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維護與驗證——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與批判

2021-01-16 系統論經濟學

3.理論的維護與驗證


從語言角度論科學研究活動,不論是理論的探究和構建還是實驗的設計和實施,其最終形式都可以歸結為一系列的命題陳述及其驗證。嚴格地講,通過實驗及其實驗事實來構建理論,從邏輯上是行不通的。因為一次實驗無論如何設計,對其實驗事實的陳述都只能是單稱陳述,邏輯上無法證明從單稱陳述推出全稱陳述一定是正確的。直白地說就是,我們無論觀察到多少只白天鵝也都不能證明這樣的結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科學的假說、論斷及理論無論是如何發現和提出的,它都只能是普遍性的、一般性的全稱陳述論斷。


理論中的任何知識和論斷的獲得,雖然不必與它的驗證使用相同的方法和過程,事實上也很難做到,但對它的正確性的驗證,卻必須是「從簡單事實到一般論斷再到具體結論」這樣一個完整的、嚴謹的演繹過程。就是說對整個理論體系的不同形式、不同階段的所有命題,都要經受嚴格的邏輯檢驗。怎樣獲得無需細察,如何驗證必須嚴究。很多人正是因為混淆了理論的獲得與驗證兩個不同的任務或目的,把理論的驗證步驟推向了極致,當成了整個科學認識的方法甚至是基本原則,從而產生了所謂的「經驗-實證主義」,也有人稱之為「邏輯實證主義」。經驗-實證主義的核心問題,即知識的經驗論證問題,原本是為了完成驗證任務而產生出來的,那麼使用經驗事實來證實和維護結論,就自然成為經驗-實證主義的原則。為了貫徹這個原則,必須尋找一條從抽象理論還原為具體經驗的通道。於是求助於對語言命題陳述的邏輯分析,以揭示這些命題的經驗基礎。命題的意義是通過邏輯分析澄清的,所以又稱之為邏輯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具體說有下面三個主要觀點:第一,所有有意義的認識陳述,或是分析的,或是經驗的。邏輯和數學命題是分析性質的,實證科學的命題大多數是經驗性質的。前者實際上是以某種方式使用一個語言符號體系,提供用以判斷對錯與否的法則。後者才真正是有意義的,可以為人們提供有關經驗世界的知識;第二,所有有意義的經驗陳述,原則上可以用經驗事實來證實,也只能用經驗事實來證實。換句話說,經驗命題不可能單獨由某些分析前提演繹出來,必定要訴諸某種直接感官經驗的事實;第三,所有有意義的經驗陳述都可歸為中立的直接觀察語句。觀察語句最重要的哲學用途就在於能夠以它來證明經驗陳述的真或偽。經驗原則、證實理論與還原分析方法,這就是經驗-實證主義的精髓,其中的根本點是把直接觀察和觀察語言作為考察檢驗理論的取捨標準。


我們之前曾經說過,理論的獲得與驗證是不同的目的或任務。理論的獲得、產生所遵循的是科學發現的思維邏輯,是跳躍性的過程和發散性思維的產物,而理論的驗證所應遵循的必須是演繹式論證邏輯,是收斂性思維產物。要嚴格履行「簡單→一般→具體」這個完整的邏輯推演過程。理論的獲得與驗證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過程和思維模式,如果拿檢驗的方法及其原則去套用並規約理論的獲得任務,顯然是對科學發現邏輯的無視和反動,這將在非自然科學的人文領域,特別是在社會學及經濟學上導致災難的後果。這其實也是經濟學至今無法理直氣壯地自稱為科學的根本原因之一。邏輯驗證的目的就是看理論的確證度有多大,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接受直接觀察的檢驗,看它的命題能否通過邏輯分析歸結為觀察語句。


當然,證明的邏輯並不只一種,驗證和維護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波普爾認為驗證和維護並不是以證實性而是以證偽性為基準的。美籍英國科學哲學家漢森在《發現的模式》一書中,對經驗-實證主義只限於考察科學研究的結論而不注重通過提出假說進行定律和理論推論的科學範式提出了批評。他認為科學哲學不應只限於研究科學認識業已取得的成果,而應當對認識過程的一切階段包括對新的思想、假說和理論的產生階段加以研究。美國哲學家、邏輯學家皮爾斯曾用「逆推」這一術語來表示導致發現的系統過程,而漢森重新使用這一術語解釋了引導克卜勒發現行星的橢圓形軌道的逆推路徑過程。


