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為我在反對科學實驗,反對實證。錯了,我反對的僅僅是把實證主義用過了頭,用錯了地方,最後搞得被真理蒙蔽了眼睛。
我說過很多次,大家可能還是不相信。現代物理學的全部定律,可以還原到目前的純淨的時空和「傻」物質的模型,這兩個基本定義上。我可以對兩個定義同時修改,空間不是對稱的,物質也不傻,這樣的理論,照樣可以解釋目前全部的物理現象,但這樣的理論,其實沒什麼意識,數學上和目前的理論完全等價,沒有發現任何新東西。但有一點可以看清楚了,你的各種守恆定律,不是客觀屬性,而是你建立在上面兩個定義基礎上的數學方法的必然結果。
你定義了歐式空間,三角形內角和必然=180,你做實驗,不過是在驗證你實驗的地點,是不是滿足歐式空間的定義,並不檢驗「三角形的內角和=180,這一定律的正確性。那你又說了,這個檢驗的適用性就是真理,就是客觀屬性。還是錯誤,宇宙這個大系統,只要不違反資訊理論的數學規律,啥空間都有,多少維空間都有,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檢驗來,檢驗去,其實是在繪製一張宇宙的空間地圖,我不是說地圖不重要,地圖很重要,對搞應用很重要,但對於探討本源的科學研究,就沒啥意思了。空間根本不是本質,你還得挖更深的本質,否則的話,你就被現象迷惑了,搞出一堆的真理來。
有的理論呢,連個起始定義都沒有,就出來說「這是客觀真理」,這樣的理論就是經驗,還沒起步呢,更談不上真理。研究得越深入,也越找不著真理,真理都是表象,根本不是本質,一定得有勇氣把它跨過去。
實驗的本質作用,不是在驗證一個理論的正確性,因為你很可能不滿足這個理論的基本定義,你還不知道,就把它打成「偽科學」了。文化的東西,科學不要去管他,把文化的東西剝離掉,剩下的科學的本質,你再去分析,哪來的偽科學?最多是個不太成熟的科學,或者是個用處不大的科學(已經被人完全涵蓋了)。結論可能不完全對,但只要看到科學的成分就好,這些科學的成分,在科學研究領域是可能有應用的。對於科學應用領域,科學的概念是不同的,只能使用成熟的、實用的科學,這一點,大家都一樣,不成熟的、不實用的科學,都不要拿出來用,用了,就後果嚴重。
實驗的本質作用在於檢驗一個科學體系的起始定義的客觀適用性,也就是檢驗一個理論在有限的客觀條件範圍內的合理性,和檢驗一個科學體系的客觀的正確性,是有重大區別的。本質上講,沒有偽科學,任何一個自洽的理論,都可以在現實客觀世界,找到應用,只不過你沒去找。更關鍵的地方,在於這個理論的起始科學的定義,都沒搞清楚,就連發明這個理論的人,自己也沒搞清楚,結果被現象迷惑,用錯了地方,就出錯了。
有些話,看起來沒區別,但實際應用起來就區別大了,一定不能說過頭的話,說了,就會誤導大家。科學探討本源,一定得小心翼翼,哪怕就差一點點,都會害死人。
這個用錯了地方,是指信息系統的層次和邊界,這個層次邊界很重要,比如,有的理論對微觀有效,對宏觀無效,有的反之,拿著實證主義,不去認真分析一個理論的起始的科學定義,肯定是要出錯的,要不我怎麼說,唯物這老頭智商=0呢,一點都沒錯,他就好幹這事兒,以為管了大紅章,很了不起,根本不去認真分析,只管合不合自己胃口,這就是實證主義用過了頭。
當然,也有一些雜學,雜學的理論本質是大科學,它畫了個虛擬的圓,有時候在哪兒斷開了,一般人看不清楚,很隱蔽,這時候實驗可以把他檢驗出來,在實驗把他檢驗出來後,你認真分析你的作業本,一定能找到同樣的邏輯錯誤。這時候的實驗,其實等同於數學實驗,就是檢查你的邏輯推導有沒有錯,有時候這樣的邏輯推導是非常複雜的,錯誤隱蔽得非常深,實驗的作用就很明顯了。
但是,一定得清醒,試驗的本質是什麼,不可以把實證主義,無限擴大到真理的程度,真理是人造出來的,人家造上帝,你就造真理?客觀世界是真隨機,不可能存在任何本質的常數,客觀世界全部的常數,背後一定有數學構造,你一定可以把它打開,去挖更深的根源。更深的根源來自於一個真隨機的信息系統,你一旦還原到這個真隨機的信息系統上了,那麼你這一個具體的領域,對於起源的研究就到頭了。