯實證主義⇒經驗論
誇大批判
1、邏輯實證主義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區分是否正確?
分析命題(卡爾納普式):①恆真命題②通過同義詞替換形成的恆真命題
蒯因試圖去定義「分析」,於是他首先發現「定義」本身是什麼是不清楚的,接著遇到的困難是,本來用來說明「分析」的「同義性」本身是什麼也是不清楚的,剩下的,諸如「意義」、「可替換性」本身是什麼也都是不清楚的。
通過同義詞替換形成的恆真命題(第二種分析命題):分析性依賴於同義性,而同義性的定義,又往往導致循環定義的問題。如果不是以某種循環的方式去解釋分析或同義性,那麼它們幾乎是不可說明的。
因此,分析命題變成了綜合命題!
2、邏輯實證主義的還原論是否正確?
(卡爾納普邏輯構造時期的)經驗主義認為:每一陳述單獨看來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經驗的驗證或否證的。
卡爾納普根據現象經驗來構造基本概念,然後根據基本概念來構造定義一切概念。這樣,每一概念都可以還原到現象經驗。
我們關於外在世界的陳述不是個別地、而是僅僅作為一個整體來面對感覺經驗的法庭的。(整體論)
總而言之,邏輯實證主義為自己制定了一整套徹底改造傳統哲學的計劃,但它並沒有得到它想得到的一切。儘管邏輯實證主義的努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英語國家對哲學的看法,特別是在50年代之前,形上學曾在那裡被看作無意義的胡說,但是,邏輯實證主義本身也發生了分裂以至於最終解體,它的主要論點在今天很少有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的。而形上學也已不再是一個恥辱的字眼。
邏輯實證主義對哲學的真正貢獻是,它把一種新的精神引入了哲學,這就是樹立起了一種具有邏輯上的嚴肅性和理智上的責任感的標準。具體來說,它重新調整了哲學與科學之間的關係,發展了一套邏輯技術,堅持了對意義的澄清原則。
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企圖徹底改變哲學性質的努力是失敗的,但它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清算了自古以來哲學中那種誇誇其談,為哲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這種貢獻是不應低估的。
哲學流派眾多,它們皆是每個有思考力的人嘗試探尋真理做出的必要努力,皆是為真理躺平成路。
儘管它們可能並非完全正確,然而作為基石或奠基或生發新鮮觀點,它們都是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