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是一套恰當有效的概念框架體系,藉助這種模式,各種經驗材料都可以得到明白的理解。按照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在《科學發現的邏輯》中對理論的驗證程序所做的分析和闡述,批判地檢驗理論和根據檢驗結果選擇理論的方法,總是按下列路線進行的:「從嘗試提出且未經證明的一個預見、假說或理論中得出一些結論,藉助演繹邏輯,將它們與其他有關的陳述加以比較,以獲取它們之間存在的邏輯關係,比如等價性,可推導性,相容性,不相容性等等」。


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區別出四條不同的檢驗理論的路線。第一種是在這些結論之間檢驗理論系統的邏輯一致性;第二種是考察理論的邏輯形式,以確定它是否具備理論性質和科學性質。比如某些結論是否屬於重言命題;第三種是與其他理論做比較,以確定它是否構成新發現新進展,或是與其他理論有衝突;第四種是從該理論系統推導出經驗-實在場景中的經驗應用論斷,然後依據經驗事實對其證實或證偽。需要強調的是,驗證的程序及驗證的方法都必須是演繹性的,驗證的判決也並非是永久的結論。因為必須存在今後被否定的判決推翻的可能,該理論才屬於科學性質的。

相關焦點

  •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所以,科學的方法論只能是作為人類過去歷史實踐理論總結與當下實踐的理論基礎,作為「後驗」與「先驗」相統一的人道主義辯證法。馬克思辯證法是人類歷史過程的理論形式。異化了的科學由於其實證主義的局限,致力於對現象的整理與總結,關注經驗層面的可驗證。
  • 先驗邏輯與邏輯實證主義
    康德的先驗邏輯是其批判哲學的方法論基礎,它為認識真理提供先天的條件,使經驗知識帶上普遍必然性,它斷言自然科學中存在著確定的因果律,從而為自然科學爭得了地位,並提供了哲學基礎。邏輯實證主義是在羅素和維根斯坦的邏輯原子主義的直接影響下形成的。
  • 周穗明: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的結合
    哈貝馬斯借重伯恩斯坦將美國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相結合的觀點,推動批判理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重新建立聯繫。他將其批判理論從抽象到具體地推向四個「實踐」層面,即交往行動、合理論辯、公共討論和文化。  正是由於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國化,使第一代批判理論家的影響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末。在戰後法蘭克福學派在北美和歐洲的兩翼發展中,美國一翼產生了更大的社會影響,其理論成為直接引爆美國20世紀60年代運動乃至整個西方1968年青年造反運動的主要思想導火索。
  • 哲學問題|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缺陷
    關於「知識論」,哲學史上由「經驗論」和「唯理論」貫穿始終。自此兩條經脈,「知識論」枝枝蔓蔓漫漫滋長。前人以及今人關於此種問題的闡說論證層出不窮莫衷一是,形成了眾多流派。在漫漫的哲學長河中,真理只有一個,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作為「經驗主義」的一支曾「意氣風發佔盡上風」,但它仍舊有缺陷可循。
  • 邏輯實證主義 Logical positivism
    邏輯實證主義是知識論上的規範主義(normativism)的典範,科學哲學把它叫作標準的科學哲學。對於任何知識理論研究,一般都要考量這一學派的觀念。此外,邏輯實證主義也是邏輯分析方法的主要代表,其在分析哲學上也有一定地位。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學說就是邏輯分析的知識理論。這派哲學主要圍繞著經驗論語言進行,對經驗論語言作出分析和構造。
  • 「實證主義」的邏輯:錯的不是理論,而是現實世界
    面對這一動搖經濟學根基的難題,「實證主義」經濟學與奧派隨即展開了行動——我們可以通過二者對這一難題的研究論證,看出雙方方法論的重大差異。不僅20世紀的大蕭條證明了奧派的預見性,我們在十年前親身經歷的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也不例外: 華爾街投資人彼得·希夫根據奧派理論推導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 而美國國會議員,奧派經濟學家羅恩·保羅早在2001年就警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會引發經濟大衰退。
  • 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科學與人文能否有效融合?
    科學主義的興起——做任何事,都要講究科學,有科學觀邏輯實證主義是本世紀西方最重要的西方哲學流派之一。由於多年的文化閉關,我們對於這一重要的哲學思想一直很少介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大概了解下。邏輯實證主義是一個哲學流派,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
  • 從科學哲學到邏輯實證主義,從批判理性主義到客觀辯證法!
    科學哲學作為科學與哲學相結合的產物, 其產生離不開科學和哲學兩方面的基礎,但在科學與哲學正式分離之前,科學哲學只是無人問津的事物。真正意義上的西方科學哲學以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邏輯實證主義為成熟的標誌(可能還有分析哲學和德國維也納學派中的一些思想精華),代之而起的主要流派有卡爾·波普的批判理性主義,以庫恩、拉卡託斯、費耶阿本德為主要代表人物的歷史主義及以夏佩爾等人為代表的新歷史主義。
  • 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簡單思考
    按照我的理解,邏輯實證主義的思路是這樣的:1. 假定人類可以思維,思維的方式是數理邏輯;2.
  •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
    內容摘要:馬克思對實證主義的批判將作為古典經濟學之哲學基礎的實證主義標識出來,是為了凸顯下述一點:馬克思正是在古典經濟學停留於事實和現象的地方繼續向前推進,實現了對實證主義的批判性超越,認識這一點,對於理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獨特的語境和路徑極為關鍵。
  • 實驗的本質和實證主義
    錯了,我反對的僅僅是把實證主義用過了頭,用錯了地方,最後搞得被真理蒙蔽了眼睛。你定義了歐式空間,三角形內角和必然=180,你做實驗,不過是在驗證你實驗的地點,是不是滿足歐式空間的定義,並不檢驗「三角形的內角和=180,這一定律的正確性。那你又說了,這個檢驗的適用性就是真理,就是客觀屬性。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一般來說,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或哲學意義上的會計方法論,是從哲學角度對會計實踐和會計理論進行審視。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是會計學方法論的最高層次,也是最抽象的層次,對會計理論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邏輯實證主義又叫邏輯經驗主義,他們主張採用科學語言、數理邏輯和分析方法來建立哲學。邏輯實證主義者的工具是現代邏輯,方法是剖析語言,原則是證實原則。他們要用這些原則來拒斥傳統研究中超越經驗的形上學的東西,堅持只有數學和經驗科學的命題才有意義,而形上學是無意義的。
  • 波普爾:科學就是可證偽,批判和懷疑精神不可或缺
    卡爾·波普爾作為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其證偽理論在科學哲學領域佔據著重要地位。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證偽主義呢?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有哪些要點呢?今天就來詳細了解學習。1證偽主義證偽主義就是堅持一種懷疑、批判、創造的科學精神,一生去踐行運用。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創立的科學哲學理論。
  • 論教育研究方法論要擺脫唯實證主義的三個「崇拜」
    關 鍵 詞:教育研究 實證主義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辯證方法論  標題注釋: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5YJA880028)「基於概化理論的教師培訓課程標準的研製研究」課題的部分成果。他提出的人類從神學到玄學再到實證階段進化的三階段遭到了馬克思主義學者的批判,馬克思主義學者認為其實證階段(即走向科學的階段)並非是哲學的解放或新生,而是理性的異化,使主體陷入「無思」的境地。縱觀西方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傳統與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其是以「堅持實證」與「反對實證」為重要線索而展開的,其間穿插著許多哲學與社會學的理論流派。
  • 論實證主義範式及其對教育學的意義
    (四)誇大或泛化實證主義範式意義可能帶來的風險  實證主義範式意義和功能的發揮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前文所述,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了形形色色反實證主義的流派,雖然這些流派的觀點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但足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實證主義範式的局限性。
  • 實證主義真的勝利了嗎?
    實證主義真的勝利了嗎? ——以哈特、德沃金之爭為中心 2016年05月22日 09:49 來源:《南京大學法律評論》 作者:蔡琳 字號 內容摘要:第二個批評則因為法官之間經常就法律的根據是什麼的問題產生分歧,因為實證主義忠誠於顯明事實觀點
  • A.J.艾耶爾——思考邏輯實證主義的普及者
    阿爾弗雷德•艾耶爾爵士(朋友們稱他弗萊迪)在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語言,真理與邏輯》(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1936)的時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部用詩文和激情寫就的著作為邏輯實證主義給出了一份清晰的聲明。
  • 生物學哲學的兩種理論傾向
    生物學哲學的兩種理論傾向 2016年05月10日 14:3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建會 字號 內容摘要:生物學哲學的兩種理論傾向?
  • 展現馬克思思想中的理論邏輯
    原標題:展現馬克思思想中的理論邏輯 150年來,如何理解《資本論》的哲學思想一直是馬克思哲學研究中的重大課題。對於國內學界來說,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重新探索,如何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當下的時代問題,繼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研究中的重大課題,而重讀《資本論》,展現馬克思思想中的理論邏輯,則是實現上述理論目標時繞不開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